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US News全美「最佳本科教學」排名發佈!MIT、UCB前50都沒進

古往今來,教學都處於大學的核心位置。家長們也都非常關心美國大學的本科教學實力,畢竟來美國最終目的是學習,而孩子的學習質量跟

大學對本科教學重視程度和教學實力關係很大。

前段時間,US News公佈了全美最佳本科教學排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全美本科教學實力排名前60所大學,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美國大學教學實力,以便後續的擇校與申請有更為明確的方向。



本次排名參與人員主要是2018年參加US News 同行評估(peer assessment)年度調查的大學校長、教務長和招生主任,他們提名了最多15所他們認為本科教學實力最好的大學,以此選出了上述60所教師和管理人員致力於以高質量方式教授本科生的學校。

這些上榜的大學,都是教師和教職員工以高質量的方式教育學生的學校,以及對本科教學異常堅定和執著的學校。

這在認識美國名校的教學實力上,有非常重大的參考意義。




雖然絕大部分上榜學校都是全美Top 100的大學,但是,讓人非常意外的是,8所綜排100名之外的大學也在本科教學質量前60的大學榜單上。

而不少在綜排上靠前的大學,在本科教學質量上面排在了相對後面的位置。

喬治亞州立大學 本科教學排名第2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 本科教學排名第8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本科教學排名第11

聖路易斯大學 本科教學排名第26

中佛羅里達大學 本科教學排名第34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 本科教學排名第43

德雷克塞爾大學 本科教學排名第52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 本科教學排名第52

而前三名分別是普林斯頓大學、喬治亞州立大學、邁阿密大學牛津分校。




這讓很多人震驚。它們明明是美國的名牌大學,教育最核心的本科教學實力卻並不是很強。大學科研水平的高低,也越來越被看成是衡量一所大學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越是名牌的大學,發展的主流方向是“科研”。

但是,“科研水平”並不等同於“教學質量”。科研的目標是推進知識,而教學的目標是發展和提高能力

就像美國網站Washington Post 形容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時說的那樣:

這些大學,也許沒有太多的諾貝爾獎、羅德獎、圖靈獎獲得者,但是如果你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機構已經建立了可以與高等教育精英大學競爭的教學聲譽,一場靜默無聲的教育科學革命正在發生。



比如喬治亞州立大學,根據U.S. News的說法,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是全國最好的本科教學人員之一。就其他數據來看,喬治亞州立大學一共32,848人,本科生就高達25,790人,本科生佔比很高,學校這所學校的學費也相對低廉,獎學金很多,學生對校方有極高滿意度,就業率很高。

這一切數據,都顯示它們是本科不錯的學校。

但是,如果你知道現在美國大學的主流發展方向,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好震驚的。




不管美國名校是否承認,在近200年來,美國絕大部分大學發展的主流方向是“科研”。


越是名牌的大學,越會強調自己是美國知名的私(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科研水平的高低,也越來越被看成是衡量一所大學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

這是因為,作為知名大學,有一個很理所當然地就放在它們身上的擔子就是,它們要引領世界的發展。


尤其是現在這個科技引領世界的時代,大學更要注重科技上的新發現、新發明,從而去影響一個國家、一片地區甚至是世界。


大學越知名,科研的擔子越重。


這其實深深反映了現在教育界的一個潛在矛盾:現在的大學,過多地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視了教學質量。


“教學”是大學的核心。作為“大學”,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是大學的最重要任務


同時,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它有義務為社會各個行業輸送人才。按照這個要求來看,它不需要提供這麼高的研究水平,它需要的是讓孩子在本科期間打好基礎,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教育現實,卻並不是這樣。



在目前“科研為王”的高等教育中,我們看到的是,大學需要很多外部的研究贊助資金才能更好地運作,很多名校的教授也都不得不去自己拉贊助,開公司,才能讓自己的研究繼續進行下去。


於是在教學上就不是很上心,很多大學都是助教、甚至是請兼職講師來教學。教學的水平參差不齊。


這些問題,雖然很多名校一直都聲稱在避免了,但是卻一直都真實存在。教育的改進也許是一個漫長而需要很強“堅持力”的過程,但如果教育者都有一顆不斷改善教育、為孩子著想的心,那我們就有信心相信,我們孩子的未來,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