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让玉米增产到两千斤一亩?

鹊·鹞丶


让玉米增产到亩产2000斤,对农民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付老师也曾经参与过几个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很多玉米品种在试验田的亩产数据是能够上2000斤的,只不过试验田,无论在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田间管理都是最优的。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想要种出亩产2000斤很难。

咱们国家玉米中等田普遍亩产在1000斤-1200斤,高产田的平均亩产普遍在1200斤-1600斤,也有一些地区有达到1800斤的,但是达到2000斤的就寥寥可数了。

我觉得咱们农民还是务实一点比较好,根据自己的田地状况,尽可能提升玉米产量才比较现实。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点去做: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病、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稳产的优良玉米品种。

2.合理密植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保证亩株数。

3.科学合理施肥

底肥要充足,追肥要适时,根据玉米需肥特性施肥。

4.做好田间管理

做好玉米除草中耕工作,合理浇水,避免田间积水;适时控旺,一般在大喇叭口期喷施控旺季,避免玉米倒伏很重要。

5.促进玉米授粉

在玉米花粒期,可采取隔行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提高玉米授粉率,尽可能避免玉米缺粒,秃顶。

6.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玉米早衰

7.适时收获

在玉米千粒重最高时收获,收获后及晾晒脱粒,保证玉米品质。

好了,此话题就和大家聊这么多,如果我的观点你觉得还行,就给点个赞吧。


付老师种植技术团队


玉米产量多少是由几个因素决定的。如果想让玉米亩产到2000斤,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从作物本质和土壤状况决定。

1、玉米种

现在我们对玉米种都是比较要求高的,不仅要抗寒抗旱,还要抗病虫害,对生育期要求也根据当地气候情况来选择。一般情况下,生育期长的要比生育期短的亩产量要高,相差是不少的。所以,春玉米一般都比夏玉米产量要高。

2、密植程度

玉米亩留苗4000株左右比较正常,实际出苗95%左右。如果水肥到位,加上新技术应用,可以密植到5000-5500株之间。这样,可以人为增加结棒率。而且在密植过程中,可以配合应用套种的办法进行,实现两种作物提高总体利润。

3、土壤状况

土壤是决定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如果是平原地带的高水肥田,土壤肥沃,那么春玉米达2000斤还是可以的。但是旱田、小块田、丘陵田等是很达到2000斤的水平的。一般也就在800-1500斤之间。这要根据水力和肥力情况加以区别

4、肥水管理

肥水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根据玉米吸肥规律,如果能够按照玉米吸肥要求及时施到肥料,同时水力跟得上,那么,亩产2000斤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现在晋北地区水肥跟得上的都可以均到1800斤以上。

5、种植收获过程

玉米种植的开始和收尾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种植开始的防寒防旱做好了,少移苗,收割时机械化作业少丢棒子,都可以增加产量100-200斤。同时适时收割也会增产100-200斤,这都是管理技术的问题。

6、新技术水平

玉米种植比较简单,对于旱田来说,需要做滴灌设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力,对于玉米增产有非常大的益处。同时可以在大多数春玉米中应用割苗技术,也可以增加产量。

通过本人多年玉米种植经验,一般情况下玉米亩产量达2000斤是不容易的,对于高水肥田来说不是什么事儿。想让玉米增产,除了水肥跟上,还要注意新技术的应用,选择好种子,做好病虫害防治,达到1500斤左右还是可以的。所以,增产这件事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除了种植,还有管理,人工付出,都是有说道的。所以,按照您本地的实情,先做好稳产再考虑高产比较好一些。


农资人实录


玉米2000斤的确存在,也有人曾经达到过这个产量,一般人就不会有这种效果了,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只要都解决了,产量提升和效益增加都不存在很大的问题:

1.灌溉条件。

玉米生育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而自然条件根本无法按照玉米的需水规律来降雨和晒田,只能通过灌溉和排积水来调节土壤湿度。然而,大部分玉米产区的灌溉条件并不能适应这些,加上部分农民因为水价高而选择少浇水,甚至于靠天吃饭,这就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难以发挥。

2.土壤肥力。

玉米高产和土壤能够提供的各种营养元素息息相关,不但包括了氮磷钾大量元素,还包括锌、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如果土壤瘠薄,或者土壤严重缺乏营养元素,仅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提供,远远不够,培肥地力成为高产玉米地块的基础。另外,土壤腐殖质含量、酸碱度、土壤结构、地下水位重金属超标等,也是影响玉米达到一定产量的障碍,难以克服,只能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整理和增施有机肥来调整,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自然条件。

高产玉米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育期相对较长,而部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有效积温难以满足这个条件,即便是春玉米也不可能,地膜玉米也不行,这些地区就只能种植中早熟品种了。个别地区春季温度升高太快,玉米苗期容易徒长,不分地区秋季温度下降太快,不适宜玉米积累充足的营养,都不可能实现2000斤的高产量。

4.品种选择。

试验田里的玉米产量超过2000斤的有很多,它只是小范围综合条件最好的地块表现出来的产量,在大面积栽培过程中有指导意义,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因为各种因素制约,产量表现在1500斤左右就很了不起了,有的只有800斤产量,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玉米品种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个别地区还缺乏适应当地的玉米品种,这也是现实问题。


5.农业技术利用率。

①肥料问题。部分地区不使用有机肥,有的地区施肥方法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下降,有的人没在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指导下调整肥料比例,施肥时期掌握的不够好,都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②病虫害草防治。玉米的病害很多,有根腐病,有茎叶疾病,还有危害玉米棒子的病害,虫害也是如此,想要玉米高产,就必须认识病虫害,知道发生发展规律,学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科学方法,有效消灭杂草等,才能保证玉米高产。

③促控技术。玉米高产必须促控结合,既要肥料充足,水分合适,又要根据气候条件调节生长发育速度,避免幼苗徒长,结果部位过高,容易倒伏和营养物质有效转化等促控技术,有些地方还没有完整的方案,只是技术性的指导,跟不上形势的需求。

④提高授粉率。高产玉米田块的密度很大,玉米授粉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增加玉米粒数量,提高总产量,一般的管理水平很难达到。

6.农民科技素质。

如今在家种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妇女和老人,他们并不懂得高产栽培的所有技巧,凭借原来的经验,不是品种选择不对,就是密度不够,或者有机肥数量少,或者肥料比例不合适等,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存在侥幸心理,经常造成减产,更别说高产了。

总的来说,玉米产量达到2000斤的地域不少,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培育和种植高产品种的进度,先做好示范田,再逐步推广,避免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增加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农耕子


施肥技术要根据气候条件、种植密度、土壤肥力水平、施用肥料的种类和数量而灵活应用。一般情况下,应是施足基肥,适施种肥,早施攻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

玉米基肥施肥技术基肥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春玉米以及播前能够进行耕作的夏、秋玉米等都应当尽量施用基肥。基肥一般每亩可施用土杂肥和厩肥1 500—3 000千克。基肥的施用方法应根据基肥的数量、种类和播种期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如果数量不多,应先起畦,然后在畦中间开沟条施。基肥数量较大时,可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上,结合耕地翻人土内。钾肥、磷肥和锌肥等化肥最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

​玉米分期施肥技术追肥应以氮素为主,于苗期、穗期或花粒期进行。在拔节期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追攻穗肥,抽雄开花期酌情补施粒肥。3次追肥各占总追肥量的30%~35%、50%、15%~ 20%。种肥和攻秆肥主要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和雄穗、雌穗的分化,有保穗、增花、增粒的重要作用;攻穗肥主要是促进雌穗分化和生长,有提高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和增花、增粒及提高粒重的重要作用;粒肥有防止植株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和提高粒重的重要作用。不管什么时期追肥,都要禁止表面撒施,要开沟或打穴深施,施后最好浇水。

玉米苗期喷施叶面肥郑重之中!

苗期喷施k多维转运蛋白:调控株高、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加大延长玉米授粉,防止空棵,加快玉米棒尖籽粒饱满,防止秃尖、全面拉长棒穗长度等功能,还可大幅度增加千粒重,增产增收高达300斤以上。并且也解决了缩节胺、多效唑等其它矮化产品缩节又缩棒的弊端。

​喷施时间一般要选择晴天的早晨或 下午4点 以后的无风天气,也可选择阴天天气,让溶液在叶片上湿润的时间越长越好。

1、什么时期可以打叶面肥?前期:最佳的时期是玉米苗长出6、7个叶子时期最佳。后期:也可以在玉米穗前一个星期(7天)效果一样。2、什么养的玉米苗状态可以打叶面肥。打叶面肥2次即可,叶面肥的功效期是3个星期约20天,第一次与第二次的间隔时间10-15天为宜,尽量在天气不热的早晨10点前,下午4点以后用药。

一般来说,家里种植玉米的农户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多数采取打叶面肥的方式,这样的话一亩地产量达到2000斤不是大问题。相比较玉米的产量能提高20%。按照10亩地的面积计算,一茬能提高产量3000斤左右


怀化明鸿马蜂养殖


玉米 增产或减产与天气预报有密切关系,所以播种前必须关注天气预报。播种期间有雨要及时播种、雨前雨后要浅播、播种深度不得超过2公分。浅播种主要是地表层光照足,温度高苗出的早、出的齐。播种期间无雨播种深度也不得超过3公分。播种过深会出现缺苗、病苗、弱苗现象。 ※二、精选良种格外高产:选种选根系发达,水根节位多,节位高,水根粗而密的玉米品种。选株高较矮穗位较低,生育期长,产量高,抗涝性较强玉米种子(天旱什么种子都丰收)选杆粗杆硬个矮生长缓慢的玉米种子,选正规厂家,选诚信单位,选名牌高产多抗玉米种子。还根据地有肥、薄、旱、涝不同,选适合地情的种子。另外玉米增产增收靠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所以,应选高产、高密植株叶上冲玉米品种(必须铲或化控)。经观察和比较丹玉系列种子可大胆用放心用。 ※三、春播早播带芽浅播:播种前几天选向阳地块,把地铺平放上窗纱,将种子薄薄铺一层,用细土撒在上面盖严,细土厚度一公分左右,并保持细土略潮,见种子刚露芽时筛选出来进行播种(只能刚露芽),带芽浅播与土扎根,可避免旱天抗芽,洼地粉种,可保苗齐、苗早、苗壮,缺苗率低,同时播种要早播,早播种气温低,虽苗黄但根壮,早播长根晚播长杆,早播种可躲过霜灾,经得起风灾,因为雨季风灾来临杆体硬实,(不要怕小芽被碰掉,碰掉发可以重新立刻再发,碰掉一根立发两根碰掉几率很低)。种子断芽小实验:取一些种子,温出芽,长至0.5-1公分左右将芽掰掉一些,留一些不掰,同时种入土中你会发现断芽和不断芽的种子几乎同时拱土没有时间差,主要是主根(主芽)生长不受影响。主根(主芽)不能被碰掉。主根(主芽)也不易被碰坏有种子外皮包裹着。 ※四、单粒播种独苗苗壮:播种时只种一粒,苗出土后,阳光、养份、水份,独苗享用没有其他苗竞争,苗的特征是:苗粗、苗壮、苗敦实(不是细高)且不间苗不伤根。单粒播有缺苗现象,预防缺苗,可用加密法:发芽率85%的种子格外加500—600株,发芽率90%的种子每亩可加300—400株,发芽率95%的种子可加100—200株。在保证每亩株数足够时去掉所有小苗、弱苗,留强势(抗风),如不单粒播,可双粒,双粒播应早间苗、早定苗。 ※五、缺苗补苗力保足数:预防缺苗可选直径4-5公分的托盘,放上种子加营养土,每亩按50-100粒留做补苗用。 ※六、单粒加密看天定苗:靠天吃饭就得看天定苗。看天定苗就是看6月份是什么天,是光照充足持续干旱?还是低温寡照阴雨连绵?若光照充足可适当定密。若阴雨连绵可适当定稀,单粒加密可晚定苗。若不涝、不旱,可按种子规定正常定苗,6月干旱根强、杆壮、株高相对变矮,所以适当定密,谚语说的好有钱难买5月旱(指公历6月)进入七月还阴雨连绵还可定稀。(6月末玉米刚进入拔节期,秼高秼叶没有完全张开放开,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空间,苗与苗之间相欺不大定苗不晚。 ※七、准确计算密植准备:播种的密植度应严格按着种子规定要求进行。过稀或过密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播种时必须掌握好株距。株距地计算方法是:667÷垄宽(米)÷亩株数=株距。如丹玉88号每亩2600株,垄宽0.6米,株距是667÷0.6÷2600=0.427米=1.28尺。 ※八、了解化肥合理利用: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元素,其主要是氮、磷、钾。氮肥能促进玉米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叶色新。磷肥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达,促进玉米提早成熟籽粒饱满。钾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健壮、杆粗茎硬,并能增强玉米抗风能力及抗病虫害能力。在使用化肥时一定要氮磷钾三结合缺一不可。同时增加磷和钾的数量,可增强玉米杆密质度、硬度、韧度好(抗风)。特别高产、高密、株高偏高的玉米种子更需磷和钾。 ※九、重施基肥农化两全:玉米对肥力用量大在使基施时农家肥要多化肥要足。农家肥肥效慢,化肥肥效快,两样需结合,如果农家肥多而足,化肥用量要减。在施基肥时化肥最好用复合肥,复合肥成分全,含氮量标准。玉米苗期不需氮过多(与蔬菜相反),氮过多玉米长势快,不利于根部生长及长时间孕育,且杆脆叶茂不抗风。玉米后期需大量氮,后期氮肥充足,可保发育旺盛,老而不衰。在施肥时,不论农家肥、化肥不可集中,肥力集中根系也相对集中,根部扩展受限。 ※十、掌握规律巧妙施肥:玉米高产、稳产或减产是有规律的。如玉米前期(喇叭口前)黄或绿,后期黄,玉米减产。玉米前期黄后期绿玉米稳产,玉米前期黄绿各半,后期绿玉米高产。玉米前期绿,后期绿。逢年头光照足无大风玉米高产,反之则减产。掌握规律可科学施肥巧妙施肥。 ※十一、肥稀薄密抗风防空:一般种子都规定每亩播种株数,如丹玉405每亩可播2600—2800株,按着播种株数可确定薄地播2800株,肥地可播2600株,肥稀薄密既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又能增强玉米的抗风能力。还可防由天气原因造成空杆。同时要注意:株高要稀,株矮要密,株叶宽大平展要稀,紧凑上冲要密。晚熟要稀,早熟要密。长势快要稀,长势慢要密。氮多要稀,氮少要密。多雨要稀,光照足要密,涝洼要稀,干旱要密,大块要





西北小许哥的农村生活


玉米增产是全部农民期望的事情,如何让玉米增产?怎样能达到一亩地产量两千斤玉米呢?小语分享一下经验:

首先:选种

玉米选种很重要,人人都会选择高产量种子,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谓高产量种子也不是所有地质都适应,土地的酸碱性适合什么样的品种生长也是个重要问题,就如人有胖瘦,衣服只有合适的才能穿,胖人穿瘦衣服当然达不到完美效果啦!土地也一样,以适合为主。



其次:化肥农药用量

玉米底肥与后期施肥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都施用4--5次肥料,根据地质也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分别为:底肥、三叶时施肥、七叶时施肥、除草时施肥、九叶时施肥。农药配合化肥施用,什么季节应该打什么药,封闭药、除草剂、叶面肥、除虫害等。

再次:合理管理

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妥善管理,适当灌溉,不能太干旱也不要太涝,容易引起减产棒小等症状,松土培土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在5--6叶进行,后期定苗掰茬也是必要的,不要认为株数多结棒多就打粮食多,则不然,反而会影响通风玉米棒长不开。



最后总结:

小语来自黑龙江五常,对比地区玉米种植比较了解并且每年都会自己下地种植与管理施肥和收割等。根据不同地区气温不同种植方法与培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希望小语的回答可以帮助大家,欢迎评论点赞!喜欢的关注一下,有任何三农问题可以随时问我,感谢大家!


五常大米王语


玉米的产量要想达到2000斤在今天的大田种植中似乎还不可能!这个产量只能在新闻中有。过去也有过,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也有过,那时候称之为大跃进!

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技术还没有到这个突破2000斤的时候,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那只能是将来了!

要提高玉米单产,首先要解决的是品种问题,只要有优良的品种和肥料,水这一目标才能够实现。眼前看玉米的行情是不大好的,在我国目前的壮况是无利可图的,只有在粮价卖到它应该有的价值时,这一目标实现也许会有的。


三秦庄稼汉


现在玉米在我国的东北及华北春玉米区,在玉米收获时每亩达到或接近2000斤是比较常见的。这是由于玉米的品种,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技术进步的原因。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但是重要的口粮,并且是饲料,食品加工业,工业上日益重要的原料之一。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起源于亚热带,和小麦,水稻这些主要粮食作物比较,具有适应性广,需水量低,耐旱抗涝的优势。

玉米要想获得比较高的产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育期合适的玉米品种。我们国家把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玉米品种,中早熟玉米品种,中熟玉米品种,晚熟玉米品种。只有选择在自己当地气候条件下,能够正常成熟的玉米品种,才能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潜力。

②在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大系前提下,注意根据自己的土地地力选择种植密度较大的品种,并在播种时选择适合品种密度的株距和行距。保持田里玉米密度的合理。现在华北平原农业上一般的品种适宜密度在每亩2500-3200株左右,如果地力较好,当地不属于老百姓俗说的“风趟子”区,密度可以适当的再增加500株。

③选择好品种,确定了栽培密度后,耕作技术就是下一个需要注意的。现在出现了种肥一体的播种机(山区的播种楼有的也可以实现种肥一起下播),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种肥合适的距离。注意选择大厂的缓释肥。如果没有使用缓释肥,在拔节期,喇叭口期,都要使用氮肥,促进产量。

④注意当玉米蜡熟期以后再收获,这时玉米完全完成了干物质的积累,产量是最高的。


丹珠朗玛


玉米亩产达到2000斤在一些地区的高产田块上可以达到,因为玉米产量跟气候与土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想所有地区都达到这个产量不现实,但实现增产是可行的。

我先说一下什么条件能达到2000斤,玉米的生长期要超过150天,土质是沙壤土或轻黏土,精耕细作的管理方式,这里的精耕细作不是传统的耕作方法,我会在下文说明,夏季温度不能长期超过35度以上,温湿度都要适合玉米生长。

基于以上条件有很多地区达不到,所以要求亩产多少不现实,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实行增产是比较实际的。我就根据以往经验说一下怎样实行玉米增产。

第一,改良土壤。土壤条件好的地区像东北还可以,土壤条件不好的改良土壤虽然有些麻烦,但可以一劳永逸。重黏土地区要兑沙土,沙质土壤要兑黏土,土壤以半湿状态下手握能散开为宜。改良土壤的同时要保护土壤,像某些地区焚烧玉米秸,以前我在问答里说过,焚烧玉米秸对土壤是不利的,破坏土壤微生物结构,在我们地区没有焚烧玉米秸的,玉米秸也有用途。在玉米生长期尽量不使用除草剂,可以覆土压草,也就是我说的精耕细作,覆土压草可以用牲口或机器来进行。

第二,选择良种,在这里我说一下。良种不是指产量高的种子,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的种子,有时高产的种子在有的地区反而产量极低。有风地区要选择抗倒伏品种,干旱地区要选择耐旱品种,低洼地要选择抗老品种。播种时根据经验,每穴施3,4粒,要松散的散在穴中,以利于根据株距进行间苗。播种前要用药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危害。

第三,田间种植管理,管理很重要。播种同时踩种,种完覆土后再复踩,以利于保墒。赶上干旱时要施水,施水播种不要踩种,还要注意不要浇在化肥上。玉米一般亩株是4000到4500株,密度低,玉米单株产量高,但亩产不行。玉米密度大就更不可取了,会造成减产。一般地区玉米都是起垄种植,播种前要对地精耕细作,可以实行机械化操作。播种后有的使用除草剂,也未尝不可,但玉米生长中期不要使用除草剂,只要覆土两次,后期玉米结穗时,田间有些小草反而对玉米有利,大草人工除掉就可以了,寸草不生的土地玉米能高产吗?

第四重视玉米种植技术。有些技术没有大范围实行,但可以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去摸索。比如玉米去雄技术,玉米去雄可以增产,但春季无风或炎热干旱可能不利,所以要不断尝试与改进技术。玉米的种植技术还有割苗剪丝等,都可以去尝试,就算达不到一定的产量,但在原有基础上增产是完全可能的,农业本来就是不断的发展,不能一步登天。

第五,搞好肥水管理,防止病虫害。播种时施基肥,基肥以长效行氮肥为主,要适期追肥,夏季玉米生长期追肥以短效型肥料为主,比如尿素,在雨前施入或挖小坑施入。碳酸氢铵要覆土踩实。玉米灌浆期应再施肥一次,保证玉米仔粒饱满。夏季雨水过多要防涝,干旱要浇水,土壤湿度以手握之后能散开为宜。要搞好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这里不多说了。至于有些地区夏季连续高温可以选择背阴地块种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全球变暖,人类深受其害,动植物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第六,尽量延长玉米生长期。播种要赶早,收获时要尽量晚。玉米适时晚收就可以有效增产。

因为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可以提出来,也可以提出问题讨论。我在种植玉米上达到亩产2000斤,地瓜达到一万斤。但告诉你,亩产达到这个数不是极限。


农业空间


大家好,我是秦农视野。众所周知,玉米每亩产量因品种、种植地域的不同,产量也略有不同,平均下来亩产量大约在1200斤左右,那么如何让玉米增产到两千斤一亩?作为拥有多年玉米种植经验的庄稼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可以较大程度地克服玉米常见的黑穗病,茎腐病等病虫害,还能够抗倒伏。因此,优良品种的选择是奠定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对农田精耕细作。深耕一遍后及时耙地,确保土块细碎,然后施以底肥,保住墒情,为种子的萌芽提供良好的土壤生长环境。

第三,晒种。就是对玉米种子晾晒处理,晒种既可以利用阳光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还可以提前结束种子的休眠期,激活种子的活力。在晒种过程中,要进行筛选,及时去除残种,瘪种和小粒。

第四,播种时合理种植。确保苗齐,苗匀,苗全。还需注意不可密植,每亩农田保苗4000棵左右即可。

第五,出苗后,及时施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另外还要及时培土,除草,干旱时浇灌,内涝积水时挖沟排水。使玉米苗健康茁壮成长。

第六,抽雄期关注授粉情况。进入抽雄期这个关键时期,就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因为晴朗微风的天气有助于玉米授粉,而持续高温或者持续连阴雨会影响玉米的授粉,一旦授粉不好最终可能造成玉米缺粒,果穗不饱满等等。因此必要时需要人工授粉,增加产量。

第七,防止病虫害。玉米螟虫,蚜虫等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以喷洒雾状杀虫剂。

最后,在玉米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只要保障养分供应,科学管理,就很有可能实现亩产两千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