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哪个比较惨?

大侃历史


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中国古代,女子为了能入皇宫得到皇帝的恩宠,享受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过上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可以说是用尽浑身解数。她们不仅会精心打扮,显现她们倾国倾城的容颜,还会让人写下托词与诗句、甚至编出“异象”来烘托自己的独一无二,以此获得皇帝的关注。

卫子夫与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在位时被宠幸的女人。卫子夫年轻时,凭借能歌善舞与倾城美貌得到汉武帝的宠幸;钩弋夫人则是因为侍从的卜卦,说其“从小握拳,十余年不能分开”,汉武帝展开她的双手,发现其手中有玉勾,遂得皇帝宠爱。虽然两人最后都不得善终,自杀而亡。但今天我们不去关注“自杀”背后是否有隐情,而是来看看她们谁更凄惨。

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在汉帝国最强盛、汉武帝年轻有为的时候被立为皇后,为武帝生下太子刘据和三位公主,并且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可谓享尽荣华富贵。同时因为受到皇帝恩宠,自己的母族卫家得以壮大。而显贵起来的卫氏家族亦不负武帝所望,北击匈奴、为大汉出生入死。

然而即使家族发展壮大,卫子夫依然恪守妇道、约束族人,卫氏家族也因此更加受到汉武帝的信任。十五年后,卫子夫年老色衰,武帝的宠爱有所转向。但她贤淑有德、宠辱不惊,在冠军侯霍去病、大将军卫青相继离世后,卫子夫和卫霍氏族在武帝心中的地位也没有动摇。在之后的17年间,汉武帝对她的礼遇与尊重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将朝堂大事予其定夺,对卫子夫信任有加。

天有不测风云,卫皇后与儿子刘据受巫蛊事件牵连。戾太子刘据欲向武帝辨明情况,失败后,起兵杀了引起祸端的奸臣,可最后还是受到诬陷,战败身亡。而卫子夫用以帮助刘据起兵、象征皇后实权的皇后玺绶被汉武帝收回。卫皇后自认无法解释清楚,遂自杀明志

相比卫子夫母仪天下、子孙满堂、卫氏家族繁荣昌盛,钩弋夫人的境况可谓十分惨淡。虽然钩弋夫人在汉武帝晚年受宠至极,可她面对的终究是一个垂垂暮年的老人。而她也并没有享受到多久的荣华富贵。尽管有过人的美貌、有皇帝的恩宠,但钩弋夫人还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仅留下孩子汉昭帝刘弗陵一人。

拿两人的一生来比,卫皇后早早得到汉武帝的宠幸,生前享尽荣华富贵,久居高位,无人撼动。晚年就算容颜衰老但天下尊之,汉武帝也能对她信任有加;而钩弋夫人即使有幸得到皇帝恩宠,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年纪轻轻就早早去世,盛世容颜与美好年华一并入土为安,着实令人惋惜。和卫子夫相比,钩弋夫人要惨得多。


邓海春


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实际上也是个大渣男,他身边的女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而其中,最悲剧的,莫过于卫子夫和钩弋夫人。

卫子夫最后是亲眼目睹自己的儿孙在巫盅之祸中相继殉难后,万念俱灰之下自尽的。而钩弋夫人却在盛年之时,就被汉武帝无情的处死了。两个女人结局都很悲催,但两者相比,还是钩弋夫人更惨!



首先,卫子夫见证的是汉武帝的辉煌时代,而钩弋夫人却只能经历汉武帝末年的昏暗。

年轻时的卫子夫,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个歌女,却幸运的获得年少时期的汉武帝宠爱,最终挤掉陈阿娇多得后位,并且得以母仪天下长达38年之久。卫子夫获得的是意气风发的少年英主汉武帝的宠爱,她不仅陪伴了汉武帝走过了大半生,并且还见证了汉武时代最辉煌的岁月。



但钩弋夫人就悲剧了,她从来就没有这般风光过。她不过是汉武帝的黄昏恋人,获得的不过是昏庸自私的老年汉武帝的宠爱。当时的汉武帝早已不复早年之英武,而那时的大汉也早已因为汉武帝不断的穷兵黩武而变得疲惫不堪。

其次,卫子夫至少能看到自己的儿孙长大成人,但钩弋夫人却无法陪伴自己的儿子成长。

卫子夫虽然晚年惨遭巫蛊之祸的逼迫,亲眼目睹儿子刘据兵败而死,最后自己也含恨自杀。但她毕竟活得更长,并且能陪伴自己的子孙成长。



而钩弋夫人就悲剧了,年纪轻轻就被汉武帝处死,并且是在毫无罪过的情况下被冤杀,实在是西汉最大的悲剧。

没错,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汉昭帝)最终顺利的成为汉武帝的接班人,当上大汉天子,君临天下。但这却是钩弋夫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巫盅之祸后,汉武帝想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但又怕那时正直盛年的钩弋夫人会在自己死后专权,重蹈汉初吕氏专权的覆辙。于是,汉武帝便想出“立子杀母”的方式,来避免他所顾虑的外戚专权问题。而钩弋夫人就这样成为了西汉皇权过度的牺牲品……

作为一位母亲,无法陪伴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也无法见证自己儿子君临天下,走向辉煌。所以,比起卫子夫,钩弋夫人更可怜、更悲惨!


这些历史要读


卫子夫与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两个重要女人,卫子夫被武帝封为皇后,经营后宫38年,几乎陪武帝走完了一生。钩弋夫人为武帝生爱子刘弗陵,武帝去世后由8岁的刘弗陵继承皇位,是为汉昭帝,然而武帝在临终前却赐死了钩弋夫人。据推测,钩弋夫人去世的年龄最多二十出头。

(夫子夫剧照)

那么,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那个更惨呢?

答案显而易见,卫子夫有过辉煌的人生,钩弋夫人的生命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所以钩弋夫自然更惨。

卫子夫出生低下,但长了一副好模样,虽身为平阳公主的家奴,但很受主人的器重,因为在她的身上可以发掘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平阳公主就是武帝的姐姐,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女人,她知道弟弟取了表妹陈阿娇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把卫子夫当做一盘精心准备的菜,专等武帝的光临品尝。


一日,武帝外出游玩,专门来到姐姐家做客。平阳公主知道巴结皇帝的机会来了,为了吊一下武帝的胃口,她先把府上的歌伎叫出来助兴。这些女子虽都是妙龄少女,但长的没有亮点,所以武帝颇感乏味,哈欠连连,大有昏昏欲睡的征兆。

这时,平阳公主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一拍手,卫子夫闪亮登场。卫子夫的美可用艳惊四座来形容,武帝之前的倦意一扫而光,随着卫子夫娉婷袅娜的曼妙舞姿,武帝热血沸腾,一股发自丹田的冲动让他意乱情迷,不能自已,于是起身要去更衣室降温。平阳公主一使眼色,一脸绯红的卫子夫紧随其后,一整大雨滂沱,武帝顿感神清气爽。

武帝是个健忘的男人,虽把卫子夫带回宫中,但是一位国色天香的美人却被闲置,于是卫子夫觉得与武帝情深缘浅,此生看花开花落,数春朝秋夕,不过是赴了一场无关风月的局。


一年多以后,武帝闲来无事,将宫中的旧女子拿出来翻晒,一一过目,不合口味的遣散回家,毕竟皇帝也不能占尽资源而不作为。而卫子夫就在这些平平淡淡的女子之列,不过武帝见到卫子夫后又勾起了往日的美好回忆,于是将她留在身边,从此倾注了所有热情。

武帝二十九岁那年,卫子夫为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不久便被册封为皇后。随后在陪伴武帝的岁月里,卫子夫又为武帝生下一子二女,儿子刘据七岁时被立为太子,武帝对其寄予重望。

武帝痴迷长生不老之术,奔波多年一无所获,晚年又不能直视身体每况愈下的现实,后被小人利用,引发了血洗长安的巫蛊之乱。最终太子刘据含冤而死,卫子夫被逼自尽,武帝仅以一小薄木棺材将其葬之荒野。


钩弋夫人是武帝晚年巡游天下途经赵国时得到的一名女子。据说武帝渡过黄河一路向北,忽然发现前方紫云萦绕,于是找来方士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前方必有一奇女子。因此武帝派人先行打探,当走到赵地河间时,果然发现一风姿维雅的妙龄女子。该女子从出生后,双手紧握,没有人能够掰开,没想到武帝轻轻一掰,女子双手顺利打开,而且手握一对精美绝伦的玉钩。随行人员大呼武帝神武,武帝一脸满意的笑容,遂将奇女子带回长安,赐封为钩弋夫人,兴建钩弋宫。

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生下儿子刘弗陵,武帝改钩弋宫为尧母门。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乱,武帝痛失太子刘据,无奈之下,将社稷之重寄予幼子刘弗陵。四年后,武帝病危,临终前将皇位传于8岁的刘弗陵,立霍光为首的四大臣辅政,并将刘海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赐死。武帝的理由是秦始皇之母赵姬及吕后的前车之鉴,绝不允许重蹈覆辙。


总结:卫子夫虽然最终被陪伴了一辈子的男人所遗弃,但是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人活一辈子不应该是仓促的匆匆而过,而是尝尽世间百态,尽管繁华落尽,也不枉此生。而钩弋夫人显然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所以无奈到肝肠寸断,绝望到地老天荒,只能将生命定格在了最美丽的年华。最惨莫过于生命的短暂,钩弋夫人就是那个最惨的女人。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我看来,汉武帝身边的女人就没有不惨的,汉武帝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力,无论是谁,只要触碰了这个禁忌就不得好死,卫子夫和钩戈夫人的死都和权力有关。


卫子夫和钩戈夫人如果非要比较谁更惨一点的话,我认为是卫子夫。这位大汉贤后为了自己的儿子刘据,低调不争克己自律,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大统,但是在她到达终点线之前,一切的努力,都随着刘据的自杀而付之东流。

人生最悲哀之事,就是被所爱之人背叛。卫子夫没有背叛刘彻,但刘彻却辜负了卫子夫,就像他曾经辜负陈阿娇一样,汉武帝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女人,李夫人、钩戈夫人的出现,让卫子夫在汉武帝心中的记忆变得模糊,曾经的那个大汉贤后,被刘彻丢在了记忆深处。


相比卫子夫,钩戈夫人是幸运的,至少在她死的那一刻,汉武帝还是爱她的。而卫子夫却是在失去了亲人、儿子、丈夫之后,一个人选择了孤零零的离开这个世界。她的死对于穷兵黩武、利欲熏心的汉武帝来讲是巨大的嘲讽。

钩戈夫人用她的死,换来了儿子刘弗陵的帝王之路。卫子夫用自己的死,向汉武帝进行了无言的抗争,她相信迟早有一天,汉武帝刘彻会低下他那颗倔强的头颅,尽管这一天自己永远不会看到了。

爱到深处总是无言,恨到深处总是无奈。卫子夫默默的守候着自己的丈夫,养育着自己的儿子,但是她想不到的是丈夫和儿子,这两个自己最爱的人竟然反目成仇,成为了敌人。她亲眼目睹了丈夫逼死儿子的人间惨剧,也对于相识、相知的丈夫彻底失去了期待。


卫子夫选择了自杀明志,她不在乎皇后之位,不在乎个人得失,她在乎的是一个完整的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帝王之家也是求之不得。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卫子夫和钩戈夫人都是投机者

卫子夫原先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里的一个歌女,汉武帝出门打猎回来,路过姐姐家顺路看望姐姐,见到了身份和地位并不高的卫子夫,卫子夫的出场是得到平阳公主的帮忙的,从事后来看有可能是平阳公主出的美人计,已经结了婚的汉武帝还没有儿子,这如何不让那些有心思人想往呢?

汉武帝去换衣服,卫子夫侍奉,汉武帝吃饭喝酒,听歌看舞后高兴而去,平阳公主让卫子夫多吃饭,好好保护身体……。

钩弋夫人更是神奇,汉武帝路过河间,就有不怀好意的人,说此间有奇女子,召来一看,果然美貌,更兼双拳紧握,唯真命天子可以打掰开,汉武帝轻轻掰开她的手,她手心紧握着一只小玉钩,汉武帝便她收进官,以后生了汉昭帝刘弗陵。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很惨,这种惨又有注定,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两个可以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女人,一个生下了戾太子刘据,一个生下汉昭帝,如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般的前景就差一步了,出事情了,先是太子被人诬陷,而诬陷的内容又非常狠一一想提前接班,于是卫子夫在老公和儿子中间选儿子,好惨的一场家门不幸,卫子夫死了,太子刘据死了,汉武帝也失去了老婆、儿子。

到钩弋夫人时,汉武帝己经很冷静了,他狠心逼死钩弋夫人,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有史学家对这种政冶安排大加赞赏,不知是什么道理,在汉武帝去世后,最为恢弘大汉历史也过去了。



最后,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更惨?都很惨,就别争第一,第二了


长安丁丁


当然是卫子夫了!

典型的好人没好报!

卫子夫一生可以说是做到了皇后能做的应该做的所有事,皇后的典范!

年轻时美丽,深得汉武帝宠幸,她没有借此去打压陷害别人,年老之后,汉武帝移情别恋,她没有仗着皇后的身份去做小动作,对比一下陈阿娇,就知道卫子夫有多贤良淑德。

卫青霍去病当上大将军,权倾朝野,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卫子夫没有大力提拔亲人,反而劝他们小心谨慎,成为忠臣良将的典范!

太子刘据,仁厚恭谨,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受卫子夫影响,教育有方!

可惜,如此漂亮识大体的皇后,眼看就要功德圆满,却因为奸臣陷害,皇帝年老昏庸,最后被逼的自杀身亡,几乎满族被诛,怎能不让人气愤!

钩弋夫人多少就有点不太值得同情了,首先是表现得过于强势追求权利,这样怎能不让一向多疑的汉武帝猜忌,而且,她儿子最后还是做了皇帝,相比之下,卫子夫不是惨多了吗,苟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没好下场!


武林争霸99999


卫子夫惨,钩弋夫人算是咎由自取。卫子夫从歌女一步一步成为皇后,可以说一直温良贤淑,谨慎小心,连卫氏外戚都是整个汉朝为数不多的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好榜样,最后却由于江充利用汉武帝的多疑猜忌,炮制的“巫蛊之祸”,落得太子,皇后自尽,家族惨遭灭门的下场实在是太冤太惨。而钩弋夫人赵氏从她的出场就充满了“传奇”。从汉武帝偶遇从小双手握拳打不开的小美女人,到汉武帝一下就掰开了美人玉手,还见到了手中握的玉钩,再到小美人冲冠后宫,再怀胎十四月生子,汉武帝建“尧母门”,再到“巫蛊之祸”太子刘据死,而后汉武帝的其他几个儿子因为各种原因死的死,出局的出局,使得钩弋夫人的幼子成为帝国的继承人,看起来赵氏真是头大接到了天上掉下了好大一个馅饼呀。她只差最后一步,等着年老的汉武帝死去,她就是挟幼帝而独霸天下的太后了。真可惜,汉武帝虽然老了,但脑子还并不糊涂,他肯定后来是想明白了从赵钩弋出场就是一个好大的局!汉武帝晚年迷信各种祥瑞,赵氏的父亲曾是宫中黄门,深谙武帝的喜好,所以赵氏的出场实在是投了武帝的好,后来的十四月生子,呵呵,这孩子是怎么生的,是怀了多久生的,是谁的孩子就真的只有赵氏自己知道了。在太子地位稳固的时候让汉武帝认为这个新生的幼子是什么尧帝转世的又是谁?这个说法是置太子于何地?正常的朝臣谁会去随便说这种话?江充是赵氏的同乡,而“巫蛊之祸”最终的收益人是谁?所以汉武帝虽然依然立的是汉昭帝,但他怕赵氏这个翻云覆雨的女人成为第二个女后,于是他毫不留情的杀了她。我只能说钩弋夫人和她背后的势力机关算尽却功亏一篑,活该。


小米0559


卫子夫比较惨!因为作为一代皇后且有亲生的太子,一手赢定的牌被打烂了打糊了而且还牵连甚广令人同情唏嘘不止!作为汉武帝的宠妃原本只是有可能上位也有可能被踩下去所以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不能和早己是妥妥赢家的皇后相提并论!


50634596705


卫子夫无疑,一生贤良淑德,最后结局太过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