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口中的那些年逃荒的故事

爷爷领着孙子走在村里唯一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敲着手里的破碗,苍老沙哑的嗓子里发出让人心疼的声音:好心的人啊!可怜怜我们爷孙吧,给一口馍吃给口水,可怜可怜我们吧......

这样的情景在这个战火纷纷、青黄不接的年代,隔不了多久就能见到。善良的村民在荒凉的年代,哪怕自己有一口吃的也会分给这些人一半。可是就连村里的人都已经没有吃的了,这爷孙俩来了,就是想分一口吃的也没有。

地里的草挖干了,能吃的树皮也被剥的干干净净。就连糟糠枕头,也被拆开吃得一干二净。没有吃了的,喝水也能顶上一天。可那天村里唯一的水源,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断了。整个村再也找不到一处干净的水源,有的只是污泥坑里的脏水。盛到缸里,慢慢沉淀着。

原本村里仅有的五十户人家,现在掰着手指头也能数的过来。其他的村民早早的出去逃荒了,家里的老人走不动,用手推车推着,孩子抱着。一家一户的逃离了这个村子。剩下的几户人家,无不是没有子孙的老人,在坚持着期盼着,能有一天老天眷顾,可以吃上饭。

听到这爷孙俩的沙哑的嘶喊,村里的老李头颤巍巍的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老兄弟,别喊了!村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都出去逃荒了。我们这也没有什么吃的了,如果真的走不动了,家里还有碗水喝,你们可以来家里休息一会儿。

爷孙俩看着眼前的情形知道也要不来吃的了,就转身跟着老李进了院子。老李的院子,已经不能称为院子了,低矮的土墙,围着一些篱笆棍子,就是一个院子。院子里的土缸里,还有剩下不多发黑的水。

老李头对着爷孙俩说:喝吧,就这么多了,喝完这些,就连水也没有了。爷孙俩感动的跪在地上,感谢的看着老李头。爷爷伸手用破旧的碗,舀起了一点点水,给了自己孙子。孙子小心的接过破碗,浅浅的吸了一口水,又把碗递给了爷爷。爷孙俩喝了一点水之后,就告别了老李头,转身走出了院子。

这样的情景,爷孙俩一路上已经不知道见到了多少。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村子竟然连喝的水也要没有了。爷孙俩两步一回头,看着老李头年迈的身子还倚在门口破墙上,爷爷决定了不再往前走了。走下去说不定还是一样的情况,看这家只有老李头一个人,就想留下来陪着老李头,哪怕有一天都没吃的了,就一起走了算了。

打定了注意,爷孙俩就留了下来。老李头一个人加上爷孙俩,三个人算是相依为伴了。就在爷孙俩住下来没有几天,剩下的几户老人,因为扛不住饿,纷纷离开了人世。老李头在爷孙俩的帮助下,简单把这些老人埋了。

这样一来,整个村里就剩下他们三个。饿的次数越来越多,水越来越少。渐渐地老李头也支持不下去了,在一个晚上离开了。爷孙俩给老李头埋了,两个人绕着整个村子,看还能不能找些吃的。

别说吃的,就连一只老鼠,甚至一直虫子都找不到。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天上竟然下起了雪。那场雪下的真大,大的把整个院子埋了有半米深。爷孙俩把靠着这些雪,还有找到到的破旧的茅草和衣服,熬过了一个冬天。

刚一开春,大雪埋过的土地开始有一些绿油油的新芽。爷孙俩靠着这些新芽又熬过了一个春天。收集的草和树叶,让爷孙俩活了下来。可是爷爷在不久之后也去世了,只剩下小孙子。小孙子靠着这些草和树叶,活了下来。

慢慢的一些逃荒的人,见到这里还有可以吃的,就在这里落了脚。而走的那些人,再也没有回来。这些人在这个村里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都活了下来。

后来,这个村子有了名字。而这个故事中的孙子,就是我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