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大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
長期以來,A股處於相對低位的階段,多會有觀點呼籲為A股引入中長線資金。近年,養老金開始通過委託社保基金投資的渠道流入A股,保險資金也適度增加了配置A股的比例。
但是,A股市場上中長線的投資者規模依然有限。究竟是因為A股市場上“好股票”給予投資者穩健成長的樣本觀察週期不夠長?還是國內投資者本身成長週期有限,尚未能具備中長期投資A股的能力?以下將簡要分析中長期資金流入A股的前景。
01 投機多過投資
A股投資者的交易熱情要遠大於世界其他主要股票市場的投資者。近十年來,全部A股年換手率的中位數最高達到9倍,最低也在3倍左右。
世界主要股票市場的年換手率大多在1倍左右,毗鄰的港股市場的年換手率甚至低於一倍,許多股票交易額甚少。
A股過高的換手率反映投資者持股週期較短,股市的參與者“炒股”的熱情多過投資。過短的持股週期自然使得投資者難以對投資對象有較深入的研究,更多通過交易對手來理解投資的風險和機會,進而市場行情整體容易出現“超調”的表現,即下跌容易過度,上漲容易過猛。
A股的自穩定發展能力相對較差。因此,為了A股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應該著力引入中長線資金,拉長市場投資者的持股週期,增強A股的自穩定能力。
02 國內資本市場發展週期較短
改革開放已有四十年,A股市場設立也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但是,與國際成熟經濟體的股票市場相比,A股的發展週期還比較短。
因此,從股市投資道德文化,合規投資者的培育,監管能力的增強,法規法律的完善以及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與世界主要金融市場仍存在差距。
金融的根基在於信用,而信用的建立還是需要時間和能力的積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成長,A股信用基礎不斷築牢,中長期資金的流入也是自然的結果。
03 合格投資者培育還需要時日
偉大的上市公司必然有偉大的投資者。過度關心短期買賣的投資者是難有精力去理解上市公司成長的坎坷和艱難。
培育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在其股價低估的時候買入,高估的階段賣出,則能平抑股價的過度波動,進而拉大穩健持股的週期。
而隨著市場本身的中長線投資者數量的增加,場外有中長期投資需求的投資者自然也會加入。
04 提升中長線資金入市比例將出組合拳
近日,監管機構舉行會議研究提升股票市場中長期資金的入市比例,會議提出三大政策要點,包括:
以提升資管機構專業能力為依託,增強權益產品吸引力,發展投資顧問服務,推動短期交易性資金向長期配置力量轉變;
以紓解政策障礙為重點,推動放寬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研究完善引導資金長期投資的相關政策,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投資資本市場;
以優化基礎性制度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著力構建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我們認為這次引資措施不只是簡單的呼籲提升中長線資金入市比例,而是有針對性措施和資本市場全局發展的考慮。因此,未來將出臺引資的相關利好措施,進而有利於本輪市場牛市行情的發展。
05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助於吸引中長線資金,而中長線資金的增加則會加大市場對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的關注度,進而資本市場的發展進入正向的健康發展循環。
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資本對上市公司提升發展質量是有自身的利益和迫切要求的,但是,從市場發展的歷程來看,合規投資者的培育仍需要一個過程。
因此,要建立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正向的健康發展循環,則需要在發展初期從監管、中介、資本等多維角度增加對上市公司合理的監督及激勵,促進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提升,進而場外中長線資金流入。
06 提供必要風險對沖工具
由於股票行情的因素較多,中長線資金仍需要對短期風險因素進行對沖,以增強長期持股的穩定性,這就要求A股市場開發出更多的避險工具來滿足中長期投資的需求。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上證50ETF有相應的期權避險工具,因此,近年來上證50指數的波動幅度要小於上證指數,投資者持有藍籌股的信心進而增強。
本文源自功夫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