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励精图治,起用忠义之士挽救明朝,为何死的不明不白?

馨馨话语


朱祁登基之时,大明王朝已经没有了成祖时期吊打蒙古人的气概了,土木之变,不仅当朝天子英宗被俘,更使得明朝几代皇帝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精锐之师丧失殆尽,明朝朝堂之上六部九卿无数高官战死。所以说,朱祁钰的登基,更像是接过来一个烂摊子,一个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局势,这是明朝开国七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也是明朝开国以来最为危急的时刻,朱祁钰的继位更像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然而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朱祁钰却没有慌乱,面对兵强马壮士气正盛的瓦剌大军,朱祁钰沉着应对,任用于谦等贤臣,发动京城百姓团结抗敌,同时迅速召全国各地的兵马北上勤王,最终挫败了瓦剌南下的企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又迎回了“北狩”的英宗皇帝。

朱祁钰做了大明八年天子,这八年时间,明朝政治清明,国力有所恢复,实事求是的讲,景泰一朝各方面的成就远胜于正统朝。但是励精图治的朱祁钰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并离奇的死亡。朱祁钰的死,英宗有责任,但是他自己同样也有责任,他在位期间,犯下了两个关键的错误,并且都是致命的。

英宗还朝,贪恋权位:

大明帝国的皇位,按说是根本轮不着朱祁钰来坐的,相对于英宗来说,朱祁钰不仅是庶出的身份,并且其母吴贤妃还是罪臣之女,出身十分微贱,宣德时期,吴贤妃不得张太后承认,被迫居住在宫外,后来因为生下了朱祁钰,才被恩赏搬进宫内居住。虽然宣德皇帝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个儿子,但是朱祁钰实际上和皇位确实是挨不着边的,要不是土木之变的突如其来,朱祁钰将会安安稳稳的做一辈子他的郕王。即便是土木之变发生后,朱祁钰也是不愿意接任皇位的,因为此时,内外交困、兵临城下的大明帝国皇位真不是那么好坐的。因此当群臣奏请监国的郕王继承大位时,朱祁钰却百般推辞,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朱祁钰的推辞并非客套话,而是真心实意。但是随着瓦剌的兵败和局势的好转,坐稳了皇位的朱祁钰体验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因此便不愿意将皇权交出去,这种想法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朱祁钰在对待瓦剌交还英宗的问题上。因为南下的受阻,并且明朝大位已定,已经成为太上皇的英宗朱祁镇留在瓦剌手里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于是瓦剌急于将英宗交还明廷,但是此时的朱祁钰却并不想让应总回来,因为英宗一旦回来,将面临皇位由谁来坐的问题,朱祁钰此时的心态恐怕与昔日不愿迎徽钦二帝还朝的宋高宗赵构一样。就在朱祁钰犹豫不定的时候,于谦的一句“大位已定。”让代宗朱祁钰吃了定心丸。但是还朝的英宗却被代宗直接软禁在了南宫,并且这一关就是七年多。这实际上是朱祁钰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朱祁钰这皇位原本就是代英宗来坐的,那么英宗还朝,他实际上就应该将皇位还给英宗,但是他的自私和贪婪最终战胜了理智,这也为最终他的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改立太子,失尽人心:

如果说朱祁钰软禁英宗使其失去了一部分人心的话,那么废掉英宗太子朱见深则使他失尽了人心。朱祁钰之所以最初能以监国的身份执掌大权,是因为英宗被俘,同时也是英宗的继承人皇太子朱见深的年幼。因为太子年幼无法理政,所以群臣才奏请了皇太后孙氏,要郕王监国,后来郕王朱祁钰以监国的身份继承皇位,继承了皇位之后的朱祁钰又开始变得更为贪心,他已经不满足于自己做皇帝,而是希望大明之后的皇位能够在自己的子孙的手中传袭下去,但是当时的皇太子依旧是英宗之子朱见深,因此朱祁钰试探性的将更换太子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皇后汪氏,没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对于这种想法竟然坚决的反对。盛怒之下的朱祁钰甚至将自己的发妻皇后汪氏废为了庶人。最终贪婪战胜理智的朱祁钰果然将英宗的太子朱见深废去,朱见深虽然被废,但是朱祁钰并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反而以礼相待,封为亲王爵位,从这一点可见,朱祁钰并不是一个坏透了的人。而自己唯一的儿子,昔日的郕王世子朱见济,则摇身一变成为了景泰朝的皇太子,朱见济的生母,贵妃杭氏也母凭子贵成为了景泰帝的继后。朱祁钰行废立之事之前,朝野上下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即便是朱祁钰的心腹功臣于谦,对此也不赞成,然而众人的反对并没有让朱祁钰回心转意,他依旧一意孤行的走了下去,他也因为这件事情,失尽了人心。如果说将还朝的英宗软禁了还能得到人们的谅解的话,那么废立太子则让朱祁钰彻底走上了众叛亲离的绝路。

景泰八年,徐有贞、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将被幽禁了近八年的太上皇朱祁镇迎出,并重新推上了皇位,病中的代宗朱祁钰被废为郕王,之后不久便离奇的死了,他虽死的不明不白,但是毫无疑问凶手是英宗皇帝,即便不是英宗亲手杀了代宗,恐怕也是在他的授意之下。然而代宗的死,何尝不是他自己将路走绝呢?我们无法得知,临死之前的代宗,悔不悔他当年的一念之差呢?


历史课课代表


朱祁钰,明代宗,明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明朝自朱棣定都北京唯一一个未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虽在位时间不长,却重用以于谦为代表的贤臣,在大明王朝面对生死存亡之际,临危受命,力保大明王朝继续前行。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景泰八年,病逝在郕王府。

之所以不明不白,在于两处记录。一个是《明史》,一个是《病逸漫记》。那么是如何记载的呢?《明史》中记载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那么《病逸漫记》中记载:“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那么问题来了,明史没记载景泰帝是如何薨的,而病逸漫记则明确指出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所以就造成景泰帝死得不明不白,这个疑团也争论至今,各方的观点都拿不出一锤定音的证据。

景泰八年,明宣宗复辟成功,本身就重病在身的朱祁钰走完了人生路。因为史料的出入,所以成了一个谜团。有很多人都说,为何迎回他哥哥,在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时,为何不忍心杀掉他哥哥,免除后患之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贸然这么做,必然会引起对他的怀疑,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同理,在朱祁镇复辟成功,也不太可能杀掉手无缚鸡之力的亲弟弟。明史给予景泰帝极高的评价,明宪宗也恢复了他帝王身份,嘉靖朝为他翻修了景泰陵,象征帝王身份,南明王朝为他上庙号-明代宗。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尘封,最后一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只能通过史料加以分析。有人说他咎由自取,不忍心杀掉他哥哥,有人说他仁慈,挽大明王朝与倾倒。但无论哪一条,至少他的八年,人们说起他,还会认为他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浩瀚历史,只希望能有人解开这个谜团!


PL2414


朱祁钰,生于1428年,死于1457年,1449-1457在位。历史对他的评价不低,说他在位期间,知人善用,励精图治,能选将练兵,击退瓦刺的进攻,使明朝保存了江山社稷。在位八年里,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明朝社会由混乱走向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可在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朱祁钰就被软禁在西苑,没几天就暴毙了。之后明英宗还不解恨,将他的谥号定为戾,按照王的礼仪安葬,到了明宪宗时才恢复皇帝称呼!南明时才有了谥号明代宗。

作为一个力挽狂澜的皇帝,他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呢!我认为他完全不懂政治的厚黑学。他如果有赵匡义的厚黑,明英宗回来的时候,完全可以因为朱祁镇是明朝唯一的被俘皇帝,就把他定在耻辱柱上,没事就把他拉出来批判一番,让他永远没有在政治上翻身的可能。

如果朱祁钰再心黑一些,完全可以让他哥哥暴毙,就不会有以后的事!他没有这么做,我想这是因为他从小就在深宫之中,没有赵匡义打天下的经历吧!

想知道朱祁钰继位后做了哪些改革,请关注我今天发的文章!





郭来说历史


他怎么死的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但对于他的死明宪宗是这样定性的:(《明史•景帝本纪》)

〔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

成化皇帝的圣旨说:“我叔叔做皇帝八年,消弭了战乱,保住了国家,安定了社稷,保证了祭祀。在他弥留之际,奸臣为了贪功,荒诞的晋谗言陷害,要求取消他的帝号。先帝很快就知道他是冤枉的,常常因此而懊悔痛恨,把那些奸臣一个一个正法。但很不幸的先帝去世了,(去帝号的事)没来得及纠正过来。朕出于真诚的亲情,也为了秉承先帝的意愿,认为可以恢复他的皇帝名号,你们去你定一个谥号我看看。”

这个定性非常清楚,发动夺门之变的,全是贪功邀宠的奸臣,景泰帝是完全无辜的被褫夺了帝号。

这里暗示他是正常病死的,所以以这份文件为准,他被完全平反昭雪,不算死得“不明不白”。

至于他只有谥号没有庙号,不能进太庙供奉这个应该是正常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必须进太庙的,天子七庙,也就是一共只有七个位置。景泰帝既不是永享太庙的“祖”,也不是宪宗皇帝的“亲”,不进太庙是合乎礼制的。不进太庙当然就没有庙号。


名利不如闲86380201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于土木堡,明英宗被俘,瓦剌首领也先挟明英宗进攻宣府、大同欲骗开城门,守城诸将不允,后攻陷了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朱祁镇北征,朱祁钰忍监国,土木堡之变过于突然,朱祁钰一时也没了办法,而群臣早已打起了南迁的念头,翰林院侍讲徐呈根据所谓的天象变化提出了南迁,而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兵部侍郎于谦当即否决了他的提议,大声怒斥道“言南迁者,当斩”于谦的言行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徐呈等群臣便姗姗退下,后以于谦为首的大臣集团奏请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为明代宗,改年号“景泰”。在于谦的全权负责下成功保卫北京,这下南迁派更是被重重的打了一记耳光,为后来的夺门之变,于谦惨死埋下伏笔。

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见朱祁镇已然无用,便让他回了燕京,而明代宗不愿意退位,对大臣说道“我并不是贪婪帝位,而是当初你们逼我的啊”但这一切与他是否贪婪帝位无关,也许在明英宗回京之际,一切的结局他都想到了,他甘心让出皇帝尊位,而他不曾想到,自己的亲弟弟不仅废了太子,朱见深,还要一步一步逼自己入死地。回宫后朱祁钰把朱祁镇囚于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加以软禁,严密控制,将宫门注死,食物由洞口递入。

景泰七年,朱祁钰病重,而太子朱见济早夭,而未来谁成为皇帝必将影响群臣的前途,在对抗瓦剌立下大功的石亨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复朱祁镇登基,而自己便成了定鼎之重臣,在拉拢身边的人商讨后与宦官曹吉祥、太常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上述力主南迁的徐呈,怕影响仕途改名徐有贞)。

而另一边于谦等群臣商议复立太子朱见深的奏折已经写好,但已日暮,想着第二天再去请奏皇帝,可谁没想到他们这些人,再也没机会见到景泰皇帝了,一场再次改变历史的政变悄无生息的发生了,是那边的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朱祁镇,当然除了这几位。

此刻天已昏暗,石亨、徐有贞等人抵达南宫,而朱祁镇还未睡去,见这一群人闯了进来,还以为是朱祁钰叫人杀自己的,顿时惊慌失措,不料众人俯地大呼“万岁”。朱祁镇回过神对众言:“我困了,你们不要耍我啊?”此事岂能儿戏“莫非你们真想请我复位?”得到众人肯定的回复后,朱祁镇面露喜色,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南宫,直奔东华门,守门的将士上前阻拦,朱祁镇战了出来亮明身份,守门将士不敢阻拦,此刻若有不长心的士兵给他们一箭历史又将是另外一种结果,但历史没有如果,就这样朱祁镇走向奉天门,坐上了奉天宝座,徐有贞等人高呼万岁,石亨敲响钟鼓,召集了群臣。

朱祁镇对群臣道“景泰皇帝病重,不能理国政,群臣迎我服位,众臣任任其职”群臣见此只好跪拜,朱祁镇正式宣告复位。

朱祁镇复位后改年号为天顺,后以谋逆罪处死了于谦等北京保卫战大臣,废朱祁钰为郕王,不久郕王去世,年三十。

本来朱祁钰即位只是一时权宜,但他自身贪婪权势,废除太子,囚禁自己的哥哥朱祁镇,朱祁镇复位,朱祁钰的暴毙,时间是非偶然,只留后来揣摩。


历史不太冷


说到底朱祁钰心还不够狠在当时的情形,如果不除掉朱祁镇那么他的皇位肯定是坐不稳的,所以朱祁镇复辟了就没对抢了他皇位的兄弟手下留情,便先杀的臣于谦后杀朱祁钰来巩固皇权。


水墨江南梦


朱祁钰虽然治国有方,但别忘了,一山不容二虎,平时哥俩感情再好,但帝王之业不比平常,历史为证,秦二世杀扶苏,隋杨广灭兄,唐李世民杀兄弟之事,朱祁钰死的不明不白,众人各自分辩


不可触碰的伤148579824


他本是监国,结果坐上瘾了不下来,还囚禁他哥太上皇。

结果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太上皇复辟成功,朱祁钰半个月后病死。

这半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同时存在两个皇帝的时期。


王哲270723


你眼镜接着带,别取


武领世界


代宗的死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杀他哥英宗。他哥一天不死,就会一天要夺权,夺了就杀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