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子女养老的“鄙视链”,一儿一女家庭垫底?五种家庭现实的比较

自古以来,中国人遵循儒家的“三纲五常”,孝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所谓养儿防老,放在今天仍然适用,还特意加上了“养女防老”,的确,父母养子女小,子女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家庭和家庭之间,子女和子女之间,也存在一种“鄙视链”,什么样的家庭处于最高层?什么样的家庭垫底,慢慢开始了分层,现实的比较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养老鄙视链从高到低是这样排列的,您同意吗?

两个女儿的家庭

很多人把幸福感最强的老人,投给了两个女儿的家庭,无论是网友们的分享还是现实中的例子,如果听说哪家是两个女儿,人们不由地露出羡慕的表情,为啥呢?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本身就比较孝顺,父母老了,她们知冷知热,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如果老人生病了,还会耐心地照顾,如果是两个女儿,这就更幸福了,女儿一般在父母的养老问题上最任劳任怨,去医院看看就知道,在父母床前尽孝的,女儿的比例并不比儿子少,甚至还要多,两个女儿就是双重的保障,这样的家庭排在第一位,应该没有异议。

两个儿子的家庭

都说生儿子是名声好,生女儿是命好,其实,两个儿子的父母,幸福感也挺高的,父母年轻时候为儿子打拼,等到了父母老了,儿子也有能力了,就是反哺的时候了,很多老人并不需要儿子为他们花多少钱,要的就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有一个老人,家里有两个儿子,他生病了,病床前围着一大家子人,说是要检查,大儿子二话不说,背起老父亲就出门了,晚上小儿子就睡在父亲的旁边,老人一动他就醒了,外人都很羡慕,还是儿子多了好啊,对啊,儿子用时方恨少,为他们吃苦受累一辈子,老了是该享享福喽。

一个女儿的家庭和一个儿子的家庭

当父母坚持“独生子女”,很多人都劝生二胎,说等到养老的时候就知道了,儿女多了才热闹呢。其实,现实中的感受更多的是,儿女多不如精,一个孩子好好教育,孝顺起来并不比两个孩子的家庭少,而且,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把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了这个孩子,他在照顾老人的时候,不会攀比,也不会存有私心,对父母绝对是百分百,所以父母也会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只是有时候会担心孩子比较累,身体吃不消,所以自己把身体保养好,健健康康地,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了。

一儿一女的家庭

一儿一女的家庭处于养老鄙视链的最底层?是不是有点不敢相信?按照理想的角度考虑,一儿一女应该是父母幸福感最高的组合,可是现实跟理想总是存在差距,为什么一儿一女反而在养老问题上不幸福呢?

举个现实的例子,《都挺好》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不仅仅是父母重男轻女、啃老问题的真实体现,更多的是结局的回归现实,那就是为什么父母对女儿付出得最少,最后却让女儿为他们养老?换个问法也就是,父母把财产都给了儿子,最终却让女儿养老,这就是为什么这种家庭处于鄙视链最底层的真正原因,哪天这个问题彻底消失了,或许一儿一女的家庭才能彻底逆袭成功。

电视剧中,苏父老了,得了老年痴呆,在财产的分配上,本应该得到最多的女儿,却得到了最少的财产,小儿子没钱没房,还是把财产更多地给了他,苏父选择跟女儿生活,理由是女儿最有钱。这是理想化的结局,可是如果女儿没有钱呢?父母要如何分配?我想结果可能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现实中更多的女儿付出最多,回报也是最少。

因为父母存在私心,他年轻的时候想着“养儿防老”,所以不肯多疼女儿,年老的时候想着“儿子压力大”,习惯性地不想拖累,最后只能找到有奉献精神的女儿,这种父母想法多,但更多的是为儿子考虑,养老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倾斜,他们排在鄙视链的最底层,实在不冤枉。

当然,很多一儿一女的家庭找到了黄金分割点,父母实现了公平对待,所以养老也实现了理想化,这种家庭不应该被“鄙视”,当然要择出来。

一个父亲跟两个女儿住在三个城市,相距很远,在给女儿们的信中说,虽然我们也在盼望你们回来,但并不想因为给我们养老而回来,我么买了各种保险,足够过好下半生,从这个角度说,经济能力决定了父母的养老质量,但是子女何尝不是父母的股票和保险?养老的时候就是资金回笼的时刻,也是验收成果的时候,对此,您觉得父母养老的问题上,这些家庭应该如何排序优劣呢?欢迎说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