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手机用户60429491149


古代的县令和知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历史背景和实际的性质上相差非常大。



战国时期,秦国和韩、赵、魏三国已经称呼县一级的长官为“令”,“县令”也是从此时诞生。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变法图强,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合并一些小乡为县,此时的县令直接隶属于国君。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千里百县,县有四郡,所以此时的县级行政单位是大于郡一级行政单位的。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令是国家一级地方行政行政单位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后世的省级行政单位的领导。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抛弃了“县郡制”和“分封制”,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了“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此时的县令不再直接隶属于国君,反而是成为了郡守的下属。秦汉时期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之为县令。而万户以下的县则称之为县长。

汉以后,由于三国、魏晋时期连年不断地战争,人口流失严重,所以条件有所放松,人口千户以上的县即可称为县令,不满则称为县长。到了南北朝时期,所有的县官都改为了县令,县长则在封建社会彻底消失。

隋唐时期依旧制,县令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唐朝的强盛,县级行政单位也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



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总结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地方官员权力过大,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赵匡胤即位之初为了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武将的权力。

另外赵匡胤为了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不再由地方官员担任一县长官,同时也不任命县级单位的正式官员,而是委派中央大臣代理县级长官。从此后便不再称呼“县令”,而是称“某县知事”。“知”通“执”,也就是执掌、主持某县事务的意思,因此有了知县的名称。

元朝时期,知县名称改为县尹。但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将县尹改回了知县,此后一直延用到了清朝末年。直到辛亥革命后,知县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说一下,隋唐之前,由于科举制尚未诞生,所以在选拔官吏上,各个朝代采取的是察举制。即由地方考察、选取人才推举给中央,然后由中央任命为地方官员。因此县令实际上是地方性官员,有着盘根错节的势力以及裙带关系,可能会导致中央政府权威不振。

宋朝之后,知县由朝廷选拔的人才直接担任。历代王朝都采取了回避制度,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在本人故乡或者妻子家乡为官,明朝时甚至严厉规定,南人北官,北人南官。因此知县实际上已经不是地方性的官吏,而是依附于中央政府的官员。


我是越关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苦思冥想。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清代,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但是,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清朝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但是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

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再次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王允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云中史记


县令和知县,都是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长官的称呼方式,其管辖权限范围都是一县之内。然而,两个官衔名称出现年代不同,构词方式不同,任命程序不同,官秩品级不同。

\r

一,县令:唐代《通典▪职官典》说:“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战国时秦国晋国就已设立直接从属于国君的县,其长官就是县令——令的意思是发号施令的人,是名词。秦汉时期有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俸禄六百石;人口万户以下的县设县长,俸禄三百至五百石。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通常由郡守任命。\r

二,知县:唐朝时称以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身份代理县令职务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注意,知是动词,在这里有代理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唐朝“县令”和“知县”两个头衔是并存的,只不过前者是正式的行政职务,后者是非正式的代理职务。宋朝时也有县令和知县,但是朝廷更喜欢越过州府,直接任命朝官做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这种职务称“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了,此时知县已成为正式的官职,而且俸禄通常高于县令,一般是七品。明清时期则只有知县这一种县级正式长官官衔了,其品级是正七品。





龙业说文史


  

  其实,县令和知县区别不大,只是不同朝代不同的说法而已,本质一样!

  从秦始皇开始,天下改封邦建国为郡县制度。当时的郡长官叫做太守,县长官叫做县令。如果是万户以下,人口不多的县,其长官则叫做县长。

  故此,在汉朝时期,郡太守为年俸禄为两千石,县令多为六百石到八百石,县长就只有四百石到六百石。

  县大就权力大,责任也大,领取的工资也要高。就如现在,有的大县,县委书记多挂市委常委职衔,已然是副市级干部。

  至于知县,则是从宋朝开始。所谓“知”就是管理,宋朝将天下分为许多州(即古代的郡),每个州的掌管叫做知州。州下设立县,每个县的长官叫做知县。

  像范仲淹老师著名的《岳阳楼记》,开篇提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当时滕子京的实际职务是岳州知州,古人喜欢用古语替代官职、地名,因此范仲淹称滕子京为巴陵郡太守。

  在宋朝,与郡州同级别的还有军州,《水浒传》中就有知军。与县同级别的还有寨(与军一样,都是屯驻军队的要塞)。宋江的好基友小李广花荣,就是武知寨,人称花知寨。在水浒众好汉中,像花荣这种品级的已经算是高官了!

  诸如什么鲁提辖,武都头,宋押司什么,都被花知寨秒杀。

  随口说一句,《水浒传》中上梁山前地位最高的是霹雳火秦明与双鞭呼延灼。秦明是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呼延灼是汝宁郡都统制,都是相当于军分区司令的狠角色。当然,他们比起高俅来,又都是芝麻绿豆小官了。

喜欢本文的话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老叶鞠躬致谢!


叶之秋


名不正则言不顺

中国人对称呼极为讲究,比如夫人和如夫人。

名字很相似,内涵却大大的不同(如夫人是小妾的别称)。

在官场,尤其如此,比如

比如处长和调研员、厅长和巡视员,你能分的清楚么?

这两对称谓,级别一样,但前者是领导职务,后者其实也是领导,但是,因为职数有限,就由“长”变“员”了(“员”是非领导职务)。

县令和知县都是对县太爷的称呼,但内涵不同。

县令出现的要早,在战国时期,秦朝就把人口一万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人口一万以下的小县叫县长)。

后来,汉、魏、晋等都这么沿袭下来,只是不再区分人口多少,统一都叫县令。

到了唐朝,出现了所谓的“知县事”,也就是“知县”。

知是“主持”的意思,是地方县令空缺时,朝廷派去主持一县政事的。

也就是现在常常有官员在名字后面加个括号:xx副处长(主持工作)。

因此,在唐朝,知县是“因事而设”,不是一个常设官职,主流还是县令。

但是,到了宋朝,“杯酒释兵权”的太祖赵匡胤是个“权力控”,不仅兵权要牢牢抓在手里,更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是,他在比较重要的县,直接派心腹大臣去主政,称为“知县”,而其他县的长官还称县令。

所以,在宋代,知县要比县令牛。

从明到清,全部称知县,县令消失。所以,很多影视剧中,把明清的县太爷称为县令,是犯了常识性错误。

知县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县官不如现管”,在基层,直接面对百姓,管着钱粮,实权还是大大的。

县令又被称为“父母官”,父母心情好,怎么都好说,父母心情不好,孩子们就等这挨收拾吧。

所以有“灭门知县”的称呼。

在那个人治社会,知县要弄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所以,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饮水君


县令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消逝于北宋。

县令即一县的最高民政长官。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时期楚国开始大力向外扩张并先后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而这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权国的小国。而后楚武王就将权国改为权县,之前的权王就被任命为县尹,这就是“县”最早的记录。后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诸侯混战导致领土多有变化,时常这个地方属于秦国,过段时间就又被楚国占领。所以在那时秦、楚、魏等诸侯国家就采用了楚武王时期的做法,在这些地方临时设立县来管理,当然此时县的长官就不叫“县尹”,而是“县令”。同时此时的县令地位较高,他有国君直接管辖,并只需向国君负责。

后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家天下,遂彻底抛弃了流行数百年的分封制,开始在全国地方上大力推行郡县制,并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郡。每郡有郡守作为最高民政长官,而郡下辖数县,自此郡守成为了县令的上司,而县令也不再有国君直接管理。而秦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县官称县长。后到西晋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人口数量已降至冰点,所以此时的西晋并放宽秦汉之前所设立的法令,此时只要“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县令的称呼不再限制,只要是一县的最高民政长官皆可称“县令”。

最后到了宋朝,由于宋廷几乎不再直接任命官员去县做专职县令,而是由朝廷大臣到地方兼领一县之长,称为“知某县事”,简称“知县”,不过此时的知县还不是正式的官名,只是地方上的俗称罢了。而随着“知某县事”开始逐渐作为一县的最高民政长官,县令的称呼也随之慢慢消失。

知县起源于北宋,消逝于北洋时期。

上面我们也说了在北宋的时候,宋廷几乎不再任命专职的县令去治理一县,而是专门由朝廷大员去地方上兼领一县,而这就称为“知某县事”,简称“知县”。当然有朝廷大员去地方上兼领一县的只是地域广的县,一些偏远地区还是有专职“县令”的存在,但是到后期不管是哪个县的长官都开始逐渐被称为“知县事”,随之“县令”一称开始慢慢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知县的称呼曾经短暂的在元朝消失过,因为此时的一县的长官叫“县尹”,而非“知县,可以说在元朝时期一县的长官的叫法又重新回到曾经春秋时期楚国的叫法。

后面随着明朝夺的元朝的天下,朱元璋仿宋制,“知县”就被正式作为正式官名来使用,当然此时的知县还是作为一县的民政长官。后清朝成立但同样延续明制,而知县的称呼也未有变化。直到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立,随着帝制的消失,知县这一封建产物随之也被抛弃,一县的长官变成了“县知事”,自此知县的称呼也随之消失。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那么说了这么多县令和知县的来历,他们之中到底有何不同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县令和知县都是地方上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民政长官,他们都是当时一县之长,其职责也都是管理全县的事务。虽然他们本质上没有啥区别,但是却在一些细节上有些许的区别。

第一、县令的品级普遍要比知县高。虽然在古代县令和知县都为一县长官,但是宋之前的县令品级却要比之后的知县来的高。在春秋战国时期,县是大于郡的,也就是说县令是大于郡守的,而且当时县令是受国君直辖的,且只有上大夫才可授封县,可以说毋庸置疑此时的县令绝对是属于“封疆大吏”。而到秦汉时期虽然县令不再受国君直辖,而是有郡守来管理,但是不管如何此时的县令也是六百石至千石的大官,要知道在汉朝廷尉也才是秩皆六百石的官员啊,所以说此时的县令地位依然很高。直到隋唐时期随着县的大规模的建立,县令的地位也随之下降,县令的品级也被降至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但是跟宋,乃至明清的都是七品的官员相比,此时的县令品级还是略高于知县的。

第二、县令掌兵而知县则不掌兵。在秦到西汉县令除了掌民政事务,还掌军事,在那个时候县一旦有战乱,县令可直接调兵镇压亦或抵御。虽然到了东汉之后随着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并罢地方兵,自此县令不再领军,但是不管如何县令也曾经掌过军。而到了宋朝由县令变“知某县事”的时候,遂有些时候某些县会兼管军事,但是确是需要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之职才可兼官,也就是如果没有这个职务,“知某县事”是无权管理军事的。而到了明清时期,知县就更是不能掌军,只掌本县的民政事务。

第三、县令是大县的长官才能叫,而知县却只要是县的长官就可以叫。在宋之前只要大县,也就是拥有五千户以上的县的长官才能叫“县令”。而在明清时期只要是一县的长官都叫“知县”。所以说虽然县令和知县虽然都是一县的长官,但县令却是大县的长官才能如此叫,小县的长官只能叫县长,但是知县却不会如此区分,只要是一县的长官都叫知县。所以总的来说知县和县令虽都为一县的最高长官,但却也存在着一些区别,包括品级、职责和等级。


澳古说历史


基本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一县只行政长官!

在郡县制实行之初,一县的行政长官有两种称呼:县令和县长。县令所辖县有上万口人,而县长所辖县不足万户。秦、汉时期,都是遵循这个制度。

可是,到南北朝时期,人口大量减少。一县的行政长官就都被称作县令了。这个规定一致持续到宋朝。

宋朝是知县的起源。

宋朝是,皇帝对下面不放心。毕竟,北宋建立之前,曾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地方分权和割据混战。于是,宋朝皇帝想出一个办法,不在任命正式的地方官,而是从中央派人去直接管理州、府、县。“知某县事”,简称“知县”; “知某府事”,就是“知府”;“知某州事”,就是“知州”。所以,“知县”就是“知县事”的简称。

宋朝以京朝官、幕职官、武臣官阶为地方“知县”。同时,在各地也以低级别的文官出任县令。原则上是大县派遣知县,中小县任命县令!二者职责相同,都是三年一任。只是“知县”管理的地方大,受朝廷重视。所以,知县的品阶高于县令。但是,干的活一样。

例如开封县,必须曾担任通判以上的京朝官担任。

明清以后,“知县”成了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此时,只有知县,没有县令。国民政府时期,又改知县为县长,换汤不换药。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县级长官又多了一个县委书记,政治地位高于县长。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虽是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这要从不同历史时期来透视这个问题:

“县令”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魏等四国将“县”划分为成一个行政单位。商鞅变法时,将多乡并为一个县,这时的“县令”归中央统管,隶属于国君。到战国末年,郡县制确立了,“县”就成了“郡”的下属单位,这种体制一直延续至隋唐时期。

历史进入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发生了变化,大宋皇上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委派一些人到地方上任一县之长,官方称之为“知县”。“知”也者,“执”也,意思是执掌一方大权,主持一县工作。就是从宋朝起,“知县”等这类称谓一直延用至民国时期。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县令”到“知县”不仅是王朝的更替,变换了几个字那么简单,而其本质区别在于,“县令”是地方性官员,而“知县”是朝庭上面委派下来的官员。这样的委派方式,使封建王朝在中央的集权上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发生了质的变化。





老孙遁世无闷


我们常在古代小说或者戏曲中接触到县令或者知县这种称呼,县令与知县是不是一样?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

其实县令和知县都是古代对一县之长的称呼,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叫法不一样。

郡县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县的长官称县令。秦汉时期,郡县制在全国实行,人口万户以上的大县首长叫县令;人口万户以下的叫县长。后来这种标准逐渐降低,以后就都称县令了。

知县第一次出现是在唐代,当时县令出缺,由县里其他官吏暂时代理县令便称知县。宋代官制十分特别,以中央官员代理地方政务,成为“知某某事”,代理一县事务的就叫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

知县作为正式官职是在明清时期,品级一般是正七品,所以又有七品芝麻官之说。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范进中举后,乡绅张静斋来访,书中写到:“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

民国以后,知县这个称呼逐渐废除,一县首长称为县长,直至今天。


民国年间那些事


其实很多词汇在古代是两个意思,到了现代我们就已经混为一谈,不再区分了。例如古代的相国和丞相,相国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而丞相则是更偏向于“辅佐”,很明显前者的权利大于后者,而如今我们便不做区分了。


当然,县令和知县在古代也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慢慢的由分封制转变到封建制度,由原来的分封诸侯到派遣地方官员治理地方。“县令”一词也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后发扬光大。

在秦汉时期,中国分为三级统治制度,即中央——郡——县层层管理。一般人口超过一万的大县长官称为“县令”,人口不足一万的小县称为“县长”,此时的县令还属于地方官的范畴,太守可以直接认命,不需要经过中央同意。



而“知县”一词出现在宋代,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选派中央官员知任地方,称“知县事”,也就是代理管辖一县事务的意思,官员由中央直派,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使得权力更加集中到中央。


后世的明清两朝基本沿用了这一做法,“知府”、“知州”也是此意。从宋代开始,中央对地方拥有了绝对的掌控能力,地方再也没有实力与中央叫板,也使得中国封建王朝的集权进一步加大,从侧面来说,也是维护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