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的“厝角頭”,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當這些氣勢恢宏、精美絕倫的“厝角頭”映入眼簾時,潮汕遊子就知道,家,終於到了。




山牆,潮汕本地俗稱“厝角頭”。氣勢恢宏、高聳挺拔的“厝角頭”是潮汕民居的顯眼之處,巨大的牆頭是潮人認家的標誌之一。

人們在談論潮汕建築風格特點時,大都離不開"下山虎"、"四點金"、"駟馬拖車"、"百鳥朝鳳"等佈局,頂多是旁及嵌瓷、石雕,殊不知最具潮汕特色的建築裝飾卻是--五行山牆(屋耳)。




牆頭是中原漢晉遺風和古越族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古越族人本來就有在屋頂上樹柱安角的習俗,《隋書·東夷傳》載:“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髑髏為佳,人間門戶上必安頭骨角。”古流求國,即今臺灣省,其族源與潮汕原住民同為古越族人。在門上安角是古越族人財富和權力的象徵,是雄性的代表。

潮汕民居的“厝角頭”大致有三種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較簡潔實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潮汕民間多采用;二是鍋耳形,線條優美,變化大,實際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狀修建的,寓意前程遠大,常用在祠堂廟宇;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講究對稱,起伏多為三級,實際是鍋耳牆的變形,更像古代的官帽,潮汕普通百姓基本不用。





潮汕山牆按形狀的不同可分為金木水火土各式,它們的命名和堪輿學的山形的命名是一致的。它們是:“金形圓而足闊”,“木形圓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平行則如生蛇過水”,“火形尖而足闊”,“土形平而體秀”。此外還有大幅水、龍頭楚花火星式(多用於祠廟)等變體。

【金式】

特點:金者頭圓而足闊





【木式】

特點:木者頭圓而身直





【水式】

特點:水者形平而生浪,平行則如生蛇過水





【火式】

特點:火者頭尖而足闊





【土式】

特點:土者頭平而體秀




按傳統的五行山牆裝飾,其講究是非常嚴格的。建屋前,要請風水先生考察,風水先生則要根據屋主的生辰八字,以五行之法推算,才能決定該屋應該採用哪種式。

民居厝頭多為金、木、土、式,少為水式,極少為火式,只有宮、廟、祠、才用火式,或許用意是希望香火旺盛,也是潮汕的傳統文化。

那麼問題來了,下面這些“厝角頭”,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南澳百事通團隊,致力於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諮詢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