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沧海一柱86374366


刚看完一个答主的观点,觉得很独特很有意思,她的理解是农村俗语说的“娶妻看娘,嫁夫看爹”实在是太偏见了,如果这样的话,好像女方没有爹,男方没有娘一样。



我知道题主的真实意思是说,女孩子随娘的多些,男孩子随爹的多些,但也不是绝对的事情,从概率上来讲,应该说得过去。所以总的来说,老话有道理,但不科学,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来佐证题主得观点,看看笑笑就行了。

我研究农村老俗话,但现在很少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了,因为我发现,很多老俗话说到底,都是个人经验教训的总结,作为个人观点,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时候还会把人带偏。比如老俗语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听起来顺耳,其实带有歧视的意味很大,人的秉性受后天环境影响很大,不是生出来就定型的了。

农村老俗话说:“爹好一窝,娘好三代”,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后代影响确实很大。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一说,更有父慈子孝一说,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后天影响。这样说的话,“娶妻看娘,嫁夫看爹”的俗语还真有些道理了?不过应该说是娶妻看爹娘,嫁夫看娘爹最好,但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毕竟两口子以后要搭伙过日子,而不是和父母过。

既然题主说起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总该来点实际的案例来佐证一下观点是不是有道理对吧?“娶妻看娘”,比如早些时候的网红什么美的,母女真的是一路货色,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嫁夫看爹”,比如都挺好中的老二,也是如此这般。当然这都是反面教材,正能量的多了去了。

“富养闺女穷养儿”,“孟母三迁”等俗语,说明父母也对子女抱有殷切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往好处学,将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为“有样学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比如女的母亲是势利眼,嫌贫爱富,对女儿的熏陶也是潜移默化的,以后子女也会有这方面的思想认知,但不绝对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楷模,是表率,因此要想子女怎么样,自己首先要做到怎么样。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总的说来有六分道理,还有四分是歪理,毕竟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会发生改变的。“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把人看的绝对了。


农村老俗话


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这句话是否有道理?一个家庭的家教对人影响很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女必有其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在家里父母的言行举止、教导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他们选择工作、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以及婚后的生活,所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娶妻看娘

有父母的家庭,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了,可能有些行为举动,父母并没有特别的去教过孩子,但是在家里,他们看到过父母是怎么做的,他们也就认为那样是对的,可以做的,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好的已婚女人,照顾家庭,不会忽略对孩子的教育,而女儿跟妈妈都是女的,平时教育女儿大多数由妈妈来做,而且在家里女儿跟妈妈接触得多,妈妈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对女儿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女儿也大致是那样的。

而且在过去,女性的地位比较低,未婚女性又不像现代人这样没有结婚前可以自由恋爱先认识、了解的,她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的,经历少、见识少,跟随母亲洗衣做饭、缝缝补补等等,时间久了,性格、言行处事也是跟母亲很像了。

嫁夫看爹

同样的,有男孩的家庭,以后男孩长大了也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的,而男孩的父亲在家里的地位最大,教子方面主要也是父亲负责的了,从小在父亲的教育教导下成长,男孩的性格、处事态度也是跟父亲的很像。

在过去男婚女嫁可不像现在的人们可以先恋爱个几年互相了解了觉得合适再结婚的,而是由媒婆做媒说亲的,而媒婆对那些未婚男女的了解也比较局限,有时候媒婆为了促成好事,从媒婆嘴里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有可能夸大。

所以未婚男女家庭在选择对象上,大多是以对方的父母为参考的,毕竟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从周边街坊邻居嘴里也是可以了解到的,想要娶什么样的妻子的,就看看女孩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认可了,那她的女儿也是适合娶的;女孩嫁夫也一样,如果男孩的父亲人不错,街坊邻居评价可以,这样家庭的男孩还是可以嫁的,毕竟结婚后是要一起住的,选择的男孩及他的家庭很重要,即"娶妻看娘,嫁夫看爹"。

而在现在,农村年轻的男女都常年外出打工了,受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虽然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再结婚,有些人觉得不用去了解对方的父母,但恋爱中男女双方一般呈现出来的多是好的一面,有时候为了讨好对方而没有暴露出自己本来的性格、习惯,其实知道对方家庭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也很重要,毕竟父母养育孩子成年要差不多20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么长时间里,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很大,特别性格方面、处事方面,若是不好的一些性格、行为,也比较难改了,而且有些父母在孩子长大后还是要管他们的生活的,所以,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放在现在还是可以做参考的。


乡居小菜


俗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这句语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是。

这句语的意思是,女儿的人品,性格特点,做事风格等方面的表现,大部分随娘。而儿子的各个方面,大部分随爹。也就是说,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儿女的成长、以其性格、人品的导向起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俗语道:“教子不到父之过,养女不贤娘之错”。这句俗语也充分体现了父母在教养之女中的关键作用。

但是,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从不相信‘’型而上学‘’的那一套,我们更主重实际,任何一个人的好与坏,外界的教育、影响、引导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内因的作用。‘’温度可以让鸡蛋孵出鸡子,而石头却不能。‘’再说,过去,解放战争年代,有多少有识之士,优秀青年,虽出身封建地主家庭,不是也同家庭决列,同父母在立场上划清界线投身革命吗!

还有,有的人,虽然,父母都是老党员、老革命,根红、苗正,自己却好吃懒做,贪污浪费,花天酒地,危害社会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不能一概而论,这句俗语只可作为参考,不可依赖。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客观、公证的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这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聊宁号


在农村,老人都会教导年轻男女在选婚假对象时,以“娶妻看娘,嫁夫看爹”为主要依据。去农村属于蕴含的深刻道理,是非常值得参考。“娶妻看娘,嫁夫看爹”,不是说女儿的品行只受娘的一言一行和教育方式的影响,父母都对子女的影响非常大。

1、娶妻看娘

在以前农村,女人相夫教子,也会时常教导自己的女儿也要三从四德。在我国,女人以柔美含蓄,知书达礼为美,这些主要由母亲教导。妈妈时常教导女儿,女孩子要勤快,要贤良淑德。女儿和母亲同是女人,孩子青春期在生理上身体上的变化这必须得母亲的教导。母亲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脾气,在农村这叫“有样学样”。前几年吵得沸沸扬扬的X美美,她与某些人的事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后来有些网友,就扒出了X美美母女是一路货色。其实在农村,以前结婚娶媳妇,男方都会托亲戚朋友去了解女方的父母,特别是女方的母亲。在以前农村,离过婚的女人会影响孩子的幸福,男方比较少会娶有个离婚妈妈的女人。所以在以前农村,女人过的再辛苦也不愿意离婚,就怕影响孩子的幸福。当然现在农村,男人娶媳妇难,这些都忽略了,但现在年轻夫妇在农村离婚率年年上涨,也与女人有个离婚妈妈有关联。

2、嫁夫看爹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男孩的阳刚有魄力主要由父亲教导。在现在的生活中,如果女人当家做主,就是容易出现逆子。在现在有些家庭,女人说了算数,所以现在很多孩子特别被溺爱,特别叛逆。女人教导孩子大都会宠爱,甚至溺爱。母亲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女儿,养尊处优,但母亲的教育对于男孩并不适合,这样的男孩少了些阳刚少了些魄力少了些闯劲。“有一个怕老婆的父亲,必然有一个怕老婆的儿子”,这样的孩子胆小没有闯劲,难成大事。

结语:“娶妻看娘,嫁夫看爹”,并不是说,女儿的教育是母亲一个人教导,儿子的教育是父亲一个人的事,但女孩更容易受母亲的教育影响,男孩更容易受父亲的影响。娶妻看看女孩的母亲,嫁人看看男孩的父亲,能大致了解男孩女孩是怎么样的人,这个判断的准确性还是非常高的。母亲教导以阴柔贤惠为美,父亲教导以阳刚为美,“严父慈母”两人共同教育教导子女,才能使孩子更好的成长。


昕瑞生态


从男人角度来看,年青时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年青人的目标、朝气、闯劲是很足的。总认为自己将来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希望自己有个贤内助。而母亲往往是一个家庭温馨和睦干净的核心,这一点父亲是较少能做到的,一般来讲,让父亲在外面既要挣钱养家又要在家里放下身段,与子女有说有笑,关心体贴子女一些生活学习工作思想呀等细节,又要搞好家庭内务等,精力上基本难以做到。所以自古至今有严父慈母说。而这一点母亲在家里能做到。所以一个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母亲,对长期跟她生活在一起的女儿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有言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嘛。反之母亲不善家务,在家说一不二,盛气凌人,女儿从小就潜移默化,并不认为母亲有什么不对,🈶️样学样。一个家庭往往外在显示又乱又槽,本质则是家里没有温暖感。这对一个年青男人来讲总会推想,如果娶这样的老婆回家,自己一生压抑,需要自己赡养的父母过得也不会开心幸福,在亲朋面前抬不起头来,让人小瞧,很伤自尊,因此无法接受将来过这样的日子的。由此来看娶妻看娘是很有道理的。

从女人角度看,父亲都是被看着家庭顶梁柱。男方的父亲如果是一个口碑不佳的人,或五毒俱全,或犯错犯罪,或混世大魔王。自己的父母首先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福,即使对方家经济条件再好,将来自已的婚姻未必就幸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三观不合,女人可以接受对方父亲平庸,但绝对不会接受自己的一辈子没有安全感,所以嫁夫👀爹很有道理。

当下社会婚姻双方,尽管与过去🈶️所不同,总要列出一长串条件,但男女接受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很容易将传统文化列为原则性条件,违背原则的事,几乎没有人能跨过这道槛。


南方的风0207


脑残还是精神变态

道理是对的,但是题主理解不对。这就像你说看手相“男左女右”一样,对是对但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无论男女,都要看左右手。无论男女,都要找一看即美又有才又有钱的一样,这是出身论。所以嫁娶都要看爹妈,妈不好爹能好吗,修养能好吗,爹不好妈能好吗这人心理能健康吗?你还没看过毒琼瑶的小说吗,男女主都出身高贵还贼美只不过偶尔流落了下然后开始各种外挂式回家之路,不得不承认人家把出身论应用得很好,所以你看还珠格格,哪个格格不是原来就是帝王家或总算混入帝王家的人?

所以你不光要看父母,还要看伴侣本人,对方先得入眼,女的至少不丑最好是漂亮的,男的最少高大帅气。当然了我比较矮,所以我对高大的要求就是过了172再长胖点就行了。

你这么单一地理解的话,相当于女的没爹,男的没妈,就是对方有车有房父母双亡了

不知道是什么心态问题,脑残还是精神变态?


慕颜歌41319


“娶妻看娘,嫁夫看爹。”这两句话即然存在,并且流传时间很久,就说明有一定的道理。

“娶妻看娘”这句话,从字面上讲,要娶妻子,要看妻子的娘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从娘的人品和处事上基本可以断出要娶的妻是什么样的人品和怎样的处事。

这句话与现在的社会有些不太符合。过去,因为女孩子大多不上学,从不跟着娘学针线活和做家务,因些,娘在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是女儿的言传身教老师,对于外界事物不能接触的女孩子,对娘就是一种敬偎,娘的话就是至真的天理。现在社会,女孩子可以接受高等的育,相应的对社会和家庭的认知上比娘要深入和广泛,因此,现代女孩子受到娘的思想的左右相应较小一些。

但是,在现实中,仍有一部分人,左右着女儿的生活和思想。对女儿教育上有些偏失,爱占便宜,吃不得亏,凡事以自己为中心,这样的女孩子,在去到婆家后就会显露出强势的一面,最终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家庭生活。有个例子:有一朋友,娶了一个强势丈母娘的女儿。丈母娘强势到什么样?家中要串亲戚,买什么样的礼物,花多少钱,都要经过她批准,看似是顾家,实际是显示自己的权威。搞得丈人没有一点的自主权,即使是到自己的姑姑家串亲,得不到批准,也只得空手而去。相应,朋友婚后的日子可想而知,妻子的工资收入要丈母娘管,几年间,几万元钱的收入被妻子和丈母娘两人一合计,全给了小舅子买车用,以至朋友买房子时还要背负几万的贷款。最终可想而知,朋友果断的离开了这样的妻子。

“嫁夫看爹”这句话,同上一句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爹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爹如果是赌徒之类的不务正业,那孩子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小偷的孩子永远是小偷,法官的孩子不一定是法官。”一部外国名著把这句话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不管什么时候,娶妻也好,嫁男也罢,最主要的是人品,当人品好了,再有一定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相信,好日子一定会来到的。


奈何我在他乡


"娶妻看娘,嫁夫看爹"这个俗语是有一定道理的,遗传基因是一方面,小时潛移默化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母亲是贤妻良母,她的孩子往往也是贤惠之女,相反,母亲若是个母老虎,其女儿也不会十分善良。同理,父亲耿直正派,一身正气,善于助人,具有儒雅之风,受其影响和熏陶,他的孩子也肯定不会太坏……所以我认为这句俗语是有一定道理的。


知足常乐8丨8


不完全对,但有百分之八十的基因在里面。


家76423059


至少我身边的亲戚邻居是这样的,有些小时候不会怎么样,但跟利益有关了就漏出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