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哪有开康拜因过瘾,一位被捧哏“耽误”的多面手

这几天相声界任你是谁都没一个小捧哏吴鹤臣名气大,笔者希望吴鹤臣病愈重返舞台的那一天也能坦然接受这种特殊的爆红方式。按照郭德纲的理论,先红了再说。得,吴鹤臣现在都红透各大网站平台了,满眼望去全是关于他的消息让人应接不暇。

所以这次笔者写的相声捧哏系列要介绍的演员是,赵殿燮。

艺名:赵炎

一、 多才多艺,调皮淘气

赵炎1951年出生于北京,比姜昆小了半岁。他的人生轨迹起码在四十岁以前和姜昆是高度重合的。不过在少年时期,赵炎要比姜昆多才多艺,也更调皮淘气。

从小爱唱京剧,好到戏校想录取,妈妈不让,孩子要考大学。

喜欢跳水、单杠、双杆、会空翻,玩儿体操到能拿奖的地步,八一少年体操对和跳水队要上门录取,妈妈不让,孩子要考大学

爱踢足球,喜欢玩自行车车技,培养出李连杰的什刹海体校上门劝学,妈妈还是那句话,孩子得考大学。

没想到中学还没上完,运动开始了,赵炎只能和姜昆一样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二、 无心插柳,时来运转

赵炎的父亲母亲都是从事机械行业的,所以从小他就对机器不陌生,他很快在兵团里当上了拖拉机手,由于表现出色还被培养成为康拜因驾驶员,成为很多人羡慕敬仰的对象。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懂啥叫康拜因,也不知道当年这玩意儿有多火。康拜因其实就是联合收割机,在几十年前的大农场里那简直就是超时空堡垒一样的存在,能开康拜因的人地位不亚于现在的民航飞行员。要是当时告诉赵炎,让他别开康拜因了去说相声,打死他都不会同意。

但是多才多艺“害”了他,因为赵炎的文艺才能突出,团里几次三番要调他去宣传队,最后连团里领导都亲自出面才把他从高高的康拜因驾驶楼里拽了下来。

干一行爱一行的赵炎在宣传队一样如鱼得水,话剧、唱歌、表演、京剧、单口相声、河北梆子、山东快书几乎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成了兵团名人,八一厂、黑龙江话剧团等单位都把他当做培养对象经常关注,此时的他其实一度还是兵团战友姜昆学习的榜样。

1976年赵炎姜昆师胜杰等人都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他们都被当时的中广说唱团马季看中,不过进京的过程却一波三折。

马季率领唐杰忠等人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硬是依靠连续慰问演出十几天的“苦肉计”才把姜昆拿下,而当时的赵炎已经被调到廊坊,单位同样拒绝放人,马季采用派人长期驻守盯梢的方式跟追债一样最终让对方妥协,赵炎也调入了中广说唱团成为相声演员,在马季的徒弟中,他则成为了姜昆之后的二师兄。

三、 被捧哏埋没的多面手

赵炎的名字也是在这个时候改的,在此之前他叫了二十多年的赵殿燮,那个燮字则是他五行缺火而来。只是这个名字对于演员来说并不讨巧,念快了成赵殿下,不认识的则念成赵殿变。所以原名马树槐的马季建议他改名。

赵炎的妻子建议他改成赵焱,这样依然还是带着火,结果马季认为还是有些别扭,索性留两个火,最后就成了如今的赵炎。

从成为正式相声演员开始,赵炎除了表演单口相声之外,绝大部分时间被定为成为了捧哏。要说他的捧哏水平,可以说是收放自如、不卑不亢,不过笔者还想给他再加一个词,不温不火。

笔者认为赵炎挺适合逗哏的,我们在《五官争功》和《训徒》中可以看到,群口相声里赵炎的发挥非常好,在一些子母哏的对口中他的表现也很不错。定位捧哏似乎有些埋没了他很多的才华。

赵炎另外一个表现出色的领域则是电影,《南洋富翁》《笑破情网》里他都是担纲主角,尤其是《笑破情网》,他在电影中恰恰是担纲了逗哏。我们从这部电影的三段相声中也可以领略到赵炎逗哏的不俗实力。当年笔者还一度认为他和郑健的组合能够延续下去,可惜了。

即使是捧哏,赵炎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他在1985年的十大笑星评选中高居第五,选票和第四名的侯耀文相差无几。他的身后则是石富宽、常宝华等著名捧哏演员。

四、 目光犀利的好脾气

赵炎当年的红火似乎总是和他的老师及搭档马季分不开,而马季最器重的徒弟是姜昆,最喜欢的徒弟是刘伟,最放心的徒弟则是赵炎。

也就是这个放心间接“害”了他,马季为了拯救大熊猫刘伟放弃和赵炎上春晚,转而去给刘伟当捧哏,一下子把赵炎给闪了,之后的岁月里马季还曾多次支持刘伟,这让赵炎颇为“受伤”。

也就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姜昆唐杰忠和牛群冯巩的先后走红,赵炎似乎慢慢被观众淡忘,除了和马季史可达的《训徒》之外,他鲜有经典段子问世。

好脾气的赵炎之后多次给师弟或者师侄捧哏,不论是周炜还是付强,虽然他水平依旧,无奈搭档和好作品欠佳,赵炎的表现也更为平淡。

最让笔者难以接受的就是那段《东西南北大拜年》,这大概是春晚历史上最无聊的相声了,好脾气好说话的赵炎更像是赶鸭子上架一样在这段相声里为一帮小青年腻缝,真是让喜欢他的观众“心寒”。

不过,赵炎在年近古稀之年依然对相声保持着热爱。他在当相声栏目评委中曾有一段惊人之语,那就是如今相声节目普遍缺少深入生活的作品,这一点和贴近生活的小品相差甚远。

单论这一句评语,赵炎老师可谓是目光如炬,回头望望近年的春晚还有如今走红的相声商演和相声选秀节目,真正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作品越来越少,演员们不是从网络摘抄逗笑段子就是耍一些骚浪贱的低俗笑料,相声的发展可谓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本来挺轻松的话题又说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