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要推动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跨越,GDP从1万亿向2万亿跨越,你怎么看?

-独行俠_Fish-


这位新市长,是2018年5月才担任武汉代市长的,到现在也不过1年时间。而且大家都懂的,真正能主政一方的时间,大概率也不会超过10年。


将来,武汉可能总人口真的超过2000万,GDP也可能超过2万亿,但时间是多少?100年?50年?还是10年?50年、100年太远,实现翻倍增长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低速增长也能实现。如果是10年呢,武汉是否能做到?


2018年,武汉GDP总量为1.48万亿元,增速为10.72%,按照这一增速下去,只需要4年时间——即到2022年就能实现GDP破2万亿元的目标。


GDP难度不大,但人口要达到2000万的难度较大。


截至2018年年末,武汉常住人口总量为1108.1万人,增加了18.81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2018年增加的18.8万人,也是武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抢来”的。始于2017年的抢人大战,武汉其实力度还是挺大的,比如大学生可以八折购房,放宽了落户限制等。但是相比西安、成都,武汉的优势并不突出,甚至说有点弱势。


2018年,武汉户籍人口增长了30万人,但常住人口只增长了18.8万人,这意味着至少有11万人,只是到武汉落了户,却并没有真正留在武汉。


武汉最尴尬的地方在于,相比其他中西部城市,武汉是高校最强的城市(按人数算),在全国也是排名前三。


上面这张图就很直观了。虽然武汉有全国第二多的大学生人数,多达百万人以上,按照每年毕业40万人计算(要考虑到专科三年制),那么留在武汉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离开了武汉去了别地。


武汉最为人所诟病的,在于其城市规划治理,用一团乱麻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河网湖泊众多,虽然这是一种资源上的优势,但也造成了城市被分割切开,交通极其混乱。有人甚至调侃,到武汉,半夜都在堵车,本地人都不敢轻易开车出门。


虽然堵车这个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对具体的人来说,却是大事。如果城市不宜居,那么其吸纳人口的能力就很差。这也是为什么武汉GDP虽然增长不错,但人口始终增长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过去10年(2009年~2018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长了211万人,年均21万人;按照这个增速下去,要达到2000万人口,武汉还需要42年!


看来,要快速实现2000万人口的目标,最捷径的道路,就是继续吞并周围的小城市了。就像济南吞并莱芜,成都吞并简阳一样。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这个目标不会是高不可及。

武汉从中部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跨越,无论从城市的区域代表性,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扎实底蕴来讲,都是相当有可能的。

首先,武汉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在前十位。

在2018中国城市GDP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与重庆分列前五位,排在第五位的重庆2018年GDP20363亿元,超过了2万亿这个门槛。经济总量跟在重庆之后的天津、苏州、成都及武汉,仍将为进入城市GDP“2万亿俱乐部”而努力。

从2018年的数值看,武汉GDP达到14847亿元,同比增长8%。保持这一增速,未来5年内,武汉GDP摸高到城市GDP“2万亿俱乐部”,这样的结果应当不会是出人意料。

其次,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受到政策面的支持。

见诸报道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比较明确的是五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这跟重点经济区域有关,比如北京与天津引领环渤海经济区,上海引领长三角经济区,而广州是珠三角经济区,重庆则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之一。

而被明确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有四个: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也跟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有关,其中,成都与重庆一样,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而武汉引领长江经济带,郑州支撑中部崛起, 西安则带动西北发展。

所以,推动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布局所支持的方向。

第三,也要看到,武汉人口扩容至二千万,尚有较大差距。

公开的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人口为1112万人。还有一项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8年,武汉新增695万人口,这是差不多19年的时间武汉人口增长的数量。按这样的速度,武汉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跨越差不多要花20年以上。从政策面来讲,武汉也在不断加强人口的吸纳,从2017年起,武汉开启“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拟在5年的时间里留住100万大学生。

对城市管理者而言,更为宽松的人才政策有利于人口增量,但如何在人口增量的基础上,保持房价的平稳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考量。在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动统计中,武汉是作为15个热点城市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