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农村老人栽地瓜的时候,把秧苗根部叶子压在土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十六123


地瓜在我们这叫红薯,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家穷,没有其他吃的,顿顿都是红薯饭,有时候饿急了,将用来喂牛的红薯叶子都一道煮着吃了,小时候爷爷也没少栽种红薯。

【布衣小农人】为你解答,点击头像关注一下,探讨更多农村奇闻趣事。

地瓜现在是多数时尚达人推崇的粗粮,连番薯叶的地位也一跃而起,从喂猪草变身为蔬菜了,番薯也成了多数人比较喜欢的食物,在全国各地也已经广泛种植了,各地农民栽种的手法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各有各的见解。

就拿简单的插种秧苗而言,有的人说要深栽,有的人说要浅栽,还有些人说要斜着插,有的人说要将叶子扶正,还有人说要将基部叶子深埋土层,到底谁对谁错,应该听谁的?搞的后面跟着学种番薯的人一头雾水,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是好。其实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的角度不同而已,都没啥毛病。

一,栽种红薯秧苗的方法较多。

栽种红薯秧苗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水平栽插法,斜插法,小船栽插法,直栽法和压藤插法,每种栽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地。就拿我们这比较干旱的地方而言,最适合的莫过于直栽法和压藤法了,水平栽插法和小船栽插法就更适合土壤丰盈,湿度较高的南方地区,而斜栽法适用于多数地区。

二,干旱期栽种埋叶子利于缓苗。

按理说正常情况下,叶子需要进行光合作用,露在外面的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长的比较旺盛越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在栽种红薯苗时,有个缓苗期,如果栽插秧苗时,当地降水量较少,栽种之后裸露在土壤外面的叶子过多,蒸腾作用下秧苗的水分流失较快,不利于缓苗,会大大降低秧苗的成活率。多数人会将秧苗深埋,甚至将部分叶子一起埋入土层,保证秧苗水分和营养流失减缓,利于缓苗,成活率增大。

三,雨水充沛时栽种应避免埋入叶子。

一般栽种的时候多会选择阴天下雨,或者傍晚时分,这些时候就不需要使用将底部叶子埋入土中了。土壤湿度较大时将叶片埋入土中,很容易造成叶片腐烂,秧苗感染病菌。这时候多选择起垄打斜插入秧苗或者横栽秧苗,斜栽时一般将秧苗的第四节插入土层即可,浅栽即可,不宜过深。

以上是我对【有的农村老人栽地瓜的时候,把秧苗根部叶子压在土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和观点,如果您觉得回答的不错就点个赞,加下关注吧!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布衣小农人


并不是因为这几年地瓜受到人们的追捧,我们家才连续两年种地瓜,而是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吃地瓜,去年春天也种了,所以头年整个一个冬天我都在吃地瓜。无论种庄稼还是种菜,可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年我们家种过一次地瓜,当时我只管给秧苗根部浇水,其他人是怎么将地瓜秧苗栽进地里,又是怎么盖上的土,似乎没有太往心里去,所以昨天再去栽地瓜的时候,我也不太记得去年是怎么做的了。地瓜栽上以后浇了水,等水渗进泥土里,我就开始重新给地瓜秧苗培上了土。



没想到,老爹嫌我培土培的不对。我很不服气,不就是个培土吗,有什么技术含量?每次只要是跟着我老爹一起干活,我总是要挨批的。本来在所有的农作物当中,地瓜应该算是比较好管理的,种的时候也简单,种上以后如果雨水多了,就去多锄几遍草,雨水少的话也不太用锄。只要地瓜藤蔓长起来,草根本就长不出来。然后再就不用管了,就等着深秋以后去刨地瓜就行了。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每次老爹总嫌我干活不够好,说他看着别扭。


跟去年一样,几个人往地里栽地瓜秧苗,我一个人浇水。地方不大,总共不到500棵地瓜苗,很快就把地瓜苗栽完了,我把水也浇遍了。然后大家就一起培土。我和老爹两个人紧挨着,每人跨着一垄地瓜苗培土。我的余光可以感觉到,老爹在紧盯着我,我就知道又要挨训了。果不其然,他说我土培的不对,让我看着他,他给我示范一遍。只见他先用左手扶直地瓜苗,然后右手把秧苗根部的叶子,全部埋在土里,只剩下顶端的几片叶子,最后两只手又从垄下扶上一些土,使劲摁了一下,说这样可以保湿。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老爹又给我解释说,他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第一点,地瓜秧苗会是直立的,不会因为根部的叶子太多,压的直不起来。第二点,等到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根部叶子都露在外面的那些地瓜秧苗,因为吸收水分的叶子太多了,就会被太阳晒得打蔫儿,而他培土的这些秧苗,不会因为太阳照晒而打蔫儿,因为那些多余的叶子被他压在了泥土里。第三点就是,把秧苗根部的叶子都埋进土里以后,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我有点不服气说,反正哪样都长地瓜,保证长不出来玉米。


灵子


地瓜在我老家名字叫做红薯或者是红芋,是一种非常好吃的农产品。我家在做稀饭的时候都喜欢在锅里放一些,这样做出来的稀饭比较好喝。另外红薯叶子也是一种比较好吃的,可以用来蒸着吃,做成蒸菜或者是红薯馒头,味道特别美。


现在又到了栽种红薯的季节啦,那么就像楼主所提出的问题那样,为什么在移栽红薯时把几个叶子埋在土里呢?我的分析如下。

首先我先说一下红薯的育苗。基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利用红薯的块茎进行育苗。第二种就是利用红薯的藤蔓进行育苗。而在红薯移栽的时候很少带有根的,基本上只有一些不定根。在我们老家那边,把红薯块镜上面的芽切掉后进行种植或者是把滕蔓进行扦插。这两种移栽的方法都带有少量的不定根。移栽的步骤分别为栽浅、压紧土壤、浇水、覆土。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平均气温在20℃左右。把红薯移栽到田地里之后,返苗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基本为三至五天的时间。这个时候由于红薯苗的根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不能及时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而叶片在高温的环境下蒸腾作用比较大,会使红薯苗中的水分流失比较快,这样会造成红薯苗失水而死。


综上,农村里边在种植红薯的时候,多把几个叶片埋在土壤下的好处如下:

减少有效叶片,降低蒸腾作用,提高存活率。 叶片下会有不定根,埋在土壤中会加快红薯苗的生根,提高存活率。

上述是我的分析,欢迎大家进行补充和评论。 我是农业生活有格调,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和加关注,我将持续更新农村小知识,谢谢。

农业生活有格调


这段时间,正是园田里面移栽地瓜的时候,我自家的菜园子里面的地瓜苗已经移栽了有半个多月了,虽然已经经过了缓苗期,但是因为刚刚扦插不久,根系还没萌发多少,所以基本看不出地瓜苗有生长。

在我们那里栽种地瓜一般都是先进行小拱棚进行育苗,然后将长出的地瓜苗剪下来后,直接进行扦插。扦插法栽种地瓜,除了定植方便,成活率也比较高。

今年老妈在菜园子里面用小拱棚育苗,最后并没育出多少地瓜苗,而且苗芽生长的并不旺盛所以最后找别人弄了一些好的地瓜苗。地瓜苗的好坏,除了影响前期成活率,也会影响到后期地瓜产量。

题主所说的在移栽地瓜苗的时候,将靠近地面的叶子压在土壤里面的方法,确实没有见过,可能所处地方不同,地瓜苗栽种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如此做法的好处,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一、将根部叶片埋在土壤下,相当于减少了幼苗的叶片,自然就减弱叶片水份的蒸发速度。如此,非常有利于移栽后前期缓苗,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将根部下面的叶子直接剪掉,那样岂不是更好,何必多此一举呢?

二、不直接剪掉的叶子,还有一个好处。对于北方土壤比较干旱的地方。埋在土地的叶子会慢慢丢失水份,而这些水份可以保护幼苗根部周围土壤的湿度。(这个仅仅是自己的推测,埋叶肯定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叶片水份蒸发)

由此推断的原因是,在我们这里并没有见过移栽地瓜苗的时候,还压叶的情况。我们在扦插的地瓜苗枝,一般选择茎干稍老一些的,老一些的茎干表层皮厚且硬,保水性更好一些,不会快速脱水。


长度在15-20㎝,在地瓜幼苗顶端留下2-3片叶子,下面的叶子全部会剪除掉,为的就是减少叶片水份蒸发而导致枯苗,所以我觉得压叶应该会有更秒的好处。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