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家印责问时还辩解,韦世豪还能留在广州恒大吗?

林丹智慧


哎,黑许家印有这么黑的吗?许家印是恒大集团的董事长,管足球根本不可能直接和球员对话,俱乐部有董事长高寒。许家印只会给高寒打电话,告知他的想法,韦世豪以为他是谁?他居然能和许家印直接对上话。许家印是投资了足球,但是基本上不去看球队训练,只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工作。基本上有什么想法告诉俱乐部董事长,让他去执行。韦世豪抗命是对高寒吧?怎么可能是许家印。韦世豪就是再不人情世故,他也明白许家印给他打电话意味着什么?换位思考,你是一个球员,比你父亲年纪都大的老板给你打电话,你能拒绝他?何况这个老板是许家印。都不是当事者,有时候就都胡乱猜,结果让吃瓜群众看得很热血贲张……


球哄哄


个性球员韦世豪会被恒大开除?我个人感觉这绝对不会发生,原因有很多,恒大应该不会冒那个险。下面咱们就看看为什么这个事件会有这么大的轰动力?

2017赛季,旅欧许久的韦世豪回国租借加盟上港,与旧主鲁能的比赛中,贡献一粒世界波绝杀老东家,自此掀开了关于韦世豪是个“坏小孩”的序幕,各种恩怨情仇随之而来。

无论是上港时期的韦世豪,还是北京国安时期的韦世豪,在中超、足协杯都未能控制好场上的暴脾气。到了国家队,韦世豪依旧没有收敛,最终在今年的中国杯上,一个铲球动作,致使乌兹别克斯坦球员舒库罗夫骨折,对手被直接送往医院,犯规后还有一个类似“国骂”的行为。

一时间,媒体、记者、球迷的舆论淹没了整个中国足球,似乎让人们忘记了中国杯中国队一场未胜的尴尬境地。一片质疑声,全是对韦世豪的炮轰。


虽然,赛后韦世豪从机场返回到乌兹别克下榻的酒店对舒库罗夫表达了真挚的歉意,但媒体记者球迷依旧没有饶恕韦世豪,甚至爆料说道歉并非韦世豪本意,而是国足领导授意,这又引起了一波炮轰。

回到广州恒大后,俱乐部对其停训停赛,并下放预备队,视其检讨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除的处罚。可是一些球迷们依旧不满认为处罚无关痛痒……

事件说到这里,我倒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对这个事件上纲上线,这即无益球员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中国足球的发展。(有可能会让一些键盘侠或者球迷反感生气,但还请多多见谅。)


首先,足球场上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足坛上类似这种伤人动作并不少见。我们倒推一下,如果韦世豪没去铲球,舒库罗夫很有可能直接发动进攻,有可能进球这也说不定,到那时,恐怕媒体球迷还得炮轰他。赛后韦世豪解释称,自己只是想延缓对方进攻,让国足得到喘息,球场上都有可能受伤。这样的解释并非没有道理,当然这种动作不应该发生,只能说韦世豪铲球动作的力度有点鲁莽。

第二,韦世豪是位有个性的球员,中国足球缺少有个性并且有能力的球员。放眼世界有个性的球员很多,也都受到重用,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成绩。而在中国无论是教练还是俱乐部,亦或者球迷都不喜欢有个性的国内球员,这有可能和我们所处的文化有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NBA和CBA双料球星马布里,个性突出,能力突出,但是他在突破上篮时的抬膝伤人的犯规动作让多少球员吃尽苦头,怎么就没见得球迷媒体去炮轰呢?

第三,放眼中国足坛国足未来缺不了韦世豪。虽然这次韦世豪的铲球动作不应该出现,但媒体也好球迷也好,反应过激了。自身就有一种不认同感,始终认为国内球员不行,外援无所不能,就连大连一方主教练韩国人崔康熙在一次采访中就说,他很纳闷为什么外援一失误没人抱怨,而国内队友出现失误就抱怨连连。难道这种现象不值得媒体和球迷去反思吗?

第四,恒大的处罚我们不论对错,但如果真开除了韦世豪,恐怕毁了一个有能力未来国足希望的球员,还未等冲出世界,已经自废武功了。


另外,受伤球员舒库罗夫也希望恒大减轻对韦世豪的处罚。

总之,韦世豪的行为的确不当,但媒体和球迷的言论显然过激了。放眼足坛,有个性甚至有些偏执的球员并不缺乏。c罗也有不爽的时候冲着对方小腿踢,苏亚雷斯曾在世界杯上咬意大利球员基耶利尼,还曾用手挡出过加纳的必进球。球员的成长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对犯错的球员批评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捧的时候就过分的捧,批评的时候就过分的炮轰,这显然是不妥的。我认为韦世豪是个有能力的个性球员,我相信他是无意的,他需要做的是抑制在场上的一些心态。


老马侃球


中国杯已经过去了多日,韦世豪飞铲乌兹别克斯坦球员导致其赛季报销,韦世豪赛后第一时间进行了道歉,事后又被恒大课以重罚,近日,天津媒体透露了韦世豪道歉的经过。

天津日报报道,韦世豪并没有打算道歉,已经收拾行李准备去机场,但是接到了恒大老板许家印的电话,许家印勒令韦世豪必须道歉。

韦世豪非常不乐意,他认为这只不过是球场上一次对抗导致的意外事故而已,于是韦世豪继续收拾行李,准备抗命。

但许家印再次打来电话,要求韦世豪必须道歉,韦世豪也再次进行了辩解,甚至放下手机仍然不打算去道歉。

队友们纷纷劝说韦世豪,国家队工作人员也准备了鲜花,告诉韦世豪,只要他露个脸就行。

于是,才有了韦世豪来到酒店向乌兹别克斯坦球员道歉的经过。

这件事情呢我觉得得从两方面来看,作为韦世豪本人,觉得自己没错,不愿意道歉,应该不会影响他在恒大的未来。

但是从许家印方面来说,许家印考虑的是这件事情的影响,由不得韦世豪抗命。

假如韦世豪真的抗命不遵,那么韦世豪在恒大真的不会有太好的未来了,老板两次电话都被拒绝,老板威信何在?

我觉得恒大重罚韦世豪,并不是真的打算开除他,而是借这个机会杀一杀韦世豪的性子,以韦世豪的能力,调教好了就是一名好球员,不调教任由韦世豪张扬的话,很可能韦世豪就废了。


逸飞岭伯爵


给你列举四名恒大球员,代表恒大的三个不同时期策略,你就知道韦世豪为什么能够如此强横,同时,这伙计100%能留在广州恒大了。

恒大第一批:郑智

在广州恒大接手打假球降级的广药时,是没几个人注意恒大的,除非有些老球迷看恒大女排之类的。

而郑智,孙祥,郜林这批人,代表着恒大的元老级球员,那时候囤国脚外援成为了基本套路。

恒大第二批:于汉超

在恒大逐步淘汰如高志林,吴坪枫,冯俊彥时,于汉超,黄博文,郑龙,荣昊这些新国脚逐步入队,积累起了恒大的第二波优势。

同时,高拉特,阿兰,保利尼奥伴随着第二批人员逐渐进队。

恒大第三批:韦世豪,高准翼

全中超都要面临的尴尬问题:老将们还在硬撑,小将们完全接不上班。

但所谓矮子中挑将军,如果恒大把一堆菜鸟小将中不那么菜的收集齐备,那未来优势还是恒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恒大多年来不惜力气要把什么李源一,王上源,唐诗,邓涵文,刘奕鸣,高准翼,韦世豪这些人搜集进队。

哪怕李源一这样的明明就打不出来。

韦世豪这样的伙计,能够和高准翼一起进国家队首发,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能够在国家队如此蛮横,也不见得完全是职业素养,而恒大给其定位太高。

韦世豪一批就是恒大未来的长线投资,如何会不能够立足?让他们认错,也是难为人了。


足球新闻翻译官


首先,作为职业球员在竞技场上施展动作收不住,造成了其他球员的伤害。从人道主义上来说,肯定是不对的。但只要不是故意恶意报复,就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了这个球员。

再有,如果是老板责问还进行辩解,解释的有道理尚可,如果就是不愿意承认,个人认为是不对的。毕竟中超已经出了报销球员的恶性事件。如果再出现,确实影响足球的形象。

怎么说呢,作为足球职业队员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


史丹利复合肥总经销


被开除可能性不大。毕竟上赛季国安客场挑战重庆的比赛中,韦世豪一分钟内连续两次对对手背后放铲,让重庆球迷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而第二次铲球,也让他自己险些受伤。但也没有说什么处罚。要想说这场友谊赛那更是把脸丢到了国外去了。


恒大的处理就是紧急公关,先是让韦世豪道歉,然后又是去看望,最后对方在给个台阶,就遭停赛一个月。从这个路数来看,韦世豪肯定不会被开除了。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虽然是留洋海归小将,被国人给予厚望,但是该强力制止时候一定不能手软,哪怕扼杀了他的未来,那也是咎由自取了。


足球野话


首先,作为职业球员在竞技场上施展动作收不住,造成了其他球员的伤害。从人道主义上来说,肯定是不对的。但只要不是故意恶意报复,就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了这个球员。

再有,如果是老板责问还进行辩解,解释的有道理尚可,如果就是不愿意承认,个人认为是不对的。毕竟中超已经出了报销球员的恶性事件。如果再出现,确实影响足球的形象。

怎么说呢,作为足球职业队员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



用户7387323136611


个性球员就是这样的,还是需要良好的调教,想想巴洛特利,调教好了,08欧洲杯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带领意大利晋级,就是最好的说明,个人觉得韦世豪还是会留下来的,毕竟水平摆在那里。



东北讯息最前线


首先,韦世豪是否在道歉是真心或者之前有没有过激反应,这个事情的原委真相不得而知。

然后,假如他在犯错后还强硬不知悔改,甚至顶撞的话,那估计最后受到的惩罚肯定不止现在这样。

第二种可能就是,韦这些不知悔改的消息都是媒体人瞎几儿编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这种可能性蛮大。


破晓奇士


关于这些传言,真真假假,谁能相信?

口口声声说是许家印责问,一个大集团的老板,对俱乐部一个员工的行为直接打电话管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很大概率,只是各路“英雄好汉”为了丰富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而杜撰出来的情节。霸道总裁出面,这种情节多有戏剧性。电话也许有,但未必是许家印。要知道,俱乐部有总经理,董事长,再上去还有分管领导,再再上去才是许家印。

韦世豪有大概率留在恒大?这个在后续的公告中已经说了,看反省的情况,是不是认识到错误,能不能改正。去还是留,完全在于韦世豪个人自己。把大老板加进来,还是前面说的 那句话,为了增加故事的精彩程度。仅此而已。

如果韦世豪能够反省自己,收敛性情,按他的水平,完全可以在正在年轻化的恒大中站稳。如果自己还觉得委屈,那估计就是各走各路。很多时候,很多事,就事论事,其实很简单。别搞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