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加入了相互宝和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如果发生重疾两者理赔冲突吗?为什么?

头号老撕鸡


最近支付宝不太安生,先是3月初的一起好医保拒赔案件,被人挂上了媒体账号,轮番吐槽。接着3月末又来一起相互宝拒赔案,几十万人参与了投票。

总之赚足了眼球。

但好医保和相互宝,到底有没有错?

一个个来说。

好医保拒赔,什么情况?

关于3月初的好医保拒赔案件,经过大致如此:

2018年9月,投保人为被保人通过支付宝投保了好医保·长期医疗;

2019年3月7日,被保人因心率失常需要进行微创手术,选择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亚心医院)就诊;

2019年3月9日,理赔申请被拒,理由为武汉亚心医院为私立医院。

支付宝,也没错,它明确指出了医院范围,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购买保险之前,要仔仔细细看清医院范围。

很多人在购买保险之前,都会忽略这一点。

不要忘了,如果医院范围不符合,通常将会得到拒赔的结果。无论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都是如此。

有的是要求是:中国大陆地区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

有的产品则是: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通部。

这种情况就没有规定一定要公立医院才可以报销,相对来说报销范围更加宽松一些。

还有一些产品要求则是: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保险公司指定的定点医院。

这种情况在规定了公立医院的同时收纳了一些除公立医院之外的医院,比如广东地区就有一批质量比较高的民营医院。

但保险公司的定点医院,每年可能都会有变动,因此在购买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

临时抱佛脚,要不得。

相互宝拒赔,什么情况?

风波还没过去,3月底又来一起相互宝拒赔案例。

去年下半年上线的相互保,一出来就掀起了风波。最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家免费加入,有人出事了,大家再一起分担费用。

假如有30万人加入了相互保,小明是其中之一,那么他出事了,需要30万医药费,这时候,没人需要分担一毛钱费用。

但是因为这个设计有点太……不符合保险的意思,以至于监管部门赶紧出来叫停。

所以相互保,改名成了相互保,从保险性质,变成了网络互助性质。

说回前面的拒赔事件,故事是这样的:

相互宝成员唐某在12月28日因意外跌进洪涝沟中,不幸深度昏迷,家属按流程向相互宝发起了互助金申请。

案子在微博上都上了热搜。

热度吸引到了,但真的能赔付吗?

不能。

明明是因为意外住院的,和皮肌炎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什么不赔付?

调查员在核查案子时发现,唐某在加入相互宝前因为皮肌炎需遵循医嘱长期服用激素药物。

也就是说,最初唐某加入相互宝之前,就不符合相互宝的健康要求。

所以调查员理所当然给了拒赔的审核结果。

即使目前的相互宝,是互助的众筹性质,也不能违反最初制定的规则。

从调查结果来看,唐某从2016年9月开始,持续服药3个多月,而他加入相互宝的时间是在2018年10月31日。

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来讲,两年内,唐某确实有连续服药的情况。也就是说,唐某带病参与相互宝,有隐瞒病情的嫌疑。

而根据相互宝的健康要求,两年内连续服药超过30天,是不能理赔的。

最终,这场25万人次参与的相互宝陪审案件,以唐某家人撤回申请告终。

原因是:“部分讨论,对申请人造成了困扰。”唐家人有点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了,主动撤销申请。

假设有商业保险保障,情况会好吗?

那么假设唐某,当时除开相互宝之外,还投保了其他商业保险,情况会有所不同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某所患的皮肌炎,到底是什么。

皮肌炎是什么?

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

临床上以对称性肢带肌、颈肌及咽肌无力为特征,常累及多种脏器,亦可伴发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

也就是说,可能会引起肿瘤,也可能引发其他多种脏器疾病等等。

假设唐某购买了重疾险与医疗险,某种意义上,会产生和相互宝类似的情形:被认定为隐瞒病情,继而拒赔。

那么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购买重疾险与医疗险之前,需要遵循如实告知的原则。

已知晓的病情,就该一五一十地告诉保险公司,以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撕破脸皮就太费劲了。

假设购买的是意外险,那么,唐某是一定可以得到赔付的。

以小蜜蜂全年综合意外险尊享版举例,一年保费125元,可以享受身故与残疾50万保额,以及5万元的意外医疗,还有180天内250元/天的意外住院津贴。

也就是在这期间,唐某住院的费用,以及部分医疗费用,都能倚靠这款保险来报销。

另外,唐某双股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并且陷入了深度昏迷,假设唐某后期被判定为残疾,那么小蜜蜂会按照他的残疾等级,给付意外伤残保险金10%-100%不等。

算来算去,这些保险金加在一起,都远比相互宝那10万元要多得多。

◆◆确幸总结◆◆

关于好医保的拒赔案件,我们总结一点:

②.保险产品对医院的范围会有限制,尽量选择医院范围较广的产品。

至于相互宝的拒赔案件,可能是我们买保险时,会踩的坑。

在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甚至是加入相互宝之前,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健康告知细则。符合可投标准的,买就是了;不符合可投标准,麻烦不要太急迫。

慢慢来,有的重疾险可以进行智能核保,那么按照智能核保的要求一个个回答,能过则过,不能过,不强求。

否则最终无法理赔,也占不到理。


玛丽淘保


咱们需要弄清楚,相互宝和好医保分别是干嘛的。

相互宝是大病互助计划,好医保是住院险。

相互宝出险后,如果40岁以下,众人分摊后,合起来30万;如果40岁以上(含),众人分摊后,合起来10万。

好医保呢,是不管有没有罹患重疾,只要住院了,就按照合同约定的赔付。这个没有众人分摊一说,是凭在医院看病住院的发票,在合同约定范围内报销,所报销的总额,不超过发票上金额的总和。

可以理解为,相互宝是给付型,好医保是报销型,两者不冲突。

您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比如有个人,不幸罹患重疾,医院确诊后,相互宝赔付了,这个带着这10万也好30万也好,没去住院,自己带着这笔钱,要么,回老家了,要么旅游去了。人家不愿意住院受罪,要尽情享受余下的时光,让自己体面地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这个时候,不是好医保不给赔付,而是这个人不去住院不产生费用不需要赔付。

小小建议一下,咱们得空多了解一些保险方面的常识。弄清楚自己买的保险,是给付型还是报销型,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带没带人身险保障,有没有返还,等等。

毕竟,买保险的钱,是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不能买了保险就不管了。


天下保险


这是一个经常遇到的保险知识误区情况。


首先、支付宝的相互保属于一次性给付型。相当于保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不过相互保目前被监管部门监管了,只有降级为互助模式。但是依旧是一种给付型的保障。也就是达到符合理赔条件的大病,就赔一笔10-30万的保额。这笔钱你自己怎么用自己决定。

第二、好医保长期医疗属于医疗保险。目前承保公司为中国人保。医疗险是我们先自己垫付钱住院。出院后,在凭借发票,费用清单等必要的资料,然后去保险公司报销。扣除免赔额后,用多少报多少。毕竟这个产品的保额还是有好几百万。

第三、给付型和报销型是两种不同的形态。给付型相当于你家有个土豪亲戚直接说:来给你几十万,不用还了。而报销型就是公司的财务:发票拿来,清单拿来,看看那些符合报销的,那些是不能报销的。


第四、两者是不冲突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保赔付的钱,拿去治病,然后再有医疗险报销回来。。


如果有保险疑问,可以关注我们头条号给我们私信


保险金融


不会发生冲突!

一、相互宝不是保险

在刚出来之前是相互保,有信美相互保险承保

此时的相互保属于一年期重大疾病保险,在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时,一次性给付特定保额



由于相互保动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奶酪,于11月27日更名为“相互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已天差地别,此时的相互宝不再是保险,而是一种互助制度,和普通互助没有区别。

互助和保险不冲突,所以相互宝和好医保不冲突!

二、好医保是医疗险

好医保是一款百万医疗,在1万免赔的基础上符合报销制度的能够给予报销。其本质是医疗险。

医疗险与重疾险是不冲突的,一个事后报销,一个事前给付,所以好医保和相互宝也不冲突

三、写在最后

相互保是一款一年期的重大疾病保险

相互宝是一种普通的互助制度

无论是相互保还是相互宝,都和好医保不冲突,互为补充。

希望对你有帮助,期待你的回复


安优保小安


首先回答问题,相互保(现在叫相互宝已经不是保险的性质),(曾)是一个重疾险;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是医疗险。属于两类产品,给付标准不同。楼主所说的重疾属于重疾险给付范畴但长期医疗险主要涵盖住院费用。下面分情况说:

1. 如果发生重疾但未住院:相互宝可能给付好医保不能。

2. 发生重疾且住院:相互宝给付重疾部分,好医保给付住院部分。

对于每一种重疾的给付条件,重疾险条款都有明确说明。医疗保险对于可以给付的费用也有明确说明。能否成功理赔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互保改名相互宝后,名称和性质不同但客户收到的保障相同。参考相互保相关截图。

综上,重疾险给付的内容涵盖了重大疾病确诊、部分手术、疾病状态。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保险则是住院产生合理且必须的花费,是否是重疾相关不是理赔的必须条件。

传播保险知识,分享从业经历,解决保险问题。我是保险经纪人保二嫂。更多相关问题,欢迎转发并关注我的头条号【保二嫂】。








保二嫂



无论相互保还是相互宝,本质都类似于一份重疾险,由保险公司兜底,变为由支付宝兜底,这里仍然把它作为一份重疾险来分析,那么相互宝就是一份给付型保险,一旦罹患约定的疾病则马上赔付一笔钱。

好医保长期医疗险是一份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发生多少的治疗费用,按约定进行报销。

所以,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在理赔方面并不冲突。


至于是否有必要同时配置重疾险和医疗险,在这里提一个问题,人生健康中最常见的两大风险是什么,一是生大病,二是挣钱的人挂了。

先说生大病,生大病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没钱治,二是没钱花,那健康险中的医疗险和重疾险就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医疗险用于报销医疗费用,病人吃得起药,治得起病,解决了没钱治的问题。而生大病得休息一段时间吧,没有收入那生活费哪里来呢,以前自己是家里的印钞机,生大病了就成了碎钞机,那这样看来,光有钱治病还不行,还得有钱养病,有钱养家,那怎么办呢,重疾险来补,得了合同里约定的大病之后可以一次性获得一笔钱,解决了生大病没钱花的问题


另外再给个建议,本保保认为相互保不绝对不能代替商业重疾险

1. 相互保只是一份入门级最简陋的重疾险

没有轻症、中症、豁免等等条款,最重要是保额太低,39岁之前30W,40-59岁是10W,一旦罹患重疾,至少是30W治疗费起步

2. 相互保是一份一年期的保险

有停售风险,这是最大的问题,一旦因为参与人数不够等原因停售,之前交的保费白交了不说,按照停售时的身体状况不一定能达到标准体,从而有可能永远失去再投保的机会。

3. 年龄限制

只保到59岁,中国人均寿命早已超过72岁,59岁之后患病不治了吗?


由于相互保的保额不足,保障内容不足,保障期不足、稳定性差这些硬伤,注定了无法成为家庭的主力保障,只能作为辅助和补充,无论如何,家庭都必须有一份重疾险用于保驾护航。


那如果把相互保作为辅助和补充需要怎样考虑呢?

1. 从缴费方式来看,相互保本身不是一个公平的游戏,39岁男性患重疾的概率是20岁男性的5倍多,但他们平摊的保费是一样的,这种雨露均沾的分摊模式,年轻人群体显然是亏的。如果小年轻参与相互保,要有献出爱心的思想觉悟哦

2. 健康告知不算严格,对BMI,家族病史,职业情况,吸烟饮酒没有限制,对高血压患者也很友好,一级高血压也可以标体投保,就是由于过于简单,容易导致理赔时引起纠纷。

3. 我计算了一下,每人每年支出的“保费”在200多元,保费相对比较便宜,但并没有信美精算师说的100元那么低,也远没有网上“Dr大萌萌”算出的655元那么夸张。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以作参考,至少费用在短期内是可控的。具体算法可看我的微信公众号“家有保保”的文章。


我们对比市面上同是裸重疾险的某重疾险

20岁男30万保额保到60岁为年缴723元(30万保额恒定不变)

30岁男30万保额保到60岁为年缴1104元(30万保额恒定不变)

40岁男10万保额保到60岁为年缴591元


对比看出,相互保的保费很便宜,但要记住,相互保在40岁以后保额降为10W,10W,10W,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另外未来每年的保费和续保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配置保险看上去简单,但事实上关于产品挑选、健康告知、核保等等的情况非常复杂无比,如果自己不懂,也没有时间研究,请找个靠谱的保险经纪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不忠诚于某保险公司,只忠诚于我的客户

我,本保保,是您身边的佛系保险经纪人

个人微信号:| benbaobao1288


本保保


虽然说相互宝“升级”之后,已经是“互助计划”不算是保险了,但是其赔付机制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市面上所有重疾险一样,依旧是“给付型”。

而好医保和所有住院医疗险一样,是“报销型”。

给付型:被保人指定级别的医院,被确诊罹患保险条款约定的疾病(某些疾病可能有附加条件,例如终末期肾病必须透析之后才赔付),即赔付相应保额。如果购买了多份给付型保险,则所有给付型保险都可以赔付。报销型:被保人住院花费的医疗费用,再扣除社保之后,进行报销,因为报销要用到发票,所以即便购买了多份住院医疗,也只能赔付一次。

综上所述,不冲突,相互宝直接赔付10或30万的保额(视你的保额而定),住院治疗过程中,好医保会报销相应的医疗费用。

用轻松诙谐的口吻,解读严肃认真的保险。


吐逗保


不会冲突,因为这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产品。相互保是一年期的重疾险,属于定额给付。好医保长期医疗险是属于医疗险,是费用补偿型。所以不冲突


巴兰理财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看题所答和《安优保小安》

回答一样《谢谢您的请问》


路路畅通A


赔付型和报销型从来都不冲突,冲突的只有多种报销型,因为报销型不会重复报销,多买无用处。赔付型的买多份可以重复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