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勇敢的孩子?

尘缘


怎样培养勇敢的孩子?


经常在育儿群看到妈妈们的聊天记录,发现有好多孩子从小都是胆量小。如果进一步跟踪调查便会发现,凡是胆子小的孩子大部分妈妈胆量都非常小。人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的意思蕴含着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随着慢慢长大胆量反而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孩子的身边人有的胆子小,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缘故。

怎样培养勇敢的孩子呢?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上面说到胆小忽然想到了我们家的一件事情,我妈妈小的时候因为日本鬼子进中国时跑反受到枪炮的惊吓,逢年过节放鞭炮就捂住耳朵躲在房间里,所以我和妹妹从小到大都害怕放鞭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培养勇敢的孩子,家长不仅不能让自己恐惧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还要鼓足勇气给孩子做好榜样。

有一次,我带着宝宝在操场边的树荫下玩,宝宝玩着玩着突然把嘴一撇哼哼唧唧的哭了起来,原来宝宝的小车把手上有一条青虫。说实话我对软体动物本来就心有余悸,看到青虫心里也是发憷,但是为了不让宝宝害怕,我只好硬着头皮先把青虫放在手心里,过了一会儿又把虫子捏在手里,对宝宝说:“你看小家伙多可爱呀,我捏着它它竟然知道反抗。”我边说边叫宝宝看毛毛虫在我手里扭曲的动作。在我的引导下,宝宝不但情绪慢慢放松了下来,后来还模仿着我都毛毛虫玩呢。

多给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同样是胆子小可每个孩子又各不相同。有的是怕毛毛虫,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怯陌生人。这就要求家长针对孩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人都是社会的人,总避免不了与人交流。对于长期生活在成人堆里胆子小的孩子,就要给孩子多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因为孩子跟成年人在一起总是获得百般呵护,一旦走出家门跟其他同龄人接触的时候,为了争夺玩具、或在跑跑跳跳中争夺或冲撞等往往在在所难免,有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还会有受欺负的现象,家长千万别因为孩子一时受到委屈就不让孩子出门,相反还要多给孩子提供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并教育孩子如何在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懂得谦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只要让孩子多经风雨见世面,孩子才能才能锻炼胆量让自己勇敢起来。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前天一个年轻的妈妈留言求助的一个问题,借这个机会我也补充说一下吧。那位妈妈求助的问题是:

孩子胆小怕黑如何破解?

我家大宝宝从小就怕黑,每次晚上睡觉要开着大灯等他睡熟才能换小夜灯睡,晚上去卫生间明明顶灯开着宝宝还叫打开浴霸上的大灯,我问为什么,宝宝还是那句话怕黑,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亲子游戏的小妙招,告诉宝宝在黑暗中可以测试出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听我这么一说,那天晚上睡觉刚躺在床上大宝宝就叫我把灯关上。我意识到宝宝的兴趣来了,于是就把小夜灯也关上了。这边刚刚关上灯那边大宝宝就故意变着腔调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话刚出口我就笑着说:“你是大宝宝。”我刚说出大宝宝三个字,大宝宝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大宝宝又悄悄地爬到了床的另一头,捏着声调问:“奶奶,你知道我现在在哪里吗?”我故意说:“哟,我还真的一时弄不清楚,你再说一句让我好好听听。”这时大宝宝又故意把声音装的沙哑一些说了一句话。我立即坐起身来一伸手抓住了大宝宝的胳膊,小家伙顿时笑作一团。那天晚上我们祖孙俩如此这般的反复着小游戏,这一夜虽然没开小夜灯,小家伙不仅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梦乡,那一夜小家伙还睡得很香甜!


智慧奶奶


作为父母,肯定不能每分每秒都跟在孩子的身边,更不能陪伴他们一辈子。在孩子生长的路上,很多时候都需要他独自一人去面对,那么怎么培养他成为勇敢的孩子呢?

下面我讲以下几点经验:

1、帮孩子建立自信心

害怕退缩的孩子常常是缺乏自信的,他们常常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表示怀疑。所以家长在事情开始前要为孩子打气。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轻易评判孩子,尤其不能当面说孩子“胆小”“不勇敢”等。而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的表扬。

2、家长不要大包大揽

现在家庭中很多家长会过于宠爱孩子,吃穿住行,大包大揽。家长这样做只会导致孩子胆小、怯懦。家长要多给孩子自我发挥的空间,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等。家长放手让孩子自我成长,反而能够提升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2、多挑战,多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寻找孩子的兴趣。由家长引导孩子慢慢进入状态。孩子热爱,才会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玩游戏时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在玩中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父母的鼓励和爱,是孩子勇敢最好的助推器。

比如男孩子一般都喜欢敲敲打打,拆拆玩玩,就可以让他用乐高搭建玩具,父母可以边鼓励,边给孩子设定目标,并且不断表扬孩子的进步,这样做对激发孩子的勇气很有帮助!

3、多参加集体活动

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让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平时周末带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当一帮小朋友一拥而上时,孩子的胆量也会被激发出来,特别是团队里面还有小女生的时候,小男孩绝对不希望自己在女生面前丢脸的。所以,多参加集体活动,能锻炼孩子勇气和胆量。

4、让孩子尝试不喜欢的事情

有些孩子老是屈从于别人,不敢鼓足勇气尝试没有做过的事物,时候久了就会误以为自己生来就不喜欢另外一些事物。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什么事情都要去勇于尝试,尝试做一些自己原来不喜欢做的事,就会让孩子品尝到一种全新的乐趣,从而渐渐克服以前的恐惧。

5、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帮他分析

孩子遇到挫折时,用缓和的语气和他一起分析探讨,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找问题,当他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家长提升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更能培养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

没有天生胆小的孩子,孩子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后天的影响,所以想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就从现在做起吧。

如果有育儿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悟空问答号【育儿男神达伦】,我会定期回答家长们的育儿难题





育儿男神达伦


不管是学龄前还是学龄期的孩子,为了讨大人的欢心,他们努力成为那个设身处地为大人着想的孩子;偶有一次没有完成老师的任务,他们可以情绪挫败低落一个晚上,而我们只是游戏般的开解他们……


龙应台说: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让人不气馁不放弃的话语总是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促进我们不断的去面对失败,不断的进取成长。


而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可能无法做到这样的勇敢,这就需要父母们教会孩子变得坚强,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成长。


1、我们先看一个经典心理学实验:把妈妈和宝宝隔离在悬崖(视觉效果)两边,相对而望,让宝宝越过悬崖爬向妈妈。妈妈面无表情和微笑鼓励的情况下,哪一个会让孩子顺利爬过呢?


第一个妈妈,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反应,都面无表情。。

结果,孩子在悬崖边犹豫了会儿,爬回去了。

再看另一个宝宝,看到妈妈在对面鼓励微笑。

被鼓舞了,毫不犹豫向着妈妈爬去,成功爬到妈妈怀里!

这说明什么呢?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当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接触不熟悉的场景,会本能的转头看向我们更依赖的人。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有点胆小,或者孩子犹豫尝试的时候,妈妈经常给他一个肯定的、鼓励的笑容,孩子就会勇敢起来。


2、作为家长不能太保护、太胆小了。如果孩子只是摔一跤,碰一下,不要剥夺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人都需要挑战,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妈妈应该更多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挑战自己。学会何时“做一个省心的”妈妈很重要。


3、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有的小孩子生来怕雷电的,有的小孩子生来喜欢听雷鸣看电闪的。但我们的小孩子不怕雷电的可以说很少,推其原因,大概由于父母自己惧怕雷电的缘故。


如上边所说的,因为看见他的母亲听见打雷声显出那种惊慌的样子,也就惶恐起来。倘使那位母亲在那时候一点儿不惧怕,并且显出快乐的样子,那么,这个小孩子也就喜欢听打雷声看电闪了。所以做父母的对于雷电等天然现象不要自己显出惧怕的样子,以引起小孩子的惊慌。


小孩子的许多惧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暗示养成的。做父母的自己怕这样,怕那样,哪里还希望他们的小孩胆大呢。小孩子固是很容易受人暗示的。惧怕性的暗示可以使小孩子发生惧怕;但反惧怕性的暗示可以使小孩子打消惧怕。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应当慎重我们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使我们的小孩子不至于胆小如鼠的样子。



4、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有许多小孩子要东西的时候,常常以哭来表示。做父母的因为他哭,所以就去拿来给他。从此以后,他要东西,嘴里不说要,竟以哭来要挟了。又有许多小孩子因为“所求不遂”就以哭泣来要挟他的父母。让他去撒蛮。后来他无法可施,只得不哭了。


小孩子对于环境的动作,常常有许多变化。做父母的切不可一一去允许他。可以允许的,就允许他;如不可以的,那就应当毅然拒绝他。如果不论可否一听见小孩子哭,就立刻去应许他,那他以后就要以哭为惯技了。


多特儿童专注力


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题主的这个问题是我刚看过的一本书《孩子.挑战》,其中具体解答了这个问题。

下面结合我的理解来回答,要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件事:鼓励孩子。

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呢?就是孩子做事情要有信心,敢于尝试。那么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哪里?就是来源于父母的态度。

当孩子去尝试,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担心害怕,就去阻挡孩子。如果蹒跚学步的小孩子,父母总是担心他会磕到碰到,总是阻拦他,那么就让他失去了学步的机会,虽然她总会学会走路的,但可能这个过程会漫长一些,平衡能力会差一些。

我一个同事的小孩子,大约4岁多,连一个小小的台阶都不敢跳下来,就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父母总是阻止孩子去爬,去自由的玩,时刻牵着小孩子的手,阻止她去做任何有一点点危险的事。

不仅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父母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也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害怕外界的风险,即使自己玩耍的时候也放弃了尝试。当遇到危险,孩子自然会胆怯,不敢勇敢的去做了。

我们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鼓励孩子。凡是孩子有意愿想去做的事,如果不是非常危险,就尽量去鼓励孩子。你敢相信孩子能够做到,孩子就真的会做给你看。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很多次失败,当孩子气馁大哭,想放弃时,你需要保持平和告诉他:没关系,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来试一次。

你积极的鼓励,不会让孩子沉浸在失败受挫的委屈中,反而增强了面对困难和风险的自信。

培养一个勇敢的孩子,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孩子的勇气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当孩子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获得了信心,认为自己能够有能力去克服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事情,那么他的内心就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回应:我可以做到,尽管它看起来有点难,但我试一试,失败了也没关系。

经过多次的经历,正强化,孩子的勇气慢慢就被培养出来了。

当然,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我们要求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也不需要去指责他,否则他会更强的自我否定,变得更加懦弱,消极。在培养孩子的路上,我们只要做好引导,去做一个积极鼓励孩子的父母就对了。





安扬育儿


一、 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明白,感到恐惧是人之常情,不是可耻的事情。勇敢并不是没有恐惧,真实的勇敢是即使害怕也敢于面对。勇敢和怯懦的根本区别是:面对恐惧,是迎头挑战还是落荒而逃。

二、 从处理孩子的恐惧感开始。从孩子小时候起,针对孩子的每一个恐惧和害怕给以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一个幼年孩子也许会怕黑暗、动物、噪音、被抛弃、陌生人等,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害怕被同龄人遗弃、害怕失败、害怕失去亲人、害怕原子弹爆炸后的人类灭绝(据调杏)等。

三、 如果孩子害怕的东西很实际(例如怕狗或是怕黑),一种办法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它,但是不要强迫孩子给孩子起诸如“胆小鬼”之类的外号,是不可取的。只有经过耐心的循序渐进的鼓励和引导,孩子才会慢慢克眼恐惧的心理。

四、 当家庭发生变故时,你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因你的勇气而会更有信心。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却可以凭借勇气活着。

五、 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我们还要把孩子放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让孩子得到勇气的锻炼。只有经过失败和风险的磨炼,孩子才会真正勇敢起来。


生命惊喜家庭教育艾朋


我觉得第一要让孩子有自信,因为勇敢常常是自信孩子的标贴,一个不自信的孩子他的内心是极度否认自己,那么他的勇敢其实也是很少的。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就是在孩子想要得到肯定的时候肯定孩子,在孩子做的正确的时候夸奖孩子,在孩子胆怯的时候鼓励孩子,这都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是带孩子适应人群,适应陌生环境,当然并不是一个孩子不勇敢就把他丢到陌生人里,并不是的,这只会让孩子以后更恐慌。这种是需要徐徐渐进的。

第二家长要学会示弱,不是凡事都抢在孩子前面。就像是胡可说的,我怕黑但是他知道我怕黑,即使他害怕的手心出汗但是会抓住我的手让我不害怕。这就是一种教育方式,当孩子觉得他自己是一个小大人,可以保护父母,他就会让自己强大起来。当然这种示弱不是说凡事都让孩子出头,那孩子也太难为孩子了一点。只能说家长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出头,让孩子觉得父母需要他,他是个被需要的存在。


你在很好


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走出家,去接触更多的人,参加更多集体活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心里想法,久而久之会好起来的


栏篱下


让“他她”们面对自己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