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你愿意吗?

龙百晓生




西门观点:为什么不愿意?这是农民盼了多少年的梦想,现在实现了,当然愿意啊。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世代农民。1971年初中毕业后,由于高中刚恢复,而且是工农兵推荐才能上,推荐的对象首先要是贫下中农。

我们一个大队只有三个指标,结果,大队支书儿子、贫协主任儿子,和会计股长儿子被推荐上学。

那时候,太想上学了,因为只有上学,才能走出农村不当农民。在农村当农民,不但一年到头都得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且吃不饱,穿不暖。

没有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当过农民的人绝对想象不到农民有多苦。住着破旧土坯房,夏天热,冬天冷,有的村子连电也没有,还点着煤油灯。

即便到了八九十年代,北方大多数农村还是非常落后,那时候,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到城里工作和生活。那时候农转非非常难,和现在非转农一样难。



一个城市户口指标能卖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几千年来被死死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太想过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了,一部分年轻人赚钱后,在城里买了房子,全家迁入城市,让其他村人特别羡慕。

现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盖好楼房让农民搬进楼房住,像城里人一样生活,自己又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不愿意呢?

我虽然早已经农转非,成为一名城里人,但我的姐姐和弟弟还在农村,现在,老家村子整体搬迁到大村镇居住,房子已经盖好,弟弟已经拿到钥匙,他说,今年装修后就搬进去。我也替他高兴!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农村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你愿意吗?新农村建设是从各方面改善些同村不好的现象,整体来说是很不错的,但同时也存在些问题,乡居小菜是去年从城里回乡下长住的,就本人而言,我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但几万人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住,我是不愿意的,原因如下:



当初从城里回乡下,就是喜欢乡下空气新鲜,有自己的房子、有院子可以种菜、养鸡鸭,吃得放心;而大家都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住了,是像城里的小区那么热闹了,小区里也会有相应的娱乐、健身配套设施,大家可以像城里人那样过日子了。



但我不喜欢那样的小区生活,几万人住,不可能是每一户有一栋独立的楼房了,而是套间像城里那样,私人的空间也就只是在自己房子里了,因为要是每户起一栋独立的房子、之间还预留些过道、绿化带的,像别墅一样,所占的地方太大了、耗资也大。这样的大社区一出门外就是公共的地方,不像现在住的房子有院子,周边有树,有鸟叫,真正的大自然,很休闲,想去哪里玩就骑车出去玩。



而且大家都统一住大社区了,还有地方可以自由的种菜养鸡鸭吗?如果有,也是离社区比较远吧,来回不方便,去菜地摘菜、种菜都奔波,还不如花钱买菜吃得了。



住大社区,住的漂亮房子,各方面环境也是好啊,跟城里的小区没多少差别,而要维护这么好的环境,谁来搞啊?当然不是自己了,所以要交物业费、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停车费等等,这是每个月的固定支出。

是在农村生活的农村人,却过着城里人的日子,到时候没有了土地耕种,要维持平时的花销,就得工作赚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些老年人就算只是在家种地养些家禽也能过日子,不用在外打工的孩子寄钱给他们养老,孩子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当然了,愿意去大社区住的人的想法是,有那么好的房子住好啊,我现在在农村没有像样的房子,搬去大社区住,不用自己花那么多钱建了,以后孩子结婚啥的也不用愁着买房子了,干嘛不愿意啊,而且现在农村的老人多,没有孩子陪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住大社区了人多热闹,他们也就不孤单了;现在有工作每个月都存点钱,也买有养老保险,以后的生活不愁的,真是各有各的想法呀。


乡居小菜


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镇上居住,我没有资格去,也不愿意去啊!

说说我们这里吧!

几年前本地老板买的荒山,开发卖地皮,因为挨近政府和高速路出口,不过开发了买的人太少了!眼看老板被套住了,这下可好,国家政策法规来了,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地皮高价卖了,老板还承包房子修建,赚死了!

我们村去了8家人,有几家是真正的关系户,一万元一个名额的,村里人都知道,其他的可能保密好的!因为有车有房的去了一半,结果现在只有两家人在那里住,是因为挨近幼儿园方便孩子读书。

我们村就挨近镇府,不算太远,去年搬迁的几千户人家,现在最多有几十户人家在那里居住。晚上去那里根本看不见几家人开灯啊!

农村地区,老百姓要以农业发展干活为主,养鸡养猪养牛种菜,搬去那里干什么啊!又不是领工资吃饭,过年倒是发两年的千元红包了。很多老人搬迁去住几天马上回家去了!很多人在外面做生意或者打工居住,抱着不要白不要的思想要了房子。

新农村建设究竟去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知道害人害己,彻底失败,现在有红包有补贴完全看不到很多问题,过几年就会清清楚楚了!解决不了就业,搞什么移民搬迁。



为什么不拿钱在每一个村修建房子?老百姓既能够居住,又能够做农活解决生活。实在人户少的整体搬迁。那么多钱花出去,照顾一些暴发户,害苦很多老百姓。


乡镇农家


我是个九零后河南,农村的家里也有地,如果这个政策在我家实行的话,我一定双手双脚赞成,先说一下赞成的原因吧,现在村里一家一家的都建了别墅,一家比一家高一家比一家大,攀比的心理一年比一年强……我家里有三亩多地,我们那家里地比较多的有一家十来亩的,一亩地据我问的一年就几千块钱,没人种,都是包给一两个人,剩下的都去打工了,一个村常住人口就一两户,盖了那么多别墅,一个按25万算浪费了多少资源?如果这个政策在我们那实行我是赞成的,因为一年最多就是过年的时候回去几天,住哪根本不影响,对那些还没有建房子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儿子订婚不愁了不用借钱盖别墅了,但是我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多数人,那些建了房子的人呢?花了大价钱甚至借钱建了别墅的人会放着别墅不住?没有一个合理的补偿他们会放弃吗?但是这笔钱政府出吗?房地产开发商会到镇里村里给你大把拆迁费吗?总之困难多多啊!


五味小面琶洲店长


我做为一名社会底层的人,凭我多少年对社会的观察了解,我认为这个事和人是真的,只不过以前没人注意而已。因为在我的周围的底层社会中有许多的能人异士,因为当今社会的制度和其它的原因,没有出头之日,一生穷困潦倒,例如有一位高生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名列第一,年年三好学生,天生的文化奇才,考大学时居然名落孙山,后来多方打听,听说被同名同姓的官家的孩子顶替,而自己家庭几代农民,讨说法无门,一时气愤,精神受到打击,成了精神病人,天天到处游逛,嘴里自言自语,附近几个乡的人都认识他,纷纷替他婉惜。又比如单县的乡土歌手朱之文,如果不是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一样还不是被埋没一辈子。我个人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说的很好。处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很多空有一腔报国之心,或一身才艺,或一身学问而苦于没人赏识,没有平台,无人提拨而荒废一生!


乡村生活点点点


不愿意,没田没地没池塘,晒个太阳都找不到好点地儿,满耳的摊贩吆喝声突突的车子声,夜里看个星星都希蒙蒙的,有啥过头?在小区烟雾缭绕的棋牌室里吹牛打麻将?出个门都怕被车撞!

就算是田地集中化搞农场主形式,我也没钱搞。

我还是喜欢目前的乡下一亩三分地加一个大院。比那些城市里的土豪别墅都自在。唯一差劲的是医疗教育这块,等孩子再大些时候我就可以城乡结合,🌄日出进城干活🌅日落浇花浇菜园子。

我觉得吧,经济下行,生意不好做了,厂子也不好开了,再搞个农场建设解放生产力,这么多的农民劳力能安排的好?这不是更加提前了社会老龄化?虽说村里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甚至安家城市,但有个田地基业,在日后倒闭下岗失业潮时,也不至于为柴米油盐犯愁!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拆拆拆迁迁迁,而是应该因地制宜优化田地利用率提高产出顺带附加值,让农民工不必非得外出务“工”,而是有选择……一切的一切都要各级政府智囊政策执行力。

看不惯拔地高楼混凝土,顺带一座山没了。是地儿不够住还是青山碍眼?粗人识浅,搬砖去了


i2705437


不愿意。群居生活会产生很多问题。我现在在乡下住,邻居之间太近为门前路的问题都会产生矛盾。原因在于没有公德意识。对于农民来说公共服务的费用也是大隐患。现在城市小区物业矛盾纠纷也是农村人多了非常在乎付出。物业问题一直存在,为什么早年很少冲突,因为大多数城市人忙顾不上和物业斗,一旦闲人多了冲突就多了,一个小区天天吵架堵路总是影响生活的。

前天我邻居在他家们放了一排石头就是不让车从他门前过。因为是新障碍物没有引起注意导致底盘轮胎受损。本来是村里公共通道,很多家门前都有石头水泥坎面。想当年修路时我还捐款了。


喜欢电影的人


农村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一起,组成一个大社区,这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以后农村发展的趋势。现在的农村村庄,虽然实现了村村通,道路都进行了硬化,水,电,网络都畅通无阻,但进入村庄内部,一片荒涼,大部份房屋长年无人居住,杂草丛生,几个老头老太坐在屋檐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再仔细一搜询,一个村庄也就只有这三五个老人在留守。像我们安徽中部农村,男女青壮年基本都到城镇或经商或打工去了,随着近十几年乡下小学幼儿园撤并到重点村或镇,小孩也到村镇父母所在地附近学校上学,一部份家庭父亲出远门,母亲陪读并打点零工。而留守老人年岁已高,随着他们的离世,农村村庄以后将无人居住,房屋将逐渐破败倒塌,这样的村庄已无生机,已无活力,已无存在的必要,整合势在必行!

1:土地整合:将居住人数寥寥无几的村庄人员迁出,经过拆除平整改造,能腾出大片土地,粗略估计一下,一个镇拆除100个村庄,一个村庄50亩,能腾出土地5000亩。平整的土地可退村还田,适合种植;低洼的土地可退村还湖,适合水产养殖;丘陵地区适合退村还林,种植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并有利规模化集中化种养殖,提高效率,减少污染。

2:医疗教育行政资源整合:通过撤村并镇,能减少村级行政单位,大大减少了行政支出;能整合出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方便老百姓就医和入学。这些行政教育医疗机构设在大社区附近,成为社区的配套,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3:经济增长点:通过撤村并镇,整合资源,房屋统一建设,配置物业,菜市场,生活超市,启动规模化种养殖,能拉动经济,促进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撤村并镇,利大于弊,在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带来一波经济发展!



快乐男声39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

我的老家在四川巴中的一个农村,前几年,我们村,进行住房改造(以前都是破败的土墙房子,条件非常的差),政府统一安排在一个地方,修建聚居点,就是修一个社区,大家都住在一起去。这样方便管理,方便农村城镇化建设和转型,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运用。


可是最后老百姓就不愿意了,为什么不愿意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主要是山区,都是山地为主,农民出行,都是爬坡山坎,非常不方便,不像平原那样,平坦广阔。农民说,住在一起,好是好,但是他们劳动就不方便了,因为自己的田地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如果聚在一起了,那离自己的田地就远了,这样干活就非常的不方便,需要走很远的路。


最后政府也非常注重农民提出来的意见,最后权衡了利弊,不建设聚居点,还是分散建设和改造,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不适合建设聚居点。

首先是没有很大很平的一块地皮,如果要挖山建造,成本太高了。


第二个就是考虑到老百姓干活的问题,田地太远,不能集中。


最后除了改造了老旧住房以外,农村还修了很宽敞的公路,方便老百姓出行。


政府的这些举动完全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所以我觉得要住在一起,也要看当地的实际情况,能在一起,就在一起,不能也不能勉强。


回到题主的问题,农村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你愿意吗?说实话我还真的愿意。但是要有相应的条件。


1、农民不再分散种地,或者是农民不再种地,解决农村的生活问题,比如说当地发展了产业,农民可以不种地,就依靠产业活着,或者是农村有厂矿,直接去上班。


2、农村非常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农民的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民也非常富裕,不再依靠种地养活自己。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没有达到,我觉得还是不要住在一起吧,住在一起干嘛呢?你说是不是?


李焕春摄影


农村新农村建设,几万人搬到镇上住一个大社区,你愿意吗?

就农人解说个人而言,真的特别愿意,老宅就在山脚下,以前进城买个菜都得走几个小时,就是到了今天,出去一趟也特别不容易,有车能开车的还好,年纪大点,自己开不了车,又没车出去,很不方便,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当然愿意住进新农村,但关于住大社区,住进新农村,农村人有很多种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农们的声音:


愿意住进新农村,体现了新农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三点:

1)改善居住条件

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例如农人解说家,房子虽然是平房,但已经是1991年建的了,楼房经常漏水,缝缝补补,墙壁上瓷砖掉的掉,房子里刮的腻子早就脱了皮,就连地砖都是破破烂烂,一到开春,家里又湿又潮还有霉味,咱家还是平房,农村还有很多住在瓦房的,条件就更艰苦了。

在来看新农村,目前很多农村地区都因地制宜的有一两个试点,新农村的房子整齐划一,都是清一色的两层小洋楼,居住条件一个天一个地,所以两者一对比,自然愿意住进新农村。

2)新农村更卫生,更整洁

新农村建设,规划了农村,居住区和家畜分开,再也不是一到夏天一股猪屎味,在看新农村的房子结构,统一的污水化粪池,房子内部结构几乎和城里的商品房一样,现代化的居住条件,不是农村那种老房子能比的,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再也不用被人家吐槽农村的厕所脏,地也脏了。



3)便捷的生活,新农村齐全的配套设施

近年来提出了“合村并镇”的新观点,新农村按这个观点来建,选择交通方便,距离城镇近,上学、就医都会很方便,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新农村就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选择居住条件的首要条件。

关注农民的声音,不搬进新农村也有下面几个看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新农村“合村并镇”需要面对的问题

①独门独户更自由,家里也是新建的房子,不愿意搬

农村居住最让人羡慕的就是独门独院,房子前面都配套着菜地和院子,养几只鸡,在养条土狗,忙完后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逗逗狗,平常想吃什么还能自己种,既享受了种菜的乐趣,又吃上了纯天然的蔬菜。住进新农村,这些优势可能就没有了。

这些年农村很多人自建了小洋楼,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自建的房子也花了很多钱,也是不愿意进新农村的原因。


②新农村生活成本也是农民担心的问题

新农村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是舒适方便了,随之而来的生活成本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习惯了用水烧柴不要钱,突然用水也要交费了,还有日常的垃圾管理费,烧水煮饭煮菜用到的气或者电,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③干农活不方便

搬进新社区,新农村,可能会影响人们下地干活,以前家里的地都在门口,农机设备用完就搬回了家保存,很方便,要是住进了新农村,如果离原来村子近还好,如果远一点,种地就很不方便。


总结:合村并镇总体来说,个人觉得利大于弊,未来如果能得以推行,是广大农民朋友的福利,但同时,农民的心声也很重要,不能完全只看优点。如果是你,愿意住进新农村吗?欢迎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