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55岁的女性高级教师,一周象征性的带一两节课,等60岁退休,合理吗?

用户5006022353891


按目前政策,男60、女55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定退休年龄。题主所言,是已有某地实施,还是一种个人期望?

笼统地说教师到底什么年龄退休比较合理,很难一言以蔽之。我的理解,大学教师可以延迟退休。一则大学教师周工作量少,老年人体力尚可支持;二则大学教师需要深厚学养,年龄越大,积累越深,过早退休是一种浪费;三则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大学的自主选课和走班教学,不需要教师费心于课堂管理,安心教学即可,各种杂事亦有辅导员打理。

但中小学教师恰好相反,周工作量大,对教师的专业学识要求不高,但学生很难管理,杂事多,而且年龄大了,往往不受小孩子欢迎,仍从事一线教学的话,会感到力不从心。

所以对于女教师55岁退休,我认为是恰当的。如果说有什么不恰当,只能说应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那些身体和心理已不适应一线教学的教师,应允许提前退休。宁夏实施此政策已有多年,反响较好,值得推广。

不过,题主的话中,还隐藏着另一层意思。即,高级教师,拿着高工资,就应该体现出与工资相匹配的价值。每周象征性带一两节课,等60岁退休,不是浪费资源么?

这话似有具体所指,但因未充分描述,不可臆断。权当探讨吧。

这就涉及到,高级教师职称到底代表一种能力水平,还是对一位教师毕生贡献于教育事业的奖励,或两者兼而有之?

从职称评审制度来看,高级职称当然代表能力水平。所谓职称,只是一种通俗说法,准确地讲叫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那么问题来了,评上了高级职称,就表示专业技术能力突出。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高级教师象征性带一两节课等待退休,是不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如果说,高级职称主要是对一位教师毕生贡献教育事业的奖励,那么,又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门槛,对指标进行限定,将大多数符合条件的教师拒之门外?

这不由得令我想起2016年正式通过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之前,公务员的晋升要凭能力,岗位有限,竞争激烈。优点是能选择出最优秀的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缺点是令大多数晋升无望的干部丧失干事业的动力。而改革之后,不走职务晋升,也有职级发展通道。这既给了基层干部希望,又是对他们长期扎根基层的奖励。

那么,基于同样道理,教师的职称晋升,也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按5年一级走职称评审,一条是任现职满10年自动晋升到上一级职称。这样,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学教师,走职称评审通道,最快可以在50岁左右到达正高职称。而走自然晋升的教师,退休前也有望到达副高。如果能作此项改革,其积极意义,将等同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另外想做个调查,如果有两个方案:

1、50岁弹性退休,但60岁正式退休前,全部收入(含公积金)减少三分之一。

2、每周象征性带一两节课,拿满额工资等退休。

您选择哪一个?


毫米


看了一些评论,感觉不退休是我的权利,不上课可以理解,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奉献过了。可是学校的编制是经过严格计算过的,你不干活你的活就的别人干,学校根本没有多余的人,那么有的老师就得超工作量,你拿着比别人多得多的钱,还不干活,还占着高级的指标。我就想问问会不会有意见。攀比起来整个学校的风气都会被带坏,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没有一个学校会主动给你安排一周只上两节课,都是自己申请的。你不同意我就请假,她们计算得很清楚,我全面请假也会比退休挣的多,为什么还要退。有的人算计到,我开学的时候请假,你没办法安排课了吧,等你课安排好了,我来上班,你要是给我安排工作呐,我就再请假,还可以规避来连续请假超过两个月减工资的规定。算计的非常完美,不服都不行。学校的整体风气被带坏,现在很多人评上高级后就开始找各种理由不上课,年轻人也是多一点活都不干,所以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不改变,对教育的损害太大了。


Sunneils


55岁的女高级教师,没有主动提出退休申请,按规定可延迟到60岁退休,一周"象征性"上一、二节课。合不合理?

我认为,这种情况,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或对或错,合理还是不合理,我们都不应将矛盾直指这位老师。

理由有三:

一、从法规政策上讲,该老师等到60岁退休,是法规政策赋予她的权利,且没损害他人利益,任何人无权指责。

按退休相关政策,高级职称的女性教师延迟到60岁退休,但也可根据身体、家庭等实际情况,提出申请55周岁退休。

从这项政策上讲,该老师并不想写申请提前退休搞特殊化,恰恰是执行了"正常退休"政策,没什么不合理。


二、从利益角度上讲,当面对自己切身利益时,将心比心,任何人的想法差不多。

在职高级教师,如果已晋到五档的,月总工资应该在1万左右,但退休后工资可能减少一半。对于一个55岁的女教师而言,如果家庭和身体上没特殊情况,退了休也闲得慌,不如在学校工作来得更充实。况且这么大年纪,退休了也没第二职业可干。干点别的事,也拿不到几个钱。

这种"实实在在"的想法,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不仅仅这位女教师。反正这份工资,即使她不领,别人的工资也不会增多。

也许有人说,55岁的高级老师还不退休,占了个高级指标,伤了年轻老师的利益。我认为这种想法太狭隘!难道别人就该自损利益来满足别人的利益吗?这算什么事?


三、老师干多少工作量,这是学校领导安排的事,与老师没多大关系。

55岁的女高级老师,可以说是学校教师中的元老、老前辈了。她为教育付出了所有青春。作为年轻老师真心没资格对她指指点点,想想人家年轻是怎样熬过来的。

题主说一周“象征性”上一、二节课,表面看,工作量确实太少。但我想,既然学校这么安排了,又不是她强制学校的,那么,总有其原因吧:或许她还有其他教辅工作;或许她还有科研任务;也或许身体等其他原因。总之,相信学校,总没错!


最后,“三味"再讲讲那些延迟退休的高级老师。既然自己没打算退休,在工作上也应对得住"高级"二字,只要尽力而为,领导也会适当考虑。几十年都熬过来了,再辛苦几年,也给年轻人树个榜样。既使退休了,年轻人依然念着你的好,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三味聊教育


评上高级教师的老师可以延迟退休,这本来是为了将优秀的教师留在教育岗位,一方面带好学生,另一方面指导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显然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

一、全国很多地区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并不能代表教学水平高,无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余热可发挥。除了在学校占一个高级名额,多混几年高工资,别无他长。

现在的职称评聘制度饱受教育界诟病,原因在于,这个职称评定的条件主观性太强了,唯一代表教学水平的“优质课”证书,也是通过老师多次修改演练而来,并不能代表平常的教学水平,而且优质课评选,并不是面向教师全体,很多没关系没后台的老师即使参加了,也与最后的奖励证书无关。

除此之外,在职称评定中的各种证书,如“优秀教师证书”“骨干教师证书”“赛课证书”等,其主观性都太强,一般都是上级领D说给谁就给谁,没有公开公正的考核,主观性太强,很难说明教学水平。

二、多年来,高级职称名额一直受限制,因为名额越来越少,几乎成了教育界管理层领D的盛宴,普通一线老师很难晋升。

全国各地的职称评聘条件靠由下而上的层层推荐和选拔,这样一来,一些有关系有门路有后台的教师不但升官,而且在晋升职称上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更容易拥有评职称所需要的五花八门的证书。

例如,早些年,在我们本地评高级职称需要市级以上优秀老师的称号,试想,什么样的优秀教师才能在市或县级赢得这样的殊名,何况乡村教师连参与大型“赛课”活动的资格都没有,根本无法获取,但是管理层的领D却可以上报一些工作业绩,并打通一系列关系,为自己或自己的亲属赢得市级以上的诸多荣誉,能顺利评上高级职称。

三、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要么多年离开一线教育岗位,要么就是为了评高级职称拼尽了洪荒之力,到了55岁已经一身的职业病,很难胜任接下来的延长期。

由此看来,高级职称可以延长到60岁退休的好政策,并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是极其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的高级职称实行限额制,多地教师编制已满,高级职称名额成为稀有之物,只能靠已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退休后才有空余名额,而高级职称延迟退休的政策,使本来紧俏的高级职称更加紧俏,也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失去了评高级职称的希望,极大的打击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多年来,放弃评高级职称的老师越来越多,大家都以“珍爱生命,远离职称”来安慰自己,其实不是不想评,实在是评不上,一个失去晋升之路的职业又怎么能让人有活力呢?

二、高级职称的教师多在管理层,常年比普通教师任课时少,到了延期退休的年龄所任课数就更回报稀少。即使是常年在一线的高级职称,因为多年的操劳,颈椎病、腰椎病、静脉曲张、咽喉炎、肺心病等职称病都会愈加严重,上课效果远不及年青老师,精力也达不到,学校只能安排这类教师带一些小科,或者只上极少的课时,甚至干脆干一些类似“看大门”似的后勤工作。但这类老师的工作必然就分摊在别的老师身上,增加了其他老师的工作负担。从这点而言,过了55岁的女性高级教师,一周象征性的带一两节课,等60岁再退休,实在不合理。

这些高级教师之所以不能胜任高强度的教学,即使被年青教师所嫌弃,依然享受自己的延长退休的权利,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和企业工人并轨以后,在职时的工资和退休后的工资,相差2000多元,这对工资基数不高老师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收益,所以为了多挣几年钱也要坚持下去,

综上所述,职称改革势在必行,不仅要完善职称制度的评聘制度,而且还要增长高级职称名额,增少因老教师占用名额而产生的矛盾,同时对一些不能胜任教师高强度工作的高级职称教师,该退休的就退休吧,一方面养好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这样才合理啊,大家以为如何,欢迎补充。


指尖教育帝国


我是女教师,我到55岁时不延退。因为1、大多数学校,没有一周带一俩节课的普通教师,压根就没这个待遇。你选择延退就证明你身体力行,你就要服从学校安排,一线岗位面对学生,保质保量是良心活,不能含糊。2、55岁了,一般都是最高的岗位工资,你不退,人家年轻教师怎么晋级。腾开一个高级岗,能解决好几个岗位的晋升。3、55岁了,领导管理你紧了不行,(于情于理)松了也不合适,管理的尺寸难拿捏。4、55岁退休,还能解决一部分孩子的就业问题。最后,每个人都会老,但体面的退了比延迟又要各种照顾更受尊重。


水天一色102


提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学校的教师吧?通过提出的这一问题,基本可以判断此类人本质上属于那种见不得别人一点好,实属典型的“窝里斗”人士!在这个社会什么叫合理?试问一个只靠模仿别人唱歌的人,能挣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合理吗?天天不务正业,靠投机倒把发横财的人有的是,你觉得合理吗?作为奋斗了大半辈子,只安分守己靠工资养家糊口的老师,因年龄偏大,可能上课少点,你就觉得心理不平衡了?不是“窝里斗”又是什么呢?既然国家出台了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必有合理之处,背后妄议只能是蚍蜉撼树,遭人不齿!顺便说明,本人不是教师,但很尊重伟大的教师们,毕竟每个人都受过老师的教育!维护教师这个群体的光荣形象是每个有良知人的义务!


曾有理想



教师这个职业,是典型的养小不养老,越老越不中用。女教师到了五十多岁,就开始耳聋眼花,拙嘴笨舌,思维缓慢,口齿不清了。如果过了五十五岁还在教育第一线,就有点误人子弟之嫌了。

在岗和退休工资相差很大,做为普通女教师,肯定不愿意五十五退休,而想着干到六十。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校长在安排工作时,还是尽量让她们脱离教学,干一些后勤之类的工作,她们肯定还是会干好的。但是如果还让她们担任主课,那怕一周两节课,恐怕也是上不好的。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老了,工资高了,课程安排的挺少,让年轻人心里会感到别扭,干劲会受到影响,学生成绩或许会受到影响呢。

其实男女老师都一样,过了五十五岁,就干不动了,与其让他们在学校里强干,工作做不好误人子弟,倒不如让他们早点休息,腾开位置,把年轻人顶上岗位,推动教育发展才好。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女性高级教师,过了55周岁,一周象征性地带一两节课,等60岁退休,合不合适?我觉得是合适的。

第一,政Ce规定,女性高级教师可以到60岁退休,她们没有挤占别人的利益,容不得别人来说三道四。别以为她们占了你的指标,根本不是这回事!

第二,55周岁的女性高级教师,每一周带一两节课又有何不可呢?谁都会有老的时候,她们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她们以前一样努力过,一样付出过,凭什么不可以临近退休轻松一点呢?

第三,55周岁的女性高级教师不申请退休无可厚非。如果身体允许,家里没什么特别紧迫的要求,上班比不上班工资待遇相差一半,凭什么要她们发扬风格退休回家呢?

我们学校50岁以上的女性高级教师有3人,其中55岁的1人,但她目前是我校课上的最多的人,教研室主任,即使椎间盘突出了,也轻伤不下火线。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符合申请退休年龄条件而不退休是人家的自由意志,她们不违法不违规,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别人,人家完全可以不买账!不退休是本分,谁不想多挣点呢?


剑客谈教育


说实话,过了55的教师,仍然再教课的真是很少的了,大部分都已经在实验室和图书室“安度晚年”了。

这是惯例,也是一种必然,毕竟像图书室和实验室等地方也需要人,总不能让妙龄青年和年富力强的守着这些仪器和书安闲度日吧,那样才是真正的浪费,也是最不合理的。



一周象征性地上一两节课,等着退休,只是别人的一种说辞,说这话的人还年轻,还没有感觉到职业的倦怠和身体的限制带给他们的悲凉。他们仅仅看到的是别人干活比她少,忘了曾经人家也年轻过,也曾经是拼命三郎!

正如一头牛,壮年的时候它一天可以犁十亩地,年龄大了以后,一天犁二亩地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别的老师请假,我一个人可以同时上两个班的课,先让一个班预习,然后到另一个上课,讲完课不知作业,然后到另一个班里上课,上完布置作业,再到另一个班讲。就这样打一个时间差,连轴转,不停息。那个时候也感觉不到累,现在想想,我自己都感觉到不可思议,我怎么那么能折腾!哈哈



但现在不行了,我连续上两节课明显感觉到体力不支,腰酸背疼,说到底,教师还是一个体力活,需要身体做支撑的。妙龄大了,确实干不动了。

不知道,我55岁的时候会怎样,也许我还奋战在一线,像现在一样,火力迅猛。也许我确实干不动了,只能担任副科,一周只上几节课,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写点东西,回忆回忆过去,不过绝对不是象征性的,我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绝不误人子弟。还有我有足够的过往可以言说!


寐语小筑


教师行业有特殊性,我是一名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站在一线的中学教师,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坚定了当教师的信念,选择从教的那一天起就没想过跳槽,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注定是孤独的、清贫的。所以,个人认为积极健康的教师就是干好本职工作,坚守社会和职业给的这份荣耀,在身体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延迟退休,继续为灵魂的事业发光发热。但如果仅仅是为了那点绩效,个人认为,不值得牺牲教师的情操。其实,无论是个人的知识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还是一个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带出来的学生的延伸价值,对于一个教师来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