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到流泪?

孫桂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这个故事。

衡阳城中的孤胆英雄:国军姜九水独自毙伤日军几十人

16日,日军炮兵从湘江东岸炮击,掩护步兵进攻,又被击溃。

但第1连又伤亡10多人,还损失了1个排长。

两军又鏖战多日。

到19日,江西会馆方向的1个大队日军,发动了一次猛烈的工事。

日军使用大炮猛烈轰击20多分钟,炮弹非常密集。

第1连此时只有40多人,阵地也都是简易工事,几乎都被摧毁。

阵地上原本有几十颗桔子树,这顿炮击后树叶全部被炸飞,仅剩树干。

炮击刚刚停止,日军100多人就向第1连阵地猛扑。

臧肖侠连长指挥者40多人拼死抵抗,顽强射击投弹。

激战1个多小时,排长王清川负重伤,还有十多名重伤的战士陆续被抬下来。

此时第1连只剩下10多人,臧肖侠连长无奈,把抬担架的4个兵也派上去了。

-------------------上新街,是衡阳防御的东南角。这里一旦突破,就可以沿江突入衡阳城内,也是必须坚守的地方。

阵地已经丢失大半,仅剩下1个碉堡,里面是第1连4名战士。

此时碉堡内其余3人先后牺牲,仅剩轻机枪射手,上士班长姜九水1人。

臧肖侠连长见无兵可用,干脆亲自冲入碉堡,拿起1挺机枪,和姜九水一起射击。

姜九水是江西人,身材高大魁梧。

此人不善言辞,性格粗野,酷爱赌博。

战前,姜九水经常私下推牌九赌博,被连长臧肖侠多次处罚。

姜九水虽粗,人却忠勇无比。

他独自1人坚守碉堡,毫不畏惧,已经连续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不过,日军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前仆后继,猛烈冲击碉堡。

几名日军一直冲到碉堡射击孔边,才被击毙。

日军前后冲锋多次,因碉堡射击孔距离地面不到半米,竟然被日军尸体堵住了。

姜九水毫不示弱,用捷克式轻机枪对准尸体扫射。

子弹巨大的冲击力,将尸体一部分击碎,另一部分残肢被打落到射击孔下面去了。

臧肖侠连长冲入碉堡的时候,姜九水就像平时训练一样,沉着开枪二三点射,将日军一个个击毙。

突然一转头,姜九水发现臧肖侠连长也在,急忙说:连长,这里危险,你快到后面去指挥全连。这里有我在就行了,鬼子别想过来。你快回指挥所去。

臧肖侠连长一面射击一面回答:还有什么指挥所,早就炸平了。我们连就剩我们几个人,还指挥什么。我在这里最安全。你打你的,不要管我。

姜九水回答:我已经击毙几十个鬼子了,你看看那边躺着一大片,多过瘾!连长,我们就死在这里吧,多杀一个算一个。

就在两人射击期间,突然后方来了20多名援军。

臧肖侠连长大喜过望,立即返回指挥他们进入阵地。

就在这个关口,日军发又一波新的冲锋,三四十人分几路扑向碉堡。

此时碉堡只剩姜九水1人。

他抱着必死决心,将碉堡当做了自己的坟墓。

姜九水冷静射击,又毙伤日军数人。

日军判断碉堡里面还有不少国军,顿时不敢硬冲,开始步兵炮直瞄轰击这个碉堡。

日军前后开炮十多发,终于击中。

随着碉堡的坍塌,姜九水英勇殉国。

直到战死前的最后一秒,那个碉堡中仍然传来沉着的射击声。

姜九水,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民族英雄!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萨沙


感人又深刻的故事?

50岁的和尚是杀手

寺庙下面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一对双胞胎,虽说是双胞胎,哥哥却比弟弟强壮了许多。哥哥自小能吃,身强体壮,弟弟则是体弱多病,离不了药。

产婆说这是因为哥哥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太能吃,以至于弟弟营养不良,打小就体弱。父母也常常对哥哥这样说,告诉哥哥以后要护着弟弟,别让人欺负了弟弟。

哥哥点头答应了。

在双胞胎刚满十三岁的时候,小村庄里闹了饥荒,村里饿死了一大批人,双胞胎的父母也死了。哥哥和弟弟合力用野草编席子把父母的尸身埋在了后山。

在父母的坟前,哥哥望见了山上的庙观,心里燃起了希望。他拉起仍在坟前哭泣的弟弟,说:“来,哥哥带你去求一条活路。”

寺庙前,哥哥已经跪了一天了,老方丈拿着两块干饼粗粮放在哥哥面前,要他拿了快走。哥哥却看也不看,继续跪着。

老方丈也跪下了,哀声道:“小施主,老和尚庙里也没有余粮,实在没有办法收留二位。佛祖能够割肉喂鹰,以身饲虎,可老和尚实在有心无力,老和尚不是法力无边的佛,只是一个念经打坐了一辈子的穷和尚啊!”

哥哥沉默不语,片刻道:“那,只留下一个可以吗?”

老方丈来回踱步,叹了口气,“好,留一个。”

哥哥把弟弟往方丈身前一推,道:“留我弟弟,我马上走。”说完就站起来转身离去。

弟弟抓住哥哥衣袖不放,哭了,“哥,咱们一起走!”哥哥反手一巴掌打在弟弟脸上,寒声道:“让你留在这就留在这,敢偷偷下山就当没我这哥哥!”

弟弟一边哭一边看着哥哥走远,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捡起地上的干粮,大喊:“哥,哥,干粮...”

就这样,弟弟出家为僧躲过饥荒,活了下来。弟弟身体虽然柔弱,却天资聪颖,很快就背下了寺里的佛经,并且对佛经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深受老方丈的喜爱。弟弟也决定一心向佛,再不还俗。只是自那之后再没有哥哥的消息。

五年之后的某一天,弟弟刚做完早课,前门知客僧便来通报寺外有人要见弟弟。弟弟出寺一看,正是哥哥。

哥哥变化很大,风尘满面,素衣破鞋,腰间的刀格外显眼。双胞兄弟见面,自是格外欣喜,弟弟邀请哥哥入寺,“哥...施主一路风尘,快进寺歇息吧。”

哥哥摇头拒绝了弟弟:“我双手沾满鲜血,不能污了净土,我来见你只为一件事。”

弟弟问:“何事?”

“下山还俗。”哥哥道。

弟弟大惊失色:“不可!我已立下誓言一心向佛。”

哥哥叹道:“我做这行指不定哪天就没命了,可是咱们家的香火不能断,只好委屈你了。”

“哪一行?”

“杀手。”

“阿弥陀佛”弟弟双手合十面向哥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哥哥你不要再做杀手了,现在退出江湖为时未晚。改日寻一好人家成家立业,多行善事,自然平平安安,我也会在寺里为哥哥念经祈福。”

哥哥大怒:“你一天天的求神拜佛拜傻了吧!我这些年闯荡江湖不是靠佛祖保佑,靠的是我手里的刀,我若放下刀,我还能活吗?再说,佛祖又哪里保佑过我!”

弟弟低头道:“这些年我一直在佛前为你祈祷,佛祖一直在保佑哥哥平平安安。”

哥哥没再说话,沉默了一会道:“你再好好想想,过段时间我再过来。”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弟弟急忙拉住哥哥,“施...哥哥留步,我有东西给你。”弟弟递给哥哥一串佛珠,“这个是老方丈开过光的,能够保佑你。”

哥哥随手接过,扭头走了。

又三年,哥哥鲜衣怒马,又来到寺庙前与弟弟相见。

哥哥大笑着对弟弟说:“你不用还俗了,你哥我现在闻名天下,在整个江湖上都是排的上号的杀手,身边美女如云,传宗接代的事用不着你了,你就安心的拜你的佛吧!”

弟弟却面无血色,悲叹道:“哥哥入魔已深,恐再无金盆洗手之日!阿弥陀佛!”

哥哥听了大骂不已:“好你个秃驴!我千里迢迢给你带好东西来,一见面你就咒我,这些破烂儿不要也罢!”哥哥把一包崭新的僧衣袈裟往弟弟面前一扔,策马走了。

又一年后的深夜,弟弟禅房外有人敲门,弟弟打开门,却是一身血污的哥哥。

哥哥一身血污,却笑着对弟弟说道:“弟弟啊,你哥哥我活不了了,此次遭小人暗算,他们不就就会追来,逃不了了。哥来这里是为了见你最后一面,哥死之后你也不必为咱们家接续香火了,到了下面我给爹妈解释,要怪就怪我吧。好了,面已经见过了,哥就先走了。”

弟弟拉住了哥哥的衣袖,就像第一次分开的时候那样。哥哥反手想把弟弟推开,却用力过猛牵扯到了伤口,昏了过去。

哥哥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听到弟弟在祈祷。

“阿弥陀佛,小僧自十三岁入寺,至今已有十二载。每日诵经礼佛,不敢多求福报,只求所得福报尽归吾兄,吾兄所犯罪孽尽归吾身,我佛慈悲。”

哥哥心里暗笑,傻弟弟,这次佛祖也保佑不了哥哥,他们是不会放过哥哥的,很快就会追杀过来。

似乎是应了哥哥所想,寺外想起了一连串的马蹄声,追兵到了。哥哥挣扎着坐起来,想要拔出腰间的刀,不想却摸了个空。再一愣,却感觉头上凉飕飕的,竟然已被剃了光头,连身上沾满血污的袍子也变成了素色的僧衣。

弟弟此时坐在寺庙前,穿着哥哥的衣服,配着哥哥的刀,头上粘着哥哥的头发,自言道:“当年哥哥你走我留,今日换弟弟我走你留,哥哥你的屠刀难放,弟弟替你接着了。”

翌日,江湖传言,一名武功绝顶的杀手在一座寺庙前自尽。

五十年后,一个老和尚把这个故事讲给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听到最后问道:“那哥哥后来怎么样了?”

老和尚没有回答小和尚,只是夜深之时在佛前祈祷:“阿弥陀佛,小僧自二十四岁入寺,至今已有五十载,每日礼佛,不敢多求福报,只求所得福报尽归吾弟。我佛慈悲。”


青年客9527


大概只有悲壮的长津湖之战了吧!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自第一次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到清川江以南后,从11月27日开始,第九兵团在东线长津湖周边对美陆战1师和步兵7师、南朝鲜首都师、土耳其旅等展开猛烈打击,成为美军历史上最不愿提及的梦魇。

经过第一次战役的惨败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不以为然,认为共和国只是小股部队,最多也是保护边境水电站等设施。为了鼓舞士气,麦克阿瑟除宣称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之前的感恩节前结束战争被志愿军打脸),还亲自乘飞机到中朝边境视察,白雪皑皑,麦克阿瑟什么也没有看到,更坚定了他的猜想。

而白雪之下的志愿军第九兵团,换下第一次战役时期的42军的第九兵团,下辖20军、26军、27军,加其他部队共约15万人,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长津湖地区。

长津湖地区,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而1950年又是50年不遇的寒冬,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最可怕的是,第九兵团隶属于三野部队,驻扎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争取歼灭美陆战一师,第九兵团星夜疾驰,大部分官兵都未能换装冬季棉衣,加上志愿军初期简陋的后勤补给,使得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出现巨大的非战斗减员。

而即使后勤完备的联合国军,因严寒导致的伤亡也同样惨重,足见交战环境的惨烈,长津湖之战由此成为中美两国军队钢铁意志的较量。

由于美军的空中优势,志愿军只能在夜间行军,气温堪称酷寒。11月27日,在冰雪中等待了6天的第九兵团向“联合国军”发起突袭。

第20军和第27军依靠简陋的轻武器,将机械化美军陆战第一师分割成四段,但联合国军临危不乱,迅速以坦克装甲车组成坚固防御圈,志愿军因武器装备的劣势无法突破。在酷寒的天气中,志愿军迫击炮因炮管收缩根本无法发射,轻机枪为保证打响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志愿军能用的武器只剩下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

此时的美军飞机开始向美军阵地空投大量后勤补给和武器弹药,美军得以熬过黑夜,在白天发动猛烈反攻。而志愿军因为几乎没有后勤补给,且火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夜幕掩护,在夜间以手榴弹等对美军阵地展开猛烈进攻。但由于火力不足,志愿军无法在当晚解决战斗,只能在天亮前撤出战场,两军在冰天雪地中进行着惨烈的拉锯战。

为抵消志愿军的夜战优势,美军通宵发射照明弹,但无法阻挡潮水一般的志愿军。尽管美军对周边阵地进行反复的炮火覆盖,但志愿军总能从四面八方涌来,美军战斗意志接近崩溃。

28日开始,美军在将航空兵和地面火力发挥到了极点后,开始向南撤退,而在志愿军的重重包围中,美军的撤退是真正的“向南进攻”。

此时的志愿军非战斗减员达到上万人,迅速歼灭被围美军的意图没有实现。美军退到柳潭里、下碣隅里等地,志愿军决定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新兴里的美军部队,然后逐个歼灭柳潭里、下碣隅里的美军。

29日凌晨,美陆战第一师向下碣隅里东南1071.1高地发起猛烈冲击。据守这一制高点的是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第3排全部壮烈牺牲,战斗至最后的指挥员杨根思抱着爆破筒与美军同归于尽。

29日下午,美陆战队第一师第一团1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营、英国皇家陆战队及韩军陆战队一部1000余人,向志愿军扼守的富盛里、小民泰里一线猛烈进攻,企图向南逃窜。志愿军第20军第179团以血肉之躯顽强阻击,双方在富盛里以北的公路上展开激烈厮杀。经彻夜激战,绝望的240人美军特遣队残部全体投降。

30日,志愿军第80师和第81师主力和第27军全军炮兵向新兴里猛烈攻击,逼近坦克和冲进美军防御圈,与美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美军飞机无法发挥火力优势,凝固汽油弹也无济于事。至12月1日,美军步兵第七师3000多人的特遣队(北极熊团)被志愿军全歼,第31团团旗被缴获。

一位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美陆战一师的军官回忆道:“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衣,端着老旧的步枪,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猛烈炮火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

此时的志愿军饥寒交迫,体能早已超出极限,在连日的作战中,因饥饿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迅速增加。

27军第80师第242团5连奉命在美军撤退途中设伏。但当遭遇溃退的美军时,阻击阵地却寂静得出奇,没有一个战士端起枪冲锋,全连除一个掉队战士和传达命令的通讯员,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中,除27军第80师第242团5连,还有20军59师177团6连和60师180团2连,这三个“冰雕连”令联合国军大为震撼。

战后,志愿军从牺牲在死鹰岭阵地上的20军59师177团6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找到一封字迹潦草的绝笔信,上面写着: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

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美军在汽车等工具的帮助下,疯狂向南逃跑,志愿军只能依靠双腿拼命追击,很多战士的鞋被跑掉,很多志愿军战士交趾被冻掉。

在如此激烈的战场上,联合国军只有美军陆战一师尚且拼命战斗,配合美军航空兵的轰炸,对志愿军的追击造成极大困难。

12月4日,志愿军20军第58师、60师与美军陆战一师联合国军撤退的必经之地水门桥展开惨烈争夺。志愿军反复炸桥,美军则不断重修。双方的争夺持续到6日上午,美国空军将八套钢制的车辙桥板和木制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古土里环状阵地内,在志愿军爆破炸药消耗殆尽后,美军工兵终于将水门桥架通。

随后的12月7日,美陆战第一师第五、第七团冲过水门桥,与美陆战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团会合。虽然20军第58师172团在零下四十度的酷寒中拖延美陆战一师达两天之久,全团只剩下20人,但志愿军彻底歼灭美陆战一师的战役目标未能实现。

12月12日,美陆战一师终于和美军第三师回合,突围成功。

12月17日,美军撤退到连浦兴南港,从海上撤回三八线以南。随后美军对丢弃在兴南港的军需物资进行了爆破。

12月24日,志愿军26军和27军先头部队到达元山港、兴南地区及沿海区域,标志着长津湖之战正式结束。

长津湖之战作为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将朝鲜东部的联合国军彻底逐出三八线以北,奠定了抗美援朝的基调,其后的三次战役双方都在三八线附近展开。

此战暴露了第九兵团战前轻敌,对美军装备情况、战术水平、战场综合管理能力不够了解的不足,但却给了美军空前的打击,志愿军的英勇顽强震惊了世界。

美陆战一师对长津湖战役引以为豪,当时的《时代杂志》称其为“美军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坚忍和勇气的史诗!”陆战一师成功突围后,美军方向其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创下美军战史上授勋之最。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美军步7师战斗伤亡2670人,步7师下属的KATUSA(韩奸)战斗伤亡1602人,加上美步3师,南朝鲜首都师,土耳其旅,东线美第10军战斗伤亡达到10495人,失踪2500人,非战斗减员7338人。

而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水平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1988年3月第1版第327页的数据:东线九兵团3个军战伤伤员14062人、冻伤伤员30732人、战斗死亡7304人,总减员52098。

根据徐焰主编的《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6)提供的数据,第九兵团在长津湖之战中冻死人数达4000多人,志愿军长津湖之战中合计损失达56000多人。

2014年3月28日,搭载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启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序幕。此后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志愿军遗骸回家,至2018年,已有5批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2019年4月1日,中韩两国在仁川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向中方移交10具烈士遗骸及部分遗物。

68年前,上百万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如今,山河已无恙,祖国用最崇高的礼仪迎接英雄归来。

清明将至,向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是个我亲生经历的故事。

那一年我得产后抑郁症,差点就自我了结了。

那段日子里我很痛苦。

整天以泪洗面。

加上晚上要带孩子,我的精神状态之差可想而知。

我觉得我的命好苦,爸妈去世得早,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我老公那边就更别指望了。

公公肾病晚期,婆婆要照顾公公。

老公要上班,回家还嫌弃我没带好孩子。

我就这样把孩子拖到两岁。

三天两头吵架。

腋下的淋巴结肿得像鸡蛋那么大。

有一天晚上,孩子睡着了。

我就躺在她旁边,望着天花板,说我想死啊!我想死!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睡着了。

我梦见了我的父亲。

小时候他是最疼我的。

他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招待我,给我做饭和我聊天。

梦里也不觉得有什么,就像平常的生活一样。

可吃完饭,临走的时候,我爸爸说他有一个秘密要告诉我。

我问什么秘密啊?

他说,其实我不是他亲生的女儿。

我那个气啊!

我当时就翻脸了。

我说:“你必须把话说清楚,我妈死的早,你就娶了个后妈,你对得起我吗?你现在来和我说我不是你亲生的,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的亲生父母是谁?你必须说清楚!”

爸爸没生气,笑了笑回了我五个字:“明天告诉你。”

然后他就从梦里消失了。

第二天,我越想越不对。

我就是我爸亲生的,不可能有假。

我给我老公说这事,他只是麻木的哦了一声。

算了,我还是到梦里问我爸爸吧。

晚上,我早早的哄孩子睡觉,并且告诉我那两岁的小捣蛋。

晚上我要等你外公,你多喝点奶别半夜闹。

然后我躺下,强迫自己啥也别想,早点睡觉。

半夜,孩子起来一回喝奶。

其他时间我就睡觉等我爸爸。

可是他没来。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一下感觉我精神好多了。

其实第一天我的精神就好了些。

我忽然明白了。

爸爸那么说,就是想让我睡个好觉而已。

人有了精神,自然就有活下去的心情了。

之后的第二第三天,他依然没有来。

可我还是如约的去等。

为此我要好好睡觉,再大的事,躺下去也不再想了。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忍不住流泪。

无论你信不信,但是我信。

我的老父亲还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我,关心我。


新心说


我这有一个最让我感动的抗日时期的故事。国军将领姜玉贞率196旅血战原平城。

1937年9月,7万多日军直扑忻口而来,企图占领山西。而此时忻口的援军还没到位,为赢取时间,阎锡山给晋绥军196旅旅长姜玉贞下达了坚守原平城七日的命令。


10月1日,日军先头部队抵达原平城外围,姜玉贞在城外构筑阵地阻击日军。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姜玉贞白天在一线指挥作战,晚上率领小分队偷袭日军,但由于跟日军兵力、武器都相差很大,196旅伤亡惨重,后被迫撤到城里坚守。

10月3日,日军调集飞机大炮对原平城密集轰炸,随即发起冲锋。国军将士不畏牺牲,奋勇杀敌,姜玉贞姜旅长带着警卫排提着冲锋枪,哪里鬼子多就支援哪里。战斗打的很惨烈,双方都伤亡惨重,伤兵都来不及往下撤,只能趴在死人堆里继续战斗。

10月5日,在196旅奋力抵抗下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一日后方传来一个消息:一支日军小分队突入城内,袭击了后方医院,伤兵全部被捅杀,所有女医护人员被奸淫后破腹而死。


姜玉贞听到这个消息肝胆俱裂,立即组织敢死队还击,并下达了命令:“必须全歼这股敌人,所有日本牲口不接受投降,见一个杀一个。”此去的敢死队几乎无人生还,但这股“牲口”也全部被击毙。

七天的时间终于到了,196旅已死伤大半,但姜玉贞又收到了再守原平三日命令。 这时日军也急疯了,飞机、大炮日夜轰炸,最后还使用了毒气弹。


原平城最终被攻破了,姜玉贞仅剩的几百士兵跟鬼子展开巷战,城里到处都是枪声、炸弹声。三天终于坚持到了,枪炮声渐渐稀疏了。

日军发现姜玉贞时,他已重伤在地,血流如注,残暴的鬼子用刺刀疯狂的捅向姜玉贞,并割下了他的头颅。这一仗196旅完成了阻击任务,四千多勇士全体殉国。


花木童说史


这种事情在中国发生的真的是太多了,我们说几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吧。

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真的很不容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正是千千万万个年轻的将领们,用他们的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和平。

这些在为挽救中华民族时而牺牲的人,都是我们要永世铭记的。

大家都知道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牺牲的最高级将领是左权。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开辟了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正是在这一区域八路军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机场,神头岭伏击战,还有百团大战......,都是在这里展开的。

百团大战也是左权协助彭德怀指挥的。

正是百团大战的胜利,让日军意识到八路军的厉害,此次作战对日军的打击,特别的沉重,共计消灭日伪军四万余人,摧毁的铁路,公路更是不计其数。让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为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日军开始派了大部队,来这里和八路军作战了。

恰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想要突袭八路军在晋察冀的指挥总部。

为了帮助八路军总部的转移,左权带领几百人的队伍,开始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要知道的是,左权带领的部队在出发之前,他们就已经明白此次前去肯定是有去无回了。

因为他们就是敢死队,他们就是为了拯救大部队,去阻止敌人前进的。这样好给大部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快转移。

他们在出发前就知道日军的兵力,火了,他们更知道当时去攻击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是,明知是死,他们还必须要去。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死,换取更多中国人的生。

抗日战争时期,这样的事情,在战场上是频频发生的。这也就会中华民族的气节,这也就是中华民族最终能打赢这场仗的原因。

最后因为左权等人的殊死拼杀,大部队终于得意成功的转移,但是,和左权此次前去,再也没有回来。

就在他去世之前,他还给自己的妻子,女儿写了一封信。信还在路上,他的家人还没有收到,他就去世了。

上海淞沪战争打响的时候,我军对阵日军,在那里展开的都是肉搏战,尽管面对的是敌人更加先进的武器。更加精良的装备,还有飞机的狂轰滥炸,但是,在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前,他们没有一个后退的。

因为他们明白是在为谁而战,敌人都打到家了,这时候还不给他们殊死搏斗,还等到什么时候。

中国的抗日之所以能胜利,正是因为这些人不怕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的。对了最后强调下我们说的不是故事,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期间,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情。


史学达人


《亮剑》镜头一: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

“解放县城”,“什么解放县城,自己的媳妇被鬼子抓了,屁都不吭一声,还算什么男人”,就一条,“为了秀芹、为了赵政委、为了赵家裕牺牲的群众报仇”。兵临城下,“你我双方停战十五分钟”,“放你娘的屁,你我都清楚,战场上一分钟决定战争胜负,我李云龙绝对不会用士兵的性命换我自己的老婆”,“开炮、开炮、开炮”。李云龙是崩溃的,他不是不爱,但别无选择。此情此景,我哭了,他有情有义。

《亮剑》镜头二: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老李,你冷静一下,谢宝庆现在已经是八路军了”,“老孔,不是看在你我看四方面军的战友上,我把你们一窝端了”,“来人,把孔团长的枪下了”,一群人被关了禁闭。黑云寨里,“我给你们上的课也不多,就八个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一刀下去,魏和尚大仇得报。李云龙是无奈的,他不是不痛,但大仇不得不报。此情此景,我哭了,他恩怨分明。

《亮剑》镜头三: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战斗中双双负伤

“救救我们师长,求求你了,救救我们师长”,“你是我们全师的恩人,谢谢你”,清一色的男子汉长跪不起,哭的像群泪人,“这辈子也没见医院有这么多人,一号二号三号首长都来了,医院的走廊里看望他的人都堆满了”。李云龙极富传奇色彩,人格魅力尽显无疑,共产党需要这样的干部,军队需要这样的指战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段鹏长跪不起时,我流泪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一种意念,不退缩、不放弃,敢于亮剑、勇者无敌。





小jing情怀


故事不长,来自一部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不可能不知道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

那个当年,在下榕树,因为看不得别人流泪看不得别人哭看不得别人受苦而由此,发现许三多、挖潜许三多、征兵许三多也一直舔犊深情般呵护、照料着许三多的702团三营、钢七连第4811个兵,一排三班班长史今,在守卫京城九年、也终于把许三多培养成才他自己却最后不得不退伍的时候,高城特意带他,第一次,逛北京城——史今守卫京城九年,却是第一次逛京城的时候,他坐在高城的车里,随车而过的看着天安门一带的夜景,刚开始,他笑;一会儿车过新华门,开始忽然笑不出来,他开始难过,开始流泪……高城知道他在难过,不敢看他,也不看他,等到他真的哭来的时候,高城的脸上,不得不挤出一种无法笑、不是笑却不得不笑的笑出来,顺手从口袋里掏出来一颗奶糖,剥开,喂给史今吃……

史今吃下奶糖,他知道,他明白连长的意思,他也想安慰连长,于是奶糖刚进嘴的时候,他想附和着高城脸上那种无法笑、笑不出来却不得不笑的笑,于是奶糖进嘴里的时候,史今止住泪流满面的内心,想安慰高城的跟着高城,不是笑的挤脸笑了一下,奶糖在嘴里打了一个回转,伤感又无法抑住的袭了上来,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守卫京城九年从未进过京城却在最后退伍时刻第一次逛京城的军人,哭了出来,到最后,让我们无法不愁肠寸断的那么两个优秀军人,就那么肝肠寸断的车里,抱着一起哭了出来……

那种肝肠寸断的伤感,无法比拟、无法形容、无法排遣,唯剩下电视机屏幕外面,那些懂人间真情的人,也看得跟着无法不泪流满面……

而窗外繁华的京城夜景,仍然霓虹闪烁着从车外,不停的一闪而过……

剩下我们,无尽的莫名感慨回味里,无言的跟着心酸流泪……

到最后,最让人高天上流云般无法去感慨又无法不去致以庄严肃穆崇高敬意的就是:到最后,许三多被敌人追得从高桥坠下,重伤、昏迷不醒,死活无法知的时候,袁朗赶过来后,沉痛之中,依然,拒绝敌军对手对他们的善意帮助、留治,而抱着许三多,和成才一起,三个人,自己,划自己的船回去……

片中结尾处,那布满乌云的夕阳余光下,波光荡漾的水面,那渐渐越划越远的三人小船上,昂然屹立的,是我们,即使死,即使救死扶伤,我们也要回去、回到自己的地方、死也要死在属于自己地方、绝不倚靠他人的:魏巍军魂!!!

那一刻,我呆呆的不可思议的看着袁朗,不接受别人援救,抱着许三多,死也要死在自己部队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小船在夕阳里一点一点的划离岸边,划向远处,泪流满面……

好男儿,真儿郎,当用一生,品味《士兵突击》,方成真男儿郎!

谨此,向袁朗、高城、史今、伍六一,致敬!!











奔腾中国风


李大爷一生耿直勤劳。他似乎从来不闲着。从生产队干活一回来,就忙着从沟边割些荆条,摸摸索索地编筐打篓,或是扫扫院子,干些家务。他给公家做事,从来不徇私情。因此,每年他最大的任务,就是看青。可别小看这任务,管不好,收成可受大损失。特别是庄稼收割以后,由于缺粮,大家到地里拾庄稼,都想瞅空从摊上抓一把。李大爷眼毒,三几百米范围,火眼金睛。偷庄稼被他发现,那可不得了,非罚不可。有次庄稼放疯之前,有人拿了一把,被他逮住了。实在没法,只好求情说,表叔,你我可是真亲戚。什么真亲!老头子斩钉截铁:现在不跟你攀亲戚。等庄稼收完以后,俺才跟你认亲戚。

老头子倔,无私,把公家看得特重。他说,公家事难,都想捞一把。如果都不为公家出力,队,还象个队吗。队里盖粮食戳的大印大伙交给他,从没出过事。凡牵涉大家的事,他都宁愿多吃点亏。一年队里分自留地,靠西边宅子的半亩,分谁谁也不要。鸡口地,春上,苗一出来,鸡猪就害庄稼,管不住。队长说,二亩算一亩。还是没人要。眼看分不下去了,李大爷站出来了,给我吧,我看紧点就行了。李大婶一听分了这地,逮住老头破口大骂,甚至寻死觅活,可这也拗不过老头子。老俩口为此三个月都没有好好说话。



郝实润


世上只有妈妈好,都说父爱如山!2010年我事业跌到人生的低谷,标风饰扣的我摇摇欲坠,爸爸得知道我的情况,2个老人商量好去找他的朋友帮我借钱2万元,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我激动的留下眼泪!快奔40的人,还要父母亲操心,活得多么累!事后从爸爸口里得知:儿子再大,在父母的心目中永远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我的能力只有这么大,希望这2万元能帮助我事业有所起色!感谢主的恩典,标风饰扣经过3年风吹雨打还是妖折了!

做人难,做老板更难!智慧撑不住自己事业的野心,没有办法!为了生活而要生存下去,不得已再去打工,一干就是10年了!前段时间做梦自己单子太小,大便溅到我嘴上,自己不小心把它吃了下去,哦!原来是这样:以前的日子吃得苦太少,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要准备吃更多更多的苦!吃得苦中苦,方为是人啊!感谢主的恩典!最苦的日子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