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步枪性能如何?

国际趣多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客观来说,56式半自动步枪是相当优秀的武器。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仿造苏联SKS半自动步枪的产物。

SKS半自动步枪从1946年开始装备苏军,直到今天一些战乱地区还在使用这支枪。

56式半自动步枪传承苏制武器的特点,坚固耐用,结构简单,实战性能不错。

56半是我军制式步枪,从50年代装备到80年代才被淘汰,整整30多年时间。

期间,56半参加过中印战争和珍宝岛战争,是经受过实战考验的武器。

56半装弹10发,可以连续单发射击,最大特点是准确。

在地形开阔地形,56半在400米内具有很好的精度,这远非56式冲锋枪可以相比的。

在中印战争中,由于双方都是在辽阔地域作战,交火距离远,56半体现自己的优势。

相比英军的恩菲尔德手拉步枪,56半是半自动,射速很快,可以达到每分钟30发以上。

同时,56半的后坐力没有传统步枪那么大,连续射击时步兵容易控制,持续单发精度不错。

实战中,解放军战士认为56半可以准确射入敌军碉堡的射击孔内。

后来我国出口过一批到北美,洋人用来打猎,可见精确度是不错的

自然,56半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第一它不能连射、扫射,所以相对比较节省子弹。

步兵一般携带120到150发子弹,可以持续作战很久。相反,56式冲锋枪需要的弹药量惊人。

第二它的枪身比较长,配备刺刀以后能够拼刺。

这点在实战中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拼刺极少出现,但当时我军强调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所以56半符合军队的需要。

然而,到了中越战争,56半就被迅速淘汰。

事实证明,在越南地形的作战中,56半精确射击的意义不大,相反56式冲锋枪的高射速和压制力才比较有效。

参战老兵们有一句话,叫“不见就不见,一见面对面!”双方往往相距几十米,甚至十几米,根本看不清对方在哪里,必须首先朝着敌人方面压制性射击,也就是扫射。

而我军一个班除了正副班长配备56冲以外,其他战士都是56半,火力很弱。

实战中,我军一个步兵班,往往被几个拿着AK47的越军士兵压制。

你都被压制了,还谈什么精确射击。

56半让我们付出了血淋淋的教训,迅速从一线撤装。

大家都看过电影《芳华》吧,刘峰遭遇的越军伏击就是好例子。

越军其实人数并不多,只是以植被和树木掩护,使用速射武器和榴弹发射器、手榴弹密集攻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在这种作战中,你看不到越军在哪里,56半精确射击 去射谁?

刘峰在激战反攻冲锋时,连冲锋枪的弹匣都来不及换,捡起战友的56冲就射。

大家注意,刘峰换了几次枪,全部是56冲,而不是更常见的56半。


萨沙


19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军工业。在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56式枪族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枪族,因为统称56式枪族的三种武器都是不同的结构和原理,包括1956年式班用机枪(RPD)、1956年式冲锋枪(AK-47)和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SKS)。后者通常被简称为“56半”,有时也被称为“56式步枪”


50年式末56式半自动步枪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是56式半自动步枪首次投入战斗,当时相比起印军用手中的恩菲尔德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在火力上相当有优势。该枪口径7.62毫米,使用56式7.62 x39mm步枪弹。枪长1025毫米。空枪重3.85公斤。枪口初速735米/秒,采用固定式弹仓供弹,容弹量10发,战斗射速35-40发左右。有效射程400米,最大杀伤距离1500米,集中火力使用可以有效杀伤800米范围内的敌人,并且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以发射枪榴弹...该枪使用短行程活塞式枪机倾斜式闭锁,半自动供弹射击方式。单发射击零度好,动作可靠,火力持续性比之印军的单发步枪有显著的优势。同时因为弹药使用中间型中口径弹药,降低了负担重量,便于提高携弹量。同时枪口处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十分迅速的展开成近战状态。较轻的重量和适当的长度,十分适合中国人的体型使用。


56式半自动步枪使用的是56式7.62毫米步枪子弹,该型子弹是苏联M1943式7.62步枪子弹的国内仿制品。56式7.62毫米步枪子弹由弹头、发射药、弹壳和底火四部分组成。为了增强弹头的侵彻力,56式7.62毫米步枪子弹的弹头内装有用低碳钢制成的钢芯,另外在弹头壳和钢芯之间还设有铅套,这样做既可以使弹头壳与钢芯结合的更紧密,又可以降低弹头对枪管膛线的磨损力度。56式7.62毫米步枪子弹弹体设计合理,威力较大,堪称是56式半自动步枪的亲密伴侣。

但是,作为一款半自动步枪,56式步枪面对上采用全自动射击方式的自动步枪在火力和杀伤力上就显得十分尴尬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由于越军普遍使用各型AK-47(其实大部分为56冲),56式半自动步枪的火力显得相对脆弱,而山地丛林环境中交战距离比较近,56半精度好的优点也不能充分发挥。在过渡型武器81式自动步枪研制和装备后,56式半自动步枪也没有存在意义。所以在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自动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

不过,墙里开花墙外香,56式半自动虽然在中国被退役处理,但是作为外贸产品出口却备受欢迎。因为其优秀的射击精度,优秀的外观,高可靠性和维护性,以及十分低廉的售价,在国外民用枪械市场上广受欢迎。美国人有改装枪的兴趣,所以在美国有许多56半已经改得几乎认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这是老美改装的30发AK弹匣版魔改56半。。。



国产56半自动步枪在苏联SKS步枪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很多的改进,总体上保留了原枪单发射击精度高,火力猛,可靠性优良的特点,在某些主要生产环节进行了适当的革新,并且显著的增加了枪械的使用寿命。1965年以前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原产SKS一样,采用剑形双刃刺刀,表面镀有乳白色防止反光。部队使用后发现这种刺刀存在刚度不足等缺点,加上当时作战思想上强调“刺刀见红”,所以后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律改用三棱刺刀,长度也由原来的312mm增加到380mm,三棱刺的优点是刚度好、穿刺力大,当然,生产成本也更低。





无聊路人乙


12岁时第一次用56半打靶,十发76环。以后玩枪很少有这样的成绩了。看别人说了很多,但内容都比较接近,我补充点其他方面的:一是56半结构简单好操作,当时我练到可以盲眼拆装;二是这枪长短尺寸特别适合中国人持用,那时候还是孩子,背着照样不夸张;三是枪的线条极好,与身体配合非常帅,所以现在仪仗队还用;四是分量称手,持具使用方便,没子弹没刺刀了拿着当棍子使都比木棍强,哈哈;第五当时也很重要,不易卡壳。六,有没有觉得平搭在脑后肩膀上的姿势很舒服?那时候就是不喜欢它的装弹方式,因为手指力气小压不下去,压弹时要压上半个身子。很怀念那款步枪!


团座-0606


56式半自动步枪,国内军队第一支列装的制式半自动步枪,是军工仿制前苏联SKS半自动步枪,与7.62毫米同口径56式冲锋枪(实则突击步枪)、56式轻机枪,统称为56式枪族。

全长1.025米,空枪重3.85公斤,弹仓容弹量10发,初速735米/秒,发射7.62毫米 × 39毫米弹丸,有效射程400米,集中火力可杀伤800米内有生力量,最大射程可达1500米,可见该枪的杀伤力相当惊人。

该枪采用自动方式导气式,实施单发射击,有10发固定弹仓供弹,由于瞄准基线长,加上弹道低伸,56半射击精度高,具有重量较轻,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必要时可以用来拼刺。

(中国56式枪族之56式半自动步枪)

1956年开始,国内陆军步兵班逐渐进行了换装,淘汰了54式冲锋枪、53式骑枪、三八步枪、毛瑟步枪等杂牌武器,正式装备了56式枪族。步兵班典型的枪械配置为,正、副班长2支56式突击步枪、8名战士8支56半、2名正、副机枪手1挺56式轻机枪。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我军步兵班手中的56式枪族,火力、远射性能全都完胜印军手中的二战装备,英制司登冲锋枪、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和布伦轻机枪,打得印军溃不成军。

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我军步兵班手中同样的56式枪族,在莽莽丛林作战中,就吃了火力严重不足的大亏。

对手持有美制M16自动步枪、苏制AK47突击步枪、中方援助的56式突击步枪和63式自动步枪等全自动枪械。(中国56式枪族之56式冲锋枪)

反观我军步兵班,自动火器仅1挺56轻机枪、2支56式全自动,8支56半,尽管射击精度好,但在丛林作战中,对方子弹呼啸而来,但却看不到目标,56半火力弱爆了。

中越边境冲突结束,军方总结了血的教训,决定将56半从部队撤装,将军火库里不胜枚举的56式全自动搬出来,发放到士兵手中,军工上马了81式自动步枪的研发。

当初,部队将63式自动步枪撤装时,每名战士完全可以列装56式全自动,只是军方有人认为战士爱打全自动,太浪费子弹了,所以还是按照正、副班长配56式全自动,战士全都56半,50年代第一次配置56式枪族的方式。

(中国56式枪族之56式枪机枪)

目前,56式半自动步枪已被部队淘汰,仅作为军队的礼仪用枪,这和美军用M1加蓝得步枪当礼仪枪如出一辙。

请关注作文作者,悟空问答包括头条号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选择“国平军史”不会有错,每天与您快乐分享军史知识,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您的高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4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国产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

50年代初期,我国从苏联引进了SKS-45半自动步枪,并在苏联技术顾问的指导下进行了仿制,其国产型号就是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又称56式半自动步枪,军内简称56半;

该枪有效射击400米,能打击远成800米的集结目标,在装上专用的发射器时还可以发射枪榴弹。其最大射程为1500米,表尺射程为1000米;全枪长1025毫米,配备10发弹仓。该枪由于其流畅的外形设计,配上刺刀后,外观优美典雅又不失威武,被礼宾部队当成礼宾枪最佳选择,直到现在。

三军仪仗队使用的56半式礼宾枪

当然,对于枪械来说其最重要的还是杀敌性能。56半采用10发弹仓,还具有空仓挂机能力,这个功能非常实用,深受部队好评,后来这个功能延续到81式步枪上。弹仓长度短让射手进行卧姿射击时非常舒服。其供弹方式可以手动,也可以使用10发桥夹装弹,老油条们在用桥夹装弹时速度,比56式步枪换30发弹匣还快。

56半自动步枪的原型为苏制SKS半自动步枪

对于最重要的射击性能来说,56式半自动步枪精度相当不错。其枪管长度为521毫米,瞄准基线也长达480毫米,有利于精确瞄准与射击;使有7.62毫米普通弹时,弹道低伸。400米中距离上的精度能媲美85式狙击步枪,200米射程也要优于56式步枪。当然因为弹药的原因,即使56半枪管够长,也无法保证600米射程之外的精度。不过一般作战中,单兵的射击距离不会超过400米。

在该枪装备部队不久之后,就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作战中56半明显比对方使用的制式枪械有优势。印度军队当时主要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与斯登冲锋枪,结果远距离对射,李恩菲尔德根本压制不住56半,因为单发步枪嘛射速慢;近距离对射斯登冲锋枪的射手根本冲不到有效射程内,就被干掉了,56半完美的捍卫400米距离内的霸主地位。

民兵使用56半自动步枪练习对空射击


陶德中士


其实56式有两个步枪,出了最著名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就是五六式冲锋枪了,虽然名字叫冲锋枪,但是其实就是自动步枪。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仿制的是苏联的SKS半自动步枪,该枪的出现可谓是给中国军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进。此前的我军使用的都是栓动步枪,火力极为贫弱,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能半自动发射,弹容也达到了10发,虽然已经不再使用全威力枪弹,换成了中间威力弹,但是火力依然很强。

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当时得到了很多官兵的喜爱,其射击精度比较优秀,而且使用上十分可靠,携带起来也比较轻便,是一款十分优秀的步兵武器。在中印战争中就领先了印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一代,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该枪在我军中服役时间很长,直到中越战争中,这款武器依然是我军基层部队的主要武器。

另一款就是56式冲锋枪了,仿制自苏军的AK47式突击步枪,具有火力猛、轻便等特点。但是当时的五六冲是作为冲锋枪使用的,于是也被命名为冲锋枪。后来在中越战争中由于五六半火力不如越南军队的AKM等,五六冲等被重视起来,成了很多前线部队的主力装备。

而如今的五六冲并没有停产,其56-2折叠托版依然在生产,不过主要供海外出口。还有一个56C,不过名字改成了56C短突击步枪,目前依然在我军中服役中,但主要是海军和武警等部队。


用户5770541302


56式步枪,有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自动步枪(开始也叫56式冲锋枪,后来改称56式自动步枪)


首先56式半自动步枪俗称56半,1956年设计定型的,是苏联SKS的国产化,我们开始生产装备56半的时候苏联其实已经开始淘汰sks步枪,开始全面换装大名鼎鼎的AKM枪族了。


56半的性能比较的话,在同时代,除了苏联班组已经步枪火力自动化外,同时代的美军班组也主要以半自动的M1加兰德步枪为主,其他国家的就不值一提了,而56半的精确度也不赖,所以可以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此枪的性能处于世界第二阵营,第一阵营只有苏联一家。

其实56半对中国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我国第一款制式生产大量装备的步枪,注意制式二字,他使得新中国的拥有了自己的步枪生产产业链,而且后勤保障完全可以自主了,朝鲜战争的时候,我志愿军还主要使用的是小鬼子的三八大盖,中后期还从苏联大量进口了苏联库存的二战名枪莫辛纳干,现在的印度步枪还需要进口,甚至进口自以色列的tavor步枪,本国无法生产子弹,只能进口。所以说56半对中国最大的意义在于有了制式自主大批量步枪生产的能力,56半本身也是一代名枪,直到现在我军最威严的三军仪仗队使用的就是56半仪仗枪。


56式自动步枪仿制于AK-47三型步枪,不同于广流于世的AKM步枪,但主要性能也相差无几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其在我军中的地位作用。


五六式冲锋枪也是同56半同一时间进入我军队服役,但受制于我军装备指导思想等诸多因素,其一直是作为班组补充火力存在的,每班中只有班长和主火力手装备使用,在对越战争中,这种装备体系缺点暴露无遗。

中越边境战争中,面对全军装备AK枪族的越军,我军在班组火力上处于很大劣势,于是所以后来参战的我军精锐部队在参战前常常越过编制超额领取56式冲锋枪,实战出经验,在我军装备部意识到这种现实情况和我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军装备的第一种枪族步枪81式自动步枪正式步入我军历史舞台。



倘若只是擦肩


我81 入伍。新兵连打的是56半,正式连队是机枪手,当班长后用的是56冲。三种枪的技术参数我不讲了,朋友们都说了,谈谈我的体会,一.56半装10发弹,带枪刺,手感好,轻,后坐力小,精度高,卧姿射击瞄准后用单手击发也可打出高环数。缺点是,只能单发,装弹少,实战中无法压制对手,加之没有放大的瞄准镜对从林及植被茂盛的环境下大大制约了它精度高,射程远的优势。夜间射击的指向性好于56冲。二,56冲,分两种,56式冲锋枪,带枪刺,固定木质枪托。30发弹匣(可更换),射击方式:将右侧钢片型保险拨到最上为保险壮态,向下中间位置为单发,最下为点射(连射),56—1式,向下折叠钢质枪托,无枪刺,其它性能同56式。主要配给侦察兵,装甲,运输等兵种,射击掌控性低于56式,点射第二发(以上)命中率低于56式,(56式点射第二发以上命中率也不高)。两枪普遍点射命中率不高,护木手持性不舒服(大),后坐力大于56半,精度低于56半。但射击持续性强,单手即可更换单匣。三,56机,两种,56式,56—1式,56式单弹鼓供弹,链式弹链。容量100发(2.44公斤)。标配5个弹鼓,理论上打400发枪管受热变红,实际要远远低于这个数,我曾一次备弹六百发,采取长点射(5-7发)和短点射(2-3发)打到200发时枪管变紫红色,必须冷却枪管(泼水,战时尿尿)。否则射程降低,甚至打不出几十米。56-1式,只是降低了枪的支架,在枪托上部按了个可向上向前的折叠钢质小肩托,别小看这个小肩托,无须将枪脱离右肩就能换弹鼓,而56式则须将枪脱离右肩,用左手托高才能换弹鼓,再交右肩。56式56-1式机枪精度高,后坐低于56半和56冲。(56机枪空枪击发,后坐很大,挂弹实射时则很小),点射命中率高,2-3发短点射通常达100%.3-5发也能80%的命中率,我连一个射手10发长点射命中率达到90%.历害!100米精度射击好于其它两种枪,没单发设置装置,点射长短完全靠射手经验掌控,将弹鼓沿底部轨道滑进固定槽,卡死,将弹链拉出用左手将弹链所连插弹板插进供弹孔,从右侧拉出即可,可以先拉枪机挂机待发,也可以先上弹后拉枪机待发,也可以向上打开机匣盖上弹,也可以不打开,副手离正手一定距离(以正手能接到副手送来的弹鼓为宜)。需要说明,机枪射击不能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连射,不实际,就是战场上也是点射方式,因为长点射会改变瞄准线,也会因枪口火焰看不清目标,总之都是耐用,也实用的好枪!


兔哥42928


看了很多回答。感觉有不少人对56半都是从书籍中了解的。其实不仅仅是56半。很多人对武器的见解都是理论上的。

下面我就谈谈56半。我当兵(83)第一只手中武器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枪号56874)。这款枪是老兵的最爱。我当兵20多年,经过几次换装。但对56半情有独钟。

很多军迷对武器性能都了解的很透彻了。这里不浪费时间。手中武器的掌握不单单是对数据了解,作为一个士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尤为重要。56半作为单发步枪,他有着很高的精度射击。是我所使用的武器中最精确的。因为他射击基线长。也就是准星和缺口距离长(不包括带镜的枪)。但他的缺点也不少。1.后坐力大,2瞄准时虚光不好排除,3,由于枪支较长不便于行军。4,弹仓容弹量少.10发,

为啥老兵喜欢56半。可以说这是军迷无法理解的。在所有的枪械中,唯有56半的操枪动作是最帅的。例如,卧倒起立,听到卧倒口令后,有个上刺刀的动作,老兵知道,就用三个手指完成,拇指按压枪刺护套中指和食指协力上撩枪刺。然后卧倒。行进快速间卧倒,倒地后身体向前滑行5-米左右出枪指向目标方向。动作一气呵成。特别是左手接枪时有个短促有力声音,特别帅。另外,分列式动作,唯有56半有劈枪动作。现代的阅兵还保留劈枪动作,但只有仪仗队了。由于部队不列装步枪劈枪动作越来越少了。

其实,枪是军人的情节。很多军迷(没当过兵的)很少理解。看了很多回答,一下就能区分当过兵否。为啥因为从对枪的感情就能看出来。再有,枪的理论是死的,只有操过枪的才知道也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


ZHAOFEi1965


说到56半,很多人摸到的第一把真枪就是它了吧,现在有很多56半都在用于大学生或高中生军训,很多当过兵的人也接触过这把枪吧,它的精准度令大部分人都难以忘怀,那么综合性能这么好的一把枪为什么换装了呢?那首先得讲讲这把枪的装备历史了。

19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原型是苏联的sks45西蒙洛夫7.62自动装填步枪,就我认为而言就是两个老头子赌气设计枪械然后这把枪就是如此诞生的。其实sks45步枪在二战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原型,但由于战事紧急并没有开始试用工厂就进入了备战状态了,这把枪在白俄罗斯战场被试用,但是暴露出了后坐力大、精度差等缺点,最后改进了枪弹和个别部件改小去制退器等改进后装备部队,后由于ak47的出现,sks45从苏联部队撤装,55年停产。

同年1月中苏两国换文,苏联提供sks45步枪极其枪弹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让中国作为新型步枪引进,在顾问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愉快的仿制,56年造出了86000支sks45步枪,将其命名为1956式半自动步枪。

在装备后不久便应用到了战场上,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由于56半的优秀的精准和其可靠的火力持续性,配合56冲和56机打出了令人满意的战绩。随着79年中越边境反击战的爆发56半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在丛林里“要么不见面,见面就是面对面”面对敌人的ak步枪56半的精准度高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而且扣一下扳机才打一发子弹而敌人的ak47却可以连射,这样中国也觉得56半应该撤装。直到现在56半在军训中也是常常出现,三军仪仗队也用的是它,足以看见它也曾辉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