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能源化工“金三角”之第一問:現代煤化工大旗該怎麼打?

西行取經問道,能源化工“金三角”(寧東—榆林—鄂爾多斯),我們來了!

中國化工報社與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多部門、多單位及眾多知名院士專家、煤能源化工企業家參與的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活動即將正式啟動。圍繞“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主題,調研組一行將西行陝寧蒙、問道“金三角”,探求中國能源化工搖籃與聖地的過去、現在、未來,為我國煤化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金三角”的產業協同發展,找到更多的發展思路和解決方案,也為國家和行業制定好煤化工“十四五”規劃提供全面、系統、權威的實調素材。

帶著這些問題出發,求得答案和良策而回。在調研啟行之前,憑藉多年對煤化工產業和“金三角”區域的研究分析,我們拋出了“三問”。隨後的調研,包括但不限於圍繞此“三問”來展開,力求取得真經、問得大道。

Q三問能源化工“金三角”——

一問:現代煤化工大旗該怎麼打?

2017~2018年,隨著國際油價回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效等多因素共振,化工行業迎來了週期性復甦,一些領域甚至出現了10年難遇的好光景。受行業和市場整體造好帶動,煤化工行業也有收穫:煤頭氮肥、煤焦化、煤基甲醇等傳統煤化工一掃頹勢實現大逆轉,效益創出多年最佳表現,甲醇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氮肥業利潤創近10年來最佳,焦化業效益也創多年來最好水平;現代煤化工中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部分領域也極其難得地實現了扭虧為盈,產業長期無利甚至虧損的危險局面得以暫緩。

但隨著2018年底國際油價大跌及其帶來的連鎖反應顯現,煤化工的運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我們也因此有了第一個疑問——現代煤化工的大旗還能打多久,又該怎麼打?

原油是整個石油和化工產業鏈的發動機,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2017~2018年,國際油價穩步攀升,紐約原油價格一度升到80美元/桶的中高區間,這是全球化工業風生水起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和基本面。但隨著油價的大跌,支撐此前化工業火熱的一大引擎熄火,近期全球化工市場表現已明顯降溫。潮起必潮落,獨善其身難,那麼,在化工行業中體質稚嫩的現代煤化工業,能扛過低油價的第二輪衝擊、第二次嚴冬嗎?

中國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始於新世紀初,其崛起有一個美好的初心:將國內富足的煤炭資源,轉化為油品、天然氣、烯烴等能源化工產品,為原油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的中國闖出一條能源替代的新路。圍繞這個初心,國內能源化工產業十餘年磨一劍,在以“金三角”為中心的西部煤海地區開展了一場偉大探索,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一場自下而上的國家試驗、一場中國能源革命的全球“獨角獸”計劃。這場探索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以煤炭央企為主角,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後期以地方強企為主角,重點轉為煤基甲醇、煤焦化以及煤制乙二醇等新工藝,並開始走出煤炭、探索煤油氣鹽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大架構。兩個階段各方累計投入的資金已達萬億元之巨,成為同期國家西部大開發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油價三起三落,紐約油價既有過150美元/桶的極端高價,也有過20多美元/桶的極端低價。在這種劇烈動盪中,國內現代煤化工的好日子極為短暫,大部分時間裡都在高負債、低效益的夾縫中掙扎。與現代煤化工同期起步的還有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經過十餘年的摸爬滾打,現在已經站穩腳跟,誕生出了一批世界級的龍頭企業。相比之下,中國的現代煤化工現在依然處在升級示範階段,難言完全自立,更談不上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也正因如此,即使在國家管理部門內部,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分歧和質疑的聲音:現代煤化工這面旗幟,還有沒有必要繼續打下去?

正在到來的高煤價、低油價更強化了這種質疑。正如本報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深度分析所言,世界經濟調整減速,原油供應大幅攀升,美國操縱油價維持低位、助推製造業迴流,低油價可能成為今後一個較長週期內的新常態。史無前例的煤炭去產能推升了煤價,煤化工的剛性成本大幅提高;低油價的產業鏈傳導效應,將使煤化工的供求和價格體系都將重構。對於根基未穩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這絕非幸時與幸事。

再一次走到關鍵的十字路口,現代煤化工的紅旗還能打多久、該怎麼打?帶著這個問題,調研組將深入“金三角”去刨根問底,找到真相和答案。敬請業界期待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