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儿子女儿一样疼爱”的父母,孩子长大后却越偏心

佩佩今年32岁。

从小她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虽然还有个小2岁的弟弟,但父母一点也没有偏心,不要说平日里各种花销都是姐弟俩一人一份,就上高中上大学,父母也没有因为佩佩是个女孩子,就不供她读书。

父母总是说,闺女儿子都是自己的娃,哪个也得疼

而佩佩也很争气,从小念书就很好,一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而且佩佩性格又开朗,长得又漂亮,谁提起她都要竖个大拇指,为此父母也很骄傲,出门都喜欢带着她。相反弟弟却资质很一般,学习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在学校还跟着小混混打同学,总之让父母很头疼,没少挨了父母斥责。

所以佩佩听到好朋友抱怨说父母偏心自己哥哥或者弟弟的时候,总是很庆幸自己有那么开明的爸妈。

但在佩佩工作结婚后,这一切似乎有了变化。佩佩忽然意识到,爸妈的爱似乎都转移到了弟弟身上,越来越偏心了。

比如结婚的时候,虽然佩佩和老公收入都不错,但老公家里条件不好,所以结婚时候没有买房子,在租房子住,那时候家里拆迁分了三套房子,住着一套,闲着两套出租。佩佩爸妈从来没有提过说要分一套房子给佩佩先住着。刚开始佩佩也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毕竟出嫁出嫁,自己作为女儿嫁出去,房子本该是老公家里出,老公家里出不起,那就两个人赚钱买房呗。自己和老公还是经常大包小包的往家里买东西,感情依旧跟以前一样。

可是转眼弟弟也结婚了,虽然爸妈对儿媳很不满,也发生过多次争吵,但还是把那两套房子全部过户给了弟弟,平日还总是担心弟弟过不好,把积蓄都拿给弟弟让他开店。

佩佩生孩子后,老公有一段时间工作出了问题,两人付了首付没有多少积蓄,又要还房贷养孩子,一时间手里没钱了,正好佩佩孩子要交幼儿园学费,佩佩就开口跟她妈说先借她1万,等她老公发了工资就还,她妈支支吾吾的最后拿了5千出来,说手里没钱,可佩佩知道他们明明刚给弟弟拿了2万多装修。这让佩佩心里很不是滋味,等老公发了工资当天就把5千还给了她妈。

后来弟弟有了孩子,佩佩一家都去恭贺。爸妈抱着自己的孙子特别的高兴,吃饭的时候,爸爸就表态,等他们以后没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就是孙子的。

这时候佩佩忽然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外人,从小说男孩女孩都一样的父母,现在什么事情也不把她考虑在内了,不管她过的好不好,有没有房子住,这似乎都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他们现在眼里只有弟弟,哦不,还有了一个孙子。

这让佩佩心里很是难过,她不是想要分父母的房子,她想过,即便是父母把房子给她一套,她也不会要,会让父母留着房子养老。可事实是,这件事从来也没人提过。

为什么从小就疼爱女儿,不重男轻女的父母,最后还是会越来越偏心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女儿嫁出去就是别家的人了。

在你还是个小女孩,还未成家的时候,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要培育你长大,疼你爱你。但你长大后,结婚了,你虽然还是我们的女儿,但你首先是别家的媳妇了。你以后的日子,就需要你自己和你婆家来负责。在你成人之前,我们和疼儿子一样疼爱你,我们就完成任务了

而且很多老人会觉得,即便把财产给女儿作为她的个人财产,但到底也是便宜了女婿,便宜了亲家,自己辛苦一辈子把钱给别人花,不值当。儿媳妇再不好,那也是自己家的人,给自己家传宗接代,财产给儿子不亏。

二,养老还是得靠儿子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相信还是植根于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里。即便女儿女婿孝顺,很多老人还是会觉得,住在女儿女婿家,会被人笑话。即便儿子儿媳不孝顺呢,那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儿子儿子养老,对女儿女婿却说不出这样的话。所以,既然以后要指望儿子养老,那么自己的财产房子理所当然要留给儿子。如果把财产分给了女儿,那儿子儿媳可能会生气不满,以后不给养老。别人也会看笑话。

三,传宗接代老思想作祟。

有个亲戚生了两个女儿,都很出息,可直到女儿都出嫁了,还在懊恼自己一辈子没个儿子,断了后了,愧对列祖列宗,经常借酒消愁。觉得赚钱没有意义,没有孩子继承。

那有了儿子的,即便儿子不孝顺,那也觉得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任务,尤其儿子再有了儿子,那更觉得人生美满,恨不得把自己掏空了,所有财产都给儿子。

现在放开二胎以后,很多家庭都是一儿一女,那么等以后儿女长大,你会不会也像父辈一样,越来越偏心呢?