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中,什么是“分数线”?什么是“分数线差”?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一路阳光高考志愿资讯


何南回答

分数线其实正确名字应该叫“投档控制线”,比如本科一批所有高校在A省招收人数总计为10000人,按照高校录取规则规定,需要投档12000份,则从最高分开始查,一直查到第12000名考生,这位考生的分数就是A省本科一批投档控制线,因为会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所以最后投档数量会高于12000,这是正常的现象。

这里值得重点说的是:投档控制线一般仅仅是个概念,具体到各高校投档分数线还要提高,比如某大学在A省招收100名考生,则从报考该高校的学生中也根据招生简章规定的比例(有1:1、1:1.05、1:1.2等多种比例)查至120位考生(按1:1.2举例),则第120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高校的提档线。

所谓分数线差,指的是某年某高校在确定省份录取考生最后一名分数与该省批次线(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比如某高校在A省录取的最后一名成绩是585分,该省一批投档控制线为512分,则分数线差为585-512=73分。一般来说,普通高校分数线差都相对较稳定,著名高校则位次较稳定。

线差法和位差法是考生填报志愿最常用的方法。

我是何南,专注于高考志愿填报。


新高考何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将持续为大家带来高考和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欢迎大家关注!

“分数线”即批次线

“分数线”就是划分不同批次的分数,其实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分数,超过这个分数就是高一个批次,低于这个分数线就低一个批次。


如上图,方框内为湖北省2018年理科批次线。由图可知,2018年湖北理科一本线为484分,那么等于或超过484分即为一本考生,可以参加一本及以下批次志愿填报。

同理,345分为本科线,超过345分即可参加普通本科(包括专科)批次填报。

“分数线差”

“分数线差”即考生分数,或院校提档线与分数线之间的差值。

以单个考生为例,如小明是2017年的湖北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560分,则小明与一本线的线差为560-484=76分。


若以院校录取分数线为例,上图为武汉大学2017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由图可知,当年武大在湖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该分数与一本线的线差为631-484=147分。

综上可知,“分数线”与“分数线差”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分数线差”在志愿填报中的参考意义

志愿填报中有一种分析方法叫做“线差法”,在这种方法中主要运用考生线差对比院校往年的线差,以预估录取可能性。同样以湖北理科考生报考武汉大学为例进行说明。

2018年,湖北理科考生小芳高考成绩660分,由下图可知2018年湖北理科一本线为512分,则小芳与一本线的线差为148分。小芳与一本线的线差高于2017年武汉大学录取线与一本线的线差,则她有机会被武汉大学录取。



温馨提示:由于每年考生成绩分布等因素的差别,线差法分析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如2017年线差100分范围内可能有9000考生,而2018年线差100分范围内则可能有13000考生。

由于各院校每年招录数量基本稳定,志愿填报分析中,最有说服力的也最准确的,还是排名分析法。如果大家觉得学习起来比较麻烦,可以关注我,由我帮大家分析预测。

高考锦囊,为你的高考保驾护航。欢迎留言交流和批评指正,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高考锦囊


六月金色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经常听说“高考在于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在于实现考生分数、兴趣和特长与所报院校(专业)最大匹配度,既不亏分又不退档。因此,作为父母而言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前期准备工作。我非常高兴和大家研究志愿填报的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经常遇到“四条术语”,我给大家详细介绍如下:

录取批次

根据不同高校情况所划分的录取顺序、录取步骤。分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本科二(三)批次、专科批次。录取批次具有严格的顺序性:上一批次被录取的考生,就不能再参加下一批次录取;上一批次未录取完毕,下一批次不得进行;上一批次未被录取,不影响下一批次录取。

录取控制分数线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数线,本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又称省控制线,省考试院按照当年全省报考人数、成绩分布、高校招录计划等综合考虑划定的分数线,一般按照招录计划的120%划定,譬如在本省共招录理工本科生10000名,则把12000名的分数化为省(理工类)控制线。只有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相应批次志愿。

比如2018年一本线理科499分,
二本线374分,只有达到这个分数线才可以报考。

主要分为:一本线、二本线、专科线。

录取投档线

由省考试院依据各高校招生名额和报考人数而划定的具体高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投档线,考生的档案才能投到院校进行择优录取。
大家要注意的是录取投档线≠录取控制分数线,前者是针对具体院校而划定,后者是针对全省所有考生填报志愿的资格线。

比如,中山大学2018年在山东省计划招录文科生43人,投档最低分636,投档最高分648分。

录取线差分(录取线差)

考生分数线差=考生高考总分-省控制线,比如2018年河北理科考生650分,一本线是511分,则线差139分。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分数线是一条资格线,有些分数线(如省控线)是人为划定的,有些分数线(如投档线、录取线)是招生录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各批次的投档控制分数线(也称省控线,如通常所说的一、二、三本线,专科线)是人为划定的。如某省理工类一本招生计划数5万人,一般按120%的比例确定上线人数,则意味着理科有6万人上一本线,第6万名考生的成绩(假设为530分)就是一本线。一本线确定后,只有线上的考生能够填报一本批次志愿。

  在投档、录取过程中还会自然形成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录取分数线。如一所高校计划在某省理工类招生100人,若按105%的投档比例,考试院将向该校投档105名考生,进档的105人中,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这所学校当年的理工类投档线;投档后,如果有部分考生由于专业撞车且不服从调剂等因素被退档,则被录取的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高校当年的录取线(如果高校将进档考生全部录取,则录取线=投档线);而每个专业被录取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专业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都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省控线是高考成绩公布后由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数划定并公开,而投档线、录取线则是在投档、录取结束之时才形成的,考生无法提前预知,但可以借助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预估今年的投档线、录取线。

  所谓的线差,是指考生成绩(或高校投档线)与省控线的差值,这是填报志愿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某高校去年投档线高出一本线20分,而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今年的一本线30分,则可简单推断考生报考这所院校录取机会比较大。线差法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分数线附近的考生,每个批次的中高分段考生建议优先考虑使用位次法。

 我是高考志愿指导的梁老师,欢迎大家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一、分数线:简单说就是为完成招生计划而人为划分或自然形成的各类各批次的最低要求高考分数。比如文科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理科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等,这是人为划分的分数线;再如某校按照既定投档比例投档后成绩最低的分数就是最低投档分数线,完成录取工作时成绩最低的分数就是最低录取分数线等等,这是自然形成的分数线。

二、分数线差:简单说就是两个分数线之间的差值,一般而言主要指批次线差(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与某考生高考成绩的差值)、投档线差(某高校的投档分数线与某考生高考成绩的差值)、录取线差(某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某考生高考成绩的差值)。

三、分数线与分数线差的关系:分数线差是分数线与高考成绩的差值,没有分数线便没有分数线差,有了不同的分数线才有了不同的分数线差。

四、分数线差的作用:分数线差是衡量一名考生在某类某批次招生工作中有多大参与权、有多大竞争力的参考指标。假如说某考生高考成绩为600分,一本批次控制分数线是520分,则分数线差是80分,这位考生与分数线差是40分的考生相比竞争力就强很多,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线差高的考生享有优先投档录取的权力。


家有高三理科生


分数线有好多种。包括全省批次投档控制线,某个大学的投档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平均分数线。分数线差,一般是后面的三个分数线与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数差。

一、全省批次投档控制线。高考录取会分若干批次,如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每一所大学在某个省招生,都会对应一个或几个批次。但各省设定的本科批次投档控制线,最多会有3个,即本科一批控制线、本科二批控制线、本科三批控制线。控制线的设定是根据考生总体成绩和招生计划来确定的。如执行本科一批控制线的所有学校(包括提前批和本科一批),在全省招生10000名,即以全省排名12000名的学生成绩作为本科一批的控制线;执行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所有学校共招生50000名,即以全省排名60000名的学生成绩作为二本控制线。三本线以此类推。增加20%是为学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留出空间。

二、分数线差。投档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平均分数线是在实际投档和录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即以投档学生的最低分数、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数、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划线。分数线差就是后三种线,与批次投档控制线的数学差。如北京大学在某省招生时,投档学生最低分数690,录取分数最低690,录取平均分数698,这三个分数就是对应的三条线。如果省一本批次线为530,分数线差分别是160、160、168。

分数线差是填报志愿时,判断学校当年录取分数的常用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通常也存在一些误差。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高考录取中,有许多专业名词是很多家长,同学可能不是很清楚的,

首先说一下分数线

分数线:分数线是省招考委根据当年全省考生的参考人数、高考成绩以及普通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等,将全省考生分科类,即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根据一定比例分批次按科类分别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每个省份有自己的分数线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举例来说:

假如说今年高考结束后,山东省本科分数线为理科455,文科505分

那么也就是说对于山东的考生来说,文科生只有达到或超过505分才能填报本科批次。

理科生只有达到或超过455分才能填报本科批次。

再说一下分数线差

线差:也称“分差”,是考生自身成绩、高校录取成绩与批次控制线的差额,可分为批次线差、院校录取线差、专业录取线差等。

批次线差=考生成绩-批次控制线;

院校录取线差=某高校录取分-批次控制线;

专业录取线差=某高校某专业录取分-批次控制线。

批次线差≥专业录取线差(≥院校录取分差),批次线差超过专业录取分差越多,录取的几率自然就越大。

举例说明:

以山东为例,去年理科本科录取分数线是435分,山东大学的录取线为628,金融学的录取分数为650,考生成绩为658

那么批次线差=658-435=223分

院校录取线差=628-435=193分

专业录取线差=650-435=225分

记得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