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精兵,却连淮河都没见过,东吴战力比蜀汉如何?


数次攻合肥未果,使孙权被称今人调侃为“孙十万”、“一辈子进不了合肥城的男人”,孙吴扩张的极限也就大体稳定在了淮河流域,曹魏与孙吴在此拉锯数十年,直至晋压倒性地南下灭掉孙吴。

出现这样的局面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孙吴军队善守土,难进取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则主要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孙吴政权的各集团矛盾以及孙吴的兵制决定的。

战略选择上的尴尬

对于已经控制扬州和荆州的孙吴,如若进攻蜀汉,只得沿长江逆流而上,地形不利行军不说,鉴于曹魏的虎视眈眈,孙吴就算取胜也只能敲打,不得倾巢出击。而北伐曹魏战略方向有三:长江下游过江与曹魏争夺苏北平原,威胁山东;在荆州沿着汉水上溯,设法紧逼河南;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过江,控制淮西,伺机争夺中原。

然而三线皆有弊端:苏北平原的古邗沟水道时常淤塞,很容易导致军队搁浅;长江下游北岸当时沼泽遍布,不利于行军,且此路通向青徐,攻占青徐对东吴而言费力不讨好;

而汉江通向的关中地区是魏蜀争夺地区,孙吴不便刺激蜀国;袭取中原则只能从襄樊上岸,漫长的开阔平原缺乏易守难攻的战略支点,也是善水战少骑兵的孙吴军队的噩梦。故而,北伐之路,必经合肥。孙吴五次进攻合肥也证明了它对于合肥战略地位的重视。

然而合肥被三个重要的山水地区包围,孙吴只能从南侧强攻,不能分兵包抄,但这对于务求速胜的吴军来说,难度很大。

孙吴政权的内部矛盾

孙策早年为袁术部曲,袁术的不臣之心使江东大族与孙策不能没有嫌隙,孙策扫荡江东时期又没有收拢江东大族,大肆诛戮异己江东名士,以致后为江东人所害。孙策所部多为淮泗人,孙权虽招揽宾客纳为己用,但如若根植江东,则不得不与江东大族合作。然而孙吴政权向江东本土化过程中,淮泗旧部、各地宾客、江东大族之间的冲突异常尖锐,内部不稳,北伐自是奢望。随着时间推移,没有根基的淮泗旧部、外地宾客逐渐凋零,江东大族遍布朝野,并与孙吴政权利益捆绑在一起,孙吴的政局才稳定下来,但北伐进取,对于向来地处江东的大族来说,无甚动力。

孙吴的兵制

孙吴的兵制与曹魏中央集权式的世兵制完全不同,是部曲世袭制。

汉末大乱,豪强纷纷募部曲筑坞堡以求自保。孙吴对这种现实采取了妥协的措施,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甘宁等豪强相继来附,他们仍旧可以统领原部曲。而将领过世后,孙吴允许他们的后代继承所率部曲。毫无疑问,这种兵制致使孙吴军队不具强大的凝聚力。在守土抗敌时,他们出于危机感可以拼死相抗;但对于开疆拓土,则觉得与自己无关,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了。

与蜀汉相比

另外,对于当今估计的孙吴大约二十万常备兵力,其实分驻各地维护稳定,能够调动出击的极值大约十万左右。同理,蜀汉十万的常备军,祁山数战每次出动也仅数万人而已。如若两者军力相比,也要看决战所在地,东吴未曾倾巢而出进攻蜀汉,蜀汉倾巢而出进击东吴当属夷陵之战,蜀汉大败,事实胜于雄辩。如若东吴溯流而上进攻西川,则鉴于蜀地艰险,易守难攻,吴军又不善攻坚,吴军却也难以取胜。

喜欢我的回答请您关注我,我将定时更新通俗而不媚俗,专业而不晦涩的历史普及文章,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历史传习堂


东吴军队的战斗力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始终没有形成凝聚力,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擅长攻坚;二是守土责任感强烈,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至于说东吴和蜀汉的战力谁更强,这明显是东吴要更强一点。论人口,论人才,都是东吴要更胜一筹。



那么实力比蜀汉更强的东吴,为何却连淮河都过不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吴方面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没有勇气把国境线推至淮河一线,并吞并淮南。并且东吴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举两个具体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石亭之战,即历史上的“周鲂断发赚曹休”。

魏文帝曹丕去世后,魏国大军调动频繁,对东吴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于是东吴便于公元228年,主动策划了一场引诱魏军深入的歼灭战。

当时东吴设计引诱魏国扬州都督曹休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在本国境内本来都打赢了魏军,差点要了曹休的老命。结果东吴方面打着打着,发现魏军增援了,于是立即罢兵休战,没有下文了。一年后孙权于建业称帝,东吴与曹魏五年没有大战。

相比东吴,蜀汉的外扩积极性要高的多。

在听说东吴方面大胜的消息后,蜀汉方面做出了积极回应。诸葛亮在成都调兵遣将,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强行军一千多里的速度兵出去陈仓道,打算闪击陈仓。结果遭到守将郝昭的坚决阻击,最后因为备战时间仓促,粮草准备不足而退兵。但是诸葛亮于次年春天又再次出兵,逼曹叡连忙从荆州前线召回张郃,并紧急把曹魏的中军主力用来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三国志·张郃传》

最后的战果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乘机顺走武都、阴平两郡。(魏军主动放弃)


比石亭之战的戛然而止,更让人叹息的是孙权对北伐的态度。

孙权在多次谋求徐州失利后,吕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东吴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而是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东吴方面采取了偷袭荆州以削弱蜀汉对它的威胁;并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的策略。而谋求土地已不再是东吴的第一诉求了。

这种战略规划的变更,大器感瞬间就降低了几个档次。

当然了,东吴对魏搞骚扰战也是有用的。青龙元年(233年),魏国扬州都督满宠就实在是受不了孙权的骚扰了,便上疏曹叡,请求把合肥旧城烧掉,另在西边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离水路比较远)

那个让孙权伤心、张辽扬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飞烟灭了。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曹魏自己烧了合肥旧城,并不意味着孙权就能把边界线推到合肥旧城。并且,还别说是把国境线推到合肥旧城了,孙权他就是想在长江北岸展开大生产活动,也都会被曹魏骚扰得很头痛。

据史料记载,曹魏在魏吴边境搞屯田,孙权会跑去劫掠;等孙权也搞屯田时,曹魏也会跑去劫掠。这抢来抢去,最后就变成了两个土匪集团的抢劫成果展示会。

三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于江北。至八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三国志·满田牵郭传》

由此可见,对淮南地区,孙权是既无力,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占据。他每次动辄以十万大军出征,都是以骚扰为主,其目的就是把周围的地方变成缓冲区,让曹魏居民无力在那里安心种地生活。

并且,孙权的劫掠人财的野心,还远远不限于在淮南地区。按《孙韶传》的记载,曹魏和东吴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条长达几百里的无人区。双方都在比狠,就看谁狠的更彻底。

至于攻城掠地嘛,孙权是这样打算的:主要曹军的主力不来,他就耀武扬威,只要曹魏大军一出,他立马就撒丫子跑路。

这个套路,孙权玩了整整十年。

后来,连曹叡都看出孙权的那点出息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孙权为了配合蜀汉,也派出三路大军。结果曹叡表示: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至于孙权一路,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老儿这个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结果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预料自己到前线,孙权就会跑。然而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可能有人会问,年逾五旬的孙权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就是忍气吞声了。

如果孙权还活着,他一定会说:

决战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曹叡小儿实力那么强,我打又打不赢,不忍气吞声还能怎么办?就算东吴起倾国之力攻下了淮南,我也守不住。只要曹魏一个反扑,一切立马就会回到解放前。并且,我还告诉你们哦。东吴自身还有个大问题,这个事情连我也解决不了。



什么问题呢?就是东吴自身的内部政治环境也不支持东吴搞大规模的北伐行动。

在三国当中,蜀汉的内部是最稳定的。一共就两任皇帝,刘备病死白帝城后,诸葛亮掌权十二年,之后蒋琬费祎董允等又维持二十年。在黄皓开始折腾到民有菜色之前,蜀汉稳定了三十年;之后一直到被灭,没有天子被废,没有权臣互戮的问题。也就是开国之初,南方乱了三年,但是诸葛亮一个秋天就平了。除此之外,蜀汉就找不出什么黑点了。刘禅可谓是三国十一位皇帝中,最幸福的一个。什么国事大事都不用他操心,然后他的在位时间还是最长的。

相比于蜀汉,曹魏和东吴都是不幸福的。曹魏不叙述了,惨到无以复加。这里只说东吴的情况。

孙权还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搞定臣子对君主不忠的问题。在他在位后期,东吴经历了二宫之争,太子、鲁王分别被废被杀,连陆逊因此也被逼死了。目的就是为了子孙的皇位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结果孙权死后,东吴的皇权还是让权臣给把持了。

先是诸葛恪弄权,等他被杀后,宗室成员孙峻和他弟弟孙琳又继续弄权。整个弄权时间长达五年之久,搞到最后,连小皇帝孙亮也被废了。

比权臣弄权更惨的是,东吴的顾步朱陆四大豪族在东吴的世袭地位,几乎全方位的影响到了东吴的国策。具体就不说了。这里只说一个例子:陆逊的儿子陆抗,他最有名的战绩就是搞掉了谋叛的步阐。严格来说,这是东吴的豪族内斗,是陆家与步家的内斗。而这种内斗从东吴立国到最后被灭,一直都没有消除过。

当然,东吴的内斗问题,蜀汉也有,但是蜀汉很快早就把李严、廖立等实力派都按住了,没让反对派能够得势。

所以蜀汉和东吴的内部环境,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蜀汉相对集权,诸葛亮办大事的行政效率很高;东吴的集权力不够,豪族在很多时候与中央并不是一条心。

这种情况下的东吴,打起仗来怎么可能有团结性呢?


若是攻伐荆州,开扩江南,东吴的四大豪族会迸发非常大的热情,因为刘备弱,挑食子捡软的捏嘛!成功几率会很大。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年周瑜打南郡,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时,吴军的战斗力会爆棚。

但若是兴兵北伐,曹魏的实力先不论。就说长途跋涉千里,四大豪族哪个愿意承担这么大的开支?比如说陆逊,他手底下几万陆家军,都是以他的食邑俸养的。守荆州,没有问题。北伐,积极性不高。

而这种积极性不高的代价就是:孙权的几次北伐,都如同十万大军游行示威,能抢就抢,不能抢就赶紧跑。这些人不是真的去玩命的,他们出发前就给自己划了条线——不做亏本的买卖。


总的来说,东吴的势力始终推不了淮河,主要是因为东吴的实力弱。因此就算东吴打下了合肥,打下了淮南。它自身实力不足,最终肯定也是守不住。

除了实力差距外,东吴内部不团结,国策制定的很猥琐也是拿不下淮南的原因。

孙权当年制定了骚扰曹魏的出兵目标,于是后来的人就都以此为出兵目标了。在这种大政策的影响下,东吴没能力,也没勇气与魏国在淮南一决雌雄。

至于东吴与蜀汉谁更强,这明显是东吴要更强一点。只不过蜀汉的政策是积极外扩,对曹魏造成了事实上的威胁。而东吴坐拥一倍于蜀汉的人口优势,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攻伐。以至于双方最终变成了相互劫掠的拉锯战。而东吴的实力不如曹魏,相互拉锯的结果就是东吴服用了慢性毒药,虽然可以保一时的太平,却最终逃不掉被灭亡的厄运。


Mer86


至少在孙权掌权的鼎盛时期,东吴灭掉蜀汉一点问题都没有。夷陵之战后,不少东吴军政要员(更早一些时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并益州)就建议一鼓作气兵发白帝城,吞并成都平原乃至整个蜀汉,从而将东吴版图从扬州、荆州拓展到益州。

当时,元气大伤的刘备(还没病死)手下只有临时搜刮征集来的5万军队,而且大都是未加训练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敌不过锐气正盛的东吴虎狼之师。假如东吴采取水陆并进之策,步兵、水师交替掩护且确保后勤补给跟得上,灭掉军力不足、良将匮乏(关羽、张飞、黄忠都已殒命或去世)的蜀汉没啥困难。

另外,如果曹丕没有犯糊涂,而是趁机出兵夹攻蜀汉,诸葛孔明虽有经邦济世之才,恐怕也难解危局。更何况,那时候蜀汉“大后方”南中的蛮族豪帅也都因蜀汉夷陵大败而顿起叛心,蠢蠢欲动,甚至私下遣使向孙权称臣,准备趁东吴进攻益州时在蜀汉后院跟风点火。可以说,夷陵之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蜀汉所面临局势都十分危险,可谓内外交困。

然而,孙权内心来讲并不想灭掉蜀汉,从而背上一个独自与北方强大曹魏政权抗衡的战略包袱——如果占据蜀汉,势必要开辟与魏军争夺西北的第3条战线(东吴水军优势在这一地区毫无用处),即便不主动进攻,也要屯驻大量兵力巩固新的占领区并对北方实施防御。

反之,保留一个实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愿意与自己携手抗击曹魏的蜀汉政权,不仅能帮助东吴牵制一部分魏军兵力,从而减轻自身压力,有利于孙权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万山越需要“剿抚”、新得荆州之地需要建设),还可缩短战线(也是后勤补给线)以确保长江防线的稳固,进而积蓄力量,然后再选择有利的战略方向上对曹魏发动进攻。

再说东吴北伐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东吴20万军队看起来不少,却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据武昌、南抵建业的数千公里江防线上,真正能抽调出来用于机动救援和主动进攻的兵力并不多。比如公元228年,东吴在淮南设伏,意图吃掉冒进的曹休6万精兵,当时孙权连自己的禁卫军都调上前线,也只凑够9万人马。虽然此战重创魏军(歼敌上万),但对于坐拥三四十万(最高峰达50万)常备军的曹魏政权来说,不啻于挠痒痒。

除兵力不足、缺乏战马这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勤补给问题。当时,曹魏政权(包括后来的司马氏政权)都高度重视江淮地区的争夺,不仅在此屯驻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将领兵10万镇守,后方还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万预备队待命),而且大兴屯田,就地解决粮草供应。

反观东吴,当时在建业方向的江北地区,仅控制着濡须坞、牛渚等少数几个桥头堡,占领区地盘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军供应主要靠江南渡江船运保障。如果东吴要发挥水军优势,就只能沿着几条江北支流(比如联通巢湖和长江的濡须水)向北推进,而且就算能勉强打过淮河,也会马上面临“地势陆通,骁骑所骋”的问题——淮北已经属于曹魏心腹地带,地势平坦,魏军正好可以充分发挥骑兵驰突和内线作战的优势。

为何陆逊说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万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后勤补给太困难——魏军不是傻子,见势不妙撤退时一定会坚壁清野,迫使吴军千里馈粮(从太湖粮食产区到徐州或许昌前线)。吴军一没兵力优势,二无骑兵优势,三无足够后勤保障能力,就靠10万左右部队北伐(其余作为预备队和留守力量),怎么可能取得大的战果?相比而言,依托长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断进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个可行的打法。

至于孙权为何不从荆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简单,他和陆逊都害怕蜀汉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荆州空虚之际,重演一出蜀汉版“白衣渡江”。所以在这个方向上,孙权反而被拴住了手脚,既要防备蜀汉,又要抵御魏军,只能长期僵持而无所作为。


网言军事


蜀国的人口绝对不止九十多万人。我这么说主要有两个根据。一是:孔明六伐六伐中原,主要是抢人和抢粮,尤其是第一次攻占凉州四群的时候掳走了数万人口,所以蜀汉的时候,只汉中群的人口就不会低于七万户。其次是南中四群的人口数目,南中四群是蛮汉杂居的地区,汉末流民进入这一地区移民的人口数量也不会少。那么这九十多万人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呢?显然是不包括晋国已经攻占的地区人口,人家已经都占领了,你还统计进自己的人口数目中,有什么意义呢?那晋国占领了那些地区呢?主要是汉中、梓潼和广汉这三个地区。九十多万人口数字其实就是:蜀群、巴群的人口数。南中四群不算蛮族,人口数也不会低于二十万,汉中、广汉地区人口数也不会低于三十万,加上这部分人口数,蜀汉的总人口应该在一百四十万左右。另外,汉末还有部分地区存在畜奴制,奴仆的人口数量也很少会统计入人口数,在加上各地流民的数字所以,三国时期,人口总数不会低于一千万。。


新疆聚友堂和田玉文化有限公司


东吴的总体实力当然超过蜀汉,单从军队数量,军资精良,绝对是在蜀汉之上的,问题是东吴的战斗力是不如蜀汉的。有朋友可能会认为,蜀汉既然战斗力比东吴强,夷陵之战又作何解?

别忘了,夷陵之战一开始的对阵,是刘备占据着上风的。陆逊在战争初期,先是不敢接吴班的挑战,后又不救孙桓。所以,东吴众将对陆逊各怀怨恨,这一幕不正像极了日后的司马懿对阵诸葛亮吗?只是刘备不是诸葛亮,出现大破绽,才有夷陵之败。而就在“火烧连营”前夕,陆逊还攻过刘备的军营,结果不利而回。所以,东吴能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是靠着陆逊的谋略以及火攻对蜀军的伤害,并不代表战斗力能强过蜀汉。



蜀汉的战斗力大概分为两个时期,东吴的战斗力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先说说蜀汉,第一个时期是夺取荆南四郡后,到关羽北伐时期。这个时期蜀汉发展到了鼎峰,汉中之战能和曹操主力僵持取胜,关羽北伐,更是触动了曹魏的统治中心。

第二个时期是夷陵之战后,蜀汉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是,在诸葛亮带领下,发挥出“恢复汉室”的政治优势,依然保持着不俗的战斗力。至少,诸葛亮,姜维几次北伐打得曹魏十分头疼,乃至最好的方式就是拒守。即使蜀汉灭亡前后,霍戈还能平定叛乱,罗宪守住永安。



再看东吴的战斗力,第一个时期,是从孙策,周瑜时代一直到孙权合肥之战前。这是东吴战斗力最为外张的时代,孙策雄心勃勃的要攻入许昌,迎接汉献帝。孙策之后,孙权,周瑜犹然能狠干黄祖,赤壁后打跑江陵的曹仁,徐晃,还正面攻下皖城,以及和关羽军直接对峙。

第二个时期,分水岭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中后期到诸葛恪辅政时期。东吴上下似乎被张辽打怕了,不但战略调整到防守为主,而且从此之后,别提合肥了,东吴都很少正面干下一座城市。而荆州的领土,是靠着对曹魏“卑躬屈膝”和对关羽的“阳奉阴违”偷袭来的。这个时期东吴国力进入鼎盛,但是战斗力没有提升多少,北伐不如蜀汉给力。

第三个时期,诸葛恪被火并到东吴灭亡时期。诸葛恪还有东兴大胜以及围攻上庸的举措,到了两孙乱政,内耗严重,战斗力更是严重下滑。蜀汉灭亡,陆抗等连一座永安都没能拿下。所以,东吴除了第一个时期,战斗力还不错外,其余的两个时期战斗力都比蜀汉要差。



至于东吴为何没拿下淮南,饮马淮水呢?大飞熊已经在别篇分析过了。简而言之,东吴战略转向,失去夺取淮南最佳时机。但不是没有机会,主要还是战斗力问题。淮南的防卫由合肥和寿春两座要城构成,陆逊“石亭之战”,拒绝了朱桓断曹休后路,挺进寿春的计划《三国志.朱桓传》。曹魏因为政权过渡引发淮南三叛,东吴不但没能趁火打劫,反而损兵折将。所以,东吴直到灭亡,别说淮水了,连合肥和寿春都没有真正占领过。

为何东吴的战斗力这么差呢?第一,政治短板,没有蜀汉“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天然使命。第二,军事短板,东吴水军防守长江天堑绰绰有余,却限制了进攻能力。第三,孙权打击本土士族和两孙乱政,让东吴的将领出现断层。第四,东吴内部山寇众多,山地作战给东吴带来难度。一次庐陵贼的叛乱,让东吴众将一筹莫展,只能让吕蒙亲自出马搞定,孙权无奈的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三国志.吕蒙传》。第五,所以,东吴的陆战主力大多由山越,山寇组成,来到平原,威力大减,军纪也不好,容易出现溃败。


大飞熊骑士


东吴常备军有二十万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差的,吴军突破不了淮河也是准确的。但这里面有着对吴军战力普遍低估的现象,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两个问题:1、孙吴为什么拿不下合肥,为什么过不了淮河?2、孙权军队与刘备集团的战力哪个占优?

孙权从没有吞掉合肥的真实意图,他的出兵仅仅是出于巩固在江东的统治需要

仔细研究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从早期的鲁肃榻上策开始,孙权集团的战略国策就是维持在江东的独立统治,顶多占有整个荆州、益州,将长江上中下游的南岸区域划为势力范围,从来没想过一统天下。

当然,仅仅以长江为天险还不足以固守江东,孙权还需要将前线阵地再向北稍稍推一下,以在北岸为江防军建立一个缓冲区,仅此而已。再向北推的更远,孙权也压根没能力守住无险的淮南。

但至少要向曹魏军队显示一下北进的意图,时不时秀一下肌肉,五打合肥就是这么来的,战败了孙权也不以为然,这是其一;通过北进合肥,整合江东特别是世家大族的战争资源,凝聚人心,加强集权,这是其二;在如此指导思想下,东吴军队推进不到淮河,有什么好奇怪的?

东吴军队战斗力还是挺彪悍的,不止是水军。再者所谓战斗力还与时间阶段和态势有关

在以上战略的指引下,东吴军队以防御战为主,即使偶尔进攻也只是积极的防御而已。所以,东吴军队的防御战能迸发最大的能量,曹操、刘备派将甚至亲自带队来进攻也赢不了,赤壁、猇亭、石亭莫不如此。

而说到进攻,最值得一说的是两件事。建安二十年的吕蒙偷袭荆南三郡,以及建安二十四年的吕蒙白衣渡江。看到没,两次都是偷袭,并且都得手了。而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从益州赶到荆州与关羽的三万军队汇合一起要大打出手,孙权、鲁肃、吕蒙秒怂了,这才有了湘水划界。鼎盛时期的孙权集团,正面硬杠刘备集团的话,铁定是打不赢的。

至于说猇亭之战,事实上东吴军队不但是最擅长的防御战,以逸待劳,在数量还高于刘备的东征大军,而不是传说中的以少胜多。并且,此时的双方实力对比也发生了翻转,蜀国的荆州及上三郡全丢,一流武将也逐渐凋零。

总结一下,正常情况,如果是东吴防御,蜀国很可能赢不了。如果是东吴主动进攻,一定是蜀国取胜。当然,也要看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情况而定。综合来说,我个人认为,实力最强时候的蜀国战力,应该超出同样实力最强时的吴国,你觉得靠谱不?


司马砸光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灭亡时的人口和兵力,魏国人口443万,兵力50万,吴国人口230万,兵力23万,蜀国人口94万,兵力10万。但是在北伐曹魏这个问题上,蜀国表现得比吴国积极的多。为什么国力弱小的蜀国对北伐不遗余力,而国力相对较强的吴国却仅仅是“限江自保”呢。原因有三个。

江东本土世家大族取代淮泗集团成为东吴主要政治力量,使东吴的国策由“以图天下”变成了“限江自保”。

影响东吴战略规划变更的主要原因,是孙吴后期,淮泗集团人才的凋落,江东本土人才的兴起。淮泗地区,指淮河,泗水流经的区域,大致为今天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地区,安徽、江苏、湖北北部地区,总体上属于北方地界。东汉末年以后,随着政府秩序的崩溃,北方地主豪强彼此之间进行了惨烈的兼并战争。淮泗地区尤其成为主战场,而此时的南方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因此许多北方人士尤其淮泗地区人士为躲避战火,逃往南方。孙坚在吴郡(在今天江苏和浙江的交界处左右)以吴郡司马的名义起兵后,招募了大量流落到南方的淮泗人士,这支淮泗精兵在各地州郡兵种是一支少有的劲旅,帮助孙坚打了很多胜仗。而他的长子孙策也在江淮地区结交了很多名士,其中就有关系非常好的舒县(今安徽庐江)大族周瑜。孙坚死后,孙策继承了他父亲的兵马,东渡江东,最后站稳脚跟,淮泗集团功不可没,周瑜,鲁肃,张昭是其中代表性人物。这些北方人士目光长远,绝不甘于偏安一隅。鲁肃在初见孙权时,就表达了志在天下的决心:“剿除黄祖 , 进伐刘表 , 竟长江所极 , 据而有之 , 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张昭和周瑜同样表示过类似的进取心,赤壁之战后,周瑜请求与奋威将军孙瑜一起西进巴蜀,然后“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虽不说这些战略构想最后实现了没有,但是可以看出,此时以淮泗人士为主体的东吴上层是极有进取心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淮泗人才逐渐凋零,孙权称帝(公元229年)时,周瑜,鲁肃已经相继离世,南渡而来的北方人士,包括吕蒙、太史慈、孙邵、秦松、程普、韩当、蒋钦、周泰、陈武、徐盛、吕范等也大都死去。而后,孙权不得不启用大量江东本土人士,其中以陆逊、顾雍为突出代表,其他如朱桓、朱然、朱据、陆瑁、吾粲、全琮等也被委以重任。据记载,光提拔扬州人士作为吴国官员的就有二百多人。大量江东士族的加入,使得东吴的国策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江东世家大族财力雄厚,根深蒂固,无意经营中原,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东吴由之前的“以图天下”变成了“限江自保”。而蜀国则在诸葛亮的主持下,一直对魏国保持积极进攻的态势。

东吴后方山越人叛乱不断

我们看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征服南蛮的故事甚为精彩,而吴国征服南方山越人的事却只字未提,其实,山越人的叛乱对吴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孙吴统治区域内的丹杨 、吴 、会稽 、鄱阳诸郡等山区居住着大量古越族 , 在《吴书 》中被作“山越”、“山民”。在孙吴时期,这些地方与世隔绝,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这些山越人就已反抗政府为己任,颇有革命不成,流血不休的意志。建安二十二年(217),孙权向曹操投降,“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 ”,一方面是与魏蜀战事不利,另一方面是山越人叛乱。黄武元年(222),曹丕分三路攻打吴国,孙权没打就投降了,因为山越人又叛乱了,“时扬 、越 蛮夷多未平集 , 内难未弭 , 故权卑词上书 , 求自改历 ”。因为山越人的叛乱,让孙权两次向曹操父子投降,不可谓影响不大。在稳住曹魏后,孙权下决心要解决山越问题,此后共对山越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征讨,其中,其二次出征动员了五万兵力,比赤壁之战军队数量还要多。在连续几次大规模征讨后,终于把山越等少数民族收入吴国政府统治秩序中,变成了东吴政府的“纳税人”。

世袭领兵制和兵户制并行,使得国家军队私人化,军队战斗力下降

如果单单比纸面兵力,吴国的兵力是蜀国的两倍有余。但是,军队的战力从来不是与人数挂钩的,如果打仗只是拼人数,那还要名将干什么。吴国的军队在三国里算是一支奇葩,因为它是世袭领兵制和兵户制并行。世袭领兵制使军队成了各个将领的私人财产,可以父兵子袭,甚至有陆逊一家军队传了三代的例子。世袭领兵制来源主要是当初孙策、孙权兄弟对亲信授兵,使得国家军队私人化。户兵制则是吴国主要的兵力来源,由于江东地区世家大族根基深厚,基层往往被宗族势力把控,政府很难在民间征兵。东吴的主要兵役来源是招募兵,流亡农民,战俘和征服抓获的山越百姓,其中山越人占了大部分,吴国灭国是军队人数是23万,其中“山越精兵”就有十多万。为了保证持续的兵源,吴国把这些人都变成了兵户,和正常户籍区分管理。这两项制度一结合,你想到了什么?对,明朝的卫所制。到最后,士兵都成了将领的佃农了,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我是冷月无声,欢迎点赞加关注,我会持续分享历史知识!


一卷青史


魏蜀吴三国因为各自的战略方向不同,分别形成了出了不同的作战风格,也发展出了不同的优势兵种。

魏国是平原地形,利于骑兵驰骋,战马产地也基本在魏国手里,因此魏国的优势兵种是步兵、弓箭兵、骑兵。魏国的虎豹骑,是其中的精英,堪比今日的特种部队。

蜀汉困于汉中和蜀中,多山地,千里馈粮,后勤压力相当大,因此蜀汉相应发展出了山地军,善于山地作战,其装备、作战技能都在山地里得到锻炼。

吴国存在感一直不强,因为吴国最聪明,他们让蜀汉去打硬仗,消耗魏国实力,空出来时间自己发展经济。吴国有两个中心,一个在武昌,另一个在南京,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吴国的水军很发达。

魏国在曹操时期就已经在秦岭淮河一线占据了重要关隘和要塞,凭城固守,吴国也没能奈何。自古守江必守淮,魏国占据了淮河一线,等于拥有了战略主动权。吴国背水攻击,需要从长江一线保障供应,一旦成功占据城池,耗费粮饷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旦失败,后方就是长江,难以组织起第二防线,就会面临严重的溃败。张辽威震逍遥津并不能说明吴军的战五渣,孙权本身就不是战斗型统帅,他亲临战场,指挥失当,为张辽所乘。张辽带着800人突击的是孙权的近卫部队,不是军队主力,但是由于地形限制,吴军其他支援部队不能及时救援,才成就了张辽威名。


吴国水军是内陆水军,严重依赖陆地基地的供应和支援,不能单独承担作战任务。因此,吴国水军的主要作战任务是防守,争取有利条件下的登陆作战。吴国在陆地作战的战绩一直都不好,损兵折将。同样,魏国时期,魏国也曾经发动过几次比较大的攻势,但同样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后来,不管是曹氏还是司马氏,都在淮南地区屯驻大军,并在当地开展屯田,就地解决粮草供应,与吴国打起了持久战。

吴国只好沿长江布防,一应物资都需要从后方接济。

魏国守住了淮南,就等于拖垮了吴国。


淮南地区由此成为魏国的军事重镇,非勋贵重臣不能当之,司马氏代魏前后,淮南地区曾经三次叛乱,所依赖的就是淮南地区雄厚的军事力量。也由此,魏国中央政府一直保持着20万人的中央军作为机动部队,一方面拱卫京畿,一方面作为后备力量,支援或者监视淮南地区。

蜀汉在丢失荆州后,国土局促于西南一隅,兵微将寡,勉力维持。军事力量中,水军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已经不存在了。蜀汉不发展水军,以此向吴国证明已无吞吴之心。吴国要想溯江攻击蜀汉,难于上青天。夷陵之战之所以蜀汉大败亏输,与四川至湖北一带的复杂地形有很大关系。这样的一个天然屏障,无论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都是困难重重。历史上,只有东晋桓温弄险,从荆州打到了成都。南宋时期,蒙古大汉亲自带兵从四川往下一个下游打,只打到重庆,就打不动了。

所以,蜀汉荆州丢失后,蜀汉和吴国达到了安全上的平衡,联盟才会因此而再次建立。

面对蜀汉的进攻,魏国也聪明。他们在关中边缘地带建立防线,从长安调集战争资源,运送到汉中前线,要比诸葛亮从成都千里馈粮要节省的多。魏国把蜀汉的战线拉长,把物资供应的难题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虽然天纵奇才,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最终也每每粮尽而退。

魏国守住了关中,就等于拖垮了蜀汉。

魏国虽然在东西两线看似守成,实际在蓄力,并且通过积极的防御,消耗蜀汉和吴国的经济能力,实际是进攻状态。所以,北方一直在发展,势力越来越强,而蜀汉和吴国却每况愈下。

历史上从江东出发北伐有很多次,很少有成功。在北方政令统一时,从南往北攻击面临着兵种不适合陆地攻坚、辎重运输消耗大等不利因素。吴国尝试过几次,每次都吃很多亏,即使开始有点赚头,最终也难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不得不再次退回,吴国就此放弃了这样的努力。直到晋朝开始积极训练水军,抵消吴国的兵种优势,打破了平衡后,晋朝才渡江南征,完成了统一。


至于东吴的战力,比起蜀汉,两者风格不同,难以比较。如果说蜀汉强于吴国,那也是穷兵黩武,透支国力形成的,不能持久。后期的姜维北伐,每次只能凑足万余人,蜀汉国力已尽。蜀汉被灭时清查户数只有区区90万人口,天府之国的民生凋敝到如此地步,实属罕见。


而知而行


反对目前最高赞回答,蜀汉纵然在国力(尤其是后期)上远逊于东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东吴的军事力量远远强于蜀汉,甚至灭掉蜀国。

吴国之所以不能对魏战争上取得与决定性胜利,根本原因在于积弊颇多的军事制度。

三国时期兵制的主流是世兵制,但是只有吴国采用(或者说被迫采用)了部曲制,也就是世袭领兵制的制度,东吴政权的统治十分依赖江东豪强宗族的合作,而这些家族们在吴国政坛上有十分强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力在军事上表现为父死子代的领兵制度。可见的记载中,朱桓,鲁肃,吕蒙都有万人以上的部曲

邓艾就曾一阵见血的指出东吴的军事问题——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东吴灭亡之际,投降晋国的有二十三万大军,比蜀国灭亡时候的十万军队多出几乎一倍,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吴国的军队由于部曲制的阻碍,无法发挥出媲美蜀国的战力。

军队私有化对东吴最大影响是

——勇于内战,怯于外争。

每逢吴国遭受到侵略的时候,这些豪族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与利益,都能尽全力应战,比如濡须口,夷陵,吴国都打出了十分精彩的防御战。

而面临扩张性战争(见于孙权多次北伐),这些将领都吝惜自己部曲,不愿让自己的士兵替孙权去死,这就造成了孙权一次又一次北伐地刹羽而归,强者如张辽,乐进,次者如文聘,臧霸,甚至满宠几十人的突袭都能让吴大帝孙权丢盔弃甲,脸面尽失!

诸葛亮五次北伐,斩王双,平二郡,败郭淮,甲首三千,射杀张合,五丈原在司马懿对面屯田,仲达不敢动弹半得,及亮死,司马懿看到蜀国精良的部卒,仰天喟叹。

姜维九伐中原,败曹爽,虏郭修,斩徐质,破王经,斩俘魏国几万士卒,与魏国顶尖名将郭淮,邓艾,钟会等人周旋数十年。

而相比之下,吴国的表现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五次合肥之战,第一次围了合肥几个月,城墙即将崩溃,蒋济诈称援军快到了,孙权便撤兵而去。

第二次趁着曹操在汉中与刘备周旋,孙权发兵十万,结果被张辽两次突袭下来打退,凌统重伤,陈武战死,自己差点坐了俘虏。

第三次围攻合肥新城,被满宠几千伏兵打蒙。

第四次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呼应,兴兵十万,三路出击,一听到魏明帝亲自来了,赶紧撤军回老家。

第五次诸葛恪咬咬牙,带了二十万大军(几乎是吴国的家底),围攻张特三千人,围了九十多天都没打下来,魏国援军司马孚到了之后,旋即大败而归,兵卒死者大半。保守损失在十万以上。

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标准不能只考虑国力,军队的制度,素质,政治的上层结构都是影响其的核心要素。

普鲁士七年战争的时候国小民穷,依然能以一己之力,力战奥地利,沙俄,法国群雄。

瑞典在三十年战争中是崛起的新秀,却让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冠黯然失色。

综上所述东吴战力无法与蜀汉媲美。


吟风社


东汉末年,天下纷乱,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随着数十年的兼并,只剩下三个强大的势力。北魏,东吴,西蜀。若要论这三大势力谁的势力是最强的,那毋庸置疑,当


然是魏国独占鳌头。为何呢?从版图上来看的话,天下的十三州魏国独占十州。人口达200多万。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势力最强当之无愧。

而今天,我们来讨论的则是东吴与蜀汉的势力对比。其实,刘备能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普通人发展成一方诸侯,的确不凡。他建立的蜀汉更是被看成是大汉的延续,但是


与孙权的东吴相比,实力还是稍显不足。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分析吧。

1、孙家世代占据江东之地,国险民附,而刘备却是半点根基都没有,一切都是自己赤手空拳的打拼,而刘备一直过得都是漂泊不定的生活,从公孙瓒到陶谦,再到刘


表,一直都是寄居在别人的势力下。也唯有在赤壁之战之后,才有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而且还是从东吴借来的。

2、在刘备占西川,夺汉中之后,蜀汉的势力达到了一个巅峰,拥有东西二川的他,让曹操孙权都如芒在背。之后,孙权偷袭关羽,夺取了荆州。蜀汉势力大损。气急败坏


的刘备纠结了5万兵马,志在夺回荆州。奈何天不遂人愿,夷陵之战,刘备全军覆没,不少蜀汉军政人才纷纷阵亡,若是此时的孙权不受到曹丕的进攻,可能就真的一举吞并当

时的蜀汉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东吴占据了扬州 交州 荆州大部,这些地方多为富庶之地,百姓殷实,且具有长江这一天险,北魏数次发动战争企图吞并东吴,都无功而返。但也恰


恰是因为地理因素,限制了东吴的发展,东吴的士卒多擅长水战,不擅长陆战,所以,也只能割据,不能一统。

而蜀汉经历了东吴吕蒙的“白衣渡江”之后,占据的也唯有益州一州而已,以一州之地能割据天下,实属不易。再加上国土小,发展的空间也随之变下,后期的蜀汉人才


凋零情况异常严重。“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在被北魏两路大军入侵时,蜀汉除了姜维,已无大将御敌。故成都被围时,城中的数万大军也唯有束手被擒。

故此,东吴的实力与蜀汉相比,还是稍高一筹的。

喜欢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也可以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点赞加关注什么的,随缘啦,看的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