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如何预防?

农友君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所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扬花期,同时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天气型”的病害,是发生在小麦扬花期时候连续的阴雨天气里面是最容易发生的。

而我家甘肃这边正是小麦的扬花期,而最近又是“立夏”节气,所以在最近一周内甘肃境内发生了连续降雨的现象,到今天早上还在下中雨,中午天气逐渐转成多云,这场雨很显然会导致很多小麦种植区域里面的赤霉病。

其防治主要还是要把握好时间段和药物的使用。首先防治的时间段是在小麦扬花期之前和之后,如果是在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就要在雨停之后赶紧防治。

那么这个时候的主要防治策略就是赤霉病和蚜虫以及飞虱了。

尤其是在最近连续的阴雨天气情况下要“看天气,打农药”。

所用到的农药以及配制比例方法:

药物有:50倍液的多菌灵、7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各自100克,然后加入70斤的水进行喷施,这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对于蚜虫和飞虱的防治为25倍液的吡蚜酮30克,加入80斤的水中进行喷施,这样就会对蚜虫和飞虱进行有效的防治了。

如果是遇到间断性有雨天气的话,而恰好你在下雨之前不久喷施了药物,所以就要在下雨24小时之后继续补喷一次农药,这要就更加稳固的防治了小麦赤霉病。

所以,及时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是在小麦扬花期的关键,也是小麦今年是否收成的一个关键。


宁宁说的话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等,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在我国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为严重,东北春麦区经常流行为害。小麦发病后,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那么,如何防止小麦赤霉病呢?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例如河南主栽品种如郑麦9023、郑麦0943、先麦8号、农大1108等品种发病相对较轻。二是进行药剂拌种,选用戊唑 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赤霉病造成的苗枯。三是合理轮作,降低病原指数,如小麦与大豆、花生等进行轮作。四是进行化学防治,采用0.3%四霉素水剂、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20%叶菌唑悬浮剂、40%丙唑·戊唑醇悬浮剂均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打药时要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