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天价彩礼到底该不该规范?你怎么看?

古瓷片儿


彩礼确实有点离谱了。

虽然说时代发展了,经济宽裕了,彩礼多点也无可厚非。但是过高的彩礼早已偏离了定亲的初衷。

最看不惯养了闺女漫天要价的,好像跟卖女儿差不多。

据说,在河南、安徽、山东交界地区彩礼最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

万紫,指的是万张二十面额的,千红当然一千张红票了。至于这一片绿嘛,面额肯定是五十的,一片没个准数,可以理解为随便给。这样算下来要三十万以上了。这个价格对于一般家庭几乎是倾家荡产也不一定能拿的出来的,更何况还有家里兄弟俩甚至三个的呢!

河南开封通许县的风俗非常好。一般的家庭虽然也要点彩礼,但都是由男方随意给的。而且女方父母并不会将男方给的彩礼钱扣下或者挪做他用,会在女儿出嫁时候置办嫁妆或者做为压箱底的钱再带过去。条件好些的女方甚至要再贴回去不少,用以小两口结婚后生活创业。这才是真正的嫁女儿。当然了,也不排除有几个个别的。


乱眼看世界


彩礼只是一个习俗

天价彩礼也分好几种!

1.有钱人的游戏,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彩礼,还送车送房,这个都是因为面子,钱多有面子嘛!反正他们也有钱!

2.还有天价彩礼是攀比心理,举个例子:隔壁她家女儿嫁人彩礼28.8万,我觉得我女儿比她漂亮比她厉害,所以彩礼要38.8万,就是要比隔壁多!这个就是攀比心理,也不管男方能不能拿出来,强行攀比,强行要面子,强行高人一等!

如何规范?

1.面对彩礼是一种民风民俗,如何规范呢?其实这个东西是不好规范的,你要是规范了就是一个价格,那人家有钱的的多给一点不行吗?人家不要彩礼不行吗?规范彩礼,大多数老人家都不会同意,觉得破坏风俗!

以上也至是个人观点,如有偏激,不好意思!





农村胖波


这,真的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话题!好好的婚事,人生大事,男方女方的人生第一步,一个新家庭的成立,竟被各种各样的红包、彩礼伤的体无完肤。甚至出现了结婚当天,当着众多亲朋好友,退婚,拒下车,闹出了伤风败俗的婚事。

这些都是没法规范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让谁去规范?这也是男女双方你情我愿的事,走到因为彩礼多少问题而决别,实为不幸。

这些问题归根在哪里?个人感觉:

第一,是女方父母的问题,为人父母,看到儿女结婚,应当祝福,或是讲述一些生活难题与经验,不应为难男方,去要天价彩礼。男方负债给了天价彩礼,以后你的女儿也是跟着受累,难不成再离婚?以这种事情为营生?再者说,男方正直年轻,或许现在给不了你三万五万,或许以后飞黄腾达了,会给你三五十万呢。

第二,男方的父母也略有责任,女方提出的彩礼过高,超出了家庭承受范围,就去多沟通,多协商。如果没有超出家庭承受范围,就给了吧,毕竟你儿子娶了人家养了几十年的女儿,以后还得喊你们爸妈,孝敬你们,替你们传宗接代。

第三,男女双方也有责任,作为儿女,不论男方女方,都应该给家人做做思想工作,家和万事兴嘛,不能因为彩礼多少,闹得不可开交。能出了,就出点,图个吉利和气。能少要,就少要点,图女儿以后能有个幸福生活,幸福家庭。

所以说,彩礼或是天价彩礼,真没办法去规范,你说给多少是标准?还是要双方互相多沟通、多理解。

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被彩礼所左右。


静想蓝天下


农村天价彩礼到底该不该有个规范,你怎么看。

本人认为不是该不该有个规范的事、就应该取消彩礼这个一说,我们这边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家的女孩找对象要过彩礼。

不管是女方还是男方、在双方父母老了的时候都有赡养的义务。

孩子也可以生两个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那为什么在结婚时非得一切费用都是男方出。男方出也可以、女方父母为什么还要、要求男方拿出天价的彩礼呢?

本人认为男方可以支付给女方家长天价彩礼,但是必须得有个协调、在女方父母老了之后,女儿和女婿对他们在没有养老送终的义务了。

要不然天价彩礼太坑人了。


乡村平凡琐事


天价彩礼早该规范了,俩人是因为爱走到一起还是因为钱走到一起?这样的彩礼把女人当成商品了,并且男方不堪重负!我们当地结婚夜要好多钱,但是都用在结婚上,女方父母不留彩礼钱,还要看自己家的经济能力给予几万以上的陪嫁。就是这样也要几十万。县城买房装修电器就要三十万多了,再给新娘二十万,改口费,首饰结婚照还要几万。年前熟人家娶媳妇房三十万,彩礼二十万,又给五万,娘家妈妈,姥姥奶奶一共给了七万,后来婆婆又给了三万。结婚前一年男方家买了车,这些算算,农村种地一辈子也存不到这些钱,都要有外债,儿子娶了媳妇,父母还要继续劳作还饥荒并且要省吃俭用。好在这家的媳妇通情达理,今春种地的钱借给婆婆用。

看到这些家庭娶媳妇的花销,我们这些一直供孩子上学的家庭也犯难了。因为那些孩子没上学家里要省了二十万左右。我们这学医的临床五年又考了三年研究生已经花掉大部分积蓄,毕业工作又要面临高昂的房价和结婚,真的是不愿去想太多!

想想我们结婚没要彩礼简简单单的结了婚,现在也生活的可以。其他国家娶媳妇也是中国模式吗?


高山流水28996171


天价彩礼,肯定是不合理的,应该取消。天价彩礼的恶果,可能20年后会更明显。因为天价彩礼,很多男人难以娶妻生子,这无意有悖于目前鼓励生育的政策。另外,因为怕以后自己的儿子仍然娶妻困难,而生女儿还可以受好多彩礼,好多家庭都更倾向于生女孩。到20年以后,这批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可能出现逆转的男女比例:男人少而女人多,阴盛阳衰,男人忙于在女人之间周旋,而没经历谋事业,更没精力忧国忧民。

至于如何规范,舆论引导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甚至可以提高高度,从干涉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角度进行规范,任何人,不得借彩礼之名干预子女婚姻自由,否则就是违法。


非常锐角


彩礼原本是一种民间风俗,是一种订婚仪式,也就是说彩礼本来就是象征性的。可是现在彩礼却成了一种变相的索要钱财,并且彩礼价码不断提高,致使一些男方家庭无力承受,闹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农村的有些女方家庭相互攀比,索要的彩礼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苛刻。长此以往,后果就不堪设想。如果不再及时加以制止,任由其蔓延发展,以后的后果可能无法控制。彩礼,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等同于女方收到彩礼之后,也就意味着这桩婚事就敲定了,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可近年来的彩礼,变得高不可攀了,不少家庭一听“彩礼”二字头都大。🌾🌾🌾🌾只要男孩子优秀。能带给女孩幸福。能程起一片天就行。就是老一辈给金山银山又怎样。也有用完的一天。自己不努力,没能力又能怎样。女孩子选老公要看男孩子的能力。不要光看一时。要看永远,还有自身能力。彩礼不是问题。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孩子们都要自己变的强大了。房子🌾🌾车子🌾金子🌾钻石🌾都会有的。风俗还是要传承的。彩礼还是要有的量力而行。不要攀比。🌾只代表自己观点🌾🌾







农村三姐142063193


不管农村的彩礼是如何的高,即使部分男方不情愿,必竟还是付了。能付得起的彩礼就不是天价彩礼。

如果说房子能升值,结婚后的女人一般一年连带小孩成两人,升值足够快。升值空间大,因为人能创造财富。对一个未婚的小伙子来说,20万的彩礼高么?肯定是高了。但是,假设同时有套房也只要20万,你说他会怀疑吗?肯定会。因为不现实,潮流不可能。20万的彩礼是现实潮流。所以,他付20万的彩礼是首选。

彩礼是风俗,体现的民间意愿,对彩礼的付出,是一种形式,一种定婚的承诺约定。这种约定虽然不及结婚证的约束力。不是小数目,就有了毁约的经济代价。假如彩礼只要三五几仟,毁约的机率就会大大地提升。农村姑娘提高彩礼,也是一种自认的价值,不能落得个“没人要”。

高彩礼,是男女两方的经济往来,没有第三方,也就不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彩礼再高,也不过是过渡的数字,绝大多数在结婚时,或用物,或用存单,还是回到了原处。其实,只有女方的父母那才是真的亏大了,彩礼被带走了,陪嫁品也去了,还有女儿成了别家的人。

彩礼再高,但浪费却及少。结婚热热闹闹吃喜糖。此刻,小伙仔人财两收,就这么富了。

所以,高彩礼失去了去规范的意义。


金榜名单


农村天价彩礼到底应不应该规范?你怎么看?

天价彩礼确实应该规范,但是,不是农村天价彩礼,是地区天价彩礼!我是山东省烟台市的,我们这边农村或者城市,根本没有大家所说的,农村天价彩礼!天价彩礼不分农村或城里!是地区天价彩礼!农村人不背锅谢谢!

我们这里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按照我们当地习俗一般彩礼价钱在三万一千八(三家一起发),而且一般的家庭女方也会带一辆车,并且有的女方家里,会把彩礼钱再给闺女,相当于娶媳妇女方家里没要彩礼钱,还得给你男方一辆车(十万左右)!

而且我所了解地区有天价彩礼的习俗是东北(勿喷),我的几个朋友娶的是东北媳妇,要的彩礼钱都不少,而且条件也挺高。首先男方需要有车有房有条件,这是最基本的,其次彩礼要万紫千红一片绿这还是属于正常的彩礼价格。如果拿不出来就不结婚,原因是,她父母把她拉扯这么大不容易,留给父母养老用的!把我朋友逼的没办法,家里只有和亲戚朋友借!而且借的彩礼钱,只能是男方父母借的!让男方父母自己还!

我想说的是,有几个家庭帮儿子买房后,还能拿出这么多彩礼钱?其次难道结婚是用价钱衡量的吗?而且你父母把你拉扯大不容易,那男方父母把他拉扯大容易吗?换位思考,做人不能自私!

只是写的自己所见的,请各位勿喷!

文章原创,图取之网络,欢迎大家指正与交流。





九零后果园


农村天价彩礼应该规范,也必须规范,但实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首先与当地社会风气有关,不是每个地方的彩礼都高,有些地方甚至是女方陪嫁妆!彩礼高的地方,当地条件不一定就很好,这部分人群把婚嫁彩礼当成面子工程,感觉彩礼少了很丢份!天价彩礼能极大的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殊不知经济条件好的还无所谓,差点的都是举债娶媳妇,这样的风光的背后是婚后的负债累累!没有什么意义!

再者,婚嫁礼金的多少跟婚后的幸福美满并没有多大的干系,主要还是要小俩口情投意合,同心同德!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此陋习终将会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