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设立营销公司与上市主体分利润,对贵州茅台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皇甫毛毛丶


A股有很多公司有类似的组织架构。

集团公司下属的股份公司独立上市,集团公司下有别的业务板块,甚至有同质的竞争业务。

比如格力集团,曾是格力电器大股东,但格力集团下还有格力地产等很多公司和业务;

特变电工也是类似,特变集团下除了特变电工还有众合股份。

白云山2018年重组之前,广药集团下的医药零售和上市公司也多少有点竞争关系。

这样的组织架构,往往会让集团和股份的关系显得有点暧昧。典型的如这次格力集团准备出售格力电器的股权,各种事由外人就不得而知了。还有双汇发展,虽然一直以来业绩不错,但年年大比例的分红,也不免有沦为控股公司现金奶牛的嫌疑。


茅台集团成立独立于上市公司的营销公司,对上市公司有多大影响呢?

从规范渠道、加强销售端管理的角度,这其实是好事。茅台的渠道管理多少有些让投资者诟病,不时会爆出来经销商压货涨价的消息出来。

对小股东和投资者,最担心的是利益输送和利润调节。因为营销公司是独立于上市公司经营的,却又是关联方,那这中间的定价就会有很多非市场的因素,上市公司和营销公司之间利润可调节的空间就会很大。

类似关联关系,在A股有很多案例,上市的乐视网和未上市的乐视致新,恒瑞和豪森,格力和它的经销商团队。这让投资者在看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报时,需要更多一点谨慎。


当日收盘,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下发的《关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媒体报道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19】0583号,要求贵州茅台对投资人投诉的“集团成立销售公司涉嫌利益输事件”进行详细说明。

显然,这是站在了中小投资者的立场,对上市公司质疑。


贵州茅台的流通股很少,再加上过去的业绩表现,贵州茅台成为A股有标杆作用的高价股。但是,现在有了新的变数。对上市公司的未来,茅台集团有怎样的考量?还想把品牌效益发挥到怎样的极致?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动作?

这些都不好揣测,所以还是继续先当看瓜群众。


康愉子


对贵州茅台的冲击短期内看不出来,但是对于净利润的剥离是看得出来了。从两方面看:

其一,多个渠道多个分利对手。本来是茅台——经销商,如今中间多了一道,茅台——茅台营销公司——经销商。这势必剥离一部分利润。

其二,同业竞争。茅台营销公司要卖茅台,茅台上市公司主体也要卖茅台,虽然说茅台营销公司说是专门针对团购、商超等终端客户,但是上市实体也要销售。这就是同业竞争。

当然这种分利并不影响茅台总体业务的扩张,毕竟,由于消费者购买力增长,茅台这种酒需求反而会上升。比如原来高净值人群喝得起,随着整体收入提升,中产阶级也开始有人消费茅台。这就是茅台销量上升的原因。而且由于茅台一直限制产量,其实分层取酒,今年的产量依托于过去大约五年前备货量,因为茅台“一年生产、七次精酿、三年贮存、五年出厂”,然后以酒兑酒。所以今年的产量,实际上体现的是2014年。

产量当然是逐年递增,但是茅台也有大小年,有几年产量飙升,股价飞涨,有几年不温不火。大约一轮周期是十年。比如07-08年茅台火爆,大家都知道什么都涨价,那么那个时候存酒到13年-14年,茅台就进入了一个冷却期。而到18年-19年又开始一个繁荣期。总体上产量一直在上升,阶段性的有人因为通胀而收藏茅台酒。也有经销商周期性的囤货和清库。

营销公司会一定程度上打乱这种固有体系,并不是说一定不好,而是说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毕竟茅台一直也不需要营销,因为这是少有的几家以产定销的企业。

个人的看法是,最好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实际上茅台营销公司成立的意义并不大,茅台集团还会出现一个同业竞争,打乱现有竞争性的价格体系,毕竟如今的价格没有内部价,而茅台营销公司必然需要一个内部价,否则利润如何体现?因为其必然需要遵照固定的定价原则。

这事,说复杂了很复杂,不过,茅台上市主体依然是最要紧的。


凯恩斯


茅台近日设立营销公司,标志着茅台吹响了渠道变革的号角。

笔者认为,设立营销公司对贵州茅台最大的冲击就在于渠道利润将会被集团所逐步掌控。茅台深耕白酒产业数年,已经建立了层层递进的经销商战略,为了保障酒的质量控制假冒伪劣产品,所以也需要完善的经销网络来进行销售。

然而,庞大的营销维护成本和层层加价的结果让茅台的销量增长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实际上当前茅台销量增加有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部分中产阶级也加入了消费者的行列。如果能够减少渠道内的利润消耗,缩短渠道环节,就能够给茅台的弱降价策略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提升销量,增加利润。

虽然这看似对于茅台整体来说非常有益,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渠道这一部分的利润将会被转移,扁平化的营销公司销售模式能够迅速取得价格优势,打击原有的渠道盈利能力,这对于现在的茅台公司利润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茅台集团设立营销公司促使券商下调茅台目标价格也是可以理解的,未来贵州茅台的盈利空间也将会面临折价调整。


盘和林看经济


站在大股东的角度思考,可能借助茅台酒实现增收,而高居不下的茅台酒,销售出去的都是实实在在利润,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但是,站在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角度思考,这却是与股东争利,甚至会因此存在关联交易的问题。此外,未来逐渐反映到上市公司身上的,则是渠道价差利润的下降以及茅台品牌影响力的冲击,而茅台集团设立营销公司,仍可能会牵涉到关联交易的问题,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构成营销。或许,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会影响到持股预期,甚至会因此损害自身的利益。


郭施亮


贵州茅台我2018做空3次,1亏2盈合计盈利2000多,2019年4月做空1次亏损7000多。过程中被轧空六次,轧空金额不高(融券的券源少)。股票被轧空可不是什么好感觉,就像头上套着密封的塑料袋使你憋气,大脑缺氧、呼吸困难,时间长了会好一些。股价不断新高意味着你必须止损平仓了,亏本出局以后才稍有平复,又希望价格继续涨,别被左右打脸。做空更需要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并具有更强大心脏啊!!!


沪深悟道


集团成立营销公司,很明显是来截胡茅台股份的利润。结果必然是茅台股份目前估值已到了天花板。再想冲千元,机构已没有了信心。


泉声洗心


看股市茅台酒,市值前后变化的部分就是影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