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兴起土地流转风,农民却宁愿荒着也不愿流转,是嫌钱太少吗?

粤乡韵


笔者长期在农村走田坎,是一位基层的三农工作者,也时常在思考土地流转的相关事宜,也借此机会说说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吧。

第一,农村土地流转所占的比例仍很低,并未大范围兴起土地流转风。

就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全国的土地流转率仍不高,2016年、2017年的流转率在35%左右,2018年稍高一点,但已是总体趋缓。就农业最发达的上海来说,其土地流转率也未达到80%。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土地流转率更低。笔者所在地的不少村,土地流转率连10%也未达到,就是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振兴示范点,2500亩土地也只流转了300来亩,也才10%多一点。

第二,一方面是可以流转的土地数量巨大,一方面是业主极其有限,致使大多土地根本无法流转。这才是不能流转最根本的原因。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打工潮的兴起,逃离农村、逃离农业是已不争的事实,加之农业本身究仍是薄弱产业,搞农业难以赚钱,有时辛苦一场还可能亏本,大量的农民于是不再搞农业、不再从业农业生产,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已沦落为“鸡肋”,这也是大多农民愿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但在目前农业仍为弱势产业的情况下,各类资源资本难以投向农业,直接导致愿到农村流转土地的业主仍然极其有限。常常是一家业主数家请或数十家请,就好像是办了几十桌席,无来客或客人寥寥无几。

土地流转中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大量的土地找不到“买家”,不是不愿流转,而是找不到业主流转。无人耕种、无力耕种,自然出现荒芜现象。

第三,也不排除部分农民因各种原宁愿荒芜也不流转。

从实际中来看,这种宁愿荒芜也不流转,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

(1)对现行土地政策和农业发展趋势不了解,仍然抱着承包地是自己唯一的退路,宁肯荒芜也不愿流转给别人。就是大家说的“自家的东西凭什么要拿给别人使用”。这种主要年龄比较大、思想较传统顽固的农户。

(2)同一个区域内,先期流转的土地租金高于后来流转的,群众已有较高的期望值,未达到该期望值宁愿撂荒也不流转。这种情况比较多,笔者所在镇就是如此,原来每亩田的租金按600斤稻谷折算,后来的业主提出少一点,群众就不愿意了。

(3)对业主不放心,担心收回耕种时麻烦,怕出现纠纷。

(4)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在乎那点流转租金。也是大家说的“是打不米儿的小钱”,可有可无。

(5)极个别“小算盘打得精”爱占小便宜的,故意“待价而沽”。明知道要将土地连成一片才好耕种和管理,故意出难题,想趁机多要点租金或想多占点便宜,最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造成土地荒芜。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流转土地的意愿较强,特别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和缺劳动力的家庭更是愿意流转。但农村撂荒地较多也是客观现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无法进行土地流转。

欲感受“三农微耕机”犁开土地的更多乡土气息,敬请关注@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衷心感谢阅读和点赞。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西门观点:主要是嫌租金太低,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题主的提问逻辑有点不太清晰,既然已经‘’兴起土地流转风‘’,说明大多数人同意流转,可又说农民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愿流转,这不是矛盾吗?

仔细想想,题主的意思可能是:很多有钱人都到农村投资,想流转农民的土地办大农场,但农民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愿流转,是嫌钱少吗?

题主所说的情况的确存在,但也不是所有农民都不愿意流转,更不是农民不愿意流转,农民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愿流转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太少,租金太低。

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农村的土地,由于土地平整,地块大,至少都在几十亩一块,甚至上百亩、几百亩一块,非常利于机械化耕作,成本低,收益相对高,租金也水涨船高,所以,比较好流转。



不过,即便是平原地区,也不是所有农民都愿意流转,很多农民人均承包地只有一亩左右,一家三口才三四亩地,一亩地租金一般一年也就五六百元,四亩地2400元,家里有老人的,还不如自己种着,总比买粮食吃便宜,所以,不愿意流转。

其实,宁可荒着也不愿流转的是大多数丘陵地带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的农民。由于自然条件差,地块小,最大的也就十几亩,最小的只有几分,而且一个家庭的土地还不在一块,再加上坡地薄地多,所以,很难流转。

这些地方的农村,即便是大集体作业,土地也难以连成大片,很难使用机械化耕作,所以,一个是没有人愿意租种,还有就是租金太低,一般一亩地一年二三百块。一家人三四亩地,一年租金最多一千来块钱,还不能保障,所以,宁愿荒着也不愿流转。一亩地一年二三百块,用农民的话说,不够麻烦钱!

总之,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大体情况是:东部平原地区农村的土地比较好流转,租金也相对比较高,不愿意流转的农户比较少,而中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土地,很难流转出去,由于租金太低,所以,农民宁愿荒着也不愿意流转出去!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一般的承包大户到农村承包土地,比当地农户价位还高一点。但是承包大户要成框的大片土地,好管理,好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当地农户不管大片成框的,还是每家每户小块田,都能种。承包大户到农村去承包地,一大块地有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土地,有的愿意承包,有的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承包,这就导致大面积承包流转不成功。而这一大块田当中还有因各种因素不种地的。比如打工,户口迁移,大块地无承包不成功,导致无法种植,农民并不是情愿荒着,不愿去流转,流转了,还能有一点钱,荒着可一分钱也没有呀!我是一个农民,欢迎一起探讨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谢谢!


潜力之源


一是钱也的确很少。二是怕租出去了拿不回来,自己也不确定以后是否再种,毕竟不知自己和家族前程如何。租出时要鉴合同的,到时拿不回来就罗索了。三是怕租给老板弄坏了土地,以后复耕难。四是不嫌钱少但担心老板跑路,租金泡汤。我想大摡就是这几种情况吧。


老张3151


穷死不当贼,冤死不告妆。一骗几十年,留转谁能信?今月地骗走,明日他走人。一家老和少,吃喝找谁论??


舍得7385


是担心流转后土地要不回!!!


手机用户6975223315


随着市场精济的活跃,粮食价格低,流转土地费低,农民宁愿苦点,也不想找麻烦。故田地荒着。唐得伍。


用户4735160609350


一农民虽苦不丧其智,农民明白纸票子并且注了水,靠不住。二这些票子说不定是美元兑换的。三别人养老不如土地可靠,即便活不了还有三尺埋身处。


用户7915479170033


我想流转没人接啊!


手机用户13193680468


流转几年后,人跑了,怎么办,这事可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