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50枯树临风


工作待遇其实比起机关算轻松的啦,而且还有补贴,在我们这里一天120,经济待遇上还是很划算的,就是要吃住在村里,平时打交道的都是贫困户,有一些负面情绪要靠自己去化解。

我驻村扶贫两年,每天就是走访慰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落实5个一批的政策。当然现在扶贫工作领域形式主义也非常的泛滥,每天的报表核查满天飞,但总体来说,我在驻村工作期间,还是实实在在的为贫困户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帮助一些贫困户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异地搬迁政策,大病救助政策,自来水上门,修建文化娱乐广场,拓宽通村路,修建渠道等等,村民也非常感激我们,为贫困户做实事是我最大的自豪和骄傲,也是我驻村工作留下的最大的意义。

下面图片就是我驻村的一些日常工作情况,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肯定,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











方田半亩


我在新疆驻村第三年了,有牺牲也有收获,亏欠家人,照顾不上家人。来村的时候儿子两岁,现在马上五岁了,我还在村里。答案里那么多负能量,你们把没驻过村的人都吓跑了。

先说生活,我们工作队有6个人,自己做饭,自己买菜,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大家一定要团结,否则工作干不好,连饭都吃不到一起,不能太计较干活多少,花钱多少,太计较的人注定不能愉快的跟大家相处。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4小时在村里,每个季度有12天休假,但不能连休,一次只能连休4天,休假必须写假条乡镇批准才能休。

2018年的时候特别忙,觉睡不够,吃饭都得快速吃,有时候没时间做饭就出去吃,各种报表,档案一大堆,打印机没闲过,A4纸整箱整箱用车拉来用……还要面对百姓的各种矛盾纠纷诉求,要组织村民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应对各种检查,值班要求特别严,问责处理干部家常便饭。还有更苦的,冬天零下20多度,半夜4、5点起床踩着二三十厘米厚的雪前进,没有路,鞋里面灌满了雪。夏天也有暴晒的时候,满头大汗装备不能脱,不要问我们去干什么。还有一些工作没法说也不能说。今年基层减负没有那么忙了。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督导组,驻村也挺好的,说这个话并不是自己工作没干好害怕督导,而是督导组带着任务来,来的人又不太懂,发现的都是表面问题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也疲于应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驻村也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是亏欠家人,好的一面是磨练了自己,能胜任这三年的驻村工作还有什么是自己不能胜任的?

现在的状况让自己深切体会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如果把现在干工作的劲头当年用在学习上现在至于过这样的生活吗?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

驻村生活是怎样的,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知道,很多时候自己必须磨练的足够强大才行,感受太多,没时间写了。我写的不全面,有些话不能写。


蜚声百态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从2014年10月开始到现在一直在驻村,别的村可能己经换了几拔人,但我们一直没有轮换,因为我们单位太小,只有十来个人,一颗钉子一个眼,除了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单位派了我们3人驻村,根本找不出人来轮换,我们也无所谓,反正也习惯了,村委会早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这几年的驻村生活怎么样,可以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痛并快乐着”。当然这种“痛”可能会超乎常人的想象,那是没有驻过村的人根本无法体会的。而这“快乐”虽然来得艰辛漫长,却是真切实在的,足以抚平所有驻村工作中身体上和心灵上承受的创伤。这里有一件小事:前不久我因身体不适去住院,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小孩拿手机玩不小心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过了不到两三分钟,第一个就接到我挂包的一个贫困户打来电话,问我生什么病?在哪里住院?严不严重等?语气中满含牵挂和关切。挂下电话那一刻,我鼻尖酸酸的,明显感觉眼眶里有泪花闪动,心想:这几年的驻扶贫工作,值了!



写了这么多,还没有切入正题。那么,要了解驻村工作队员的情况,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驻村工作队员的职责任务。文件上那些东西就不照搬照抄了,大家从很多渠道都可以获取。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工作队员必须同时身兼数职,适时变换角色。平时在一起聊天,我们也常常调侃,说自己脱贫致富是帮扶员,党建工作是指导员,群众事务是服务员,早上起床是卫生员,进村入户是调查员,田间地头是农科员,邻里纠纷是调解员,群众会议是宣传员,吃饭时候是炊事员,进村时候是驾驶员,整理资料是档案员,录入数据是打字员,领导调研是引导员,项目工程是技术员,移风易俗是监督员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驻村工作队员就是“多面手”、“万精油”,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繁重的农村工作需要。



明白了工作队员的角色定位,我再从三个方面给你介绍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情况:

一是从生活上。驻村工作队员要求自带行李,必须吃在村、住在村。条件好一点的村一个人住一间或者两个人住一间,条件不好的可能三四个人挤在一起住,这倒无所谓,几个人住一起还显得热闹。吃的问题,有的地方是自己买菜,自己动手,自己做、自己吃,有的地方是集中开伙,不管是那种方式,一般能吃饱两餐已经很知足了,早点要么不吃,要么啃点干粮,我们有段时间是从农户家买土豆来煮了吃。其实,这个不是大问题,毕竟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都知道农村生活是艰苦的,否则还要我们来帮扶什么。

二是从工作上。多数村委会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都是分片分组包户开展工作,通常情况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早上七点起床洗漱、打扫卫生,八点进村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填写各种入户调查表,十二点半回村部吃饭,下午一点半又开始接着入户,傍晚六点左右回村部,吃过饭简单休息一下,八点开始各组的每天一汇总,然后修改表册、录入数据,一般要到十二点半以后,这时还要集中研究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凌晨一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有时一天会碰到三四伙督查检查的人,需要抽时间陪同,有时晚上八九点还要赶到镇上开会,十一二点还在村子里开群众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通宵填表、复核数据、整理档案也不在少数,我有一次就是晚上十二点多往县城赶,第二天早上八点县里要开大会。要知道,我们驻村离县城有一百三十多公里,回到县城已是凌晨三点多了。

三是从纪律上。为了完成脱贫攻坚这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求都非常严格,各种规定、办法、督查方面的文件一份又一份,对驻村工作时间有着明确要求,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了“七一六加梦”的口号,就是说每个星期干七天,每天十六个小时,做梦的时候都要想着工作。我所在县是要求工作队员无节假日、无双休日,每月驻村二十天,可以轮休,实际上都无法执行,每月我们驻村时间都在二十五天以上。另外,每天除了在手机上鉴到打卡,还要在纸质表上鉴到。若真遇急事,请假需工作队长、村书记、镇党委书记层层审批,并报县委驻村办备案。为确保队员在岗在位,省、市、县各级的明暗督查、电话抽查等多如牛毛,一不小心,谈话、通报、追责、问责等就随时可能与你有缘。



以上仅是一个驻村工作队员大体的工作生活情况,实际各地各人的情况肯定不同,也许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总之,驻村工作有辛苦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这需要用心感受、用心体会。


驻村兄弟


我是兵团第12师派驻昌吉地方的唯一一支工作队,已经在新疆昌吉州昌吉市阿什里乡阿什里村驻村两年了,在地方传承的是兵团精神。我是在50岁生日的这一天到村上报到的,截至目前队员换了三茬,我仍然在岗位上。我干的挺好啊!我是属于那种革命意志坚定,牺牲奉献精神强,对工作事业始终充满激情的一类人,国家危难之时,我将血洒四方!家庭也没有什么负担,孩子在读研究生,家庭生活也比较幸福。我将每一天都作为人生的最后一天来对待,享受访惠聚驻村的这个过程。我的工作目标和理想就是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因此从信仰、管理、制度,一点一滴入手,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虽然也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每天都在前进。

去年我们村党支部被昌吉州党委组织部评为100个先进基层党支部之一,从七星村晋升为八星村。我们工作队也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反过去办公室评为优秀工作队,我被评为优秀工作队队长。今年我们村被昌吉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今年我们紧紧围绕振兴乡村旅游这个突破口,按照一塘一树一院一路的整体思路,紧扣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这个抓手,先后引进了全新疆独一无二的野外汗血宝马养殖基地;在全乡建起了独一无二的物流快递中心;提升了昌吉州独一无二的乳制品手工制作企业;协调昌吉州铁塔公司投资15万元在村上的水塔上安装了基站,加强了手机信号;兵团党委投资50万元,昌吉市配套30万元,共投资80万元的畜禽粪便处理项目也正在推进中,10月30日可以竣工。明年可以将全乡的牛羊粪便集中起来进行发酵,变成农家肥出售。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的粉丝,他在新疆所提倡的每一项工作举措,我都是积极支持并身体力行的。陈全国书记当过兵,我也曾从军28年,我们都有家国情怀。

在村上最难的就是花钱报账。目前的程序是村财乡管市审核;兵团系统报账也很繁琐。导致我们2/5的精力都在报账的过程中。假如这方面进行改革为我们减负就更好了!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建党97、 98 、99周年之际,我能在村上工作,这是我的荣幸和骄傲。我当兵时在新疆军区红军师工作,前身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陕北红军游击队的一部分,精神层面有很浓厚的红色基因。和部队相比,我拿出1/10的精力,就将村上的工作干好了。驻村所吃的苦和部队时所吃的苦相比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其他朋友描述的驻村生活都是真实的生活,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对的。特别是没有结过婚的同志和已经结过婚,但小孩比较小的同志,无论是精神和生活都比较辛苦。我深表同情和理解。祝每个同志都有好运!

我是计划住满三年的,带着我们村的391户1314名哈萨克族牧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小康社会。


中流击水24


陕西驻村两年,深有感触,下来之前各种承诺,各种后勤说会保障好,刚下来的时候吃泡面多过吃饭,村内没有食堂,只有三个小卖部。说有下乡补贴,但资料早就上报,至今没见过补贴,提拔我也没想过,毕竟是退伍回来的工勤。驻村要和村上搞好工作,不然很多事情你根本摸不透,这家是哪家的亲戚,哪家是这家的亲戚,这家人以前因为村上义务修路摔断了腿要多照顾,哪家因为打了井要多照顾。但就到现在来说我驻村的地方已经没有送人情的干部了,基本都是实事求是的做。

驻村期间结婚,生小孩,到现在小孩9个月,很少回家,没有年休,没有周末,24小时待岗,昨天晚上还因为这事吵了一架,家里没人带孩子了,因为我家里还有个哥,他小孩还比我小孩小两岁,又是农忙时期了。我想请个保姆,但工资不允许,我和妻子两个人都是单位工作,加起来才6000多一点,保姆一个月就要2500多,还有车贷2300多,孩子一个月奶粉还要1000多,生活开销要1000左右,如果请保姆,那真的就过不下去了。这现在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我还听说有驻村的刚结婚,因为长期不在家里,结了不到5个月,媳妇离婚了,还有到单位闹的,都已经见识过了。

综上所述,驻村工作只能让革命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的人去做,但这种人基本没有,所以驻村队员都是单位硬派。如果你能拒绝,千万别来!


键盘手小陈


驻村苦也苦了,累也累了。我老糖尿病了,驻村其间,真得难,不吃吧,低血糖,吃多了高血糖,主要是越来越严重,视网膜巳病变了。想想三年就还有四个月咬咬牙就过去了。上级领导能给个优惠政策,让我病退吗?因为我是事业编,工龄三十年,年龄五十岁。说真的,不让我退,我回单位,也干不了多少事了?因为眼睛看啥都模糊,已发展到走路像踩海绵上要时刻小心!所以,真心希望苦过熬过,上级领导能给我们这样的革命战士,开绿灯。


雪狼222


你的情况我理解,同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成员,我们都是战友了。

在部队服役期间,我是班长。现在驻村帮扶工作队里,我是队长,但我却是个新队员。

自从进驻村里,我一天角色转换很丰富。早上是清洁工,上班是填表员,到了饭点上是炊事员,检查组来了是汇报员,自然灾害发生时我是安全员,进村入户我是引导员,上下关系处理我是协调员,脱贫工作中我是战斗员,一有空闲我是宣传员,一旦遇到问题我是消防员⋯⋯








帮扶路上奇闻轶事


我是一个驻村五年的老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二个孩子是扶贫第一年出生的!每次回家孩子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你在家里住几天啊?母亲让恶势力打伤住院,可是我帮扶村又在村里迎接省检完全不能离开。做为家中独子,那种痛不是语言表达的!亏欠家人太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组织给予了我们很多荣誉,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些眼角总是进砂子。


走走停停一直在路上


本人为一枚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两年,所帮扶的村子由破破烂烂到通达整洁,由软弱涣散基层组织,转变为全镇综合考核前三,由上访不断到平安满意。大家都觉得满意了,可我的头发却白了,胃也有问题了,家里老人顾不上照顾……感觉自己没有归属了,走进单位总觉得怪怪的。但是,看到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于实际,无比欣慰;听到村子里老人家的称赞,无比光荣。为自己而感动!希望结识更多扶贫一线的朋友,互相学习交流。(我倡议建一个全国驻村工作队微信群,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分享推介各地特产,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乙未圆融


陕西驻村三年了,深有感触,下来之前各种承诺,各种后勤说会保障好,刚下来的时候吃泡面多过吃饭,村内没有食堂,只有两个小卖部。下乡补贴每天40元,吃饭每天就花完了,下乡开自己的车,油费和保养都得自己掏腰包,每年补助的钱刚够吃饭。提拔我也没想过,毕竟是退伍回来的工勤。我驻村以来和村干部关系挺好,工作也比较顺利,很多事情必须自己亲自走访,不然你根本摸不透。但就到现在来说我驻村的地方已经没有送人情的干部了,基本都是实事求是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