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再给我生个爸爸吧!”听完儿子的话,感到一阵心酸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我们陪伴最多的竟是手机,而不是家人。每天一下班回家,就直接躺在沙发上,默默的玩手机,然后抬头一看,发现两个小时就过了,可是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做,没有给爱人一个亲密的拥抱,没有陪孩子玩游戏,我们总是沉迷在手机当中,浑然不知。



我的儿子今年5岁了,在一家私立幼儿园上学,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很忙,每天都是奶奶负责接送上下学以及日常陪伴。下班了我们也就是亲亲儿子,问候一下他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然后我和老婆就各自躺沙发上玩手机,就等儿子独自在旁边玩玩具。有时他兴致来了,就会坐在我身边看完打游戏。



我以为所谓的陪伴就是这样,他可以天天看到爸妈,不是一个留守儿童,我们给了他足够的关爱。直到有一天儿子瓮声瓮气的对奶奶说道:“奶奶,你再给我生个爸爸吧,这个爸爸老是玩手机,都不陪伴我。”听完儿子的话,我一下诧异了,顿感到一阵心酸。发现我的教育模式,以及陪伴模式都错了。可是错在哪了?我不禁反思道。



我不禁回想到我的童年,小时候父亲会陪我捉迷藏,春天会带我去放风筝,夏天会带我玩螺旋,秋天会去郊外踏青,冬天会带我去玩雪。下班回家后会陪我玩24点(一种纸牌游戏),魔方等等之类的。而我为了儿子做了些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没做,每天就是玩手机去了。亲子家长会都是奶奶去的,幼儿园的手工制作也是奶奶陪完成的。我好像只是赋予了他一条生命,就让他自生自灭了,就每天让他像个折了翅膀的鸟儿一样关在笼里。



思及此,我向儿子道了歉,希望能取得他的原谅。我和老婆都表示不再下班就玩手机了,多抽出时间陪他玩耍。每天就陪他玩玩具,带他去打球锻炼身体,也锻炼他的意志力。春天到了,带他去郊外赏花,走出家门,不再做一个笼中鸟。儿子每天都很开心,灿烂的笑脸感染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每天都会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分享他的快乐。



我很感谢我的儿子,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而不是单纯的给了他一条生命,而是用爱去陪伴他。见证他的每一次成长。所以孩子的成长和我们家长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成天都玩手机,又有何脸面你指责你的孩子玩手机呢?你有多久没陪伴自己的孩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