发兵百万,频繁征讨,隋唐王朝为何一定要消灭高句丽?

尛乂丨耐泰达


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前一世纪建国,到公元七世纪被唐所灭,前后存在将近700年之久。

高句丽的人种构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等。高句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流域,西北到辽河两岸,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PS:后来的高丽和本篇文章说的高句丽,不是一码事。

老人家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隋唐一定要前仆后继灭亡高句丽,得从最早说起。

一、历史上高句丽曾经多次入寇内地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句丽从建立伊始,就不是一个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内乱,高句丽就要发兵侵略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高句丽乘机联合乌桓侵扰辽东郡、乐浪郡,两郡百姓水生火热,中央无力顾及,地方长官颟顸无能,根本无法遏制高句丽、乌桓的趁火打劫。最后出了一个能人公孙度才将其摆平,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

西晋初年,高句丽充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复生气并且变得更强大。

等到五胡乱华,中原丧乱的时候,高句丽本性难移,再次内侵,不仅借机吞并了朝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时期,高句丽反复联合靺鞨、突厥南下,给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扰。

当隋朝建立时,拥军60万的高句丽,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后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时,无论是从边境安宁还是长治久安来看,消灭高句丽都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高句丽对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陈以前,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无疑是自己,早就积极备武,积粮近达百年,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二、隋唐两朝开疆拓土消灭威胁的本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扩张,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消除边境上的安全隐患。

秦汉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扩张性强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丽、准格尔蒙古,四夷八荒,无论多么强大,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最后都只能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为什么?

跟你丫死磕!

至于两晋,宋明以后,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内乱,或者重文轻武自废武功,视开边为生事,边境上的蛮夷部落,就有机可趁,前者是“五胡乱华”,后者是辽金元清相继入主中原,恶果就是生民披发左衽,文明文化,经济社会严重倒退。

隋灭陈完成统一以后,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警告说: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仅仅过了十年,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隋文帝大怒,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同时发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不过天公不给力,陆路进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无力作战;水路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最终,水陆两路被迫撤军,军队丧失大半。不过高丽王慑于隋朝军威,赶紧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谦卑得称自己为“粪土”了,天子还能跟粪土一般见识吗?

于是,罢兵。

我们知道,隋朝仅仅两代就灭亡,关于隋朝的历史都是由唐人所写。为了显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确性,唐人在记录隋炀帝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客气。

隋炀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灭亡高句丽上,却是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即诏书所言“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是因为,高句丽同时具有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的双层特性(就像后来的建州鞑奴),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非常致命。

否则如果征伐高句丽没有必要的话,为什么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父子两代,也要坚持继续隋朝的政策?

尽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丽,虽然达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称臣的目的,但也耗费了自己的实力,引发了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两代而亡。

不过,高句丽的威胁明摆在那里,所以到了唐朝,尽管代价巨大,依然坚持攻打,直到最终将其消灭。

三、唐朝历经两代终于“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主动接连遣使朝朝贡,唐高祖李渊也借坡骑驴,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朝虏获的高句丽人。

对此,高句丽也放还俘虏的汉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

在这期间,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双方使者来往频繁,似乎和平可期。不过双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终不免一战。

高句丽方面,不惜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沿边境修筑了高句丽长城,自夫余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总长度达千余里,前后历时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许高句丽卧榻在侧,因为如果唐朝不采取果断措施,任由高句丽一统辽东,那高句丽将继续吞并靺鞨、百济、新罗这些周边国家,最终联合北方的东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届时,唐朝面临这个强大的敌人,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十多年后,国力逐渐恢复,决心出征,于是下诏痛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并昭告天下"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

最后,历经父子两代,终于在唐高宗手里完成了中原王朝几百年来的一个心愿:灭亡高句丽。

公元668年,薛仁贵灭高句丽。唐朝分置9个都督府 42 州100县,总隶于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驻屯平壤。

不久,由于高句丽遗民常发生叛乱,就高句丽数10万户内迁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陇右诸州的空旷之地,余下的小部分高句丽族众或奔突厥和渤海国,或向南奔新罗。

高句丽作为一个政权,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也与其他民族融合,从此销声匿迹荡然无存。

PS:如果隋唐没有坚持消灭高句丽的话,恐怕辽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时间表就要提前了。


小奔说史


六七世纪的高句丽绝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已具备与中国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于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都开始了孜孜不倦的高句丽进行打击。

高句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存在的时间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大一统朝代。从汉元帝时期就建国,刚开始就县城那么大,几个部落组成的小国家。被王莽,曹操狠狠收拾了一顿之后,老老实实的潜伏了起来,默默积攒实力,远交近攻。南北朝结束后,已经成了亚洲第二农业强国。迎来了全盛,又被隋唐四代人攻伐,被唐将李绩灭国。

隋文帝时期,高句丽和突厥结盟,还袭击了隋朝的军事据点。被隋朝教育了一遍之后依然不老实,居然不上贡。隋文帝派兵三十万,水陆分兵作战,结果水军碰到风暴,陆军碰到洪水,还爆发了瘟疫。只能无功而返,但是高句丽估计是被吓到了,从此以后老老实实听话。隋朝也算有了台阶下,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了。

但是高句丽依然不老实,下面的事情发生的真的是巧的不得了了。中国历史上有哪个皇帝最不老实,绝对不是喜欢下江南的清朝皇帝,而是隋炀帝。隋炀帝早年挂名主帅,灭陈镀了个金。导致他一直有一种错觉——他很能打。刚上位抱着这样一种错觉,打遍天下无敌手,从吐谷浑到契丹让他收拾了一轮过去。为了宣扬他的功绩,他就到处去转悠,中国西北让他跑了个遍(是不是很震惊)。正好转悠到了启明可汗那里,在启明可汗那里碰到了前来和突厥秘密结盟的婴阳王(这兄弟怕不是疯了,隋炀帝和启明的关系不要太铁)。隋炀帝很生气,于是和臣子们讨论一下征伐高句丽(“帝议讨之”)。当然隋炀帝本身就像一个赌徒,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缓解国内矛盾,但是很可惜,他失败了。征伐高句丽的失败,是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也是比较奇葩,就是单纯的想打高句丽,理由是高句丽的统治者无道(摄政弑主虐民),就开始了发兵攻打高句丽。无功而返。

然后下面就是李治时期,唐朝和新罗联手,把高句丽灭了,并派兵驻守。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隋唐两代对高句丽不断用兵恰恰证明杨坚和李世民卓越的战略眼光,战略上都没错,只是杨广在战术层面完全败给李世民,最终导致隋朝的大崩溃,当然这只是后话。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公元5世纪后,高句丽被普遍简称为“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国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需要注意的是,200年后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并非其继承国。

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对周边的国家政策有很大不同,对待野心小,实力弱的国家,中原王朝往往采取武力威慑,迫使其称臣纳贡甚至直接征服,如朝鲜 南越 东瓯;对于实力较强或盘踞有利地形但无法形成心腹大患的国家,往往采取羁糜统治,迫使其称臣,驻军派使,封王封侯,任其自流,如南诏 渤海 女真;最后一种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这一种如匈奴 突厥。高句丽恰恰是这最后一种!



有人会说,高句丽蕞尔小邦,隋朝倾全国之力而不能取胜实在是太蠢了。然而这是低估了天下英雄,两个帝国三位帝国皇帝呕心沥血打败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辽东小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然后修长城,建城市,保持对匈奴的持续压力。这正是始皇帝看出匈奴必成中国的心腹大患,然而壮志未酬,一朝山陵崩,皇帝的凌云壮志被楚人的一把火烧个精光。最终没有压力的匈奴人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半个世纪里一直是汉人心里挥之不去的噩梦。隋文帝正是看出了高句丽成为下一个匈奴的可能,一直对其采取压制打击的态势。



我们总结中国历史,纵观游牧渔猎帝国的兴衰成败,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北方民族会在中原王朝虚弱是入主中原,但单纯的游牧帝国是不足以支撑其入主中原的梦想。能够对中原产生威胁的其实是游牧+农耕模式。如后金得到辽东后,立刻迁都赫图阿拉,从此后金有了进取中原的补给基地,游牧——渔猎帝国再也不害怕天灾,进可攻退可守。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游牧——渔猎帝国就可以展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而游牧——渔猎帝国可以仗着全民皆兵,轻骑快马的优势,不断消耗中原王朝直至猎物精疲力竭,最终咬断猎物的喉咙。

这种游牧渔猎——农耕的二元国家制,使高句丽拥有了巨大的军事优势,保持了原部族结构建立起的军事体制,让战时的高句丽几乎是以全民皆兵的方式投入战争,同时农业的发展使高句丽拥开始了城镇化,多年的掠夺和对汉故地的占领拥有了来自中原的工匠。这一切的有机结合可让高句丽军队保持着优于周围游牧、渔猎民族和南部的三韩国家的军事装备。高句丽王国鼎盛时代,可以依靠区区几百万人口,建立起一支最高可能达到六十万人的军队,同时高句丽还拥有一支不亚于中原的重装骑兵部队。



高句丽自立国以来就对辽东地区很有想法,受制于东汉末年强悍的辽东军阀公孙氏和强大的曹魏,其扩张愿望始终未能得逞。但时间很快来到五胡乱华的年代,北方统一的汉人王朝被彻底摧毁,十六国不断的政权更迭造成了辽东权力的真空。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于“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然后于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又于建兴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及至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谈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执政之时,向外扩张的势头越来越猛,除了南征百济、北讨契丹、夫馀外,约在广开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又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句丽的存在可以轻易威胁到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这足以让高句丽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最重要的是,高句丽人还有一个让中原王朝不得不除之而后快的原因——高句丽本身的外交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强权国家,高句丽在隋唐时代不仅和百济达成同盟,同时还对靺鞨、契丹等民族产生了极强的控制和影响。高句丽人对契丹和室韦人的影响,和突厥人形成了相互冲突的关系,但是高句丽却并没有因此和突厥人翻脸,甚至在隋朝,高句丽还和突厥人达成了同盟,两个政权一旦联手,那么整个中国北方就会连成一条漫长的敌对军事链,在北方形成三个方向的军事压力。



隋朝的统一让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空前强盛隋唐帝国携游牧之血雄视九州,断然不会放任一个地区霸权在此做大,进而对自己造成潜在威胁。于是皇帝决定发动战争,从杨坚开始,到杨广的三征高句丽,唐太宗也延续了战争,可惜还是没有消灭高句丽,直到唐高宗时期,才真正灭亡了一个强大王国。



高句丽是一个足以颠覆中原王朝的强大国家。也正是在中原王朝的猛烈打击下,高句丽最后走向了灭亡。但高句丽的灭亡后,唐帝国后期无力在此保留媲美高句丽的军事力量,因此给东北地区带来了长期的权力真空。最终渤海国、奚、契丹等长期被高句丽压制国家和民族相继崛起,另一轮东北亚的权力更迭就此开始。

欢迎讨论,喜欢我就关注吧!٩( 'ω' )و


司马武侯


这个问题说起来并不复杂,隋唐两代孜孜不倦的不灭高句丽不罢休是因为威胁实在太了。这不是边患性质的小威胁,而是极有可能毁掉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那时候的高句丽完全占据辽东半岛,甚至将势力拓展的到现代的辽西地区。让古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外敌的长城出现了一个缺口(那时候还没有山海关),这个缺口又直指中原腹地,随时可能酿成灭国大祸。换句话说,隋唐不灭高句丽,就很可能被东北方来的强敌灭掉,即使不是高句丽,也可能是契丹、靺鞨或者其他民族。

上面的地图其实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实际上地图东北角淡绿色契丹部分以下都不是隋朝的有效控制范围。隋朝开皇三年修建的渝关是在现在山海关的西南方向,位于河北抚宁东榆关镇,并且没有与渤海连接。那条狭长的红色通道,反过来就是高句丽进取中原的路线。而且实际的高句丽也比地图上显示的强大很多,因为更东北的靺鞨根本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由几十个部落组成,一盘散沙。契丹也原没有后来那么强悍,都没有形成政权。突厥东部的室韦更不是被成吉思汗合并后的蒙古帝国。面对高句丽,他们几乎没什么抵抗的能力,也没有抵抗的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就是必取之地,必须把半岛上的政权压回半岛里,然后让长城一直修到渤海边,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中原之地。甚至都不能让他们渡过鸭绿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隋唐的皇帝们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才前赴后继的不停征讨。历经近百年才算把高句丽彻底灭国,取代的新罗政权被迫让出辽东,以大同江为国界。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可以想想,以隋唐这种超级帝国都要近百年才能消灭的国家,会是个菜鸡吗?而且唐朝甚至需要一直等到盖苏文死掉,高句丽发生内乱才彻底将其灭国。以唐朝的军事实力灭突厥,灭吐谷浑、灭高昌,那次打的这么费劲过?这样的对手多存在一天都会让中原王朝寝食难安,必除之而后快,只是隋炀帝选择泰山压顶,唐朝两代皇帝都选择了钝刀割肉,方法不同,目的其实一样。

所以老朽的拙见是,隋唐对高句丽的执着不是好大喜功或者矢志复仇,是那个国家已经实实在在的威胁到了帝国的根基。这个威胁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了现在的山海关和连接到丹东的虎山长城,才算把缺口彻底堵上。可即使这样,明太祖还是毫不客气的跟半岛政权明确,鸭绿江就是国界,不能越过雷池一步,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战争。


历史吐槽机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民族,其源出可能出自西汉末朝时的濊貊和扶余人,在南北朝末期和隋朝初年,发展壮大起来,成立了强大的奴隶制高句丽王国。其管辖范围大致在辽宁、内蒙东和吉林省,疆域最大时包括了北朝鲜,因此韩国人不停地跟中国争历史。其实后来的高丽国与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高句丽已经座大建国了。杨广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毅然率领百万大军征东。军队长途远征,粮草给养都是大问题,加之当时天寒地冻几次都被高句丽击败,杨广大兴土木,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种种原因叠加导致了国内纷争,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最终断送了隋朝的江山。

隋灭唐立,高句丽一直威胁着唐朝的江山。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经过唐初的修养生息和“贞观之治",国家实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唐太宗亲自征东,几番争战,虽没有灭掉高句丽,但有效地遏止了高句丽的扩张和对边界的骚扰。大大地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导致高句丽国内大乱,几个贵族势力互相争权,民不聊生。



到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时,高句丽已构不成对唐朝的威胁,但唐朝对其的征伐在继续,终于在高宗时期灭掉了高句丽。迁其王族和贵族诸部到华夏大地,灭绝了其死灰复燃的机会。


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其已完全融入汉民族之中。 隋炀帝杨广在第三次亲征高句丽,已经快要灭掉高句丽。但此时国内吃紧,人民纷纷抗争起义。杨广轻信了高句丽国王的谎话,班师回朝后,高句丽死灰复燃,把隋军赶出了国境。这就是唐军为什么痛打落水狗,灭掉高句丽的真正原因。


行云流水1437995


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你了解隋唐是起家于关陇集团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六镇,而北魏则是一个鲜卑化政权;而鲜卑人正是起家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高句丽占据的正是鲜卑故地。

而高句丽人正在复制鲜卑人的崛起。对于隋唐的当家人来说,由于其本身就脱胎于鲜卑军事集团,对于鲜卑人的发家史再熟悉不过,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再次发生,也就是说隋唐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成为下一个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你说他们反应过敏也好,有先见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绝对要把这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隋唐皇室一点都没有神经过敏,他们所担心的都成为了现实。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远古的商周不论,二十五史的记载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乱华的鲜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鲜卑,还是后来的辽金,其实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东北渔猎民族;而尽管草原游牧部族强豪层出不穷,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后威胁中原,但真正能够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却只有蒙古一族。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说,慕容氏、拓跋鲜卑乃至更晚一点的青海和陇西地带的吐谷浑,已经向人民证明了来自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的战斗力。

同样的,当隋唐建国的时候,高句丽已经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数百年的发展,高句丽从一个小小的部族发展成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割据政权,其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代北时期的拓跋鲜卑之下。

随着实力的增强,到了南北朝后期,高句丽已经开始频繁介入中原争霸,甚至在北周进攻北齐时,还借兵于北齐,插手中原事务。

这些事情,隋唐的当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当杨广大军南下攻陈的时候,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又开始骚扰辽西,与陈南北呼应。

这些举动自然极不友好,虽然当时的隋唐都足够强大,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拥有50余万军队,已经成为东北亚一个不容忽视的强权。

虽然后世可能对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为突厥的攻击性更强,而高句丽走的步子更稳,相对不那么引人注意罢了。而且当时高句丽已经开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来越有趣。

当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扩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路数,发家于白山黑水,向西统一大漠,然后南下;现在高句丽与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后世的辽金蒙古女真路数都是一样的,统一东北,灭掉草原诸部,成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统天下。而凡是解决了漠北问题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统;凡是漠北解决的不干净的,比如拓跋鲜卑、辽、金,在其进入中原之后,漠北很快会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辽、金就得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一统天下自然就无从谈起。

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身旁虎视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灭掉高句丽,留着过年么?

但隋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却没有在东北建立有效的统治,当其衰落以后,还是吃了当地部族的亏。比如崛起于唐后期的契丹。

这个难题一直到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清入关以后,一直不允许中原人士进入关东龙兴之地,而且在东北驻有重兵。但当清开始衰落,不得不允许汉人闯关东以后,东北还是和关内一样,变成了汉人的地盘。只能说,文化的力量虽然缓慢,但更长久。


江上一峰青


高句丽在东北势力范围大时达到辽西。这样一来对隋唐的统一造成非常大的威胁。古时候有个燕云十六州。燕在东,云在西。先说燕,就是现在的北京,如果北京被高句丽攻克那么往南一直到淮河流域将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且无险可守。再说云,云就是现在的大同,山西省的地势真是很有意思的,两侧为山中间有很多的小盆地一样的平原,从南往北有四五个之多,有兴趣的条友可以数一下,这种地势对防守方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可以步步为营,就算前方要地失手咱可以后撤接着奸敌。介于高句丽对隋唐轻能裂其土,重能取而代之的危害。所以它在被隋唐接力打击之下就玩完了。


水晶瓶6


山人自以为

有俩个比较大的原因吧,

一是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类似于门阀制,当时有许多利益集团,比如五姓七宗等,他们在朝野的力量非常巨大,人数也众多,隋炀帝为了歼灭这一利益集团,才不顾后果的强征高句丽,

其设想非常胆大,但是结局却不好,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局面没控制好,后期在隋炀帝的主导下出现崩盘局。

二是当时高句丽地处兵家战略要地,可以把高句丽打造成一个中间延缓地带,起一个前哨的作用。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代帝王彰显他的文治武功吧。

唐在攻打原因上和隋差不太多,更偏向于第二个原因吧。


玄策山人


主要原因两个。

1)根本原因是内部矛盾的外部体现。隋朝主要还是靠妥协统一全国的,王室与各世家大族共治,王室只是代理人CEO,控制力有限,甚至随时有被大族董事会颠覆的危险。 杨广搞大工程是为了削弱大族治下的民力财力,搞大战争是为了借刀杀人,削弱大族私兵军力。其实后面唐朝也是一个样的路子。

2)直接原因是高句丽给了借口。


盗德高点


隋唐两代帝王都曾经花费过很大的力气去消灭高句丽王国,但因为对手较强和距离太远的原因都没有实现消灭高句丽。

为何隋唐的帝王都对高句丽如何忌惮?非要倾其所有,除之而够快?隋唐王朝是一定要消灭高句丽的。

隋唐两朝的主要对外口岸其实是在北方,从河套地区到东面的晋西北地区,都是大量突厥和商团的必经之路,如果高句丽壮大,这恰恰危急到了隋唐帝国的国际贸易生命线。更有甚者他们开始建立自己朝贡贸易体系,吸引北亚与中亚的商人来朝贡自己。

如果高句丽的计划成功了,那么隋唐帝国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降低,也会导致高句丽慢慢的强大起来,所以隋唐两大帝国要接二连三的攻打高句丽。就说隋炀帝被国内搞得焦头烂额,还是顶着压力要打高句丽,隋炀帝的行为,由此可见统治者对国际贸易生命线的重视。

同样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对国际贸易生命线非常的重视,李世民冒着不惜称为第二个隋炀帝的风险也要去打高句丽,尽管战争的胜利要等到他儿子时代,但唐朝不断的攻击还是严重削弱了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