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王”时代已逝?中原银行2018净利增速降冰点,现状不堪

近日,中原银行于公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

年报显示,2018年,该行总资产为6204.44亿元,同比增长18.9%;营业收入为167.84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为23.65亿元,同比下降39.4%。

净利增速降至冰点,不良贷款增2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2014年,总资产便达2069.48亿元。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至2017年,中原银行总资产分别为3058.91亿元、4330.71亿元、5219.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7.81%、41.58%、20.53%;营业收入分别为110.5亿元、118.04亿元、128.1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6.07%、6.82%、8.57%;净利润分别为30.12亿元、33.6亿元、39.0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89%、11.55%、16.25%。

此外,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2.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4%,较上年末上升0.61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83%的平均水平;不良贷款偏离度为98.55%。

由此可见,2018年年报是其成立至今表现最差的一份年度业绩报告,净利润增速遇成立来最冰点。

除了业绩不佳外,超30%股权被质押、频接罚单、股价破发、股权频繁被拍卖等问题已成为该行近年来难以回避的现状。

据了解,4月23日,该行股价报收2.27港元/股,处于破发状态。

同时,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原银行66.73亿股内资股股份存在质押情形,占该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3.24%,其中主要股东质押的内资股股份占该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1.76%。除此之外,该行尚有6.44亿股内资股股份涉及司法冻结。可见,中原银行股权质押及频繁被拍卖的现象十分突出。

在股权拍卖方面,记者注意到,目前在阿里拍卖平台上中原银行的2676万股股份正进行司法变卖,但挂牌已逾一个月仍无人问津。据统计,2018年至今,该行的股权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拍卖次数超过200次,即使拍卖价在多数低于评估价的情况下,仍出现大量拍卖失败或流拍的情况。

除此之外,中原银行近年来频繁被监管层开出罚单,尤其是今年以来因连续收到7张罚单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违规事由包括办理信贷业务、以贷转存等,罚款金额总计110万元。

成立之初总资产便超越郑州银行问鼎“中原之王”的中原银行,显然风光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