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员请就位》,感觉郭敬明确实有才华,口才真好,你们觉得怎么样?

情感七点半


别的不太行,辩论准能赢。感觉郭敬明写小说的那点才华全用在这张嘴上。

之前他在《最强大脑》上被魏坤diss说像女的,吵不过愤然离场的画面还记忆犹新。

碰到北大教授无反击之力,做导师讲话倒挺有模有样,更新的两期《演员请就位》都看了,感觉郭敬明是做足功课才来。

运用一些列演技理论来分析,听起来是貌似口才好挺有道理,可与旁边重实践和感知的陈凯歌导演一比高下立见。

老艺术家李诚儒节目里怒批他的畅销书没营养误导青少年,郭敬明的反驳言论乍一听是有理有据、逻辑流畅清晰,但回想总有种避重就轻、偷换概念的感觉。

对方说戏说台词,郭敬明却上升到小说内容来探讨,而且笔者有看过《悲伤逆流成河》,就是言情小说的水准,和他口中关注网络暴力并没有多大关系。

就如同你跟我谈专业,我跟你扯情怀;你跟我谈情怀时,我就要求你包容,总能把所有问题熬成一锅鸡汤送到你面前。

郭敬明的小说背法院判了抄袭,拍电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有一说一,作为一个作家的商业嗅觉和辩论口才我认为还是不错的。至少面对质疑和不屑能不卑不亢,也能反应迅速组织好应对之语。

只是电影行业再百花齐放、存在即合理,郭敬明作为演技导师仍道行尚浅,单从理论出发的口才显得空洞,经不起推敲。


娱乐任我行


有人拍电视,有人拍电影,有人拍戏剧,这叫不同类型,我不喜欢看戏剧,但绝对接受它的存在。

但一个饭店为了给自己卖的饭菜提味,往里面破死着掺罂粟,然后给我说你不喜欢但要允许它存在。我……

看来三聚氰胺离现在时间有点长了。

加了料的菜吃起来就是好吃,还容易上瘾。有些人刚开始喜欢吃,后来吃过了更多的菜后就知道了这家饭店的问题,不再来吃了。这样当然很好,甚至往好了说还帮他们增长的辨别能力。

但总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吃过的饭店只有这一家,他们本就没能力去多更多的饭店,也没能力辨别这家饭菜里的东西对自己是有害的,甚至已经无法自拔了。

然后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这家饭店竟然还开启了分店😱😱😱甚至要走高端,成为大众品牌,要让所有人都吃到😢😢

对不起,我接受不了😞😞


黑色不沾灰


本人高度赞同李成儒的发言!👍

郭敬明不愧是作家,确实“能言善辩”!但是,他的思想有问题。

人世间的道理不仅有对与错,还有正与邪,对与错是由正与邪区分和辨别的。当然,没有绝对的事物,都是相对而言。

但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是有区别的。人类之所以自命为高级动物,不仅是因为能够直立行走,而且有发达的思维和丰富的思想。不仅是因为能劳动生产,而且会发明创造。不仅有物质文明,而且有精神文明。

影视作品是文化艺术,影视演员是文化艺术的载体,需要向公众传递的是积极向上,能够给公众以正确的导向,应该传递的是正能量。

至于郭敬明所云: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那么请问:

大家永远不喜欢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我们要允许他们的存在吗?难道法律打击错了吗?

大家一直讨厌伤风败俗的事物,也要允许甚至引导大家喜欢伤风败俗吗?难道舆论不该谴责吗?

媒体是导向,脱离正道的作品,发行量越大对社会负面影响越大。

时下新一代年轻人将何去何从,与媒体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要让年轻人能够区分正负能量,能够鉴别正义与邪恶,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和树立年青一代正确的三观,向社会输送有营养的新鲜血液。

人认为屎是臭的,但它却是狗的美食!

弯弓长箭,感谢大家关注,欢迎互动交流!



弯弓长箭


郭敬明胜在口才好,但恰恰是这段体现口才的话,反馈了浅薄的人生。李成儒三观极其正确,但是说话方式确实让人不舒服。

没想到第一期《演员请就位》就能这么火。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当中,如果论导演的资历,郭敬明是晚辈。郭敬明和李成儒相比,论演员的资历,郭也属于晚辈。

首先,我觉得李成儒犀利的点评,句句在理。演员的“声台形表”,缺一不可。这属于基本功。李成儒质问两位演员练过几年台词,几年基本功,这是正常的反应。

只不过李成儒明显是以长辈的口吻评价的,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说完演员,顺带评论小说。指出小说没有什么爱国情怀。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一定只有体现爱国情怀才算好剧本。

而且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这样的词有些重了。不知道年轻演员能不能顶得住这么重的评论。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评论方式,也许李成儒觉得这就是对年轻演员最好的鼓励。

而郭敬明的做法明显感觉到火候不够。

作为前辈,李成儒提出自己观点,指出意见,本应虚心接受。而郭敬明却是火力全开。

首先将演员的过失榄到自己身上,其次说剧本是第一个反应校园霸凌题材的小说。但是可能情爱主题淹没了本意。

可以不喜欢,但是要接受它的存在。这句话,真的自相矛盾。既然存在即合理,即使不喜欢也要接受它存在。那李成儒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郭敬明怎么不接受呢?






细思大舅


郭敬明那就不叫口才好,而是狡辩,他是一个特别会包装炒作的人,尤其自以为是,相当狂妄,从不虚心,更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

郭敬明与李成儒互对,显示他的浅薄

近日,在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当中,老戏骨李成儒当众抨击郭敬明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没有深度,从而引起郭敬明的不满。


郭敬明立马回怼,不过这一次没有像之前和教授吵架一样言辞激烈,而是比较温和的回应了:你不喜欢的东西,请允许它的存在。而你所讨厌的东西,请允许别人喜欢。

郭敬明的意思就是,李成儒的观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能代表别人,没有说服力。而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就说明它有一定的价值,不是李成儒所说的没有深度。

郭敬明短短几句话显示出了他的浅薄,对李成儒这样的老戏骨有很大的不尊重,更不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容不得别人说他半点不好。一听到有批评的声音,立马奋起反击。

郭敬明只会狡辩

郭敬明这一次在《演员请就位》当中表达出来的个人观点,那不叫口才好,完全就是在狡辩。

既然别人指出了他的作品有问题,价值观有问题,而且没有深度,那郭敬明作为一个作家,就应该发自内心的,很谦虚的接受批评,不应该据理力争,极力狡辩。


所以,郭敬明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很高傲的人。尤其在他凭借《小时代》系列红了以后,更是不可一世。买下了上海汪精卫四姨太的别墅,家里装修的跟金銮宝殿一样,飞华腾达了,根本不把李成儒等老戏骨放在眼里。

他的潜台词就是:你算老几呀?你资格再老也没我有钱,所以你说的话只代表你个人的观点。而我的东西就是有市场,有人喜欢,你的讨厌影响不了别人喜欢。而你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你没有品位。


郭敬明的才华是擅长包装炒作

要说郭敬明最大的才华,就是擅长包装炒作,他能有今天的成绩,全是自己运作出来的,而不是真的肚子里面有东西,或者确实想向社会传递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

郭敬明的骨子里拜金主义是很明显的,与他的出身有关系。他是从四川自贡一个很小的地方走出来的,结果来到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以后,见识到世界的繁华,便迷失了自我,才有了《小时代》这样的拜金主义作品。


《小时代》系列的作品充满了浮夸和虚无,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离的太远,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真的没有深度。之所以还能够获得好的票房,就是因为郭敬明会造势。他拍电影就是为了挣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心。

虽然郭敬明现在确实火了,他能够走红纯属运气偶然,不是真的有本事,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他的作品一样虚伪浮夸,所以才会被李成儒批评。


不过,郭敬明这种人是不会接受批评的,财大气粗。他以后还会继续按照这样的路子发展,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好的运气了。这次,他在《演员请就位》当中怼李成儒,引起巨大争议,导致网友们对他更讨厌了。


R娱记


首先李成儒用了“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几个很重的词,先讲演员的台词功底,关于表演方面,就讲了这一点,然后讲到这个题材,以及这类题材对青少年的影响,顺带批评了一下畅销书。

郭敬明的回答也是这个顺序,首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他这场戏没导好,然后讲演员确实也有很多表演稚嫩的地方,关于表演方面也就到此。然后解释剧本和他的小说是关于“校园霸凌”问题的。

后面的才最有意思,李成儒说他不是反对青春类型片,是反对用廉价的笔触博得大众的同情,这显然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了。

通过这个我突然想到,哪个时代的人在年轻时没被上一代说过,成为当时讨论的一个现象?70后的喇叭裤蛤蟆镜,还有靡靡之音霹雳舞;80后所谓独生子女“小太阳”,还有武侠小说杀马特,90后的网络文学和网游,QQ聊天一整宿。但也没有哪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所以我劝李老师不必担心,前段时间饭圈女孩爱国热情不也是有目共睹吗?

电影是需要多种类型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样多姿多彩,家国情怀必不可少,情情爱爱我们也需要啊。


文娱边缘人


节目我没看,我只是看了图片凭借着对二人的荧幕印象断章取义写的评论,我顶看不上这家伙二尾子的样儿!

郭敬明都36了不是年轻人了,这个年龄应该是体力智慧的高峰期,正是出成绩的年龄。宁浩不比她大几岁,就算是拍商业片,你看人家的智商,情趣和格局?

中国目前取得的成就,都是政治正确下集体意识的成就。这不是道德绑架!生而为人都要有家国情怀,生为男儿都要争做仁人义士,生为女儿都要敬英雄爱英雄想着嫁给英雄。这里的仁人义士和英雄不能狭义看待,作为一个演员或是导演要敬业更要有情怀,要想着匡正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发生偏差,这也是义举,也算是英雄。

思想的碰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需要。存在即合理,小众也有人群,但主流意识不能错误。能够保家卫国,有英雄气概是自然界雌性动物择偶标准,中国的女性更应该以阳刚为美,以正气为荣!


叉腰哥


1

偷换概念,更换辩论主题,准确的说法叫狡辩。

2

色厉内荏、暗藏杀机、充满戾气,那是专业上心虚的表现。

3

用鸡汤写台词,一股菜味。

4用狗血书写年轻人的生活,是对普通年轻人的误会,是对未来年轻人的误导!

5

奢靡、颓废、无病呻吟……原则上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极少数人的矫情,没钱你是玩不起的,没有普遍意义。

6

所谓口才,大概首先要表达流畅,其次可能是要求语言逻辑自洽,比如希特勒,流畅的表达了灭绝人性的逻辑,成功的欺骗了全世界,并为此攫取了权力,骗取了财富,自掘了坟墓。

7

电视台高兴。

目的达到了。


gxfxray


我觉得不是口才好,郭敬明的这一次反驳,暴露了三个东西。

第一,擅长诡辩,偷换概念。在郭俊辰、董力以及任敏合作演的《悲伤逆流成河》结束之后。李成儒一开始只是和王迅私下讨论说听不清楚演员在说什么。之后沙溢请李成儒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李成儒说了“如芒刺背”、“如坐针毡”,我承认,批得有点重,但是作为观众,我自己也觉得他们真的台词功底不行,演得也不够好。李成儒只是针对这一小段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觉得演员台词不行,题材不行。但是郭敬明一接过话,就开始上升高度,大概意思是说什么不了解作品就不要乱说话这种意思,这本身就是在偷换概念,进行诡辩。



第二,见不得批评,就要争个输赢。《悲伤逆流成河》刚好是我高中时代比较火的一本小说,但我说句实话,那时候又有几个人是把它当校园霸凌小说来看的,大家讨论的无非就是易瑶为什么没和齐铭在一起,齐铭为什么会自杀。我寝室里的八位室友都看过这部小说,我们都把它当青春小说。沙溢看李成儒话语有些重,本欲阻止郭敬明发言,他到好,一下子抢过话头,直接开始他作家擅长的的那一套,回怼李成儒,让大家听上去感觉好像很有道理。表面看起来好像郭敬明赢了,但他真的赢了吗?



第三,内心缺什么,越想证明什么。整个《演员请就位》节目中,其他导演都是比较追求实际,从演技、情绪、表达去点评演员的表演。而郭敬明呢,扯什么“表演的张力”、“表演的虚荣心”、“表演要反着来”这些假大空的鬼话,别说我们这群观众了,就连明道和刘若轩也是听得一脸懵逼。这次回怼李成儒,除了觉得对方的批评过重,点燃了他吵架的火苗,更多的是不想承认自己不行,想要努力证明,郭敬明是可能不是位好导演,但是位吵架高手。


不管怎么样,作品的认可度和能力是挂钩的。小时代我看过第二部,除了浮华与拜金,我什么也没看懂。《爵迹》我更是没有看过。也许作为青春小说家,我还觉得他文笔不错。但是谈到导演电影,豆瓣5分都不到,却为什么如此卖力,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像导出9分电影的导演呢。

表面上的赢不是赢,内心的富足才是赢。


周小奇


没有,仅仅看到了郭敬明的诡辩而已,这也能号称是口才好?真真的稀奇、稀奇

才华有,但是没有好的价值观作导向,再好的才华终归会成为洪水猛兽。如果一直把卖腐、拜金当做是有才华,那可真是委屈了才华的定义。

而纵观郭敬明的作品,《小时代》系列除了卖腐、拜金、男女闺蜜撕逼之外,有一点儿好的价值观导向么?

诚如李成儒所说这一代人读者这样的文学作品成长起来之后,能够收到什么教育呢?学习卖腐、拜金还是撕逼?想想都头疼。

再来看一下郭敬明的言论,在受到李成儒的质疑之后,郭敬明看似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实则是在为自己的腐文化诡辩而已。

郭敬明说你得允许不喜欢的东西存在,正是这一句赢得了所谓的现场观众的掌声。

没错,可能有一部分人只喜欢拜金、腐文化,只喜欢看青春期早恋、堕胎,闺蜜撕逼,可是多数的人是更应该喜欢和接受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不应该是像郭敬明这般的大肆的拍电影、写畅销书来宣扬属于他们的腐文化和拜金思维。

正如李成儒所说的那样,你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换取广泛的共鸣,这就是你的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