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仙境 ,而西藏就是很多人的仙境,那裡不是天堂卻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三月底 我一路向西走近這片神奇的仙境,夢中的天堂。

第一站 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佈的數據: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派鎮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經排龍鄉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區靠近印度阿薩姆邦的地方),主體在墨脫縣。從墨脫縣甘登鄉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縣派鎮加拉村,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無人區。

第二站 南迦巴瓦峰 運氣好才會看到她 每年她300多天都會躲在雲裡 ,此行與他相遇在陽光下,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同時,緊鄰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繞著他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彎,隨後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

第三站 魯朗林海

魯朗林海: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南路(318國道)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處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水氣帶,海拔2700-4200米屬高原溫暖半溼潤氣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稱。

第四站 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1]位於距工布江達縣巴河鎮約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裡,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

巴松措在1994年被評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同時被世界旅遊組織列入世界旅遊景區(點),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國家4A級景區,2001年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國家森林公園稱號。

2017年8月,成為西藏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自然風景類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第五站 笨教神山

苯教最著名的神山——苯日神山,它高有4500米左右,相傳苯教祖師西繞米沃就在這裡修行並得道。苯教是西藏的原始自然宗教,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已廣為流傳;據歷史記載,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工布地區就非常盛行,這裡是苯教的發源地之一。

第六站 羊卓雍錯湖

羊卓雍措(YamdrokTso),有的人簡稱羊湖(並非藏北的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

其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拉薩西南約70公里處,與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措面積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2012年6月有報道稱將建觀光項目,山南市已責成浪卡子縣立即停止該項目。其湖面平靜,一片翠藍,彷彿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1]。羊湖與羊卓雍措有區別,搜索羊湖就進入羊卓雍措。其實,羊湖在西藏地圖上標明的只有阿里地區北部靠近新疆的羊湖,有羊湖盆地。有的人簡稱羊卓雍措為羊湖,並非官方稱呼,不能取代。

第七站 布達拉宮(內部不準拍照 )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1]。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規模修繕。[2]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第八站大昭寺(內部不準拍照)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1]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2][3][4]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沿途藏族風情

七天的行程 異常匆忙 轉眼結束 這片神奇的土地 這片和天堂最近的淨土 ,我只是看了冰山一角,離別卻是思戀的開始,我知道我一定還會回來.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