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我每天练琴十几小时,世人却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去学琴前都会问老师的问题就是,我家孩子有学琴的天赋吗?他的手适合弹琴吗?他的节奏感怎么样?对于这些家长来说,仿佛只有孩子在学琴前就表现出拥有莫扎特一般的天赋。才是适合学琴的。

但其实很多权威的专家都提到现在的音乐教育已经不再是“唯手指长论”、“唯五音全论”的天下了,手指短有手指短的学习方法,节奏感不行就多用节拍器训练,听音不行也有专门的听音练习。




家长与其浪费时间在研究孩子是否有天赋,不如多带孩子参与一些音乐活动,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将音乐渗入到孩子的生活里,毕竟大多数孩子学琴主要是为了培养气质,锻炼情操,如果家长一开始就奔着让孩子成为钢琴家、成为大师去,孩子也会承受许多不该有的压力。

1、不要误把早熟当天才——周海宏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曾在文中写到,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达到同年龄孩子达不到的水平,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模仿能力,既可以唱美声,也可以唱民族,还能唱流行,到处参赛得奖,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有超强的音乐天赋,只是他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比同龄的孩子早熟而已,大多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并没有取得令大家仰慕的成绩。

其实要成为成为一个伟大音乐家,是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如果只是有模仿能力,那么他的发展是有局限的,所以不用太早去断定一个孩子是否有天赋,只有各方面都均衡发展了,孩子的音乐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2、努力了,天赋才能得到发挥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高尔基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音乐,不可否认天赋是十分重要的,但即使你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你不练习、不努力,这些天赋终究也是会被荒废的。音乐家帕尔曼也说过:上音乐学院时,我每日练琴不少于7小时,换句话说,除了吃饭,睡觉及上课之外,其余时间我都用来练琴了。

在我看来,学音乐,只有努力了,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在肖邦的自传中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的心疼,也想告诉家长们,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大师们的天赋,但我们不能忽视了他们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拥有天赋是一种幸运的话,那么也是越努力才能越幸运!




3、家长的坚持比孩子的天赋来得重要

通过前面两点,我们也知道了孩子的天赋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这时候家长要问了,我的孩子在音乐上的表现普普通通,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天赋,那该怎么陪伴孩子学琴呢?

我想家长的坚持是十分重要的,朗朗、李云迪、周杰伦他们的音乐道路为什么能这么成功,和他们背后的虎爸虎妈是有很大关系的。人们常说,学音乐通常先放弃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家长是儿童坚持学习音乐的保障,孩子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上课;在孩子练琴的时候,不玩手机,专心陪着;帮孩子养成好的练琴习惯;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等等,说起来容易,家长真要做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坚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最后我想说,关于孩子的音乐教育,家长们其实不需要纠结孩子到底有没有天赋!也许孩子在学音乐的路上会花费很多的时间、遇到一些困难。但和孩子一同战胜他们的过程也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不要担心孩子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的练习,时间将会证明一切,音乐也会让你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