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三問”山西證券!“還是否要參與配股”遭熱議

3月2日晚,山西證券(002500.SZ)發佈公告稱,收到證監會《關於請做好山西證券配股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針對山西證券的60億元配股事項,證監會關注了資產減值存在大幅波動、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最近三年業績逐年下滑等三大問題,公司對此做出相應回覆。

藉助A股市場持續向好的東風,各大上市公司加大了再融資的節奏,證券行業同樣如此。2019年,共有5家券商發行了配股預案,分別是招商證券、天風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和國元證券,預計募資額分別為150億元、80億元、60億元、65億元和55億元,2020年1月,國海證券完成了39.94億元的配股發行。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山西證券因配股一事輿論關注量快速上升,敏感輿情比例高達45%,不僅有《上海證券報》、《澎湃新聞》和《每日經濟新聞》等主流財經媒體對山西證券的“三大痛點”進行報道,還有財聯社等自媒體的平臺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令配股蒙上不少陰影,引發各大社區平臺對於“還是否要參與配股”的討論。

監管“三問”山西證券!“還是否要參與配股”遭熱議

監管“三問”山西證券!“還是否要參與配股”遭熱議

監管“三問”山西證券!“還是否要參與配股”遭熱議



證監會三問山西證券


從山西證券的公告來看,證監會主要關注以下三大問題。

一問資產大幅減值原因及合理

性因

監管認為,山西證券2016-2018年營業利潤持續下滑,其中2018年營業利潤下滑45.77%,各報告期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分別為1350.07萬元、1.64億元、9561.32萬元和4132.23萬元,存在大幅波動。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涉及的單筆爭議標的金額在500萬元以上尚未了結的訴訟共計12宗。監管關於資產減值的問詢,主要關注的一是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波動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二是未決訴訟涉及的資產減值及計提的預計負債是否充分。

山西證券認為,2016-2019年6月30日,公司各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波動較大,主要是由於孖展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股票投資業務相關金融資產風險水平變化以及格林大華資本持有存貨的價格波動導致的,具有合理性;自2018年起,申請人資產減值損失計提金額逐期下降,主要是由於孖展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相關金融資產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和格林大華資本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下降所致,具有合理性。

公告同時披露了山西證券的涉訴情況,截至2019年末,山西證券及子公司涉及的單筆爭議標的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訴訟共計11宗,其中涉及格林大華資本的有4宗,合計涉及訴訟金額近6億元,或意味著在未來山西證券仍具有較高的資產減值風險。

二問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大幅增長原因

監管機構關注的第二類問題是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的經營模式、主要客戶、風險點和風控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情況,報告期內大幅增長的原因,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準則規定,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致。

據瞭解,山西證券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主要通過子公司格林大華期貨下屬子公司格林大華資本開展。2016-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山西證券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053.22萬元、208180.91萬元、511522.56萬元和179364.23萬元。

山西證券表示,2016-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積極推進業務轉型及創新,加大了格林大華資本倉單業務的發展力度,基差貿易交易規模大幅增加,使得倉單銷售規模增加,且倉單銷售採用商品進銷買賣的會計處理方式,導致倉單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公司已針對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制定了完善的風控制度,且相關風控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主要是由於基差貿易交易規模增加所致,具有合理性;公司關於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的會計處理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保持一致。

三問業績逐年下滑原因及合理性

監管關注的第三類問題是山西證券的業績,主要質疑有兩個,一是最近三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異。二是影響公司業績下滑的因素是否消除,經營環境是否存在現實或可預見的重大不利變化,是否存在業績持續下滑的風險。

數據上看,2016-2018年度,山西證券淨利潤分別為46,768.56萬元、40,890.13萬元和22,176.31萬元,2017年度和2018年度分別同比下降12.57%和45.77%。對此,山西證券稱,主要是由於國內資本市場不景氣導致,業績變動具有合理性。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公司除繼續鞏固提升證券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自營投資業務、受託資產管理業務、期貨業務等傳統業務市場競爭力外,還積極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證券市場行情低迷對公司傳統業務的負面影響。證券行業自身具有周期性特徵,短期內市場行情波動對證券公司業績造成負面影響屬於正常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山西證券披露了2019年業績快報,由於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易活躍,A 股市場總體震盪攀升。總體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實現淨利潤5.1億元,同比增長130.20%。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配股是一種相對低成本的融資手段,如果管理層能將有效配置資金,對企業的發展大有裨益;對於投資者而言,配股更多被視為“中性“的消息,如果資金不足或是對公司發展前景缺乏信心,不少投資者將選擇提前賣出,否則持股會被攤薄,即便參與,也是一種被動的補倉選擇。因此,上市公司能否傳達出企業發展的樂觀預期,增強市場信心,或在配股前後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對於山西證券而言,監管問詢絕非洪水猛獸,更多是對信息披露的進一步要求以及對投資者的保護。時逢證券市場轉暖,山西證券在近期一系列操作中,如何適時傳達公司發展的良好預期,增強配股可行性分析說服力,消除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擔憂,對管理層而言是不小考驗。目前距離山西證券執行配股仍有一段時間,如今輿論中已頗有微辭,一旦正式配股,輿論的聲浪必將再起,如何防患於未然至關重要。(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