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丨只为阅兵时那光荣的一刻

梦想在前,使命催征!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而董立柱追梦的道路还得追溯到7年前时,那个18岁的稚嫩少年。

每一个军功章都是用无数汗水浇灌出来的,更是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换来的。当一枚枚耀眼的军功章摆在眼前时,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也更加感谢那个始终在努力奔跑的少年。

董立柱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军人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令他感动,军人的舍身忘死和日夜坚守让他震撼……18岁那年,当看着大街小巷张贴着“好男儿献身国防”“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征兵横幅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憧憬。在通过重重筛选后,他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岗位,那就全力以赴,在这途中,你会沮丧、失落、苦涩,但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希望、喜悦、收获,这就是奋斗的魅力”。这是他的信条。当兵后的董立柱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走上阅兵的方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走上阅兵的舞台不仅仅是为了一份荣耀,更是为了梦想,付出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他想,这才是当兵的初衷。

一次受阅,终生光荣。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站军姿时,始终瞪大双眼,眼泪顺着眼角流淌,为的是时刻展示军人良好的形象;张开双肩、挺起胸膛、绷直双腿,夹扑克牌、背十字架、签脖颈线,只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是幸运的,终于在2019年阅兵人员遴选中,他凭借扎实的队列动作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跻身在阅兵队伍中。

阅兵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只有一句话:队列动作要整齐划一。但整个训练过程却得用这么几个词语高度概括:夙兴夜寐,手足重茧,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阅兵的训练单一而又残酷,每天的流程就是训练、考核、然后淘汰,不停的淘汰。许多同志都要做好从正式队员变为预备队员,甚至是淘汰的准备。这里没有人相信泪水,没有人退缩,都是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一往无前,以超于常人的忍耐,继续争取留下来的机会。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没有任何捷径可以选择,就是要求上比别人严一点,强度上比别人大一点,标准上比别人高一点。别的方队站一个小时,我们就站两个小时。别的方队喊出80分贝,我们就喊出90分贝。脚磨破了,喉咙喊哑了,方队成员没有一人退缩。就是凭着这样的冲劲、干劲,他们拿下了一个又一个优胜单位,将排名牢牢定在第一。

鹰击长空、鱼游深海靠的是天性,而蜗牛能够爬上几十米的高楼,靠的却是韧性。危难时刻的热血沸腾和挺身而出固然可贵,而水滴石穿的坚持,更是对信仰的考验。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提高,只有坚持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带着这样的信念,在集训的200多天时间里,他每天接受超过10小时的强化训练,固有的3小时军姿练习,踢过近3000公里的正步,踢坏了5双战靴,踏着地表58度的高温,背后是肤色分明的“阅兵印记”。每天的挥汗如雨只为天安门前东华表到西华表的96米,128步,66秒,只为分秒不差,毫厘不差。最终,他实现了一名战士的蜕变。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8个多月的高强度队列训练,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枯燥,但每当想到,只要再多坚持一秒就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收获不一样的荣光,他就又有了源源不竭的信心与力量,这种信仰最终使他战胜一切困难、克服一切挑战,这是一个中国军人的担当,更是一份使命。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们正处于奋斗的最好年龄,此时不拼何时拼,时间是公正的、无私的,也是最无情的,它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无论是什么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日月如梭,稍纵即逝,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完成人生的一次次蜕变,实现人生的一次次超越!

可能还喜欢

1、熄灯号丨当青春穿上军装

2、熄灯号丨送给列兵同志的心里话

3、熄灯号丨复旦学子的西藏从军路

4、熄灯号丨唐班长,我想你了!

5、熄灯号丨已经退伍的你,会时常想起军营的日子吗?

监制:刘凤桥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张宇、王文

邮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