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和周边的县在南水北调上沾了丹江口市多少的光?你怎么看?

没有几岁


这是一个脑残提的脑残问题!

首先,南水北调中线涉及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丹江口水库地跨湖北十堰的郧阳区、张湾区、郧西县、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河南南阳的淅川县。

丹江口市是十堰市所辖县级市,丹江口市因为南水北调而扬名,应该是丹江口市沾了所有南水北调水源区、涵养区的光!做出牺牲的是大家,而扬名的却是丹江口市。

当然,丹江口市虽然因南水北调而扬名,但是知名度不等于旅游、投资目的地!丹江口市也没有因为知名度高而受益!

丹江口市依然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可能会摘帽,但这跟其知名度毫无关系!丹江口市能够脱贫,主要原因是地级市十堰市的辐射与带动!最直接表现有两点,首先占丹江口经济半壁江山的六里坪镇因为紧邻十堰中心城区,汽车工业发达,建成区已经跟十堰经济开发区连为一片,六里坪工业园也被十堰经济开发区托管,承接产业扩散。其次,丹江口市的汽车工业也是其支柱产业,丹江口的农副产品、旅游等最大支撑源于十堰城区消费。

“丹江口水库”的命名属于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不能体现库区水域的全貌和历史全貌。1958年修建的水库大坝位于丹江在汉江的入江口处,根据地理位置及历史的习惯命名为丹江口水库,而该大坝是拦汉江的大坝。

后来均县改丹江口市,因名称长而常被人略为“丹江”,而丹江只是汉江一支流,源于陕西商洛,经河南淅川,在大坝建好后,“丹江”这条江在湖北境内不复存在。

  丹江口水库地跨湖北、河南两省,一千多平方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涉及十堰市的郧西县、郧阳区、张湾区、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河南南阳的淅川县,90%来水为汉江上游及十堰境内其它大小支流,名为丹江口水库,实为“汉江水库”,南水北调调的是汉江水,而不是“丹江水”!“丹江口”来命名该水库不能反映其地域全貌。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丹江口库区及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环丹江口水库及汉江流域各地人士及社会团体为丹江口水库增加了美称----“汉丹湖”!

所以题主问的非常可笑!丹江口市和十堰是一家,丹江口的发展是十堰发展的一部分,十堰人民希望丹江口越来越好。丹江口全境只有四十来万人,标准的小城,未来丹江口撤市设区只是时间问题,十堰市丹江口区值得期待😃


南水北调汉丹湖


南水北调工程最沾光的是沿途各地市,尤其是北方河南河北北京,直接改变了当地的饮用水源品质!最倒霉的却是水源地丹江口及丹江库区流域上游地区,十堰各县市吃亏最多!为了保证水质,十堰汉江两岸方圆数千公里关停当地化工企业、水产养殖业,只要捎带污染因素的制造业及农业、畜牧养殖全部关停!给当地经济、老百姓收入带来极大损失!


又见岳山


十堰和周边的县不仅没有沾南水北调的光,反而因为南水北调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牺牲了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关闭了很多化工厂。十堰尤其是郧西是中国的黄姜之乡,前几年黄姜是郧西的支柱产业,大部分农民都因为种黄姜尝到了甜头。但是结果因为皂素厂因为排放的污水可能污染底下水源以及汉江等被强制关闭。结果农民遭了秧,黄姜从每公斤2元左右下降到了2毛,以至于卖黄姜的钱不够支付挖黄姜的工钱的。于是大面积的黄姜被废弃在田间地头。有投资商血本无归,更多的时候农民的收入骤降,最明显的就是那几年过年农民的购买力明显下降。

在宣传十堰的时候经常会说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可十堰为这个项目牺牲了多少只有十堰人自己才知道。多少人因为丹江口水库搬迁异地?我们当然相应国家号召,为首都北京送上一汪清水,也希望我们的付出有人记得


熙泽云天


得到好处最多的是丹江,牺牲最大的是郧阳及陕西或汉江上游。淹没土地最多的不是他丹江!移民最多的更不是他丹江!还有脸说沾他的光?真不要脸。


独狼22490


很多福利都给了丹江!堵河、汉江沿线在退耕还林做了很大牺牲,实际补贴连一个月生活费都不到:一亩地才不到300块,咋叫占了丹江的光呢?!!!!!


武当王老五


简单的说;自从有了“南水北调",(据媒体报)國家拔了很多款,…。此款.分别用在辖下区.县里,…。若谈“谁沾光.…”;社会管理.治理.民生等等,不能用“沾光.吃亏"来判断,…。


崇介子


丹江口水库是个整体,它包括湖北河南陕西三省几十个县市。都是为南北调着出了贡献的"功臣"。


我已认证过的


老百姓没有啥丝毫好处


那小伙很帅嘛


移民安置是关键,住房是首要问题。


丹江江水平装修


不存在沾光,作出的牺牲和貢献不应忘记。就象打仗牺牲的烈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