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如何做出“武则天称帝”的预言的?


神机妙算诸葛亮可以预言出几百年后的大事,有书君一点都不惊讶,更何况这诸葛先生也不是管别人家闲事,而是关心自己家亲戚的事情呢?

有书君先给大家安利一下,诸葛亮与武则天的关系。

2015年的5月,在西安发现了一个等级很高的墓葬,这墓葬的主人就是诸葛芬,不用问这位墓主人与诸葛亮同属一个家族。

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武士逸的妻子,而武士逸则是武则天的伯父。

绕了这么一大圈,有书君就想表达一个意思,这诸葛先生还是对家族很有责任心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家族未来事情都算到了。

言归正传,这诸葛先生怎么会对未来几百年的事都推算得那么清楚呢?您是不是很怀疑,那我们就一同去诸葛先生的茅舍瞅瞅吧!

据说,诸葛亮之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因为他师从多人,而且从每位师傅的身上都学到了很多的真本事。

比如他的师傅也就是他的岳父黄承彦,从他那里学到了天机图与八卦术;另一个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在这位师傅那学会了纵横之术与军事策略。

为了报答老师们的教诲,诸葛亮决定给天下占卜,这就是著名的《马前课》,书名是诸葛亮在出兵之前在马前占卜而得,此书一共为十四课,有关武氏成为女皇的一课,在本书的第四课。

在第四课中,也就是讲唐朝的历史是这样说的:“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有书君一时不得其解,于是翻阅了一下字典和相关历史书籍,得到这样的解答:

“十八男子”:为大唐的国姓“李”,这个无需过多解释,因为叙述很清楚。

“起于太原”:晋阳起兵,是指隋末时期太原留守李渊父子,起兵反隋的著名历史事件,当时的晋阳就是太原。

“动则得解”:指的是李渊因与炀帝杨广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但当时已有谣传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炀帝对他很忌讳。

太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必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势力消灭。形势逼人只有动,才可以解自身之困,所以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劝说下冒险起兵,而结果正如诸葛亮预测的,动~果真解危。

“日月丽天”:这句话的字面是指太阳、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日月同辉一向被视为祥瑞之象。

有书君对此大胆作出推测: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唐朝盛事时,两圣同时临朝,社会繁荣、政治廉明;而另一方面,就是则天皇帝给自己创造出的字“曌”,也就暗示出唯一的女皇横空出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或许真有天命玄机,或许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神奇的预言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有幸能够品读这些历史故事,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最近诸葛卧龙先生真的很忙,不是预言李渊称帝,就是预言武则天称帝,甚至还预言出满人入关和日军侵华。

既然卧龙先生这么厉害,为啥就没预言出自己一定死在五丈原呢?夷陵之败咋就没预算准确,街停失守也没算明白,黄皓乱政也没算对,邓艾险道偷袭成都,诸葛丞相依旧没算出来。眼前的事情他都算不准,你让他预测几百年或几千年后的事情,这个黑锅诸葛丞相真的不想背。

我看现在很多人胡诌八扯,凡是历史上有点道行的人物,比如诸葛亮、袁天罡、刘伯温等等,在这些人口中都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甚至于快接近穿越小说了。一些已经被近代或者现代修改了N次的古代书籍,例如《马前课》、《奇门遁甲》、《推背图》、《菜根谭》、《烧饼歌》等等都成了一些奇葩专家的研究对象,硬生生扯出一套怪力乱神的逻辑。将一些近代史上发生的故事,生搬硬套到这些古代著作上。

我在此不得不吐槽吐槽这些所谓的专家,你把清朝或者明朝,甚至民国已经发生的事情,套到这些古代著作上,这不算本事。因为这些事情都曾发生过,随你怎么说。你应该把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借助这些书籍来推算一下。比如你推算推算2020年3.8号会发生什么,或者下一期的双色球头奖是什么,就算推测不出头等奖,你推测个二等奖也行。然后你刊登出来,让大家都记住这一天,看看跟你从古籍中找出的预言是不是一样,会不会成真。要真跟您从书上发现的一样,这才是您的能耐,那么您比诸葛亮他们还厉害。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未来,玛雅文明预测2012地球毁灭,不也没发生吗,现在的科学都无法推理未来,他诸葛亮总不能比科学还科学吧。

所以,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一事,纯属胡扯,鉴定完毕!!!


大狮


你说的是《马前课》吧。

据说诸葛亮行军打仗,闲来无事,骑在马上就随手推算一下将来的事。

然后他写成了一本书《马前课》

神神叨叨预言了许多事。

他先说自己所在蜀汉的命运: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所谓八千女鬼就是魏了,以魏代汉。

说到唐朝就是: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这十八男儿自然是姓李了,从太原起兵,

所谓日月丽天,大概就是指的二圣临朝了。

就是这么预言的。

这当然是瞎扯蛋。

诸葛亮有这本事,他干嘛投刘备,投曹操不就行了吗,这才是正根。

不对,他应该投司马懿啊,这才是老大。

什么隆中对,那不是骗人家刘备吗?

这些什么马前课、还有推背图、还有什么烧饼歌。

都是写出来骗傻子的。

后面的人站在上帝视角用狗屁不通的话编两句,然后通过牵强附会来骗人。

看看,诸葛亮牛逼吗?

看看,刘伯温神通吧?

看看,李淳风厉害吧?

这种把戏就是“把高尔夫球的落下的地方说成打球人的目的”

或者叫打哪儿指哪儿。

怎么能不准?

编这种书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用来煽动别人跟他一起闹事。

看看前面的事都说准了,后面的事也会准,就该我了,快跟我干吧。

中国历史从大泽乡的狐狸叫开始,这把戏就玩了两千年了。

不新鲜。

要么就是骗钱。

反正这个世界上傻瓜多得是,总有人信这玩意。


锦翼


不要用这种方式来神化诸葛亮了。觉得古人有一种神秘的方式,可以知晓过去未来,这种思路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偷懒的想法。

诸葛亮,非常亮,精通周易,通晓千年,却不知道己将亡。

诸葛亮如果那么神,为什么不算算对手什么时候比较虚弱,可以被自己干掉,完成刘皇叔交给他的大任呢?连眼前的事情都顾不得,哪有什么精力,更哪有什么本事去计算千年之后的事情啊。诸葛亮又不是白娘子,动不动来个千年等一回。

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充满了偶然性,尤其是在细节上,并没有必然的道理。比如说,武则天选择了李治,以至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武则天才有机会做女皇。可如果李世民当初没有选择李治做为太子呢?要知道李世民的儿子可不少。前一个太子就被他玩坏了。

按照中国历史上皇帝们普遍寿命不长的特征,出现像武则天这样的女主,简直是太正常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位太后都曾经把持过皇权。但是像武则天这样直接称帝的,还是很少见的。

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思想上还是相当保守的。你看他拼尽一生,只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吗?其实他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心目中的大汉王朝正统吧。这样的人应该很难容忍一个女子去当皇帝。假如他真的算到了,应该快把自己吓死了吧?。


松鼠老孙


袁天罡、李淳风对武则天登基都有过预言,诸葛亮对武则天称帝有没有预言,至今仍是个谜。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是非常了不起的,诸葛亮被称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书法家。诸葛亮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预言大部分都得到了应证,他预言的武则天称帝究竟是神算,还是巧合,至今还是谜。
诸葛亮预测武则天称帝,根据流传,是从诸
葛亮写的《马前课》而得知的,诸葛亮一生有四大预言,其中之一就是预测武则天称帝。《马前课》一共有14课,每一课指的是一下朝代,《马前课》第四课就是写的是唐朝,书中写到:“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根据很多人分析,“十八男儿"指的是“李"字,“男儿"代表"子",“动则得解"指的是李渊起兵,死中求生。而“日月丽天"就是日月当空,太阳、月亮同时出现是吉兆,也就是“曌"字,巧合的是武则天给自己取的名也叫“武曌"。更不可思议的是诸葛亮与武则天前后相差约1000年时间,诸葛亮是怎么预言到的?

据说诸葛亮推演《马前课》所用之法叫“小六壬”,“小六壬”是古代常见的玄学占卜法,是依掌推卦,以掌中三指为法门,再分别置以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六种卦象预测,有无科学道理谁也说不清。不管诸葛亮预言武则天称帝是不是事实,诸葛亮都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神奇人物。


舞动人生124


我不太相信诸葛亮如此神奇。古人也讲究预测,总是借题发挥加上个人想象。我相信太原李家系豪门望族,兴盛已有多代。这一点诸葛亮也是深知的,纷乱的三国政治,令诸葛亮也很厌倦。实际三国仅是乱世之始,后边接着是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他深谙大乱时代过后,必有大治。他对太原李家行事风格和传统寄予厚望。三国到大唐盛世,不过三~四百年,让诸葛亮言中,太原李家果然成了大事。至于"日月丽天”一词,是从战国起始的韵文"赋"中的常用语,意指太阳、月亮换新天。古人中的豪志者总以天之使者自居,有条件登上皇帝宝座的武则天给自取名曌,恰与“日月丽天"的名句吻合或者受这个名句启发而造字取名,后世之人见状大肆鼓吹,却不知这其中汇集了多少"今京奇恰巧千秋"(古私塾启萌文句)的机遇。时隔千年,诸葛亮预测武则天当女皇,打死我也不相信。有人又要呕歌易经的神奇,那里边不过是一种天干地支五形八卦的排列组合,关键是勾勾嘴乱解释,忽悠人的勾当,万勿信之。

咸阳人


郑秦云


因为武则天之后的政府没有禁止人们起名字的时候叫诸葛亮吧……


碗豆什锦菜


看题可测:这是一个小学生提出的问题。

办法很简单,认真学习本领,长大之后,找个本事大的影视导演,让他(她)授你本领,穿越到三国时代,讨教诸葛丞相,就可知道实情。👌


愤怒野虎


当今小家女人强,男人掌权太猖狂,还需什么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