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来了大丰收,玉米棒子怎样储存不会发生霉变?

平安92200


三、 玉米的贮藏方法

玉米收获后一定要做好贮藏,首先自然通风降水。对高水分玉米要采用自然通风办法,降水提质,防止霉变。具体做法:制作20厘米宽的三角立架,三面用木条和铁网固定,长、宽可根据玉米仓的长度确定,南北横向摆好,底部、中部自然通风降温。根据玉米的特点,通常可采用籽粒贮藏和果穗贮藏两种方法。

1、玉米粒的贮藏方法。

干燥的玉米粒可放入仓内散存或囤存。堆高以2--3米为宜。一般玉米水分在13%以下,粮温不超过30℃,可以安全过夏。如果仓贮新玉米粒,可在入仓1个月左右或秋冬交季时,进行通风翻倒,以散发湿热,防止出汗。对已经干燥,水分降低到14%以下的玉米粒,可在冬季进行低温冷冻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

玉米籽粒贮藏,要做好干燥防潮、清除杂质、防霉防虫3项工作。

(1)及时烘干。对机械直接脱粒的高水分玉米籽粒要及时用烘干塔进行烘干,减少生霉焐粒发生,提高玉米品质。玉米收获后一是要做好防潮工作,要抓紧时间将其充分晒干,使玉米籽粒的水分在13%以下,然后进行脱粒,一般都可以安全储存。

(2)清除杂质。杂质也是影响玉米贮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杂质多的玉米容易霉变和虫害,因此玉米在入库前要过筛,清除玉米中的杂质。

(3)防霉防虫。玉米在贮藏期间要勤检查,做好防霉防虫工作,当玉米库内产生甜味时,要及时翻藏或进行晾晒,对防治害虫有较好的效果。对已经感染害虫的玉米可进行过筛处理,若对玉米进行冬季冷冻或春晒过筛相结合处理,防虫效果更好。

2、玉米穗的贮藏方法。

(1)一般将玉米果穗装入特制的容仓内贮藏。容仓形状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长方形容仓离地垫起0.5--1.0米,长度以地形而定,宽不超过2.0米,用木杆或高粱秸等制成;圆形的底部垫起0.5米,直径2--4米,高3--4米,用荆条编制品或高粱秸围成,有条件的农户最好用木头;不要用塑料薄膜作为底垫,因为塑料膜密度大,不透气;同时要准备防雨设施,以便遇到雨雪天气及时进行苫盖。

(2)搭楼子。采用木头或钢管立四框,上下及四周用钢丝网围上,制成玉米楼。宽小于2米、高3米、长4~5米,单体可贮玉米棒2500公斤左右。

(3)码趟子。适用于数量较多,储存条件较差的农户。一是码长形趟。把玉米穗的尖端朝里,尾部朝外码放,码三至四穗趟,注意码趟不能过宽。二是码圆柱形堆。也是尖端朝里,穗尾朝外按圆型码放,然后里面填充玉米棒,注意码堆不能过大,一般以直径1米为最好。无论哪种码趟形式,其底部都要铺物垫底,防止玉米穗与地面直接接触。

(4)钢制仓。制作钢管仓尺寸为长6米、宽2米、高3米,用钢丝网围四周,单体可储粮近5000公斤。这种仓通风好,既解决了霉变问题,又能彻底解决鼠害问题。

贮藏时应注意,上部盖藏好,防止雨雪入仓,并选择地基干燥而通风的地点。仓与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果穗水分含量低时,可及时脱粒,避免高湿季节果穗吸湿引起霉变或酸败。如果入仓时果穗水分均匀,且在安全标准以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入仓后应注意检查,一旦出现热湿,要及时倒仓降温、降湿。




仙湖四季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农村人,我老家也种植玉米,花生小麦,水稻,地道的苏北人,从玉米成熟到脱粒到晾干应该最少三天,三天时间要保持勤快翻晒,我老家基本都是晒干了,小商贩直接上门来收,多年前我们会屯,现在都是直接卖掉了,一方面省事省心,一方面也占地方,如果你就特别想囤放的话,建议你晒干,放家里通风的地方,摆放之前地上放一些塑料布,或者塑料袋垫在下面,防止下雨屋里有潮气,最重要就是隔一段时间,拿外面晒晒,这样就可以长期存放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苏北小伙漂流记


玉米储存的原因主要是等价格,而北方玉米的储存方式只存玉米棒子,不存颗粒。玉米棒子的储存都很简单,自家院子比较大时,车也能进了院子,就直接进院中储存; 而现在大多数人家将玉米棒子直接储存到院外空地处,储存的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其原理都是一样的,与地面隔开,增大空气接触面积。

一、院中储存

农村院子和院门比较大的,会将玉米直接拉回来,直接在院子里堆放,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过道能走人,高度大约在80公分左右。存在这里面的玉米一般情况下都不准备短期内销售。收回来的玉米水分大约在30点-35点,收回来后,几乎没有了雨,下雪的可能性较大,下雪时会在玉米上遮蔽一些塑料布。在过大年以前会翻动一回,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霉变情况。

当地有粮站的,老百姓会将玉米直接储存在粮站大院里,当价格合适时会将玉米棒子直接脱粒,按当时的价格兑现,而晾晒费用则不用再出。这是一种比较保险而又省钱的办法。

二、院外空地储存

院外储存现在也比较普遍,一般都是搭起架子来或者用铁丝网装玉米。总之就是能够堆起一堆,而且与地面有隔离,通风透气性强就好。销售时也比较容易下货脱粒装车。

三、玉米发生霉变的可能性

北方玉米储存基本就是上面这几种形式,在院内储存不是太高,所以,发生霉变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太厚了就需要几次翻动,以确保底下的玉米透气,另外水分高的玉米不易储存太久,当气温变化大时会出现霉烂现象。

室外铁丝网或者搭架储存的,透风性能好,会坚持到大年后的3、4月份销售,中间可以不动。

以上就是北方玉米储存的几种形式,只要做到不太厚,垛小,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有霉变可能,就要随时进行脱粒销售了。


农资人实录


我们这儿储存玉米有两种方法,现在收玉米都是联合收割机,收下来已经剥好皮了,只要拉回家晒上几天晒成半干,就把玉米装入用铁丝网围成的囤内。囤底用东西垫的比地面高一点,防止玉米直接接触地面发潮,这样存放玉米通风好,玉米不会受潮发生霉变。还有一种是用专门装玉米的网袋装玉米,把玉米装的一袋一袋的放在一起,下面也要用东西支起20厘米空隙,让底下的空气流动,上面放多高也没关系,只要下面玉米不直接接触地面也就不会发霉。我们这儿都是这样储存玉米的,这两个法子都挺好用。




鄃城五芹


玉米丰收了,但水分大的玉米除过淀粉厂收取一部分外,农民大部分都是采取把玉米棒晒干后脱粒装袋储存,也有给房子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将玉米倒在上边储存的!

陕西,地处内陆地区,土地面积不像黑龙江那么大,这儿一家一户最多二十亩地,所以在玉米储存方面还是比较小心的,不像东北人哪样收完后放在屋外存放,(土地面积太大打的粮多家里无法容纳也是不争的事实)。



玉米的储存一定要把水分控制在13%左右,如果水分超过20%,随时都有霉变的可能!也可以把玉米棒晒个八成干,然后脱粒,有场地的话再去晒干,这样玉米脱水快,且不容易变质!

以上我说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但东北地区也确实有等玉米再地里干透了才收回脱粒的,但在陕西就不行了,因为还要回种麦,各地存储条件不同,所以储存方法也有差异,但不管怎么说,玉米是要晒干才能入库储存的!


三秦庄稼汉


我们这边玉米丰收不丰收还不知道,每年的十月初我们这边的玉米才收割。玉米刚收割直接卖很便宜,都要储存一段时间在卖,那么玉米该怎样储存呢?带大家了解一下。

先叫太阳爷爷晒晒

玉米刚收割回家,非常的潮湿,必须要晒几天。晒几天玉米不仅能把玉米晒干,还能晒死很多玉米里面的虫子,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了。

玉米怎样储存呢?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么储存的,就说下我们这边的储存方法吧。

首先要买个铁脖子,用铁丝把它邦成一个圆形。在把地面用砖块铺起来,在砖块上面铺上薄膜,最好是铺两层,把玉米排个圆形放在薄膜上,中间多放些玉米,玉米的最中间放了透气的管子,最好比铁脖子还要高。再把绑好的铁脖子,放在上面。最后就要往铁脖子里面输送玉米了。在输送到四分之一的时候,用绳子在围着铁脖子绑一圈,一半的时候在用绳子绑一圈,一共绑四次。输送的时候也要看看铁脖子里面的玉米高低,不要只往一块地方输送。绑绳子和看输送高低,都是为了防止铁脖子倒塌。我最厉害的时候一上午用大铁秋chu了两个铁脖子的玉米。下图是我们这的储存图片

我们这边都是把玉米用铁脖子储存起来,下雨时候盖上薄膜,储存上一年是不会霉变的。大家有好的储存方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林场大林哥


四川这边是地里收了玉米后,直接运回自己的石坝子上,把玉米水分晒干,需要连续大太阳晒两三天,然后进行脱粒,脱粒后还要再将玉米粒晒上三四天收仓,脱粒后的玉米芯子也要晒两三天,然后收起来,冬天的时候烧水煮饭特别好




川妹儿美食


我们那里主要农作物相对来说种类比较少,玉米是其中最主要的之一。玉米的储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每年玉米收获回家以后,先要在坝子里晒上几天让它晒干一点。然后就是脱粒,脱离之后再晒干,然后用袋子或者铁仓装好密封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可以储存很长的时间不变质。





曾c的日常vlog


1、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新收获玉米水分偏高现象普遍发生,玉米的水分控制与安全储藏具有一定的难度。各地农民伯伯有很多土办法也很实用。



2、玉米棒稳定性差、易霉变、保管工作量大。引起霉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高、表层吸湿、顶部结露。




3、可采用在通风处用遮阳网、草苫、塑料薄膜覆盖, 把遮阳网铺垫在草苫下层避免草末杂物等杂质污染玉米棒面, 更可避免草苫与玉米粒的接触。当有轻微水分转移或局部结露时由于温差作用导致在上层的聚氯乙烯薄膜上凝结成水雾, 草苫在吸附作用下开始变湿, 这时草苫与粮食籽粒由于遮阳网的隔离而避免受湿草苫接触导致玉米粒生霉!


饲料博览


在我们这里,没收玉米棒子之前,就搭好了玉米栈子,以备拉回来的玉米棒子储存用。这个玉米栈子,不要太宽,它的底部必须用两块砖的高度塘个桥,搭成砖炕,四周用瓜子杆勒住,这样,装玉米棒通风,不至于底部的玉米棒子霉变。还有,要想玉米棒子不霉变,就把较干的玉米棒子,放在玉米栈子的底部,把比较湿的玉米棒子,放在栈子的四周和顶部。除了以上这些,在装袋之前,还要把没上成的挑出来,要单栈。整个玉米栈子冬天都不用苫上,但要留到第年的玉米棒子,就要适当的苫上,以防雨淋湿了发生霉变,影响自己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