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出苗后,发现有地下害虫造成死苗,该如何处理?

农耕子


目前,小麦播种正如火如荼开展,对于地下虫害的预防人们非常重视,毕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播种前会给麦种进行药剂拌种,这样对地下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小麦出苗后,也会发现有地下虫害的危害,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治呢?



小麦出苗后一般会遭遇蝼蛄、蛴螬、金针虫主要地下虫害的危害。其中蝼蛄能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可将麦苗根茎处咬断,而断口整齐;而金针虫则钻食麦子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咬食处,便可判断出是哪种地下虫害的危害。

小麦出苗后发现地下虫害,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拌毒土撒施:每亩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2kg,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kg,兑上准备好的细土拌匀后进行开沟撒施,或者顺着垄撒施后划锄盖土也可以,这对蛴螬和金针虫防治有显著的效果。
兑毒水浇施: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兑水700kg左右,顺着垄进行浇施,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有特效。
撒毒饵防治:用炒香后的麦麸或豆饼5kg,加入甲基1605乳油50g或40%甲基异柳磷,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可施2-3kg,对蝼蛄防治非常有特效。


小麦播种一定要进行药剂拌种,对地下虫害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不过也有农户会选用碳铵来防治,用适量的碳铵作为底肥,可有效消灭地下虫害(仅限于旱田),若小麦出苗后发现地下虫害,不妨试试上述几种方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感谢大家关注“肥仔农经”,免费分享作物种植技术、肥料施用方案等三农资讯。感谢大家支持鼓励!!


肥仔农经


当前,在笔者当地,冬小麦种植早些的也才刚刚出苗,种植晚的还没有出苗,如果现在就发现已经出苗的小麦因地下害虫造成了死苗现象,那就说明地下害虫还是挺严重的,多是与前期小麦播种时,对种子拌药处理的不到位,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用药物拌种,以及没有做过杀虫措施有关,才会有地下害虫伤苗的情况发生。

地下害虫的习性

小麦种植期间比较严重的地下害虫,常见的是蛴螬与蝼蛄等,这些害虫常潜伏在地下,主要就是破坏农作物的根系与茎干。地下害虫还有比较规律的生活习性,有的不仅会在地下危害作物,夜间还会到地面活动,对小麦等作物地上茎叶也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比如蝼蛄,就喜欢夜间出来咬食麦苗的嫩茎,通常能在早上发现被其咬折的麦苗茎干,还能见到蝼蛄在土壤上行动的踪迹。像蛴螬类害虫,多是以咬食麦苗根系,等麦苗发蔫枯萎时才能被发现,还有一种蚕食小麦茎秆的金针虫,专吃小麦茎秆的内心组织。

一旦发现了有以上害虫的踪迹,或者是发现了小麦有萎蔫的现象,在排出是受病害造成的影响外,就应当及时的采取地下害虫防治的工作,避免害虫的继续危害蔓延,造成小麦缺苗断垅,影响小麦的产量。

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在农村通常采用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是,拌毒饵撒到有害虫行动踪迹的地方,毒饵可用小麦麸皮兑入适量的甲基乳油搅拌均匀后,在下午或者是傍晚时分,沿着麦垄撒一条线状与土壤上即可,这样利用地下害虫有夜间出来觅食特性,对其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另外还有就是采用辛硫磷防治方法,可以用辛硫磷颗粒与干沙土混合,或者是用辛硫磷乳油兑水,在麦田害虫常出没的位置撒施或者是浇灌,然后松土覆盖,这样对地下害虫蛴螬等灭杀的效果很好。

对地下害虫的前期预防

在农业生产中,辛硫磷作为灭杀地下害虫的常用药,经过长期使用验证,其效果还是很好的。为了防止地下害虫,也可以在麦田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时,直接把辛硫磷兑入有机肥内经过混合后再施入,这样就基本不会产生地下害虫对小麦苗的危害了。

其次,小麦播种时,对小麦药物拌种也是很重要的,小麦拌种不仅可以防治地下害虫的侵害,还可以起到灭菌的良好效果,同时也能减少像根腐病等菌类病害的发生。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大知事


小麦出苗制后因为地下害虫造成死苗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是那种地下害虫、地下害虫的多少然后再决定采用哪些对策。常见的地下害虫例如金针虫、蛴螬、蝼蛄等都可能会造成小麦嫩苗出苗死苗问题,如果是小范围的地下害虫,处理起来会很简单的。

近两年无论是哪种农作物种植,都需要先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所以很少见到大范围的地下害虫危害农作物有苗问题。网上常说的蛴螬、金线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在我们本地很少大范围发现,当然这些地下害虫也有,但是对农作物生长一般够不成威胁。

现在正是小麦出苗阶段,也是地下害虫最猖狂的时候,如果小麦长势好突然出现断根断茎估计就是地下害虫危害小麦了,这个时候要看能不能发现明显的地下害虫踪迹,例如蛴螬或者金线虫一般会在地下土不深处的小麦根系附近,多挖两下就能看到踪迹。

如果地皮表面出现供洞型浮土,有可能就是蝼蛄的问题。无论是哪种地下害虫都需要尽量找到害虫将其处理到,如果地里面的害虫多,可以采用撒攘辛硫磷颗粒或者喷施一些杀虫农药来杀虫,然后立即重新播种小麦种子争取越冬前能够生长出完整的叶片。

敲个黑板:小麦播种难免出现地下害虫危害幼苗的事情,一般在小麦幼苗出苗时间不长就可以发现,这个时候可以撒攘一些杀虫药剂例如毒死蜱或者辛硫磷,就近或者适当扩大撒攘面积避免其它苗出现被虫害问题;如果小麦播种前就已经发现地下害虫,数量比较大就需要进行药剂灌根、灌溉处理,对于小麦地下害虫防治工作还是需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为最好。当然如果出现死苗问题,需要立即进行撒播小麦种子进行补苗,小麦种植没有严格的早晚,但越早补种子出苗越好。


海棠小醉


小麦出苗后,发现地下害虫造成死苗,是任何一位种植小麦的农民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既需要及时采取杀虫补救措施,更需要学会如何在种植小麦前科学防虫,掌握事前设防的方法,规避虫害,免得下一年再次出现如此烦恼的事情。

北方麦区冬小麦苗期地下害虫如何为害?

北方麦区冬小麦播种后主要遭受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地下害虫的为害。

⊙蝼蛄

蝼蛄为害小麦的时间从小麦播种开始,直到第二年小麦乳熟期结束。以成虫和若虫在麦田里咬食刚刚播种的小麦种子和幼苗,尤其喜食刚刚发芽的小麦种子。被蝼蛄为害的小麦幼根和嫩茎会被扒成乱麻状或丝状,使小麦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与此同时,蝼蛄还会因为其善于钻土爬行的习性使土壤表层充满隧道,并因此导致初播小麦种子和幼苗架空或吊根,要么不能发芽出土,要么因为失水死亡。小麦幼苗被害后,导致缺苗断垄,严重时会造成毀苗重播。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麦田里的蛴螬取食萌芽的小麦种子,为害麦苗地下分蘖处,咬断小麦幼苗根茎。被蛴螬为害的小麦幼苗断口整齐,易于识别。小麦播种前后的9——10月和小麦经冬返青的来年4——5月,是蛴螬进行为害活动的高峰期,气温13——18℃蛴螬的为害活动频繁高发。

⊙金针虫

金针虫幼虫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开始为害秋播小麦,10月下旬开始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小麦返青时为害最重。金针虫咬食小麦发芽种子和根茎,并且可以钻入小麦种子和小麦的根茎相交处。被金针虫为害的小麦幼苗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被害种子不能完成发芽出土,出土后的幼苗形成枯心苗,全株枯死。



初播小麦发生地下害虫为害的补救措施。

⊙撒施毒土

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克,兑水2——3公斤后,喷拌细沙或细土25——30公斤,顺小麦垄沟撒施,撒施后浇水或浅锄。

⊙毒液灌根

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卸下喷雾器喷头,为被害小麦灌根,可杀死90%以上的蝼蛄,并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撒施胶囊剂

亩用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或者是麦麸5公斤,顺垄沟撒施地面。

小麦播种时如何预防地下害虫为害?

⊙耕地前施药防治

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后翻耕入土。也可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兑水1——2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配成毒土撒施后翻耕入土。

⊙药剂拌种

用50%辛硫磷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液,按小麦种子重量的0.2%拌种,拌种后堆闷4——6小时,晾干后播种。

敲黑板:⊙使用辛硫磷拌种或者是拌毒土时需要在暗处避光操作。⊙为了减少土壤污染同时达到防治害虫、避免杀伤小麦害虫天敌的双重目的,提倡小麦播种前对土壤使用颗粒剂翻耕杀虫,提前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小麦出苗后,发现地下害虫造成死苗,该如何处理”的回答。如有什么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小麦出苗了,发现地下害虫危害,还造成死苗,就要及时进行灭虫防治,和根据受损程度及时催芽补种。地下害虫种类多,危害大、时间长,做好防治措施是关键,其主要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人工防治及保护与利用天敌。

1、物理防治

a、土壤措施:平整土地,精耕细作,深耕多耙,铲除杂草等,能有效控制地下害虫为害。

b、实行合理轮作:根土蝽发生区,小麦与甘薯、棉花、大豆等作物3至5年轮作。沟牙甲发生区,改麦稻轮作为水稻与紫云或毛叶召子轮作,或小麦与玉米、大豆2至3年轮作。

c、高温堆肥:各种有机肥料经过高温堆制,充分腐熟做基肥,可防止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发生。用氨水或碳酸氢氨作基肥,能触杀与熏死大量蛴螬、金针虫、根土蝽等地下害虫。

2、化学防治

a、农药拌种:将每种农药加水稀释成药液,1份药液与10份干种子混合拌匀,堆闷3至5小时播种。

b、毒谷、毒饵:每亩地用炒热的谷子1至1.5公斤,用50%辛硫磷乳剂3至4毫升,加水50至100毫升与炒好的谷子混合麦种同播,也可用碾碎的豆饼、花生饼、芝麻饼或棉籽饼3至4公斤代替,防治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c、药水浇灌:小麦出苗后或返青时遭受蝼姑为害时,探明蝼蛄往下钻的穴洞,用5000倍液辛硫磷灌洞。要发现蛴螬、金针虫或麦茎叶甲幼虫为害麦田,也可上述药水浇灌被害处,要麦田外发生麦茎叶甲成虫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溶液喷洒。

3、人工防治

a、灯火诱杀:利用各种金龟子与东方蝼蛄和细胸金针虫的趋光性,在它们活动盛期,每天19至21时用黑光灯、电灯,或在榆树、杨树、苹果树、梨树果园附近堆火。

b、堆草诱发:利用细胸金针虫成虫喜食植物幼苗断茎流出的汁液的习性,于4至5月可在该虫发生麦田,每亩堆直径50厘米,厚10至15厘米的草堆15至20堆,并在草堆上喷洒药液。

4、保护与利用天敌

麦田易发地下害虫,蝼姑、蛴螬和金针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动物方面有鸡、鸭、狗、刺猸、黄鼠狼、獾与各种青蛙和蟾蜍。天敌昆虫有中华步甲、金星步甲、虎甲、短鞘步甲、盗蝇和各种寄生蝇、寄生螨与线虫等。还有寄生蝼蛄、蛴螬与金针虫的白僵菌、绿僵菌和乳状菌等,这些天敌都能消灭甚至控制各种地下害虫的繁殖为害,注意保护与利用。


根椐不同阶段地下害虫的危害,发生规律,以及习性等,做好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才会减少地下害虫危害,主要做好播前防治。针对出苗为害,急时用药浇灌消灭,根据出苗受损程度,急时催芽重新播种,或者分蘗期移稠补稀。据多年实践证明,补种与移栽相比,补种方法简单易行,工效高,且补种的麦苗生长比较健壮,与原先播种的麦苗生长差异小,对最终成穗数影响较小。


亮仔为农


这样的情况就只能用药物来进行防治了,很有可能就是在播种之前没有给小麦的种子进行药剂拌种,从而出现了这样一种后果,所以要赶紧采取措施。

一、出现地下害虫的原因和表现

1、 播种之前没有进行药剂拌种;

2、 局部地区由于温度比较温热,适合地下害虫的活动;

3、 地下害虫到了秋末正是产卵和进行过冬食物储备的时期,因此对于小麦嫩根这种“佳肴”自然也就不会放过;

4、 最常见的地下害虫就是地撸撸(蝼蛄)、蛴螬、金针虫等,而这3种是最为常见的;

5、 其中蝼蛄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最多,这种地下害虫的个头比较大,可以直接降小麦的根部咬断,蛴螬次之,金针虫钻小麦根部的嫩心处,具有穿透性的损害。

二、对于以上3种常见的地下害虫的防治

1、 蛴螬和金针虫的防治直接就用药剂拌土壤撒到麦地里面,这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我老家里面就会直接用石硫合剂、辛硫磷颗粒等直接拌土壤,然后撒在里面,进行锄头划耕施药的方法,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2、 直接用喷雾器喷施的方法,注意要着重喷施土壤表面靠近根部的地方,这样对于后面两种蛴螬、金针虫的防治是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当然有的是用药剂和水进行灌施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3、 对于地老虎的防治,大多数采用的是一种诱饵式的灭法。我老家那边最常用的就是以前的老麦麸和菜籽油渣的碎粒,用这两种进行拌农药,然后撒在麦地的中间和四周,用来吸引它们的啃食,效果很不错,谁让它们那么贪吃呢。

在进行药剂拌种的防治后接下来就是让小麦缓和的生长了,注意要补充施肥,注意不要进行尿素的施放。可以用一些带有杀虫功效的肥料进行追施,注意量不能太多。

总结

冬小麦秋末出现地下害虫,可谓是“最后的疯狂”,一定要用药剂拌种、拌土、和水、诱饵捕食的方式全部给消灭掉,这样就会连幼虫和虫卵一起和消灭掉,有利于返青之后的安全性提高。


宁宁说的话


您好,题主,乡辣梅子为您解答。

小麦死苗如何判断是地下害虫所致

这个时候正是小麦出苗期,小麦出苗后很容易被虫害盯上,比如蛴螬和金针虫等等,被蛴螬咬过的小麦苗一般根茎会断掉,其咬的切口非常的平整。金针虫和蛴螬咬断的切口却相反,它所咬过的小麦苗切口不平,其次它主要吃小麦苗的心,因此小麦苗的外皮还是在的,只是里面的心没了,因此想要判断哪种虫害所为只要看它的断口就行了。

地下害虫造成小麦死苗该如何处理

{1}农药稀释防治:小麦苗期出现地下害虫可以用敌百虫或是辛硫磷等药物,但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用水进行稀释,敌百虫按照五百倍液稀释灌溉,辛硫磷按一千倍到一千五百倍液进行稀释喷洒灌溉,哪里有害虫就往哪里灌。

{2}农药拌土防治:除了可以用稀释的方式还可以用农药拌土的方法来防治,一亩小麦地可以用4斤的5%辛硫磷颗粒剂与筛过的土进行搅拌,拌好后可以用工具把表面的土拔开再放入拌好的土,一定要埋在土壤下面,不然就没有效果。

播种小麦如何预防地下害虫

拌种防治:小麦苗出现地下害虫很大的原因是在播种前种子没有进行拌种,没有拌种的小麦在后期就容易被害虫盯上,因此拌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小麦拌种的药物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还可以用50%多菌灵粉剂,用量要控制好按照种子重量的0.2%来拌种,拌种后把种子堆在一起,时间大概为5小时左右,然后把种子晾干播种,在拌种的过程中要避光。

综上所述,预防小麦地下害虫拌种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为了省事直接播种,如出现害虫要及时防治,避免损失越来越大。


乡辣梅子


1) 地下害虫造成死苗在死苗率达3%时,应进行药物防治。 对于金针虫、蛴螬重发区,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克,加水2〜3千克,喷于25〜30千克细土中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人地面, 随即浅锄。

对于蝼蛄重发区,每亩用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 谷子等饵料5千克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饵料3〜4千克,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千克。 也可用40%辛 硫磷乳油1 〇〇〇倍液(将喷雾器喷头取下)进行灌根。

(2) 病害造成死苗可在小麦苗期用12。 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20%三唑酮乳油120〜200毫升或5%井冈霉素水剂10克加水40〜50千克顺麦垄喷洒幼苗,隔7〜10天 再喷一次。

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3) 冻害造成死苗可适时冬灌。墒情好的地块可以用秸秆或农 家肥适当覆盖麦苗。提高地温,减少冻害死苗。(4) 药害造成死苗要及时进行肥水管理,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 危害。

(5) 整地质量差造成死苗可结合冬灌、划锄等措施,粉碎坷 垃,踏实土壤,减少死苗。


早起的小蚂蚁


地下害虫一直是种植小麦的农户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所以农户们非常重视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在小麦播种前一般都会用药剂拌种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就算做好了充分的预防工作,也防不住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的症状

危害小麦幼苗的地下害虫主要由蝼蛄、蛴螬、金针虫。

蝼蛄特别喜欢食用刚发芽的种子,也会咬食幼根和嫩茎,使得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蝼蛄会在土壤表层乱窜,造成种子架空,幼苗根部悬空,致使种子不能发芽,幼苗缺水死亡。

蛴螬取食萌芽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缺苗,重则毁种绝收。蛴螬危害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非常易于识别。

金针虫幼虫在土壤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钻驻小麦的块茎或种子,致使小麦干枯死亡。

土壤处理

对于金针虫、蛴螬的重发区,应当采用每亩40%辛硫磷乳油300g,加水2-3KG,混入25-30KG的细土中制成毒土,顺着麦田的垄沟均匀撒入地面,随即浅锄。

沟施

对于蝼蛄的重发区,应当每亩用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入谷子等饵料5KG,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100g拌入饵料3-4KG,顺着垄沟均匀撒施地面。

灌根

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灌根,地下害虫发生重的地方要喷匀、喷透。


似流年S


小麦出苗后地下害虫的防治,暖秋年份地下害虫发生率高,危害小麦苗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大小地老虎及蝼蛄等。这些害虫主要破坏嗜咬麦苗的根部,引起麦苗死苗,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当危害较轻时,可用杀虫剂对危害区域局部顺垄灌根防治。当危害较重时结合浇水全田施药,全田施药的用量须加大,通常是喷施量的8~10倍。



地下害虫的防治,可撒施辛硫磷毒土,每亩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加细土30~40公斤拌匀,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划锄覆土;也可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750公斤顺垄沟施,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加水适量拌炒香的麦麸5公斤和青菜叶,于傍晚堆施或撒施麦苗垄间,可诱杀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