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问政》首播 直指问题痛点直至百姓满意

原标题:《现场问政》昨晚首播 动真碰硬解难题

观看“窗改门”问题采访视频 大图:《现场问政》互动现场

■ 时报记者 哈迪 张广艳 报道 何沛霖 摄影

“什么原因造成小区环境差”“有没有具体整治的时间表”“怎么避免问题回潮”……10月23日晚,由区委宣传部指导新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的新区首档电视问政类节目《现场问政》在滨海1频道首播,津滨海客户端同步上线播出。

首期节目动真碰硬,直面新区创文症结,聚焦杭州道街“窗改门”和胡家园街小区环境整治问题,观众反响热烈。

现场 直指问题痛点 直至百姓满意

在杭州道街“窗改门”问题中,杭州道街工委书记张洪义,杭州道街综合执法大队东区队长王译民、西区队长杨玉江位于被问政席。在记者采访短片中,调整里小区“窗改门”问题严重,一栋住宅就有6扇由窗户改成的门,门外堆积着大量杂物,楼内墙面不同程度破损……

“接到过百姓举报吗?”“接到了百姓举报之后是怎么做的?”“很多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改过来?主持人连续发问,对杭州道街综合执法大队“穷追不舍”。

“要依法对这一现象进行处罚,这需要10个月的时间。同时,要深入基层做工作,让百姓认识到‘窗改门’的隐患。”张洪义就问题的具体整改办法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枯萎退化的荒草,倒伏在地的信箱,脏污破损的垃圾桶……看到第二个短片中的觉祥园、觉顺园、觉康园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被问政的胡家园街工委书记石强、胡家园街副调研员张宏明、觉祥园社区居委会主任赵美娟都低下了头。

“争取在2周内让小区环境得到改善。”石强说,下一步,胡家园街道将迅速采取措施,整合人力、物力开展集中整治,解决私搭乱建、楼道堆物、设施破损等问题。同时强化管理,督促物业履行职责,落实好日常卫生扫保和垃圾清运。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总结说,看似不大的两个问题,却直接关乎人民利益,如不解决,不仅在创文中要减分,相关部门在百姓心中的印象分也要被减掉。创文不是为了突击应付检查,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真正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落到实处。

点评 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节目现场,还有副区长郎东、区住房建设委主任戴雷、区城市管理委主任张秀启作为点评嘉宾参与节目录制,并随时点评。

“社会治理就要像绣花一样来进行。”结合“窗改门”问题,郎东说,“窗改门”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如果相关部门能在初期早发现早教育,就可以避免后期的执法和处罚。对于小区环境问题,他指出,市民对居住环境美好的愿望,是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社区环境治理的难点在于通过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制度化管理,需要街镇、居委会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职责,把管理的短板补足,形成长效机制,让社区环境乃至社会环境都得到改善。

“窗改门”现象并不只存在于杭州道街,针对这类问题带来的隐患后果,戴雷指出,“窗改门”必定要破坏房屋结构,隐患非常大,如果有地震的话,一定是会有影响的。同时,《天津市住房安全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住宅“窗改门”,这是严重违反规定的。

针对小区环境如何从根源上进行治理,避免回潮,张秀启给出答案,他说,一方面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督查,督促协调有关街镇执法人员履职尽责。

反响 为节目策划点赞 为整改态度点赞

对问政结果满意与否由观众现场打分来呈现。本场节目中共有28名观众参与打分,对两个问题问政结果的满意票数分别为26票和24票,满意率分别为92.86%和85.71%。

“问题贴近我们的生活,希望今后的节目仍大力关注民生话题,为民解忧。”观众陈女士是第一次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这类问政节目带给她的现场观感很不一样。她说,进行现场问政、现场解答,时效性强,这样的节目值得点赞。

观众赵先生对节目印象深刻,他说,通过主持人的发问,让有关部门明确问题整改的时间节点,推动工作的督促整改,“这样的节目太棒了,触碰到基层社区管理难题。希望通过节目让相关部门重视居民诉求,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现场问政》节目播出后受到市民的普遍关注,市民纷纷通过津滨海客户端、滨海发布微博、微信等平台给节目组留言。网友媛媛留言说:“这样的节目好,多办实事,为老百姓说话,多多支持。”网友沈先生留言说:“这是督促担当作为的一档好节目。”

据悉,节目组将继续跟踪问题整改落实进程,并高度重视群众反馈,及时进行梳理回复。(记者 哈迪 张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