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进厂两个同事,一个985毕业,一个二本毕业,五年后,二本毕业先当领导,为什么?

墨着mZ


二本先升为领导有什么奇怪的,谁规定985就一定要比二本先升为领导!工厂又不是学校,成绩与学历无法决定是否被提拔!在社会上,有时候不要太把教育背景与学历当回事;如果不能干事,就算是哈佛博士也枉然!我们来分析一下被提拔的原因:

一.工作态度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面对工作时被动、敷衍、拖拉、推御等各种消极态度,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哪怕他是天才也是没有用的!反之,另外一个人虽然学历普通、智力一般,但是他对工作非常积极主动、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敢于挑战,那他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情商的高低决定人际关系的好坏,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职业发展

情商的高低与学历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上却有不少恃才自傲的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我们认为学历仅代表你个人曾经接受教育的背景与受教育程度,所以不必炫耀或自卑!其实这两种行为都是情商低的表现,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你在职场的人际关系的好坏!高情商的人与人相处总是让人觉得舒服,低情商的人则像刺猬一样处处"扎人"与"被扎"!高情商的人与人相处先想到对方的感受;低情商的人则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甚至强加于人!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反之则处处碰壁,受制于人!

三.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你在内部竞聘中是否能够占据优势

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想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你必须要善待工作、热爱工作、积极主动地工作,才能够从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反之,你工作态度被动、敷衍、拖拉、推御,甚至你都嫌弃工作、厌恶工作,你怎么可能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呢?就算你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凭你这工作态度能发挥出来吗?绝无可能!

四.贡献越大越容易被提拔

工作中所有表现的评估,最终转换成对贡献的评估!通过努力工作、热于钻研,不断为工厂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断为工厂培育新人,不断的为工厂创造价值,不断的为工厂作出贡献的人越容易被提拔!

所以综上所述,二本员工一定是在以上四个方面优胜于985所以才被优先提拔的!

(我是诸葛教练,分享口才、销售、营销、管理、商业系统等方面实战经验;关注我,有问题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尽快回复🤝)


诸葛明职场教练


我应该就是你说的和二本毕业生差不多的情况,2007年大学毕业进了本地企业,集团很大,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两万多人,和我一块进来的40个大学生,其中我和另外一个是大专,那38个有几个985,一开始进厂的时候自己很自卑,因为企业是化工企业,自己专业不对路,其余人大部分是化工专业,所以自己经常自学化学知识,两个月后定岗考试,考的还不错,但是985的三个人都被定成了班长,因为化工厂是集团新成立的,所以基层干部全部空缺,我定成了副班长,又过了三个月,主任发现那三个班长理论知识不错,但是眼高手低,具体的活要吗不愿干,要吗干不了,最后车间选工段长,三个人都淘汰了,我被选上了,没别的就是踏实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后来三个985都辞职了,现在想起来其实不管学历有多高,都要脚踏实地。


豪豪爸爸2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高考的时候,学校代表学习,牌子代表面子。可是,到了社会,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

题主之所以这么问,其实已经暗示,985理所应当比二本首先得到提拔,这就有点“唯学历论”了。学历是什么?《围城》中方鸿渐说得很俏皮:“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到现在,这句话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对一个企业来说,招聘的时候喜欢985和211的学生。但是提拔干部不同于招聘。招聘过程很短,通过简单的面试交流,很难对一个的能力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应聘者众多,所以只能通过学历进行筛选。而提拔干部就不同了,是经过了长期的考察,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在领导心中有了准确的定位。而工作能力并不等同于学历,它包括很多能力,能够解决问题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平衡能力、执行能力。学历再高,如若不善沟通,领导怎么敢委以重任呢!

985不如普通二本提拔快,发展好,在职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在国企的时候,公司不乏重点大学毕业生,但提拔比较快的,恰恰是普通一本、二本、专科和中专生(九十年代以前中专),其中有一个大专生,不到三十五岁就混到了公司副总。这可是一个万人大厂,其提拔之快让人大跌眼镜。中层干部里,中专/大专生占据了半壁江山。很多部门,中专/大专生领导本科生司空见惯。

为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生反而没有普通二本混得好呢?据我观察和分析,大都是输在了情商上。不可否认,985毕业生智商很高,但是,进入职场,能不能得到提拔重用,智商远没有情商重要。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解决技术问题是一把好手,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短板,不善于跟领导沟通。而很多普通院校毕业生,脑子比较活络,嘴皮比较利索,善于跟领导打交道,往往最先进入领导的视线。工作几年以后,领导对他们越来越熟悉。而他们的工作能力也说得过去,考察干部的时候,领导当然提拔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人啦!

👉答主:管理那点事。深耕管理二十年,半年时间头条粉丝达64万,文章和问答阅读量4.5亿。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想要学习头条运营技巧,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同时,别忘了点赞哟👍


管理那点事


不能绝对唯学历论,天生我才必有用,会读书不代表善管理,要人尽其才,各施所长。我在一个培训班听课时,培训老师讲了一个真实事,就是讲一个高学历官员从当年的学霸在官场奋斗20年后才一个地级市局长,本以为可以了,可同学聚会一次,回去就得了抑郁症,因为以前很多不如他的同学,从来沒入过他法眼的人如今比他官大的有之,比他有钱的有之,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什,所以就气病了。可他不知道人生路之长有很多赛道,有很多机遇,不同阶段的竞赛下来,结果会发生变化的,不是什么好事都只能归己,要正确对待得失,才能生活快乐。


sjq7929


单位里如果一流名校跟三流一起进来的,很明显,一流名校的考进来的,三流呢,靠关系塞进来的。所以,提拔的话,你说选谁?再者,一流名校进来工作注重技术,真才实干,三流呢,会玩会混啊。找准定位过日子,不要对比,有对比就有伤害,你要再看看临时工,心里就更摸不直了,没学历没能力没考试,一样进单位,表面上工资收入少的可怜,看看人家家境人家背景,突然就理解了,你们拼死拼活买房买车,人家早就很多套房子奔驰宝马了,人家需要的是一个正经单位上班的生活,你努力的房子车子是人家早就具备的装备,你还在耻笑人家是个临时工的时候,其实王者在暗笑青铜,有个编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被你天天嫌弃的人家底够你挣几辈子了,你还在嫌弃人家没学历没能力还没编制……同理,985毕业在笑话人家二本毕业的时候,知不知道,二本毕业的人说不定人家叔叔伯伯就是单位大老板或者单位上级大老板,人家的人脉背景,你985一辈子打拼都可能得不到,人家去办个事分分钟叔叔伯伯一大圈帮忙,你呢,就是个985毕业,出去谁也不认识,找人办个事难得要死,所以,你说领导提拔谁?有技术的专心技术,有人脉的专心人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拔技术人员就提拔名校的有才能的,提拔领导干部还是会混会交际的吧,毕竟各司其职物尽其用啊!

我是小棉袄,喜欢我的亲,请关注我哦!


盘扣小棉袄


最近看《都挺好》里面有这样一个现象:

苏明玉和苏明哲两个人,一个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是苏州师范,但是十年后呢?

苏明哲失业,就业困难,苏明玉是集团分公司总经理,

一个再为找工作发愁,一个开着奔驰,大G,经济雄厚,为什么呢?


而且剧中一段经典对话:(苏明玉和蒙总)

你一个月兼职能赚多少钱啊

大概一千多吧

那你近期有什么愿望吗

考上世界名校,但是需要赚到30万经费

那你现在这样到毕业能赚多少呢(大二),一年给你按存下2万算,3三年下来是6万,毕业之后你们专业类工资一般在4000-5000,剩下的24万你需要起码5年才能赚够。

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后去了世界名校又能怎样,一年能赚多少钱?现在和你说话这点时间我已经把你几个月的兼职赚的钱给赚过来了,所以我的时间很宝贵。

赚钱靠的是什么?是脑子啊。

所以啊,赚钱靠的是什么,脑子啊。

智商情商办事行为等等,都是大脑思考下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

学习是成功的大路,但不是唯一。


话唠小毛炉


一个人买了头公牛,又买了头母牛,为什么?你以为生小牛啊?喂草呗!!985怎么了?二本又怎么了?不要以为你是985毕业,就牛比哄哄,记住了,你考上985,那只能说,你高考分数高,学习努力,发挥正常,还能说明啥?当你从领奖台上下来的时候,冠军已成为过去,未来如何?拭目以待!!!以为自己985毕业,就牛比哄哄的人,智商或许是高的,情商绝对不高!!!上帝是最公平的,他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以为自己上了985,从此以后就上了天?这种人早晚摔跟头!!!人家上了二本,或许因为发挥不正常,或许没有努力,现在工作了,大家又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习不如你,学校不如你,为人处世,情商,……这些方面就很有可能比你强!!!因而就会出现,二本的先当上领导,这太正常了,如果,你因为上了个985,从此以后就觉得什么地方都比人家强,那,世界太简单了,光看学习就得了!!!


warren64656451


不奇怪,正常得再正常不过了!我们那年代是重点、本科、大专和中专技校。同届入厂15多个本科(重点有几个)、大专30多、中专技校100多,10年后本科大多上了中层,大专也有好几个上中层了,中专二三个,此时开始分开层次了,更好的上处级了。再过七八年这些中层大多上处级了,上副厅的是一大专的!而且技术能力不算突出,是机遇和遇人(贵人,帮你提你的人),或许就是命运吧!

亲身经历所以清楚,其实从职过程中学历是最先的优势,一般都认为学历=聪明=能力,所以领导或同事都会高看一眼!第二人品,这是逐步建立的,工作生活中慢慢体现而且越来越稳固,领导多数强调人品,特别是现在!当然不要你做人中榜样,但不能使坏、不搬是非、生活检点,这样领导提你少担心!第三能力,这是必须的本领!这样领导用你工作上放心!第四是关系,是协调和与同事相处的纽带,一个集体是要团结才能成事的!所以个人能力最牛而不能带队团结队伍的人领导不用的(我这有一个,只给技术职),也就俗话说人缘好。这是我认为的从职可能上升的基本条件吧!

千说万说上面的是基本条件和能力!能成为一般层次的骨干力量,对某单位而言是中层干部吧!更高的层次除了以上基本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机遇和遇人!其中遇人是重中之重!遇到赏识你的更高层次的人!越高层次越如此!随着层次的升高同层次的人都不差,此时能力智商情商都不再是竞争的决定条件了,谁都不差!这时就是遇人了,或说命运!

另外总有一些人总说别人会拍会送礼等等,所以能提职加薪,而老实苦干的人吃亏等,其实别人能上去都有别人厉害的地方!而领导也不是SB!(当然不能绝对,也许有些个别情况)因此应该反省自我,多找内在原因少找外部因素,这样从职会更顺利,也更容易升职提薪!


闲酌云端


无论是什么文凭,首先是个敲门砖。被招聘进企业的985和二本,己经远离了高考起跑线,重新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进入了走上社会后的人生表演。

其实学生时代的两个人,聪明才智没什么差距,一个会学习,一个稍欠,精力分配也不一样,所以在高考起跑线上分出了高低。

不同企业,情况不同。在此我只粗略介绍生产性企业。以我所熟悉本市的一家大国企,来剖析985和二本入职后的不同命运。

该公司有上万员工,各类分公司、子公司数十家,每年都要招聘一批人。在这些新员工中有博硕本,也有职校学生。在具体安排上,博士、硕士、985和211学生不下车间,一般都是进研究所、财务等机关部门。二本学生在车间干足五年,再进行二次分配。职校生则充实一线工人。

在生产企业里,升迁的主渠道,一个是技术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所以该类企业的高管们,他们的经历,基本上是从这两个路线上去的。

既然本问答主题讲985和二本,其他就不提及了。

在实际工作中,985在技术上有优势,做事专注,与企业其他人之间交流少,说得好听,叫情商低。他们先是参与产品研发,有成果后成为产品主管。在他们的升迁路上,有技术科长,质量科长等技术类中层职级。他们在研究所有职务后,也能转到生产、销售等等其他部门任职,慢慢形成综合人才。升到本单位一把手时,也只是总公司下面数十个子公司、分公司老总之一。只有经济总量在总公司占比大的,才有机会升为总公司副总级别,其他人则可能同级换岗,或调任总公司同级的中层干部。

而二本生在基层,一般到车间办公室,干技术员、调度、计划、统计等,先跟师傅学习,了解生产技术和流程,常语道:越接近基层,工作越难干!!需要打交道的是人,与985遇到的难题是技术问题完全不同。这磨炼了二本生与人打交道的水平,锻炼了文才口才,处事也精明,同时增多了与上级沟通接触的机会,知名度高,也就是说情商很高。

一个面对电脑,一个面对领导,这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了解决技术问题,是本分的,应该的,不惊艳。领导对985本人了解少,985被当作技术岗位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正好!领导既放心也安心。解决人的问题是能力突出。攻破一个技术难关,厂长级领导不一定知道。生产中解决一次生产难题或纠份,使生产重新顺利,往往令人印象深刻。于是在两相提拔时,二本相对占了更多分量。

我市这家万人国企,公开资料中,高管们都是高学历,高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而他们的第一学历大多一般。我讲这些,既是事实,也是让走上社会的莘莘学子们,有所了解企业文化。踏在社会的路上,起点固然重要,再学习,再提高更重要,各种岗位都有升迁机会,积极努力,都将前途光明!


南方的风0207


看专业啊,你985毕业又怎么样,你就算是个中文系的硕士你在一个高新技术行业里未必就比的上一个二本毕业的懂PLC,系统集成应用的本科生。你要看你能为公司做点什么,我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女孩复旦毕业去应聘前台要求两万月薪,HR都懵了,说我们这个职位薪资是4000-5000的,女孩一脸傲娇,我知道啊,但我是名校毕业的,你是不是看不起复旦大学啊,把HR都弄无语了,只好反复和她解释这个职务但工资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觉得工资低可以考虑别的职位,有些职位工资很高的,结果女孩说不要,太累了,凭什么要我一个名校毕业的女孩去做那么累的工作。哎,我都奇怪,这个情商是怎么在学校里生存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