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伊朗期限已过,目前还有哪些国家购买伊朗石油?

超哥87077


霍尔木兹海峡畅通无比,伊朗油轮源源不断驶出港口。我国、土耳其、印度三个国家依旧在购买伊朗石油,韩国、日本、意大利、希腊等国已经停止了购买伊朗石油。在2018年11月,美国开启了对伊朗石油出口封杀,但同时给了我国、印度、土耳其、韩国、日本、意大利、希腊、我国台湾等8个经济体180天的豁免期。韩国、日本领土上都有超过美国30000名士兵,自然不敢违背美国意志,停止了进口伊朗石油;希腊、意大利对伊朗石油依赖比较小,不愿意、也没有勇气得罪美国,也停止了购买伊朗石油。


1.我国。我国的立场非常明确,那就是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单方面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我国是伊朗石油进口第一大国,每天进口伊朗石油约为60万桶,占到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30%。2018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13万亿美元,达到了美国的65%以上。我国既有实力,更有意愿继续进口伊朗石油。更何况,我国已经能够与伊朗建立独立结算体系,不必依靠美元结算,自然能够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2.土耳其。在美国宣布不再延长豁免期以后,土耳其方面的表态也十分强硬。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士奥卢表示,土耳其反对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美国的行为无益于中东和平与稳定。在5月2日以后,土耳其仍在进口伊朗石油。最为重要的是,伊朗与土耳其是陆地邻国,而土耳其是贫油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在经济上非常划算。即使美国对土耳其进行制裁,土耳其也可以在边境私下与伊朗进行石油交易,美国根本就无法监管。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伊朗总统鲁哈尼

3.印度。印度大选正在举行,是否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对莫迪领导的执政党人民党与在野的国大党非常重要。如果莫迪政府听从美国的威胁,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一定会成为国大党的攻击借口,不利于选举。所以,印度莫迪政府的态度非常暧昧,一直要求美国继续延长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期限。印度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每天进口伊朗石油约为30万桶。

印度总理莫迪与鲁哈尼

4.其他可能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俄罗斯与伊朗有“石油换商品计划”,白俄罗斯与伊朗有“石油换工业设备计划”,两国都有可能通过互换商品进口伊朗石油。叙利亚石油资源都掌握在库尔德人手中,阿萨德政权的石油全部由伊朗负责提供;伊拉克什叶派政府与伊朗越走越近,不排除伊拉克帮助伊朗进行石油走私的可能性。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鲁哈尼


美国观察室


5月2日,美国取消对8个石油买家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政策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如果这些买家继续买伊朗的石油,将会遭到来自美国的制裁。那么,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还有没有继续买呢?

1、哪些国家已经不买了?

2018年5月,美国总统宣布,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将于11月生效,但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家和地区从伊朗进口石油得到“豁免”,并给予了6个月的期限。

不过,有些国家还没等豁免期到,就一早跟美国表态“我不会买了”。即在美国公布了豁免的石油买家后,意大利和希腊就率先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如今,剩下的国家仍然在购买和进口伊朗石油,但后期是否会继续购买,就要分情况来看。

2、日本、韩国作何表态?中国呢?

作为美国的“小弟”,日本、韩国很大可能会服从制裁禁令,选择从其他地方进口石油。不难预测,日韩的石油进口商可能已经与伊朗方面谈合作结束的事项,随时准备结束合作关系。

而且,日韩不担心没有石油可买带来经济冲击,因为美国会为日韩提供大量的石油供应。如今,美国已经是世界产油国前三强,石油出口量不断攀升,因此美国的石油可能会取代日本国内的石油。

与日韩不一样,我国对待伊朗的合作一向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便美国取消豁免,我国还是会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基于密切的合作关系,美国也不敢用强硬手段来威胁,估计美国后面还会重新给予“豁免”政策。

3、印度在“危险”边缘试探

印度可能会抱着“试探”的态度进口伊朗石油。由于石油资源匮乏,印度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而伊朗占了印度石油进口量的12%。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不太可能放弃进口伊朗石油,而置自己的经济于不顾。

虽然美国有意出口石油,但印度方面不愿意买美国的账。据《印度斯坦时报》5月4日报道,印度一名匿名官员表示,印度并不愿增加对炼制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的进口,将从本国的能源和商业安全出发,加大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油的力度。

印度也没明确表态,会不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可能还是想看美国到时候的态度会不会发生转变。如果强硬,印度很大可能会“认怂”。

4、土耳其跟美国对着干

强人执政的土耳其,应该还是会坚持进口伊朗的石油。过去,在伊朗问题上,土耳其一直跟美国“唱反调”,而且措辞强硬、犀利。虽然美国也对土耳其实施过制裁,但它的领导人仍然不惧美国的霸权,跟美国一直对着干,所以对于美国的禁令,土耳其不会“认账”。

此外,据路透社5月2日报道,土耳其外长当日称,在美国取消对伊朗石油的进口豁免后,土耳其还无法迅速实现石油进口的多样化。言外之意,土耳其还将继续进口美国的石油。

后期,伊主要石油进口国会有什么态度和动作的转变,不妨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金十数据


美国宣布从5月2日开始,禁止任何国家购买伊朗石油,取消所有国家的豁免权,伊朗石油的大客户主要是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和土耳其,此外还有部分国家购买,不过占比很小。

石油销售是伊朗经济命脉,如果石油这条路被掐断,伊朗基本上也就离死不远了,各国对待美国禁令的态度决定了伊朗的生死存亡。

在美国的严令之下,各国纷纷做出不同反应,伊朗原油出口量从原先的每天190万桶下降到100万桶,几乎下降了一半。

首先是伊朗石油的最大客户中国,美国禁令出台之后,外交部曾表示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利益,不要损害中方的利益。

外交部的话以模糊不清而闻名,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没说一样,不过在5月1日~5月4日在伊朗举行的石油博览会,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全部缺席。



态度最坚决的是土耳其,美国宣布禁令之后,土耳其立刻表示美国无权干涉其他国家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还会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土耳其虽然是北约成员国,但是近期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甚至一度排斥美国,烧毁美国国旗和美元,这个关头站出来,似乎一扫之前“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的形象。

韩国的态度几乎没有疑问,关键问题上必然倒向美国,因此韩国很可能减少甚至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日本的态度也比较强硬,目前看来似乎不会减少石油进口量,但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地位差异导致,即使日本短时间内能扛住美国的压力,长期来看也很可能会妥协。

如果以上国家都没能挺住,伊朗前途堪忧,能够伸出援手的或许是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是石油净出口国,在美国的制裁下,自己的石油都卖不出去,很难帮到伊朗,如果美国入侵伊朗的话,俄罗斯或许可以援助一些武器装备。



美国短期内不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但是经济水平持续走低,一旦伊朗国内产生反政府武装,美国就会趁虚而入,伊朗也就完了。


视野新观


5月2日过后,在美国豁免的8个国家和地区中,目前依然进口伊朗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土耳其。

对于美国宣布结束豁免期后,上述三国并未对美国的停止所谓的豁免期进行表态,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只不过相对于1月—3月,进口量都是下降的。

而美国对三国继续进口伊朗的石油的行为也没有表态,没有采取相关措施的相关说明,反正大家都很有默契,不说话。

而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已经表态过了,他们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5月2日的时候,土耳其外长在一场记者会上说,“土耳其短期内无法实现石油来源的多样化”。意思就是说土耳其短期内无法离开伊朗石油。

为了实现让伊朗石油出口“归零”,美国之前要让沙特等国增加石油产量,满足国际石油供应来让各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但是沙特等国并未配合美国的增产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还对世界撒了一个谎,说他给中东某个国家打过电话了,说他们会增长。然后中东的国家都纷纷说没有接到特朗普的电话!

近期法国和德国现在联手搞一个欧洲能源交易基金,结算货币是欧元,目的就是用来在能源交易上方便欧洲企业避开美国制裁,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印度驻美国大使表示他们不会增加和巴基斯坦关系密切的沙特石油。由于印巴关系紧张,印度拿这个事情当挡箭牌也挺有意思的。

印度方便表达的含义是:即使沙特增产他们也不会购买沙特的石油,委婉的说明了他们需要伊朗石油。

除此之外早就被美国进行经济制裁的俄罗斯,要怎么进口伊朗石油就怎么进口,美国管不着。

总得来说,目前伊朗石油还是继续出口的,只不过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都显得非常低调,为了避免和美国发生顶杠,大家在态度上很照顾美国的面子。在继续进口伊朗石油问题上都找了一种委婉的说辞,避免刺激美国。


一号风手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豁免期,最后期限是5月2日,5月2日之后,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就全面实施。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以后,在美国人的制裁措施内,任何国家都不可以购买伊朗的石油,美国想要该制裁措施达到让伊朗的石油出口为零。但美国人险恶目的真的能够达成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至少现在有四个国家还会举行进口伊朗石油;

1、我们国家。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石油消费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于海外供应,每年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24%,是伊朗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额。我们根本不怕美国所谓的经济制裁,可能美国的经济制裁对其他小国家非常有用,但是对于一个几乎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来说,这一招就不是太好用了;所以我们国家不可能因为美国人的警告而损失我们自己的利益,伊朗的石油,我们该进口的进口,美国如果要制裁,那就放马过来吧。



2、俄罗斯。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俄罗斯也在国际上从来也没有怕过美国,更何况,俄罗斯也和伊朗的处境差不多,也在遭受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军事围堵,但俄罗斯的国力非常强大,根本不惧怕这些。当然,俄罗斯本身也是主要的产油国,其实是不需要伊朗石油的,但为了帮伊朗一把对抗美国,去年七月份就和伊朗政府签订500亿美元的石油购买协议,现在是履约的时间,所以俄罗斯按照约定进口伊朗的石油,根本不必要看美国人的脸色。



3、印度。

印度这两年的经济发展很迅速,当然,经济发展迅速带来对石油需求量的疯狂增长。而且印度与伊朗离得非常近,在石油进口方面,伊朗的石油价格相对低廉,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采购成本都很低。另外,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全面封锁政策,去年伊朗就同意印度可以用本国货币卢布购买伊朗石油,而不同外汇,这对印度来说是有天大的好处的。 而印度也是伊朗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每年进口伊朗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18%,虽然美国现在与印度正在谈判,要求印度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并进行利益交换,印度政府虽然有所松动,但近期不可能有完全断绝与伊朗的石油交易,这就要看美国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印度彻底放手了。



4、土耳其。 土耳其本来说是美国的盟国,应该听从美国的警告,但这两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美国闹得非常不愉快,甚至可以说都到达盟国散伙的地步,美国曾经支持埃尔多安的政敌居伦发动政变;又在叙利亚问题上与美国分歧非常大,所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去年八月份就宣布对土耳其的经济制裁导致土耳其货币大幅度缩水,损失惨重。

现在土耳其基本上与美国的关系处于半崩溃的边缘,在美国政府4月22日宣布结束伊朗石油出口的禁运豁免期,土耳其就站出来表示将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其实土耳其也是有自己利益的考虑的,土耳其虽然处于中东,但石油资源非常匮乏,每年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9%,这对土耳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土耳其还是伊朗的邻国,石油相对更低廉。



当然也不可能否认土耳其这个国家的墙头草的性格,如果美国付出足够多的利益,让土耳其不进口伊朗石油也是非常简单的。那就看美国付出多少利益,让土耳其满意了,但可以知道的是,土耳其必然会狂宰美国,在这利益层面,土耳其从来都是多吃多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占便宜的机会。


大正看世界


从5月2日开始,任何国家再购买伊朗石油,都将面临美国的制裁。由于美国已经给予最后几个对伊朗石油依赖度较高的相关国家和地区180天的缓冲期,因此在理论上,这些国家和地区想要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再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在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3月份伊朗石油日出口数据中,对我国的出口量最大,高达61万桶;第二是韩国,总量近39万桶;第三是印度,总量近26万桶,然后是日本和土耳其,都在10万桶左右。其他零星销量总计22万桶左右。

从数据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都算是伊朗石油出口的主力客户,每丢掉一个都会严重影响伊朗的石油收入。而每一桶石油销售对伊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国家财政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度接近70%甚至更高。截至目前,日本已经明确表态将配合美国决定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同样是美国战略盟友的韩国,即便心里不情愿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自己的大哥对着干。所以最后能支撑(可能只是暂时)伊朗石油出口的,只剩下印度、土耳其和我国。我们已经干脆地告诉老美了,会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贸易往来。这其中肯定包涵石油贸易部分。

印度最开始只是答应美国会暂停从伊朗进口石油,但是作为区域大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军政大国,以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印度会保持自己的战略自主权。承诺暂停进口伊朗石油,应该是表面应付的手段。而实际上。之前无论中东格局如何紧张,印度从未停止与伊朗的能源贸易活动。

与印度有限支持美国对伊朗石油禁运措施的还有土耳其,这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理由就是,本国的很多石油炼化厂的设备只适合用于伊朗石油。除了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的巨额预算外,完成这些改造项目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在短期内印度和土耳其还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对此,老美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高峰军事观察


2019年5月2日,为期180天的美国对伊原油出口制裁豁免期中止,由于4月22日美国已经宣布不再豁免,这就意味着5月2日以后如果再与伊朗进行原油交易,将会受到美方制裁。不过由于有规避制裁的方法,所以依然有国家在进口伊朗石油。



欧洲

根据伊朗央行的报道,5月5日伊朗已经启动与欧洲贸易结算特别机制“SATMA”,并开始对接欧洲结算机制“INSTEX SAS”,以规避美国主导的“SWIFT”贸易结算机制,从而避免美国掌握联系数据并进行制裁。

随着该机制的启动,未来欧洲28个成员国将可以利用“INSTEX SAS”系统,直接通过欧元货币结算购买伊朗原油。



俄罗斯

尽管俄罗斯也是石油出口国,但是出于地缘政治利益需要,必要时还需要拉兄弟一把。

2014年,伊朗在被西方制裁期间曾经与俄罗斯达成过“石油换食品”计划,根据该计划,双方将展开为期5年的以物易物,伊朗每天向俄罗斯提供50万桶低价原油,换取俄罗斯每年向伊朗供应谷物200吨。



尽管这一计划随着2015年“伊核协议”的签订暂时搁浅,但是2018年特朗普恢复制裁后,双方重新拾了起来。

此外俄罗斯在2018年7月与伊朗签署了对伊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投资价值400亿美元的意向和100亿美元的合同,这就意味着未来俄罗斯将通过购买油气田的方式为伊朗提供一次性的资金,或者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取“权益油”。



印度

虽然印度在3月份消减了40%的伊朗进口原油,但是伊朗目前还是一船一船的向印度运输石油。在这些油船当中,除了在未来半年内按照合约交付的商品油,还有印度企业在伊朗油气田投资的“权益油”。

不过虽然印度仍然进口伊朗原油,但是收货量在逐渐下降,而且开始转移从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等出口国寻找替代品,未来是否还坚持收购伊朗石油还不明朗,但不会一点都不进口。



土耳其

目前伊朗还在往同样土耳其的石油运输管道内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原油,但是相较于2018年减少了不少,由于土耳其企业并没有过多参与伊朗油气田开发,所以暂时不受限的“权益油”比例并不高。

眼下据土耳其相关人士分析,土方正在观望其他伊朗石油买家的态度(看美国真制裁假制裁而已),再决定是否继续进口。



当然还有一些国家,不但在伊朗投资获得“权益油”,还有专门的公司规避制裁,而且也有相关的石油换商品协议,所以不但不会停止进口,反而有充足的手段规避美国制裁。


马克观察


美国全面禁止进口伊朗原油的禁令已生效,而伊朗石油现存的最大潜在买家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周四对此保持沉默。这些国家的下一步行动仍是个谜。


◎2019年4月30日一艘油轮正在离开伊朗港口城市阿巴斯

如果上述这些国家在周四之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美国将可能对其采取哪些行动,特朗普政府也对此保持沉默。美国国务院或财政部当天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表任何声明。

美国为土耳其、印度等七个国家政府提供的六个月宽限期星期三到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4月22日的声明中说,任何国家都不会从美国去年11月对伊朗石油工业实施的制裁中得到进一步的豁免。

这些制裁措施是美国向伊朗施压的一部分,目的是迫使伊朗谈判达成一项新的协议,结束其据称的核武器计划和其他恶意行为。

伊朗说,它的核项目是和平的,石油是伊朗的主要收入来源,伊朗不会理会美国的制裁,将继续出口石油。

华盛顿一直在鼓励伊朗的石油客户转向其他主要产油国,比如海湾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已承诺保持能源市场的适当供应。

蓬佩奥还表示,美国将实施对伊朗石油贸易的单边禁令,并警告称,向伊朗购买原油所带来风险将远超可获得的好处,因为这些购买者可能会面临美国的二次制裁。

土耳其

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星期四对记者说,在短时间内使安卡拉的石油来源多样化似乎是不可能的。

◎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

恰武什奥卢说,一直在加工伊朗原油的土耳其炼油厂能够处理来自伊拉克的石油,但是不能处理来自其他许多国家的石油。他没有具体说明他所指的是哪些国家。

他说,土耳其需要升级炼油厂的技术,以便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这就要求炼油厂关闭一段时间。 “这是有代价的。不管你怎么看,美国单方面做出的决定对每个人都有负面影响。”恰武什奥卢说,“美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这位土耳其高级外交官没有说安卡拉今后是否会购买伊朗的石油。 但是,自从美国开始制裁伊朗石油的豁免期以来,土耳其已经大大减少了对伊朗进口产品的依赖。

土耳其能源市场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该国平均每月进口20.9万吨伊朗原油,这是豁免期的头四个月。在之前的10个月里,土耳其平均每月进口70.1万吨伊朗石油,约占该时期石油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印度

印度周四也没有置评。

印度石油部长普拉丹在4月23日的一条推特上说,新德里有一个计划,为印度炼油厂保持“充足”的原油供应,并补充说:“其他主要产油国将提供额外的供应。”


普拉丹没有提到这些国家的名字,也没有说额外的供应是否会完全取代伊朗的原油供应。伊朗一年前是印度第三大原油供应国。

印度媒体说,印度外长斯瓦拉杰4月27日致电蓬佩奥,请求允许印度政府有更多时间进口伊朗石油,而不会受到美国的二次制裁。

报导援引斯瓦拉吉的话说,他呼吁美国采取灵活的立场,因为印度正在举行大选,希望由下届政府决定向谁购买石油。

在美国豁免期结束之前,印度一直在减少对伊朗石油的依赖。路透社4月30日的一篇报道显示,印度1月至3月都较上年同期大幅削减了从伊朗的原油进口,印度每日原油进口量减少了40%。

伊朗最大的石油进口商土耳其、印度、BeiJing将如何应对?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能源分析师弗拉斯特罗美国之音波斯语记者说,他预计BeiJing将进一步减少购买伊朗石油。

弗拉斯特罗在周二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他们一直在增加购买类似质量的沙特石油,并在寻找来自美国、其他中东国家和俄罗斯的替代供应。”

但弗拉斯特表示,BeiJing方面也可能试图绕过美国金融体系和制裁机制,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他说,BeiJing可以与伊朗进行易货交易,使伊朗能够用石油偿还贷款,或者以非美元货币来购买伊朗原油。


新德里观察研究基金会的印度战略事务分析人士乔希对美国之音说,美国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给印度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挑战,还有外交政策上的挑战。

“这让我们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乔希在周四的采访中说,指出此举将损害印度与伊朗的关系。“美国可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但我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拥有一致的利益。当没有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安卡拉的伊朗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哈基•维古尔表示,土耳其可能会等着看伊朗的大客户BeiJin和印度怎么做,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他星期三在接受美国之音土耳其语采访时说,如果BeiJing和印度保持最近的进口水平,土耳其可能也会这么做。 维古尔说:“但如果美国严格执行制裁,伊拉克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第二石油来源之一”。

实际上各方都在背地里激烈博弈,伊朗石油不仅仅只是一个能源问题,还是一个地缘战略问题。


中评中语


之前美国的8个豁免权里,有3个已经实现了伊朗石油的零进口。

在剩下的5个豁免权里来看,主要有三种态度。

1)表态反对美国长臂管辖和二级制裁,声称要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的是我们和土耳其。

2)日本和韩国表态对美国是配合的,声称可以有替代品。

3)印度的立场比较暧昧,对美国更多采取柔性外交的姿态。也就是说既理解美国对伊朗制裁是必要的,同时也做美国工作,呼吁美国给印度更多时间寻找新买家。

因此,这和木叔之前的判断一致,也就是美国想要完全断绝伊朗石油出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零出口政策”更多是一个理想化状态,不会给伊朗石油带来彻底断绝。

但同时,对美国的制裁也要一分为二地看。

也就是说,虽然伊朗还可以出口石油,但出口石油的数量肯定要比以前有减少。

原因很简单——

刚才木叔说了,5月3日之前,只有8个经济体可以进口伊朗石油。有3个再6个月内实现了零进口,剩下的5个其实也都减少了进口额。

比如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中印作为进口伊朗石油最大的两个国家,在2019年1月-3月都较上年同期削减了进口,两国分别削减了28%和40%。

再加上日本和韩国表态可以寻找其他国家代替伊朗石油。这些都意味着伊朗石油出口会出现大幅度下滑。

所以说,美国人的这个政策还是达到了部分的目的。

那么伊朗经济会如何?

目前伊朗石油出口大概是每天110万桶-140万桶之间,而美国收紧制裁后,伊朗石油日产量可能再5月份开始降至70万桶,最低甚至可能达到50万桶。

这是一个巨大的降幅,有50%之多。

考虑到伊朗收入至少50%依靠石油,这意味着伊朗经济将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9年伊朗的GDP将为负值,为-6%。


木春山谈天下


美国这次又要打自己脸了,因为在取消伊朗石油豁免权之后,仍还有国家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美国早就表示在取消豁免权之后,如果还有哪个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就会对其实施同等制裁。然而现在美国想制裁也是有心无力,因为美国很难同时制裁多个国家。美国现在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又在个沙特等石油大国施压,要求这些国家和美国一起增加石油产量,用这种方式挤压伊朗的石油市场。


到目前为止,日本和印度是明确表示停购伊朗石油了。部分国家开始减少伊朗石油的进口,但是都没有完全停购。土耳其一贯强硬,这次也在美国的施压下妥协,但是土耳其只是减少了伊朗的石油进口,用这种方式来稳住美国。其实土耳其可以完全放弃伊朗石油从伊拉克进口,不过土耳其这样做就等于把石油安全交到了美国手里,以后美国只要拿石油来威胁土耳其,土耳其就得乖乖听话,所以土耳其只是减少了伊朗石油进口来给美国一个交代。


至于中国的态度,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与伊朗保持正常的合作关系。伊朗不但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储量国,还是中国的五大石油供应国之一,与伊朗合作关乎到我们的石油安全,我们不可能因为美国的一句威胁就放弃这么重要的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是为数不多的不惧怕美国制裁的国家之一,我们已经有了和美国打贸易战的经验。中国目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对我们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如果能顶住这次压力,对我们以后也是好处颇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进口伊朗石油,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伊朗的危机。



最后还要提一些印度,印度虽然表示停购伊朗石油,但是否会这样去做还是个未知数。印度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数量仅次于我国,印度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新的石油供应国。如果说为了不得罪美国就放弃从伊朗进口石油,那么等于自断一条经济发展的胳膊,莫迪不像是会做出这种傻事的人。不会莫迪可能借此来与美国谈条件,要求恢复关税优惠政策,如果美国不做出让步,印度应该还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很多国家之前和伊朗达成的合同不可能因为美国的一句话就中止,很多国家之前签署的都是长期合同,如果单方面毁约,必须向伊朗支付大笔违约金,而且还会面临国际信用方面的压力,影响的不只是经济还有声誉。美国这次的霸权不起作用,接下来就看如何给自己找台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