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险惹杀身之祸

天地间的事,就是有那么多的巧合,有时候让你“浑身是口不能言,遍体排牙说不得”。疑邻盗斧的事情比比皆是,一心猜疑你,便觉语言行动,件件可疑,越辨越像。纵使你有再大的冤枉也再无处说去。

宋朝隆兴元年,有一个镇江的守将盛彦,受上级的派遣来到东海郡巡察防务。这时有一旧时的同僚袁忠押了一担官银,从丹阳坐船走水路来此地,盛彦到袁忠的船上拜会,只见船中金银堆积,笑着说:“俗话说财不外露,你这金银满船乱放,如此的晃人眼目,不怕有人掂记吗?袁忠也不在意说:“这是官银,谁人不要命了敢打它的主意?”盛彦开玩笑说:“我今夜就叫人来取走,看你怎么办?”袁忠也大笑:“你要是有胆量,尽管来拿。”说罢二人开怀畅饮大醉而归。

一语成谶,当夜果然有强盗二十余人跳上船来,打伤守卫,将袁忠捆缚,劫掠船中金银四百锭而去。次日袁忠到官府哭告:“昨夜盛彦劫去官银四百锭,请求治其罪并追还银两!”知府吴超原是个刻暴之人,听闻在自己的治下官银居然被劫大为光火。问道:“怎见得是盛彦劫去的!”袁忠便把二人的玩笑话一一细说。吴超听罢大怒:“有这样大胆的,即着官差将盛彦及随行亲兵尽数绑来。”盛彦及随行二三十亲兵被绑入官衙,盛彦不知何故上前问个缘由。吴知府说道:“现有吴忠状告你带人劫了他船上金银四百锭,你可知罪?”盛彦大惊失色:“那有此事,小人虽然卑微,也是个有官职的人,岂不知晓法度,怎么敢犯这样的死罪?”袁忠跪下来说:“你前日说今夜来取,晚间就出了盗贼,哪有那么巧的事。”盛彦回答说:“前日见你财物大露,所以开玩笑说的,岂可当真啊!再说要是我要劫他,还能泄露出去吗?”吴知府没有耐性:“正是你心有所想,口无遮拦露了本意,如此大事料你不肯自招!”于是用起大刑来。盛彦杀猪似的大叫起来,声声喊冤。吴知府那里肯听,只是严加拷问刑罚极其惨酷。盛彦熬刑不过,只得招认。是自已见财起义带领亲兵当夜劫去,只是收遍了不见银两的踪迹,吴知府又加大刑,盛彦没有奈何只得信口胡说道:“让亲人到南方贩卖茶米去了”。吴知府写了供状让其签字画压,判其三日后押付市曹斩首示众。

虽然吴知府判定了是盛彦劫了写银,只是没有追回一分银两。只得让官差到街上巡防可疑人等,查找丢失的官银。一日几位官人来到一家小洒肆,有一年轻的小妇人当垆卖酒,此女人在这条街颇为有名,几位官差也认识。这家小酒馆是一个有名无赖破落户开的,姓王名林,平时里专干一此见不得人的勾当。王妻见店中生意清淡就交待了伙计几句,转身到后房去了。

王林有一个七岁的儿子正在屋里玩耍,此子来是王林前妻所生,后前妻病去王林才娶了这一房。平日里没少遭受虐待,王妻一看见这个小孩就骂道:“小杂种,滚出去。”小孩子正玩在兴头上那里肯走,王妻起来就是一顿巴掌将小孩子打出去。小孩子也知晓她不是自己的亲妈,就骂了起来。王妻恼了抓了一条擀面杖来打他。小孩子一头喊一头跑,急急的奔出前堂,口里嚷着:“你在家干的好事,到来打我,好端端的灶头拆开了,偷别人银放在里面,还不要说出去。”王妻见他说出这话赶紧把他拉到后堂。

这些话早就被几个官差听在心里,当下几人商议,俗话说童言无岂,小孩子的话是编不出来的,他这样说必有缘故。现在袁忠丢了四百银官银,冤着盛彦劫了去,早晚要处决。这个王林是个无赖之人,我们去打听察看一翻。

于是几人便倚仗着酒势,寻起事非来,要好酒,店家说没有,他们几个便借着这个由头,要到内房搜一搜看,王妻走上来劝住了这个,跑了那个,有一个大高个的官差已抢入厨房中,故意一撞,撞下来一块砖。王妻便发话说:“你们这些官差,吃了几碗酒怎么跑到人爱的内房里,虽是官差你们也不可如此胡闹。”官差嘻皮笑脸说:“店家娘子,不必发怒,灶台小事,我给你收拾收拾。”便伸手去摸那碎处,王妻慌用手遮掩起来,说着:“不妨事,不妨事,我们自家修罢!”几个官差一看这里面有猫腻,不由分说,索性用力一推,把灶台推塌了,里面露出了白晃晃、黄灿灿的金银。

众人一齐进来观看,先把王妻拴起来,正准备审问追究王林,只见一个醉汉撞将进来,大叫道:“你们在我家里干什么?”众人看去正是王林,王林一看知道事情败露转身要走。哪里还能走得脱,众官差如鹰拿燕雀,用绳索绑缚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众人将官银一一取出,整整四百银,不曾动得一文,连人带赃解到官府。吴各府问取了口供让王林签字画压,将其及同伙判了个立即斩首,王妻充作军中杂役。

可怜的盛彦因为一句戏言,险些掉了脑袋,若不王林后来事情败露,他正的要做个冤死鬼了。正是应了《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防口胜于防川,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