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文创、乐园统统安排上?巨头扎堆沈阳能“吃得消”吗?


2018年下半年开始,沈阳的游乐园、养老产业逐步升温,到了2019年,沈阳陆续成功招商引资了多个项目,其中,医疗、养老、乐园等产业模式反复在合约中出现,多个综合性产业扎堆,带给沈阳的,究竟是向好向强,还是一地鸡毛,还是值得深思的。

品牌房企“转型”早有风声?

从沈阳已经签约合作的几个项目来看,无论是养老,还是文创园、乐园,有计划投资建设的企业,沈阳人大多耳熟能详,如果回忆一下,还会发现,部分房企早已涉足了相关领域,并在沈阳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从最早的方特欢乐世界,到规划建设的各大游乐园,单纯从“乐园经济”的发展,就可见房企对于沈阳未来发展方向的关心。而在近两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万科等品牌房企逐步将关注要点从住宅建设转向科创园、文化园等产城融合、军民融合项目了。

其实不仅万科,万达、华润等房企,在沈阳都陆续有文旅项目、康养等投资项目的规划,且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动工了。

现在来看,各大房企逐步将目光从住宅为重向多元化发展转化,其中,商业、养老、文旅等几大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对于这些新兴产业,很多沈阳人并不熟悉,对于期投资属性了解的也不多,但实际上,“乐园经济”等概念,早在上海迪士尼开业,就已经成为南部城市研究的标杆了。

根据上海市信息中心发布《上海迪士尼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评估》报告,迪士尼乐园开园首年(2016年6月16日至2017年6月15日)游客接待数超过1100万人次。2018年,上海迪士尼以1180万人次的游客量跃居全球娱乐/主题公园的第八名,增长率达7.3%,这也难怪迪士尼一开业,全国范围内,长隆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等游乐场也相继崛起了。

文旅产业“危、机”并存 投资仍需谨慎

乐园经济的风靡,根本还是在于资本看中其中巨大的利润与经济效益。而在国内,乐园经济的发展在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其实也潜藏这巨大风险,这一点,在中国乐园经济发展的30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前,有报道显示,根据新三板智库吕文轩、方俊杰的研究,国内主题乐园门票收入占比在80%以上,衍生品及其他盈利渠道占比不到20%。此外,二次消费力过低也是行业发展痛点之一。“目前中国的二次消费大概在25%,国外则在60%以上。”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林焕杰还指出,当前中国主题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资经营数据失实从而严重误导市场,公园建设贪大求多等。据其统计,全国338家主题公园中,有25%是亏损的,22%是持平的,53%还是经营型盈利的。

不难看出,在这次文旅热的背后,不仅有机遇,而且还有风险,这一点,不仅在全国游乐场布局与业态上有所体现,在沈阳,这些问题则被“具象化”了。

沈阳乐园扎堆是喜是忧?

从全国来看,乐园经济早已风靡,据新旅界估算,2019年国内35家即将开园或已开园的主题乐园总投资之和超过4500亿元。2018-2020年拟建的主题乐园、公园的投资总额为人民币745亿元。2021-2025年的投资总额预计为人民币1300亿元,平均投资额约为每座人民币29亿,这一投资金额明显高于过去二十年的投资水平。

这其中,除了上半场的头部企业领投外,也有刚加入的地产商如恒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集体强势跟投。可以预见,主题乐园数量将在全国各地呈井喷式增长。

而在沈阳,几乎所有“有姓名”的企业,都有建设文旅、康养等项目的计划,且从动工时间来看,几个超级项目显然工期相对是比较相近的。这难免让人想起2014年沈阳刚需扎堆而带来的那一场楼市“寒冬”。

结合2019年黄金周数据来看,沈阳的旅游消费需求十分旺盛,且城市文旅产业的辐射能力已经逐步开始向周边省份延伸,乐观来看,沈阳可以凭借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将自己的文旅产业影响力做大做强,甚至有一天,沈阳可以重新在环渤海经济圈拥有一席之地。

但即使是上海这种国际化都市,其游乐场也并不多,闻名全国的,也只有迪士尼、欢乐谷等几个而已,从沈阳的游乐场建设规划来看,显然在未来的几年,文旅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只有在未来这场“厮杀”中脱颖而出,方能笑到最后。

不难看出,开发建设新鲜的文旅项目只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顺势而为,至于在未来,谁能够率先在这场混战中摸索到国内文旅产业新的发展模式与产业链。才能够在未来的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