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张老师,两年后退休,学校给了高级职称的名额,他纠结了,参加评审还是放弃呢?

汇智坊


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纠结的原因。如果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来了一阵东风,送了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那谁会纠结呢?顺水推舟也好,水到渠成也好,反正就是妥妥地将高级职称收入囊中了。

评上高级职称的好处没有必要细说,一是经济上,比没评上前一年至少得多10000,好歹还能拿两年,何况退休后退休金拿得也多些;二是荣誉上,干了一辈子,带着高级教师的荣誉退休,更光荣。也算是对自己一生教学生涯的一个认可。

所以,面对这样的好处,仍然纠结的原因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这位张老师,欠缺评上高级教师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如果两年内他再拼一把,或许能备齐材料,但也可能仍然不够;但如果不拼一把,又觉得心有不甘,曾经有一份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没有抓住,那足以令他后悔懊恼余生!

说实话,我们现在有些没评上高级教师的人,平时牢骚满腹,怪东怪西,怨天尤人,就是从来不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不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自己用了大半生都没有准备好,你又怪得谁来?

去年,我县开始执行一项政策,农村学校教师教龄满20年的可以申报中级职称,满30年的可以申报高级教师,不受本校职称指标的限制。这时候,一批符合教龄条件的老师懊悔不迭,痛感当年荒废了时光!有的老师不是没有业绩,而是败在了最基本的材料的收集上。比如,我们这边要求教师每年上传电子教案,已经布置了好几年了,有些当时觉得职评无望的教师这项工作就懒得做了,每学期上课都把以前的教案拿出来,反正教材内容透熟了,何必常教常新呢?结果,这次申报基本条件里就有这一条,任期内近几年没有上传电子教案的教师一律不得参加评审。试问,这又怪得谁来?

还有些资格条件远远不够的老师,又来怪政策,说早些年出来这种政策,他们也不至于什么也没有准备。这话说出来真是搞笑,自己不上进,不努力,不吃苦,平时混日子,到了关键时期,够不上条件了,反倒来责怪别人!这种人就算从他们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给了这个政策,他们仍然会找出为自己开脱的由头来。其实,他们之所以会愤愤不平,主要是因为其他有准备的人这次得到了机会的眷顾,而他们被抛弃了。他们自己不行,就巴不得别人也不行。

所以说,机会来了仍然纠结的人,纠结的一定不是机会,而是为自己找一个纠结的理由,以掩饰自己的能力不足!


剑客谈教育


某中学张老师,两年后退休,学校给了高级职称的名额,他纠结了,参加评审还是放弃呢?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参加评审!

目前职称对中国教师工资影响非常大。举个例子说,我是1999年本科毕业进入中学教育行业,我大学校友赖老师比我晚一年进入我原单位。在刚开始的七年里,我的工资一直比她多几十元每个月。2010年因为我读研重新找工作单位,以中级教师身份进入了我现在任教的中学,而赖老师也因各种原因同年考入我们学校,我们又重新成为了同事。但是此时她已经是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她要比我多一百多元了!大概高出我4%左右,这就是职称的差别!

张老师要不要去评审,可能有人说就要退休了没必要。但是从增加工资收入来讲,那就很有必要。如果张老师有了高级职称,那他的退休工资将会高很多。另外,在每一次普调工资时, 中学高级老师与中级教师增资幅度不一样,每次增资高级老师要高出8%左右,也就是说,每次普调后工资差距会越拉越大!

有人说退休后教师不都是社会保险给发养老金的吗?这里有过渡缓冲期:如果是这几年退休的老师,还是老办法,国家全额发退休工资!张老师应该是这个人群之一。而2014年的并轨计划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目前新的政策不影响张老师这样的人群。

所以张老师一定要去争取!“高级教师”对张老师晚年的生活会更有保障。

关注师范生活,一起交流学习方法与教育相关话题!


师范生活


谢谢@汇智坊朋友的邀请!

张老师这种情况,我觉得没有什么纠结的,百分之百要参加,不管自己有没有实力,去竞争一下。而且他这种情况,有的学校还会故意让他评上——因为他这边一评上,接着退休,立即就会空出这个指标,让后面的人再评,几乎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的事。

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这辈子恐怕就没机会评副高了,终身遗憾。

我校曾经有一位老师本已于2012年3月退休了,正好有机会,于是他还来参加副高评聘(2011年的指标),结果胜出,不但补发了2011年下半年工资近3000元,并且退休后的工资也相应有所提高——我们都笑他是大“福将”,完美收官。

当然如果张老师没评上,也可以释怀,多少人一辈子也没能评上副高职称。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努力争取,不轻言放弃。


种金易


张老师应该放弃这次职称评审的机会。

原因如下:

第一,剩下两年就要退休了,这么多年来,职称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临近退休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可能未必是好事。因为职称评审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走一系列程序,需要你上报各类资料,参加公开课,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都会被刷下来。按照现在我所在地区的规定,必须刷下来申报人数的30%。如果被刷下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让学校的中青年教师觉得张老师浪费了指标,被人当成笑柄。

其次,就是如果评审过关了还有一个聘任岗位的问题。现在普遍存在就是,有了职称没位子兑现不了工资。按照我们这里目前的情况,很多老师晋升了一级教师,因为没有空缺的岗位,他只能拿着二级教师的工资,就是所谓的高职低聘。那么张老师只剩下两年退休了,被聘任为高级的机会很小,因为你晋升的晚,所以前面肯定还有排队的。不能及时兑现待遇,对自己来讲可能是很大的损失。

基于以上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张老师应该放弃这次评审机会,把他让给中青年教师,显得自己高风亮节。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微笑不语123


按照正常情况,当然要评审,因为不管是工作时还是退休后,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相差都很大!

一、中高级职称待遇相差有多大?

办公室里正好有位刚晋级高级职称的老师,她告诉我从中级职称最高档,也就是8级岗到高级教师最低档,也就是7级岗,工资相差临近1000元。如果能评聘上,即便还有两年退休,这每年多出来的10000元钱,对于教师这份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至于退休后的待遇,2014年养老金并轨后,退休教师养老金的发放实行中人设十年过渡期,过渡期限高保底,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计发标准。虽然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相对减少,但是因为高级职称上交养老金基数大,单位补贴多,账户余额就多,养老金肯定也比中级教师退休多。

二、张老师为何会纠结?

这样的好事,按说张老师不应该纠结啊?应该感谢赶上了最后一班车才对啊,那么张老师为何纠结?

我想这是因为张老师评聘的条件还不够或者还不具有竞争力的原因吧!

高级教师评选,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比如班主任工作年限,可能要求至少要带5年班主任,如果张老师带的不够,在接近退休的年龄再去带班主任,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再比如代课量,有的老师过了50岁就不带课了,现在要求有代课量,要重新走上讲台这也是一个挑战。

还有的地区对老师论文也有规定,或者评聘过程中夹杂着很多其他因素,对于有些老师来说,只是穷忙活一场,当个陪衬罢了。

总之,评聘高级职称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一旦评上就会受益,所以张老师如果符合条件,还是要尽量去试一下的,万一评上了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的意见是张老师放弃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主要原因有几下几点:

第一,参评才仅是第一步。参评只说明你获得了资格,但后面的路还很长呢,只剩下两年就退休了,如果这次高级职称评审速度慢的话,即便你拿到了高级职称了,还有工资上调等一系列问题,可能到退休了你高级职称的钱也到不了位。

第二,高级职称的最低档和中级的最高档差不了多少钱。如果张老师想在退休前功成名退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去学校财务那查查,看看高级职称的最低档和中级的最高档差多少钱。因为你即便获得了高级职称,工资也就在这两档间变化而已。

第三,参评落选需要承受心里压力。你干了这么多教师工作,直到快退休了才有机会参加高级职称评定,但现在也仅是获得一个评选机会,最终是否入选还是未知数呢。你要清楚现在评选高级职称都靠的是什么,关系和人情是否需要考虑,竞争激烈否?

第四,与其遗憾未办成不如现在放下任何奢望。平平安安,开开心心退休是非常好的事,用不着在夹缝和压力下去奢望拿到高级职称。这些东西本身对你的退休工资影响又不大,你何必在未办成的情况下被人背后说三道四呢?平安落地才是理想的选择。

以上就我给张老师的几点建议,虽然选择的是放弃,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你多年辛苦工作成绩的否定。而是从看淡一切出发,让自己保持一份豁达的心态,看透一些世事,看淡一些名利,或许这些才有利于你退休以后的开心生活。


寒石冷月


如果是我,不会纠结,直接参加职称评审。我是这样想的:

1、评高级职称退休后,工资肯定比没有评高级职称高,在物质上得到帮助,何乐不为?

2、自己在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了快一辈子,为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问心无愧。怎么不要呢?

3、自己评高级职称后,过几年就退休了,也不会长期占学校的高级岗位,别人也应该没有什么想法!

总之,这种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没有伤害的事,我建议他别犹豫,马上参加职称评审,给自己一个完美的退休之礼!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在下面留言!


教育志士


首先我要支持张老师参评!

第一,中级职称与高级职称的工资差别还是蛮大的。

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后,工资差别都在1000块左右。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应该参评。

第二,从职业生涯的完美性来看,也要争取。

高级教师职称,对于教师来说,是对你职业生涯的一种肯定!是对你教学能力的一种肯定。

如果你直到退休依然是一级教师,甚至是二级教师。那么不论你教学多么厉害,估计都会有人说:“既然很厉害,为何直到退休都不是高级教师啊?”

我想,听到这种话,大家心里肯定不爽!虽然我们业内人都明白,没评上高级不代表水平低。但是业外人士不一定懂!

所以,我的意见是“参不参评是我的事,给不给我评上是领导的事。事在人为,努力了,争取了,也就无悔了!”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张老师的条件。

现在评高级教师的条件近乎苛刻!

基本条件:本科学历、班主任经历、成绩、师德考核、任现职年限、论文发表、课题、民意测评等。

加分条件:荣誉(级别越高越好)、公开课、优质课、一师一优课、基本功竞赛等。

张老师作为老教师,基本条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加分条件张老师未必能够达标。或者说,未必是年轻教师的对手。

现在的年轻教师,手里的“硬通货”都比较多。这也是老教师的软肋之一。

最重要的一点是,张老师作为老教师,未必能够抹下面子去领导那“走动走动”!这可是很关键是一步呀!

况且,老教师已过盛年,行将退休,对于领导来说,“利用价值”已经不大了。领导往往更容易考虑“年轻力壮”的老师,毕竟需要他们卖力干活呀!

所以,张老师想评高级职称,难度不小!建议张老师以一种平常心对待,不放弃、不强求!

最后,祝张老师好运!


姑苏讲堂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要改变了,从一年级到高三都不用考试,也没有留级,保证孩子们都受过十二年的知识文化教育就好了,老师学校保证把课讲好,把作业安排好,至于学生学习的怎样和完成功课怎样就顺其自然(要的是能自觉和热爱学习的学生),老师不用管,这样学生学习就没有压力,老师也没有压力了,顺便提到,至于学生犯错了老师可以说说老师的意见(不带批评),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一切都让学生自由选择,但是学校和老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和人品的档案,为将来给公办的大学提供录取的依据(证明这些是品学兼优爱读书的学生),这样就是大浪淘沙,在没有压力之下才能甄别出真正自觉爱读书之人,不愿意读书的就随他(她)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吧,社会还有很多的选择,也并不是都要大学生的。如果按照我的说法,学校的老师就不用操心了,也不用"得罪"学生和学生家长了,更没有补课老师了(不用考试),学生家庭也不用花大钱去课外补课了。同时全国的学校都要有存书量大的图书馆,放学后和节假日向本校学生开放,在学生学习档案里有自觉在图书馆学习的记录,真正爱读书的学生看到书本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的,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一定不会自觉踏入图书馆学习的,最后大浪淘沙留下的学生才是国家的人才,才是国家要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至于那些不自觉读书的,无心向上的人就让他们在该学习的年龄段上普及过中等教育就可以了,这样的社会教育一定非常的和谐,没有抱怨,没有强加孩子们不愿意做的事,一遍和风习习,多么美好的社会景象啊![玫瑰][耶]


fuhe88847256


我不太清楚这位张老师纠结的是什么?

是觉得自己材料(或者关系)不足以让他评上,觉得就是白费功夫吗?

还是自己没问题,就是想发扬风格让给“更需要”的人?

还是说是觉得别人会说三道四呢?

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除非是自己条件不够(估计不会吧?)那就没办法了,如果自己的条件没有问题,那就一定要去争取一下!

评不上充其量就是被别人感慨一下,或许还会有人私下里嘲笑一下而已,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一旦评上了那么一方面在收入上上了一个台阶(虽然您这种情况相差的并不大),而且是合理合法光明正大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对从事了几十年的这份工作一个交代!这份荣誉本身的肯定意义还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不是吗?

有能力的人未必有这个机会得到这份荣誉,而能够得到这份荣誉的人都是有能力的!

这份肯定我认为是值得去争取的!

有些人生性恬淡、豁达,如果实在不想去那就不去了,但是既然张老师能“纠结”,那我觉得他应该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为了“不留遗憾”,还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