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字有什么特点?

HP电脑


要了解米芾的书法,先要了解老米性格中的双重性,他集率真与矫饰、狂傲与谦卑、坦诚与隐瞒于一身。



他的书法从唐入手,后期却又卑唐,瞧不起唐代书法。

颜真卿的书法对他影响极大,他对《争座位帖》最为推崇,可是他又说,颜柳挑踢,颜真卿是恶札之祖。

老米善于学习,别人好的东西他就拿来用,他说自己是“集古字”。他有很多特殊的用笔,就取自古人,如“门”字的塌肩及竖钩的陡起,就集自《争座位帖》。

他取法之广泛从下例可见一斑:元祐三年的一个半月内,他写了《苕溪诗》《殷令名头陀寺碑跋》和《蜀素帖》三件风格不同的作品。


《苕滨诗》比较似颜真卿,《蜀素帖》比较似褚遂良,《殷令名头陀寺碑跋》相对杂,学羊欣的可能性大。

“米胜在姿”,一个“姿”字道尽了米字的特点。他以丰富而娴熟的笔法,随手刷掠,运笔如飞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就如同高超的走索演员在钢丝上腾挪翻滚。

米老怪很有趣,他在《伯充帖》写道,承蒙你称赞我为天下第一,恐怕你是看走眼了。但你这么看得起我,我也不好推却。哈哈,人家奉承他几句,他也当仁不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伯充帖


千年兰亭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米芾书法特点鲜明:讲求意趣和个性,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所以,要学好米芾的字,首先要善于抓住他的笔法特征,也要注意他侧倾的体势,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


学习米芾笔法,我以其行书中“点的写法”为例来说明,他的点法非常的变幻多姿,不可端倪,写得沉着有力、落笔爽快,有高山坠石之势。总结起来可以归为10种:


一、侧点

1.顺锋落笔、迅即下按(亦有逆锋、筑锋下笔者)。

2.向右下顿笔,完成点的主体。

3.回锋略收。如下图:


二、出锋点

在行书中,出锋点较多,以增强顾盼之意。出锋点写法同侧点,但在回锋后向左下挑出。如下图:


三、右向点

与侧点的方向相反,一般在字的左边。写法同侧点,顿笔方向向左下。如下图:


四、挑点

写法同右向点,回锋收笔后向右上迅疾挑出。如下图:

五、竖点

“云”字中点为竖点,形同短竖。如下图:

六、长点

“水”中点为长点,多用以代捺。如下图:


七、平两点

“莫”、“兴”二字中的点为平两点,左右呼应。如下图:

八、竖两点

“寒”、“羽”中的点为竖两点,各具姿态。如下图:

九、两点水、三点水

“冲”字两点水、“江”字的三点水,写法如下:

十、其他点的组合

“将”字的平三点,“菊”字的攒四点,“鱼”字的平四点,系名点组合。分别入下图,要注意各点的大小、轻重、姿态及它们之间的呼应关系。


以上举例那么多,有两个目的:

一是说明米芾的笔法特别有个性,变化莫测、不可端倪,要善于观察发现;二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将相同的笔法归类以后就容易掌握了。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世传米芾有些颠,就是他的性格疏狂,“不能与世俯仰”,爱穿唐人衣服,又有洁癖。传说曾见奇丑石下拜呼其为兄。

米芾的书法多以集字为主,然后融入个人的书法理论和审美思想,点画线条和结体变幻莫测。


考察米芾的书法观念可以说是卑唐尚晋。


米芾的用笔以侧锋为主,或许与其颠逸性格有关,点画粗细、轻重、疾徐、动静、刚柔变化无常,跳宕多姿。点画神韵上看,主要以圆、劲、秀、挺为主,无一丝毫变乱传统书法法度,虽然他自称“八面出锋”但“锋势备全”,又自称“刷字”。

如“慎”字,既有二王书法遗韵,似乎还有《祭侄文稿》的气韵。



在结体方面,米芾的书法最为突出的是一个字——【势】。这里的势,就是“强调写字如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


我们看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诗卷》,用笔侧锋居多,结体崎侧夸张。如奇石乱枝,无横平竖直的笔画,初看字各各不稳却似斜反正,爽爽神采,奕奕灵动。

苏东坡称其书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但也有人认为米芾晚年书法多草率,不足师法。





翰墨书道



半桶水书法


丑书学认为米芾字的特点古为今用。怎样才能学好?这要三个层次,学人品,学书品,学字品。学书品要学米芾集古字的才能。学人品 学米芾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高官俸禄。学字品学集古字之美于一身!这三条学到手你就是第二个米芾,简单吧!与君共勉!外行说书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