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上竹篮篮,又拿上铁铲铲”——“梁秋燕”一个时代性的人物

华县有个梁秋燕

“手提上竹篮篮,哎—,又拿上铁铲铲……”

在华县城乡会哼唱这几句眉户戏的人真不知会有多少。我从上小学就会唱这几句戏词儿,一直记忆了大半生,五十多年过去了,我高兴起来就唱它几句。

在我的记忆里,“梁秋燕”这个眉户戏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华县,那个编戏剧的人,就和华县有点关系。因此,此戏就有许多乡情在其中。

戏中的女子梁秋燕是多情多义自主婚姻大事的人物,是个在革命的特殊年代,产生的一个新型青年的典型形象。她代表了那个时代广大农村青年男女的追求和渴望,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她是当时的“新星”人物。

我的家先后搬迁过几个县份,从华县到陇县,从陇县到临潼。“梁秋燕”这个眉户戏不管在那里都大受欢迎,特别在春节期间,想看“梁秋燕”戏的青年人几乎要狂了似的。记得六零年,省上的剧团在陇县影剧院上演“梁秋燕”,火爆的不得了,连演五天,天天剧院爆满。当地人编了不少顺口溜,说什么“看了梁秋燕兴得三天不吃饭。”“照片上看了梁秋燕炕上的被窝能蹬烂。”“白天看了梁秋燕见了女娃跟着转,老汉看了梁秋燕后悔父母搞包办,小伙看了梁秋燕死活要按自由办!”陇县县城因上演梁秋燕而热闹了许多。人们从百十里外的大山里,赶到县城来看戏,那劲头足的了不得。

在临潼看到的情况也同样。青年男女结伴而行,有的村一出动就是二、三十个年轻人去看戏,戏散了,条条夜路上都飘唱着“梁秋燕”的唱词。

这个戏演了半个世纪之久,社会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男女青年的婚恋已经到了街头无处不见吻,车上无事不见抱的地步。“抱一抱啊!抱一抱啊”的歌词就是最好的生活真实写照。“梁秋燕”显然已成了一个时代性的人物。也许当初要恋爱自由的梁秋燕并不愿意看到今时的这种浪漫。

事实上华县并非有个梁秋燕,而只是有个“梁秋燕”的生活原型人物,她叫梁梅叶,家住华县高塘镇北村。当年一个姓黄名俊耀的剧作家,来华县参加土改工作组。而梁梅叶冲破家庭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找对象,这在当时算得上先进文明的事迹,感动了剧作家,这个剧本就此产生,几经修改,演出,再修改,就成了后来人们看到的“梁秋燕”眉户剧。这个剧深受关中父老乡亲的喜爱,数十年来久演不衰,成了经典剧目。这个剧确实影响了几代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念是一出时代精神很强的好戏。

争得婚姻自由的梁梅叶,历经了土改、互助组、初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社教、文革、直到改革开放的当今,她的一家人一直过着辛劳而清贫的日子。老屋子年久失修,老两口又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无钱医治,三个儿子日子也过得很一般。

生活有时会出现奇迹。省城里与“梁秋燕”相关的艺术家、文化人、艺术名角,突有一天想起了华县的那个“梁秋燕”,不知是艺术寻根,还是再度体验生活,或许是出于社会关爱,他们如同心怀慈悲的神仙下凡,给梁梅叶带来了好运,有病可以到省城里的医院免费治疗,解决生活困难有了着落,旧房子可以由当地政府给予资助兴建,“梁秋燕”夫妇在晚年获得了意外的救助。

梁梅叶微笑了。“梁秋燕”微笑了。在节日里的阳光下,七十岁的梁梅叶夫妇坐在自家的庭院里,笑对晚年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