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百年前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这个观点?

阿尔卑斯山下的水


"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号角,反帝反封建成为民族解放与独立的行动纲领。而打破禁锢中国人民思想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牢笼,成为解放国民改造民众的必然行动!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自然成为被打倒的对象!但是,从儒家学说创立到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人民两千年,一路推动封建社会从诗簪鼎盛时期盛繁荣走到老朽昏庸穷途末路的衰落,从当初仁义道德天理治世,三纲五常礼仪治国,存天理,灭人欲,克己复礼,舍小家,为大家。天人一体家国天下等级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经过两千年历史文化变异与沉淀,到封建末世被统治阶级变成腐臭怪味的大酱缸,什么新鲜的思想文化放䢎去都无法改变其酸臭陈腐的异味!只有打破这个大酱缸,彻底改造我们的国民性格,唤醒沉睡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激发国民血液里沉睡的大智慧和自我革命精神!

无论孔子学说的初心多么纯粹梦想多么美好,但经过两千年长途跋涉,风尘仆仆来到二十世纪初已不再是当初的旧模样。多少情怀已更改,多少梦想成蹉跎,儒家思想始终在为他人做嫁衣,孔子也始终为封建王权做店小二代理!这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尴尬和悲哀!乱世为革命当做社会进步的阻力而打倒,盛世为王权当做社会和谐的动力而推销!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自始自终都缺少一次触及国民灵魂和国家政治制度的伟大革命!无论是当初还是后世!都是寄希望于皇权帝王的仁义道德的政治改良!反而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成为统治阶级套在人民头上的紧箍咒,成为维护封建盛世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宝!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把儒家思想从代理封建皇权帝王统治阶级利益小店中还魂回来,回归到天地法理道德境界中去!儒家思想携两千年封建文化于国民思想中,既镌刻有儒家思想中合乎天道人伦天下大同等等中国古老智慧光明的文化基因,又浸染了历代统治阶级逆天理反人性自私虚伪的腐朽黑暗的文化基因。于是没有国民思想的改造和国家政权的革命,便不可能拯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领导人民脱胎换骨走向新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选择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是儒家思想超凡脱俗获得新生的大幸运!

打倒孔家店,打倒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文化的代理人,铲除反动腐朽没落的吃人文化,还原传统文化智慧阳光照亮的世界!这正是"五四"运动的文化意义所在!不要认为"五四"是反传统的!传统的不一定是封建反动的,有很多是穿越时空永恒的革命性的东西,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对待孔子学说及其儒家思想必须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吸收!才是对孔子最大的尊敬!




送你一个長安


儒家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上升至国家学术层面,给大众一个交待。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抱歉我记不得具体年份,大约2010年左右,在天安门广场一侧立了一个孔子像之后,连夜又被搬走取缔。这个事件见诸于当时新闻,我本人非常观注。后续专门询问了一些掌握政策的党校学术派人物,回答是立孔孑没问题,但只立孔子有问题。

我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掌舵者非常谨慎。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其实孔子有说不尽的委屈。

二千年前的孔子,与董仲舒化妆后的孔子,到明清理学阉割版的孔子还是不是一个孔子?

答案不言自明。肯定不是一个孔子。

但是,两千年来孔子承担了多个孔孑,那么这个孔子就可疑,就可怖。贡起来可以泽被后人,拉出来就可以干坏事,怎么能不慎重呢?

尤其是孔家店一家独大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袁天罡奇门遁甲号


五四之前100年,不打倒孔家店,100年间,国家如病猫,群狼围食。一、二、三次鸦片战争,割青岛旅顺口、割香港澳门,丟海参崴、北海(即贝加尔湖)、甲午海战惨败并被迎赔白银计7亿两,为国家的几年的财政收入,为日本国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政府白勒索中国7亿两白银建设自己的国家。

打倒孔家店后,中国赶走了日本豺狼,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使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七十年时间,我国超英赶美,已跃为第二大经济体。不打倒,中国能站起来吗?勿喷,要用事实来驳倒!


j九华


腐败政府为了维护极少数官僚资本主义者利益,搜刮民财贪污腐败只图享受,不思进取,使民族与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民间力量一呼百应起来运动。孔子思想本来有其精髓,也有其糟粕,应当传承发扬。然而当时统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主要思想,其中不乏愚弄民众思想,已经与当时社会发展极为不符,也成了革命运动必须先打破的精神桎梏。只有这样,才能把受压迫人们从思想上解放,认识到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现状,才能掀起混混烈烈的革命运动,推翻腐败政府,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发展的必然。


元芳观点


什么叫‘‘孔家店’’?

就是孔孟之道的代称。孔子被封建帝王一再加封,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何谓‘‘大’’?天少一横为大,意为仅次于天子。成即成就。至圣,即思想成就最高的圣人。文即言之有文采。宣指思想播于四方。

这样封孔子,说明封建皇帝都希望以孔子思想(包括儒家)统一天下人的思想,尤其是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直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那么,‘‘五四’’运动又是什么目的?要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救亡图存。这就难免产生与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秩序的激烈冲撞!毛泽东有句话‘‘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所以,在五四时期思想进步的人们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时代的必然!

有的人可能觉得是不是泼水可以,但不能连小孩也泼掉?其实,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当时历史,你就会知道康梁变法就是‘‘改良主义’’,改良主义似乎注定不能救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大促进了西方进步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奠定了现代中国革命的格局。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这些新文化运动主将,其实也不是全盘否定孔孟思想的,作为中国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观念谁也不会放弃!



阴阳家6


孔子是先贤,被我们称为“至圣先师”。儒学是国粹,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五四运动”,也被称为是那个时代进步的学生和青年的爱国运动。

(孔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五四运动”中,进步青年们,还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呢?今天的青年人们,又该怎么来理解当时青年人们的那种行为呢?

一、“孔家店”成了总出气筒。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走进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贫穷,落后,愚昧,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战乱不断,纷争不休。国际上没有地位,受欺负挨打。先是和英国打,打不赢。接着和法国打,还是打不赢。西洋人打不赢,连东洋人也打不赢。再接着,八国联军联合打中国,轮番上阵。割地赔款越来越多,中国人也越来越穷,越来越弱,中国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

“五四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爆发的。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可是战胜之后,不但没能获得应有的利益,利益反而受损。中国人在那时候,彻底看清楚了自己在国家上所处的地位。

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很多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走到那一步,都是在中国传播了两千年的“儒学”这种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

当然了,从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知道,这个结论多少有些偏颇。但不管怎样,“儒学”和“孔家店”,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总出气筒。

(五四运动)

二、“孔家店”遭遇躺枪。

我们之所以说孔子和儒学“躺枪”,是因为五四青年们想要砸烂的那个“孔家店”,并非孔子的学说,也非真正的儒学。

孔子在春秋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一个很不成功的政治家。他对当时战乱纷争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只有大家克制欲望,尊崇周礼,才是解决纷争和战乱的唯一出路。当他提出了这种学说的时候,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努力推行自己的学说。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认可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认为他的主张对解决当时的战乱纷争有用。所以孔子到晚年的时候,自己都有些灰心失望,不再祈求自己在政治上能有什么作为,他一门心思都放在教书上,希望弟子们能利用儒学改变社会。

当然,我们都知道,最终改变国家纷争战乱,实现统一的,其实并不是儒学,而主要是法家、兵家这样一些学说。而且法家这些学说的倡导者们,还做出了“焚书坑儒”这样的行动,对儒学进行了强力打击。

不过,儒学并没有就此消亡,它在作为大统一朝代的汉朝开始,重新发挥了作用,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但很显然,汉武帝及董仲舒们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已经不是孔子当初主张的那些东西。汉儒们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大面积的篡改。后来,随着封建社会往前推进,极权和保守越来越成为儒学的核心内容。而这种内容,显然与孔子的学说相隔甚远。只不过,名字还是那个名字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及儒学是遭遇了躺枪的。

(汉武帝)

三、“孔家店”严重拖后腿。

已经变异,以极权和保守为核心内容的所谓的“儒学”,在那个时代,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进步,必须要废除,不能让它再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实际上,孔子和他的儒学,在春秋战国那个动乱的时代,都没能拯救当时的社会。因此,在清末民初的那个时代,也是拯救不了当时的落后贫弱的。何况,还是一个早已被误读了的孔子,被异化了的儒学。

因此,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五四青年们提出的打到被异化的“孔家店”,确实并没有错。不过,在今天我们国家再一次走进了大一统的时候,儒学又将焕发它新的面貌,对时代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与其说五四运动打的是孔家店,不如说是打朱(朱熹)家店,我们越研究传统文化越会发现,孔子没错,错的是后人,尤其是宋明理学,他们错会了圣意,凭主观猜测,虽然符合了封建帝制的时代特点,却阉割了文化的精髓。

所以打倒他们,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但我们也要注意,拔草可以,别毁了庄稼,泼洗澡水可以,别把孩子也泼了,事实上近百年来,我们已经毁了太多的庄稼,泼出去太多的孩子了。

不信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心里除了钱,除了欲望,还剩下什么?光说人性危机,道德危机,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危机的原因呢?

这从根上讲还是我们砸错了店,错把冯京当马凉了,以至于如今我们行为有法律管,但我们的心却没文可化了,这才造成了道德危机和人性危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澡雪堂主


懂孔孟之道的人,绝不是平民百姓。试想一个整天和土圪垃打交道的人,也去真正研究三纲五常、王臣父子的道理基础吗?不是的!工人时时与工具材料打交道,让他们去研究上尊下卑,极难相及!传播鼓吹孔孟之道,只有统治者才会去努力吹捧的。孔孟之道.其实就是宗主要求:服从,不管正确与否,服从第一,这是孔孟之道的基础!因此,孔孟之道是维护旧统治,特别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封建统治者不可能不为其歌功颂德、树碑立传!而时代的进步,总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对其涤蕩!便出现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之纷争。因此,五四运动的批孔也就是历史的正常一页,未出现便不正常!


老孙168570036


一、五四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在当时来说基本上正确。为什么?

1、从汉朝始到清朝终的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都独尊儒家,给孔家传人以座上宾待遇,实际上是思想领袖地位。与日本天皇的地位也就差不多。那么,国家成功有你的功劳,国家失败你也应负大责任。至于皇家责任大,还是儒家责任大,另当别论。

2、同样是独尊儒家,那么,为什么从汉至清,越来越专制,越来越黑暗?!是皇家强奸儒家思想,逼迫儒家配合?还是儒家后代弟子将皇家引导到这个方向?无论怎么样,儒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么是后代弟子思想走偏,要么就是后代弟子为个人利益,为儒家利益而同流合污。谁见过儒家与那个皇上在这个问题上抗争过?!

3、我承认儒家孔孟等先辈都是多学科的,可是,为什么后代越来越只知文,甚至连武都丢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为什么中国科举自始至终只设文举及武举,而不设理工科举?!尤其是在西方文艺复兴,在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仍然无动于衷?!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有很大的发言权,最起码有建议权和开导权,可是儒家行动了吗?!为什么愚蠢的甘愿落后,直至挨打和受尽屈辱?!

4、我认为五四运动就是一些学子去日本及欧美留学后看到了欧美日的先进景象,接受了一些西方思想,然后影响国内学界而掀起的国家改造运动。尽管他们许多人并未学过多少儒学,尽管他们有些许过激,但是,他们对中国问题的症结认识判断基本上正确。况且,他们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而不是孔子,不是孟子。也就是说就是孔孟当年正确,后代弟子子孙将其店经营坏了,也应该打倒。所以,我认为起码在当时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至于一些过火行为,值得现在反思。由其引起的衍生物,如破四旧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更值得反思和引以为戒。

二、平心静气,客观公正审视孔孟


鱼磊卫静


民可,使为之;不可,使知之被改为不可使知之的愚民之策。原儒家是提倡教育与知识传播的。众所周知的理学及腐儒文化多是后人改编与扭曲。但有一点孔子崇周礼因时代所限急于寻找一治国样板(如民国时对美国模式推崇),造成儒家崇古反新主要根源之一。以高标准之礼代替法律作用而不思法律的合理改良,造成做不到就伪装的伪君子泛滥及礼之过度使用限制人之思想自由。孔子有错在先但多数错是后人扭曲改编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